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朱迪斯·哈里斯

第二版序言

  • 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社会化不是家长帮助完成的。教养假设是一个无稽之谈,许多支持教养假设的研究都毫无价值。妥协从来不是我的强项。
  • 有趣的是,这些研究不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设计的,而是犯罪学家设计的。
  • 社会化是让儿童更加适应自身的文化,使自己的行为与同性别同伴的行为更加相似的过程。而人格发展正相反,它要么保持、要么扩大了个体之间的差异。
  • 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也不会对他们走出家门后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这个命题并不是说家长不重要,实际上,他们在孩子生命中扮演了其他的角色。
  • 这本书科学地验证了家长对我们的成长并不起太大的作用,而是我们的同伴在影响我们!
  • 人际关系的确很重要,他们会产生强大的情感力量,占据我们思维和记忆中的一大部分,但是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我的理论并不是将社会化归因为同伴关系或同伴之间的互动。
  • 我说的是孩子一旦迈出家门,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社会化过程就开始了。这个过程早在两岁时就开始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从三岁开始。
  • 在每一个社会里,孩子们都强烈地渴望与其他孩子在一起。至于他们在一起做什么,这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历史时期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 独生子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差别,上幼儿园的孩子与在家由父母照看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差别,有两位同性家长的孩子与有两位异性家长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差别等
  • 设法将现存的事实塞进一个过时的理论框架中就像将一个小号的双人床单套在一个大号的双人床上,一个角套上了,另一个角就掉下来。
  • 我的立场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不起作用。
  • 首先,人们更加接受基因影响行为、基因差异影响个体行为差异的看法。
  • 只有当我们了解孩子能给环境带来什么时,我们才知道环境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家长教给孩子饮食习惯或家长的榜样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 我希望我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压力小一点,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

第一版序言

  • 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而是被同辈社会化的。
  • 儿童习得的是同辈的而不是他们父母的语言和口音。
  • 移民的后代在操场上玩耍的时候,也能很好地学到语言,这些孩子很快就开始嘲笑自己父母的语法错误了。
  • 《教养的迷思》论文谈到,在儿童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基因和同龄人起作用,而父母不起作用,由此提出的关于儿童和家长的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版前言

  • 这本书有两个目的:第一,改变你认为孩子的人格——过去叫做“性格”——是由父母塑造而成的看法;第二,告诉你孩子的人格是怎样塑造而成的。
  • 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 如果你知道生命只剩下两个星期的时间,你的心智会突然变得很专注
  • 假如可能的话,一个努力的效果应该由不因此努力得到任何好处的旁人来评判。
  •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卡里·纪伯伦

第一章 “教养”不同于“环境”

  • 遗传与环境是阴和阳的关系,是亚当和夏娃,是通俗心理学中的老爸和老妈。
  • “遗传与环境”是过去人们对它们的叫法,现在被叫做“先天与后天”(nature and nurture)。
  • 家长为孩子提供了成长的环境,即教养(nurture)[插图]。
  • 大自然赐予了父母一个婴儿,但孩子的成长取决于父母的教养。良好的教养能弥补孩子先天的不足,缺乏教养会毁掉大自然美好的馈赠。
  • 要反证假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它们本身并不需要证据。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证明教养假设只是一个假设而已,第二件事情是说服你相信教养假设是一个不成立的假设,第三件事情是正本清源,用一个新的假设来取代它。
  • 如果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关注,他们的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安全感和亲近感,就会成长为有自信、友善的孩子;如果父母与孩子交谈、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读书,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聪明活泼,在学校表现好;如果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他们的孩子就可能少去闯祸;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苛刻,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具有攻击性或焦虑,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和体贴,他们的孩子同样也会诚实、友善和体贴;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他们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多半也过得不好。
  • 教养假设不是公理,也不是公认的真理。它是我们文化的产物,是一个被大众喜爱的文化神话。
  • 但奖励有一种奇怪的效果:奖励一旦停止,孩子们马上会停下来,不再画画了。与那些画画、但从未得到奖励的孩子相比,那些拿过奖品的孩子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画的画要少得多。尽管有后续研究显示,给予奖励可以不带来负面影响,但结果如何却很难预测,因为这要取决奖励的性质和奖励的时间,以及接受奖励人的个性。
  • 我认为华生并不是真正想用一打健康的婴儿来做实验,他只是用这种自负的方式来表达行为主义最根本的思想:孩子是可以被塑造的。他们的生长环境,而非才能、性格等内在品质决定他们的未来
  • 家庭就像一个车库,晚上孩子回来后,匿名的维修工为他们清洗、打蜡,并把油箱加满。
  • 在一个调查了近四百个家庭的研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人格特质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度,关联度小到没有一篇论文是根据这两套数据写出来的。
  • 即行为主义认为父母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孩子的方式影响孩子的发展;弗洛伊德理论认为父母可以把孩子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而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类研究中第一个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人格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度的研究,主要是因为麦科比博士三十五年后主动承认的。
  • 社会化是将野孩子驯服为听话的孩子,为成为社会的一份子作好准备的过程。被社会化的个体说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语言,他们行为得体,有必要的技能,并且拥有社会共同的信仰。教养假设认为社会化是由父母帮助孩子完成的。
  • 但我不再相信这种发生在家庭中的学习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规范。尽管学习本身重要,但在家里学的东西与外面的世界无关。当他们迈出家门,便马上将这些东西抛在脑后,就像妈妈逼他们穿上毛衣,他们一出门马上就脱掉一样。

第二章 先天禀赋(和后天教养)的证据

  • 一个好的教科书作者要保持中立。在编写、修订教科书的过程中,我广泛阅读了不同观点的著作和期刊论文,这使我获得了更全面的视野审视整个学术领域,这是其他学术心理学家所不具备的。有时候,站在远处比在近处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 教养假设认为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成长。
  • 做实验时,要先操纵或控制一个变量,观察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由于社会化研究者不能控制父母的教养方式,因此,他们没有做真正的实验。相反,他们利用了父母教养行为的差异性,让其他变量自行发生变化,然后系统地收集数据,试图发现其他变量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做的是相关性研究。
  • 社会化研究者也是先入为主,他们认为有好的教养方式和坏的教养方式之分,用好的教养方式抚养长大的孩子比用坏的教养方式抚养长大的孩子听话。好的教养方式指家长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嘉许,给他们制定宽严适度的规则,不体罚孩子、不贬低孩子,对孩子的态度前后一致等。我们也很清楚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是什么样的:阳光,有合作精神,顺从但不被动,既不鲁莽又不胆怯,在学校表现好,有许多朋友,不无故打人。
  • 概括1:那些善于管理生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这样。那些在生活、持家、人际关系方面有问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有问题。概括2:与被严厉对待的孩子相比,那些被赋予爱和尊重的孩子更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
  • 人们无法区分家长提供的基因效应与他们提供的环境效应。
  • 现在许多有关人格特质的研究都运用了行为遗传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结果明确且具有一致性:大体上,在被试的差异性中,遗传因素占50%,环境因素占另外50%。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多方面:有的人比较冲动,有的人比较谨慎,有的人比较随和,有的人比较喜欢争辩。大约有一半的“冲动”可以归因到人们的基因上,另一半归因到人们的经验上;“随和”也是如此,大多数心理特质都是如此。
  • 社会化研究者没有对遗传效应进行有效地控制,使许多社会化研究结果变得无法解释。
  • 遗传可以百分之百解释父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但只能百分之五十解释子代之间的差异性。
  • 大多数长得丑的婴儿长大以后会变得好看一些,但想想那些长相没变的孩子。人们对相貌平庸的孩子的态度远不如对漂亮孩子那么友善。当相貌平庸的孩子做错了事,他们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即使他们没有做错什么,人们也会迅速地认定是他们做错了。长相平庸和长得漂亮的孩子生活体验不同,成长环境不同。

第三章 先天禀赋,后天教养,抑或两者都不是

  • 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同卵双生子的人格特质的相关系数只有0.50。
  • 有相同基因的人比没有相同基因的人更相似,有相同成长环境的人比没有相同成长环境的人更相似。
  • 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之间的相似程度与生活在不同家庭中的孩子之间的相似程度没有多大的差别
  • 这些发现强有力地说明,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父母的基本特质,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的好坏等,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小。研究结果表明,要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影响,要么父母的行为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 家庭不是一个单一、统一的环境,而是由许多小环境组成,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小环境。
  • 但看过大量出生顺序研究的人得出的结论是,出生顺序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出生顺序对人格差异没有影响的话,那么父母对待不同孩子的不同行为方式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也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 如果我们对某一个人进行观察,很容易听到这样的故事,即家庭环境(一个挑剔、苛刻的母亲,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如何影响孩子的人格,使孩子的人生变得一塌糊涂。这种事后推断是传记作家的惯用手段,是不可取的。
  • 1967年,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将教养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专制型、放纵型和权威型。我总觉得这几个词有点混淆,我把它们称为:太严型,太松型,正好型。
  • 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在1997年的一篇综述中问道:“早期母亲照顾的缺失会给婴幼儿带来长久的伤害吗?”在综述相关研究之后,她得出的结论是:“不会。”即使托儿所的质量参差不齐也不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差异。“从文献综述中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即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不同的照顾形式对孩子的发展不会产生影响。”
  • 过去十五年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有出现一致性差异。虽然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有一些小的差异,但差异没有一致性,有时表现为对独生子女有利,有时表现为对非独生子女有利。
  • 只有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位行为遗传学家大卫·罗(David Rowe)指出,父母并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除了家庭环境之外,孩子还有其他的生活环境,这些环境对孩子来说,可能更重要。其他人仍然在家庭内寻找答案,就像人们找钥匙一样,钥匙一定在家里的某个地方。
  • 坏脾气的孩子之所以变成坏脾气,是因为他每次发脾气之后,家长对他赞赏有加;自尊心弱的孩子之所以自尊心弱,是因为家长在不断地贬低她;神经质的孩子之所以变成神经质,是因为家长对他的态度反复无常

第四章 分离的世界

  • 确切地说,一个人在社会上扮演多种角色。有多少人认识他,他就扮演了多少种角色……但如果对这个人不同的形象进行分类的话,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有多种社会角色,就跟他所在意的社交团体一样多。对于不同的社交团体,他展现出来的自我是不同的。
  • 婴儿与生俱来的学习机制上已贴上警示条:在某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情境。
  • 大多数孩子至少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即家里面和家以外的世界。每一个环境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和奖惩规则。
  • 儿童,即使是学龄前儿童,也十分擅长从一个人格转换到另一个人格。
  • 能跟妈妈一起学习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孩子不会自动将这种学习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中去,这样做很明智,因为跟妈妈一起学的东西可能在其他情境中毫无用处
  • 某一个孩子天生不友好,无论他走到哪儿,他都会表现得不友好。后天习得的特质与环境密切相关,但天生的特征如影相随,是无法摆脱的。
  • 移民的孩子在家里说母语、在外面说第二语言是很普遍的。让他们在新的国家里呆一年的时间,他们就能很容易地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就像我在计算机上切换程序一样。迈出家门,按英语按钮;回到家里,按波兰语按钮。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代码转换。
  • 克勒斯解释道:“在某一个情境中进行的脑力活动和获得的信息,是不能应用于另一个情境的。人们必须在另一个情境中重新学习这些知识,尽管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要少一些。”
  • 据克勒斯报告:“许多双语者说即使面对同样的体验,也会因为使用的语言不同,而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不同的情绪反应。”
  • 也许你不喜欢某些人,是因为你不喜欢你跟他们在一起时自己的行为方式。
  • 当儿童或青少年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行为不端时,他们通常被认为“未社会化”,他们的父母会因此受到指责。教养假设认为,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是家长的责任。但如果孩子没有将父母的教导迁移到其他社会情境中去,那就不是父母的错了。
  • 人格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环境的。天生的部分与孩子如影相随,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孩子在每一个情境中的行为。环境的部分与某个特定的情境相关,它不仅包括你在特定情境中学会如何表现的方式,还包括伴随这一切产生的与特定情境之间的情感。
  • 大多数人还是会回家。当他们一踏入家门,听到母亲在厨房问:“是你吗,亲爱的?”他们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但已经被抛弃的人格却立刻回来找他们了。在外面,他们是体面的成功人士,一旦回到家中,坐在餐桌旁时,他们马上就像过去一样,开始争吵和抱怨。难怪很多人不愿意回家过节。
  • 在发展心理学中,情境效应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发展心理学家得出的相关研究结果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设想。
  • 社会化研究者明确、不可争辩地证明了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行为,但前提是孩子在家长面前,或在与家长相关的情境中。

第五章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 但是隐私是一个现代概念,“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最近才被人们区分开来,甚至“家”也是一个现代概念。
  • 但并没有证据显示让孩子单独睡觉使他们变得更独立,是因为我们相信孩子单独睡觉会使他们变得更独立。教养方式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代代相传文化中的接力棒(
  • 18世纪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却有不同的看法:孩子与生俱来心地善良,如果我们不过度干预,他们会一直保持善良的本性。顺便提一下,卢梭没有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他没有亲自抚养过孩子。他的情妇生下来的孩子,在他知情的情况下,被一个一个地送到孤儿院的门口。这些孩子可能本性善良,但却不走运。

第六章 人的本性

  • 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人们的行为由他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情感决定,而不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要预测别人将要对你做什么,你得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好像不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事实上,他们不知道其他人有心灵。总之,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缺乏心智,英国发展心理学家西蒙·拜伦-科恩(Simon Baron-Cohen)把这个缺陷称为“心盲”。
  • 我们生来就会对自己的人好,因为几百万年来,我们的生命和我们子孙的生命都依赖于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我们生来对外人怀有敌意,因为六百万年的历史教会了我们要时刻提防他们。
  • 第一,行为遗传学家大卫·罗(David Rowe)指出,只向父母学习的倾向会阻止孩子学习社会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因为,通常是年轻人,而不是老年人有创新的观念。因此,让孩子向同伴和长辈学习,孩子将受益匪浅。向同伴学的东西也会更适时,与当下情境有更好的契合度。
  • 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成为集体中一名合格的成员。一旦断奶,孩子就不仅属于他们的父母,还属于这个集体。他们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么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与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与同辈人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第七章 我们和他们

  • 谢里夫的研究已经把他的观点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即让一群男孩形成群体认同感,然后让他们发现有另一个群体在与他们竞争他们自认为是自己的领地时,那么,群体之间的敌意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 当新的群体形成后,成员们通常会寻找并保留彼此之间的共同点。
  • 在群体内部,有权力之争和以强凌弱的现象,但一旦另一个群体——更强大的敌人出现时,群体内部的斗争就被掩盖下去了。
  • 语言学家早川(S. I. Hayakawa)说过:“当我们为某个事物命名时,我们是在进行分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命名、分类、归档,将人或事分成不同的群体。
  • 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后果:它使我们认为同一类别的事物相似性比实际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它也使我们认为不同类别中的事物的差异性比实际的差异性更大。
  •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认为两个类别之间的差异比实际差异更大的倾向,称为“组间对照效应”。
  • 分类会增加组间差异,降低组内差异。随着时间的消逝,同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会变得越来越像,这种倾向叫做“同化”。
  • 日本有一句谚语:“伸出来的钉子会被敲平下去。”当我们听到“同辈压力”时,我们多半会想到青少年,其实在童年时期,同辈压力会更大一些。在青少年时期,很少有不遵守规则的人,因为他们都有成为集体一分子的强烈愿望。
  • 最基本并且最持久的群体之一是家庭。
  • 人类的“亲缘识别”不是靠气味,而是靠人们之间的熟悉程度。
  • 组间对照效应夸大、并制造了群体之间的差异,这种效应虽然在动物身上找不到,但组间对照效应却是人和动物对其他群体充满敌意的必然结果。如果你害怕或不喜欢某个人,你会尽可能地与他不一样。人类是适应性很强的生物,他们非常善于与他人表现得不一样。
  • 心理群体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成员们通过社会比较、习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主观地与该群体发生联系,并且,从群体中学到规范行为和态度的规则、标准和信念……这一切都会影响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 无论是在狩猎采集社会中,还是在发达社会中,孩子都是在群体中得到社会化。特纳认为,对孩子来说,群体是一个具有“心理学意义”、是他们“主观上欲与之发生联系的”组织,他们还从群体中学到规范行为的规则、标准和信念等。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建构新理论的动机是追求“统一和简化”

第八章 与儿童为伴

  • 孩子生下来就具有某种特质,他们的基因使他们倾向于发展某种人格。但环境可以改变他们,这个环境不是父母提供的教养环境,而是家庭以外的环境,是孩子与同龄人共享的环境。
  • 母爱的演化使动物获得识别、记忆他的族人和善待族人的动机。
  • 这是一个可悲而又矛盾的事实,虐待反而会增强孩子对母亲的依附性。因为当受到惊吓或受伤时,孩子的依附性会更明显[插图]。
  • 自然法则并没有说可怜悲惨一定会留下后遗症,小时候的悲惨经历不一定对个体产生持久的影响。
  • 早期在孤儿院里呆过的孩子并不缺乏社交技能,他们往往过度友好。他们缺乏的是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他们似乎很难深度关心他人。他们大脑中的工作模式似乎没有学会建构这种能力,或者根本就放弃了这个工作,因为反正没有什么用。“用进废退”用来说明大脑发育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 正是在游戏群体里,孩子才得以真正地成长。孩子的社会化主要发生在游戏群体中。
  • 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过于强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纽带。我们谈论要花“高品质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离婚家庭的孩子要经常往返于两个家庭之间,使他们有可能与父母在一起度过“高品质时间”。但是,如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如此重要,那为什么孩子们都不愿意回家?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宵禁?
  • 英国的生态学家约翰·阿彻(John Archer)说:“许多小动物身上的特征不是成年行为的先兆,而是帮助小动物发展的动力。”对婴儿来说,对父母的依附是必要的,但对大孩子来说并非如此。
  • 当孩子模仿父母的行为时,他们并不是不分好坏照单全收,他们非常谨慎。只有当他们父母的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一致时,他们才会模仿。
  • 发展心理学家利恩·伯奇(Leann Birch)注意到,学龄前的儿童异常挑食,父母没法哄他们吃他们不喜欢的东西,父母对小孩子的游说、说服毫无用处。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让他跟喜欢吃这种食物的孩子坐在一起,让所有的孩子一起吃。
  • 我认为社会模块也一样。它至少包括两个子系统:一个是专门处理成对关系(这在出生时就开始运作了),另一个是负责群体关系,需要更长的时间才可以组合起来。
  • 小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属于哪一个社会类别。然后,他们开始学习这个社会类别中其他成员的行为方式。
  • 但有证据显示友谊对人格不会产生永久的影响,相反,对群体的认同,被群体接受或排斥,则会对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
  • 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女孩对男孩、男孩对女孩的喜爱程度不断下降。有一位研究者让小学生悄悄地说出班上不喜欢的女生的名字,有几个男孩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坚持说:“我们不喜欢班上所有的女生。”
  • 随着孩子长大,向自己所在的群体表达忠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购物中心,每当我看到前青春期的孩子跟家人在一起走路的情形就忍俊不禁,他们要么走在父母前面几步、要么走在他们后面几步。万一被同伴看见,他们可以把自己撇清出来,即我跟他们不是一起的,我不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与他们是否爱自己的父母没有关系,在他们最好的朋友里面,也有一些是大人。
  • 在七岁左右,儿童的社会能力和智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都已达成共识。
  • 与众不同的最好的方法是比其他人更好。“更好”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涵义。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在男孩群体中,“更好”意味着更高大、更坚强,能够让别人做你想做的事。而在女孩群体中,“更好”意味着更漂亮、更亲切,能够让别人喜欢你。
  • 领导者光靠肌肉是不行的,即使在男孩群体中也行不通。人格力量、想象力、智力、运动能力、幽默感和令人喜爱的长相都会赢得选票。
  • 我认为在同辈群体中地位的高低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通常自尊水平很低,并且不安全感永远不会完全消失
  • 在童年中期,孩子们开始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厉害、多好看、跑得多快、有多聪明等。他们主要通过与同一社会类别中的人,也就是与其他“像我一样的人”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答案。
  • 儿童中期是孩子角色模式化的重要时期,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的角色是他们自行选择的,有的是其他人强加给他们的。无论是什么情形,一旦角色选定之后,角色特征往往会被放大。

第九章 文化传承

  • 尽管人格可以得到部分遗传,但文化却不能。态度、信念、知识和技能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不能借助基因代代相传的。
  • 现在,我要说的是将遗传影响与环境影响分开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将不同的环境影响分开,例如,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环境和环境也相互作用。
  • 代码转换的开关在孩子每次进出家门时都要响一下,这种不稳定的情形终究要被外面的代码所取代。
  • 小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就像一个囚犯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监狱看守一样。小孩子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 惠灵顿公爵曾说,他之所以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拿破仑,是因为“这场战役是在伊顿的操场上进行的”。伊顿的操场是培养英国军官的场所。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操场上,在这个所有的孩子一起活动而老师监视最少的地方。威灵顿公爵称赞的不是伊顿的教育,而是伊顿的文化。
  • 我相信文化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从父母同辈群体到孩子同辈群体,而不是父母直接传递给孩子的。
  • 阻止孩子看电视,并不能保证他不受电视的影响,因为电视不是影响一个孩子,而是影响一个群体。像文化中的其他方面,只有当电视上的内容成为孩子群体文化的一部分时,才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 要想知道谁使得这个孩子社会化(谁给这个孩子传递文化)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听她说话。她习得语言和口音的地方,就是她习得文化其他方面的地方。她是从同辈群体中习得文化的,而孩子同辈群体有时从父母同辈群体中习得文化。
  • 孩子从父母那儿学到的道德准则仅仅适用于家里,出了门就不管用了。
  • “接受个性教育的正常单位是群体或小社区。
  • 但是从长远来看,相似性不是家庭环境造成的,是同一个同辈群体的孩子所共有的环境造成的,这是孩子们自己创造的文化。

第十章 性别规则

  • 我们善于判断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如X组与Y组的组间差异,但我们不善于判断组内差异。分类使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社会类别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尤其是我们不在其中的类别。
  • 群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几年是童年时代中期,从六岁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社会中的孩子(有大量的同伴)与同性别孩子一起度过了许多闲暇时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被社会化了,他们不仅作为孩子,而且作为女孩或男孩,相互社会化,自我社会化。性别社会化不仅使孩子与其他同性别孩子一起玩耍或更喜欢同性别成员,更是自我归类的结果。
  • 儿童将自己与他们认识的男孩和女孩进行比较,决定自己跟男孩(或女孩)一样,或不一样。基于内心的感受,如兴趣、行为方式等,他们将自己放在相应的性别类别中。正是在这个类别中,他们完成了社会化过程。
  • 当男孩与女孩一起玩或坐在女孩旁边时,就会遭到其他男孩的奚落。大人的影响会增加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友好交往,但孩子们自己制造并维持了性别隔离。
  • 人们发现,当男人和女人面临两难境地时,他们的选择往往是不同的。女人非常看重个人关系,而男人则可以从爱人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去打仗。
  • 为那些想把孩子抚养成男女特征都有的家长提供一点建议:要么加入狩猎采集群体,要么移居到世界上偏远的地方,那里没有足够多的孩子可以分别形成男孩群体和女孩群体。
  • 有两件事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感受:一个是地位,另一个是心情。如果她在群体中的地位很低、又无计可施时,她的自尊水平就会降低。如果她心情不好,她的自尊水平也会降低。从青少年早期开始,女性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 当大脑觉得不对劲时,男性更倾向于向行动一方倾斜,结果导致暴力的产生。而当女性的大脑觉得不对劲时,她们更倾向于向另一个方向倾斜,结果导致焦虑和抑郁的产生。双向型障碍意味着两种机制的平衡点不稳定。

第十一章 孩子们的学校

  • 老师有权利和责任,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整个群体的孩子,他们可以影响这些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并且,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力是长久的,他们在家庭以外的世界里影响着孩子,在这个世界里孩子将度过自己的一生。
  • 群体意识使人们觉得自己所在的群体是最好的。
  • 学得快的学生和学得慢的学生之间存在的组间对照效应,会使学得慢的学生采取同样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他们变得更笨,或者准确地说,会使他们回避去做可以使他们变得聪明的事情。
  • 领导者有三种方式影响群体。第一,一个领导者可以影响某一个群体的行为规范,如成员的态度和他们认为适当的行为。要做到这一点,不必直接影响每一个成员,只要影响多数人就行了,甚至影响一些有支配地位的成员就可以了。
  • 人的一生中智商的增长多半是间接遗传效应,即基因效应的效应。
  • 当一个班上的孩子根据学业成绩分成若干个小组时,组间的对照效应加大了组间的差异。这种效应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影响更大,因为学习好的学生已经在尽力了。我认为,组间对照效应是间接影响智商的重要原因。
  • 名称的杀伤力极强。但是造成严重伤害的名称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命名的。我们对自己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刻板印象,影响是长久的。他人对你、我的行为和智力影响的期望被大大地高估了。
  • 双语教学一直是一个“惨败”。
  • 当老师最难的一点,不是让学生随波逐流,而是要说服他们逆流而上。
  • 所以人数是很重要的。少数来自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或国家的人往往会被大多数人同化,但如果他们有足够多的人形成自己的群体,就会保持原有的不同,并且对照效应会使差异进一步加大。
  • 现在你大概明白了为什么送一大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到私立学校行不通的原因了,因为他们在私立学校中仍然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继续保留以前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管用,那么万无一失的方法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共同的敌人
  • 我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要强调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要降低这种差异。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设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他们凝聚起来。

第十二章 长大成人

  • 你现在明白了当大人穿青少年的衣服、使用他们的语言时,为什么青少年不高兴了,因为这些东西是青少年被迫发明出来的。虽然青少年长得跟大人一样了,但他们不想被当做大人,他们需要其他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对所在群体的认同和对群体其他成员的忠诚。
  • 小孩不是改变文化的人,他们还在摸索和学习,他们还不够独立。大人也不是改变文化的人,他们是维持现状的人。改变文化的人是十几到二十几岁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群体。群体意识使他们想与父母和教师有所不同,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与上一辈人不一样,这些差异甚至不用改变。
  • 当同辈群体和父母的目标和价值观一致时,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变得最小化。
  • 正如莱特福特总结的:“同龄人压力不是大家逼着你去附和他们,而是一种要参与体验的欲望,而这些体验与群体认同密切相关。”
  • 研究发现,要预测青少年是否会抽烟,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他的朋友是否抽烟,而不是看他的父母是否抽烟。
  • 童年时期是感知从众压力最强烈的时期。
  • 如果一个社会中有青少年这个类别,那么就要利用这个类别。在发达社会中,成年人一定要有一定的特长,和许多可供选择的专业。青少年就是选择的时期。当他们进行自我分类时,他们是在自我界定。
  • 童年是习得母语和塑造人格的敏感期,虽然在青少年时期可以进一步得到完善,但基本的框架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第十三章 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

  • 胖和瘦的遗传性比人格特质的遗传性还要高,大约是百分之七十
  • 是社区而不是家庭在影响孩子。
  • 搬家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常常搬家的孩子,不管他们有没有父亲,都比较容易被同伴排斥。与那些住在原地不动的孩子相比,经常搬家的孩子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上的问题。
  • 离婚对孩子不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惩罚。父母离婚后,孩子的生活水平会严重滑坡,经济状况将决定他们住在哪里,住在什么地方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第二,孩子要搬到新的地方去。有时候他们要搬好几次家;第三,增加他们遭受身体虐待的风险。和与双亲一起生活的孩子相比,与继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受虐待的可能性大得多;第四,离婚破坏了孩子的个人关系。
  • 如果你偶尔发脾气,打了你的小孩,你不会给他们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但是会伤及你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你不公正,而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会失去他们的尊敬。
  • 那些有攻击性、冲动、易怒、容易感到厌倦、对其他人的情感不敏感、不擅长管理自己事情的人,多半也不擅长管理自己的孩子。成为这些人的孩子简直是遭受了双重的不幸:悲惨的家庭生活加上遗传了父母的基因,这大大地降低了孩子今后成功的概率。
  • 这些大学生在自传中叙述了来自同伴的负面影响比来自父母的负面影响要多得多。
  • 即使不友好的同伴也比没有同伴强,因为缺乏稳定的同辈群体中断了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 生物学不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基因影响人们特质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改变,我们必须得找出改变的方法。如果我们以前没有这样做,或许是教养假设妨碍了我们这样做。
  • 第九是治疗师们所忽视的:教养假设的影响无孔不入。治疗师和病人都生活在认为“父母有能力将孩子变成快乐、成功的人,也能把他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的文化中。人们认为,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错。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什么

  • 他们在家里学不到的是:如何在公共场合行为得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在同辈群体中学到的。
  • 在家庭中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对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有持久的影响。
  • 这种事不常发生,但有时候一个家庭可以成为一个群体,有时候家长就是领导者。
  • 把孩子培养成神童的危险在于这些孩子没有同辈群体,他们会错过与其他同龄孩子建立正常关系的机会,没有同辈关系的孩子很容易变得古怪异常。尽管普通的有天赋的儿童一般都过得比较好,但是那些有超常天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 你不必用这么极端的方法来影响你孩子的生活,你只要搬到一个不同的社区,或选择一所不同的学校,你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轨迹。
  • 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冒着孩子被排斥的风险,把孩子送到一所最好的学校,一所有聪明、用功学生的学校,一所没有人因为你爱读书或拿A取笑你的学校。
  • 如果一个群体中有足够多的人,而这个群体又是原封不动、没有分裂成小群体的话,态度是可以传染的。
  • 自尊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
  • 一般来说,自尊是一个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应变量。学龄儿童已经意识到当自己与同学相比较时,自己是比别人强还是比别人差。如果在群体中的地位很低,并且这种情况持续很久的话,会在孩子的人格上留下永久的烙印,甚至会毁掉孩子的童年。
  • 我不指望我今天怎样对待我丈夫,就能决定他明天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认为会影响他跟我在一起过得是否幸福,我们是否还是好朋友。
  • 大自然让我们愉快地去做她想让我们做的事情,如果为人父母是个苦差事的话,你认为黑猩猩会去做吗?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
  • 在我们的社会中,对平等和公正的关注导致了兄弟姐妹关系的不和,父母阻止大孩子管小孩子,反而使两个人之间产生恶意。父母为了维护小孩子的利益,运用自己的权利阻止大孩子管小孩子,在多数情形下,会让大孩子觉得父母更偏爱他的弟弟或妹妹。
  • 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第十五章 接受拷问的教养假设

  • 孩子没有那么脆弱,他们比你想象中的坚强。他们必须这样,因为外面的世界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孩子而对他们特别优待。在家里,他们可能听到你说:“你这样做让我感到难过。”但在操场上,他听到的可能是:“你这个笨蛋!”
  •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教养假设有什么好处,但是它的坏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父母把孩子放进那个奇妙的机器,但没有得到一个快乐、聪明、适应性强、充满自信的人,那么,教养假设就会让父母背上负罪的十字架。
  • 教养假设把孩子变成父母焦虑的对象,父母整天担心不已,唯恐做错事,害怕一个字或一个眼神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 第一个错误与孩子的环境有关。
  • 孩子必须去学习他自己所属社会类别中其他孩子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是自觉自愿的。社会化不是大人对小孩做的事情,而是小孩对自己做的事情。
  • 第四个错误与遗传的本质有关。
  • 食人动物不是人类祖先最大的敌人,人类最危险的敌人是其他群体的人。这种情形直到今天依旧如此。
  • 我们学会掩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社会化使我们变得不是那么怪异,但是这种掩饰到了成年后就逐渐消失了。我把社会化看作是一个沙漏,一开始沙漏的上方是一群完全不同的个体,当他们在群体压力的挤压下,从沙漏上方漏下来的时候,彼此就变得很相似。到了成年后,压力逐渐减小,人们又逐渐变回了自己。人越老就变得越古怪,因为他们不再去掩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了。与众不同的代价已经不那么严重了。

附录2 测试儿童发展理论

  • 命题2是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
  • 家长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是对不同孩子的行为的回应,而不是影响孩子行为的原因。
  • 到目前为止最能够有效地预测孩子行为的是班上其他孩子的表现。事实上,如果某一个孩子的同学表现不好,那么这个孩子即使在家里的自控力都会比较差。
  • 我主张孩子通过认同某一个群体、并采取该群体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实现社会化,结果是孩子与群体成员越来越相像。
  • 社会化主要是同化的结果,但人格的差异主要是分化的结果。
  • 一个孩子认同一个群体,但可以不喜欢(或被喜欢)它的成员。负责社会化的群体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同辈群体,负责社会化的群体是一个社会类别。
  • 在青春期同辈群体中地位的高低对人格有长期的效应。高个子男人挣得多,不是因为他们个子高,而是因为他们有更占优势和更自信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