中共党史青少年读本(插图版)

张树军 武国友

前言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相当厚重的,其中充满了跌宕起伏,也充满了悲壮与惨烈;既饱含着党的政策与策略的成功,同时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挫折与失误。

一、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会

近代中国出路何在

  • 18世纪60年代以后,先是英国,然后是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大约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 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制度,阻滞了中国历史车轮的前行。
  •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
  •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维新志士谭嗣同的这首诗,表达了那时四万万中国人的呼号和无奈。
  • 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 林则徐虎门销烟,魏源幻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力图“自强”“求富”,严复发出“救亡”的呐喊……
  • 然而,农民毕竟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他们不可能提出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纲领。他们的斗争往往要依靠宗教的力量,不可能组成起领导作用的政党。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斗争最终归于失败的命运。
  • 究其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软弱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严重脱离了广大的下层劳动群众。这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力量,更没有勇气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

走俄国人的路

  • 大凡一个民族的彻底觉醒,都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旧的格局已无法维持下去,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二是这个民族能从现实中看到新的出路,在心中燃起对未来的热切希望和美好憧憬。
  • 1915年9月,留日归来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它像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风暴。
  •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用当时的话说,也就是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 初期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仍是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信奉的思想武器。
  • 一件是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它让世人领略了战争的残酷;一件是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它宣告了中国的北方邻国——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
  •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 也就是在这年7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特权。
  • 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成为中国信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陈独秀抛弃了过去热情宣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于1920年9月发表《谈政治》一文,肯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

开天辟地

  • 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又称共产国际)也在帮助中国建党。
  • 1920年8月,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李汉俊、俞秀松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 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到达上海,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最初的斗争

  •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 1921年8月,党在上海领导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团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 在中国,革命的敌人首先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只有先经过打倒这两大敌人的民主革命,然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二、投身大革命洪流

  • 1924年至1927年,一场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运动,似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国共携手

  • 打倒列强,就是要打倒帝国主义;除军阀,就是要铲除控制着北京政府的北洋军阀。
  • 一场革命运动的兴起,仅有客观的革命形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以领导人们投身革命的力量和鼓舞人们前进的希望。
  • 工人阶级必须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各革命阶级、党派和革命力量的联合战线,尤其要唤醒工农群众,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第一个会议是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开创新局面

  •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 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 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成立了以共产党员林伟民、刘少奇为正副委员长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从此,中国工人阶级有了全国性的统一的组织。

在大革命高潮中

  • “创造世界文化的是热的血和冷的铁,现世界强者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强者之末运。”

浴血悲歌

  • “军事北伐,政治南伐”
  • 1927年2月21日,他在南昌总部发表反共演讲,并开始镇压工农革命力量。随后,在他的指使下,赣州、九江、安庆等地发生了杀害共产党人和捣毁总工会的严重事件。
  •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经过精心的密谋和准备,终于背叛革命,在上海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
  • 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 除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政府外,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以与武汉的国民政府相对立。这就在全国形成了北京、南京和武汉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这时党员人数已近5.8万人
  • 这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上,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力量过于强大,革命力量相对弱小,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发动突然袭击。主观上,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后期犯了右倾错误。这种错误,与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有直接关系,也是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所难以避免的。

三、掀起土地革命战争风暴

  • 从那时起,昔日的盟友——国共两党展开了持续十年的内战。史称这个时期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点燃武装星火

  • 夏明翰在绝命诗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周文雍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郭亮在牺牲前夕写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共产主义的事业必定会胜利。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 南昌起义爆发后的第七天,即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句话后来发展成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在共产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这是多么珍贵的真知灼见啊!
  •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企图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
  • 这是由于许多共产党人还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足够经验。对敌人野蛮屠杀的愤恨和复仇的渴望,对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憎恶,像一团烈火,燃烧在许多革命者的胸中,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冲动,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种“左”倾情绪,在当时是一种难以完全避免的历史现象。

独特的道路

  •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湘南起义的部队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名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这便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
  •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
  • 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古田会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自大革命失败以来,中国革命仍能坚持下来并得到发展,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走向农村,紧紧地依靠农民,勇敢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各项建设,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遭受严重挫折

  • 从这时起,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开始了长达4年的统治。
  • 1931年11月1日至5日,在中央代表团的主持下,中央根据地的党组织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会议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对右倾”。
  •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正当抗日烽火即将在全国燃起的时候,三支主力红军在接近抗日前线的陕甘地区会师,这个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唤起民众救亡图存

  • “一二·九”运动成为中华民族觉醒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 “八一宣言”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0月1日在国外公开发表。
  • 便于12月17日至25日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
  • 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到敌人后方去

  • 1937年7月7日,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标志性的日子。
  • 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 1937年8月,国共双方达成将在西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
  • 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在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中国军民被杀害30多万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使整个南京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 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了《论持久战》这部鸿篇巨制。
  • 从而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步调。这次全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肯定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战胜严重困难

  •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

  •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1945年4月23日,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隆重开幕了

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五、将革命进行到底

  • 共产党同国民党的这场较量,是民心向背的较量。

争取和平民主

  • 国民党要维持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共产党则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 由于国民党当局执意要取消解放区的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在这两个焦点问题上,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只得作为悬而未决的问题留待以后继续商谈。
  • 死亡,数十人受伤,酿成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奋起自卫

  • 7月11日和15日,国民党特务先后在昆明暗杀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和闻一多。

第二条战线

  • 以抗暴运动为标志,以学生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伟大的战略决战

  • 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起义,接受改编。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
  • 陈毅曾深情地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绘制新中国的蓝图

  • 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腐蚀,强调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过渡时期总路线

  • 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步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同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间接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方针。

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 在这个时期里,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也难免有矛盾

  • 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正式开始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之争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平息政治风波,加强治理整顿

  • 1989年6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决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