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前言
- “经”被认为是佛祖释迦牟尼所说,并为后代记录整理的所有经典,一般都以“如是我闻”开头,表明经典的内容是亲自听闻的佛的说法,也只有这部分经典被准以“经”来命名。
一、《坛经》的版本与发展
- 形成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版本:敦煌本、惠昕本、契嵩本和宗宝本
- 《坛经》所要表达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顿悟成佛等思想
二、《坛经》的结构与内容
- 第一,何为功德?第二,持念“阿弥陀佛”可否往生西方?第三,在家弟子如何修行?
- 所谓“一行三昧”,关键是要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走、坐、卧,都恒常保持一颗真实清净的直心。南宗顿教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 “忏”为发露悔过过去所作的旧恶,“悔”为知错以后发誓不再作,合之才为“忏悔”。只知道忏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后过,不是真忏悔
三、《坛经》的基本思想
- 性本清净”,即人人皆具自性清净心,佛性本有,因此人人皆可成佛。
- 外于一切境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 《坛经》是佛教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它使佛教思想的重心“由外在的佛性转为内在的人心,由关注佛土来世转为关注人间现世,从而使中国佛教具有浓厚的以人为本,以心为宗的理论色彩”。
四、《坛经》的注疏与研究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 得般若妙智,超一切烦恼,获自在解脱。
行由第一
- 行由,修行之因缘由来也。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行由品”是整篇《坛经》的主题,此后九品,则皆是围绕于此的分论。
- 菩提 [13]自性 [14],本来清净 [15]。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16]。
- 菩提自性,原本是清清静静、人人具足的,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体悟自己的清净本心、菩提本性,当下便可顿悟成佛!
- 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 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 [28]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 只要我们不离自己的自性本心,便是一块大福田,能够孕育无穷无上的般若正智。
-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35],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 费劲心思思考揣摩是无法真正体悟自性本心的,真正认识到真如佛性之人,当下即可顿见!
- 身是菩提树 [48],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如果那样,我和那些处心积虑地想谋得传法衣钵和祖师地位的凡夫俗子又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因为这样,就不呈上偈颂,那么终究不能真正得到大师的心法传承,真是太难选择了,真是太难了!
- 我的身体就像是菩提之树一般,我的心灵就如同一面明镜一样,我要时时刻刻努力地擦拭它,一定不能让它受到尘埃的沾染。”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金刚经》有言:‘我们在世间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
-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 [55]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 [56],万境自如如 [57]。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 你要记住,无上菩提智慧,必须在当下认识你的清净本心,体悟你的真如本性。一切众生的菩提本心真如本性都是不生不灭的,超越一切而又涵盖一切的,在每一时每一念中都可以时时刻刻自我呈现出来。由真如本性所呈现出来的世间万法,也是圆融通达,无所滞碍的。
-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62]。若轻人,即有无量 [63]无边罪。’
- “惠能对张日用说:‘要想学到无上菩提智慧,万不可轻视初学佛法的人啊。即使是最下等的人中,也可能有拥有最上等智慧的人;而即便是最上等的人中,也可能有愚笨没有智慧的人啊。如果看轻别人,那可是无边无量的大罪过啊。'
- 菩提觉性本来就不应该执著于树木的色相,清净的本心也不该执著于台面的形相。本源自净的心体之上原本就是清清静静无一物可以觅得的,又哪里会沾染上尘埃污垢呢?’
-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 [74]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 真想不到一切众生的本性原本就是清净的!真想不到一切众生的本性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真想不到一切众生的本性原本就是圆满具足的!真想不到一切众生的本性原本就不会动摇的!真想不到一切众生的本性可以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世间万法啊!’
-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 禅宗顿教法门讲求以心传心,靠的是你自己的觉悟和解脱
- “惠能说:‘弟子迷悟之时应该是师父来度化我,如今我觉悟了自性,就应该自己度化自己。同样是度,名字一样,但是师父度我和我自己度自己,用处却不一样。惠能生在南方边远的地方,语言发音都不准确,却能蒙受师父不弃,传授禅门心法给我,如今我已经得道开悟了,理应用自己的真如本心自己度化自己了。’
-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 [86],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87]。’
- 逢袁 [88]则止,遇蒙 [89]则居
- 不要起善念,不要起恶念,就是这个时候,这才是你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 不是风动,不是旙动,仁者 [97]心动。
-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 [106],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 佛性既不是恒常不变的,也不是不能琢磨、转瞬即逝的,这就是佛教的不二法门。世间万相有善与不善的差别,佛性既不是善,也不是不善,这就是佛教的不二法门。五蕴十八界,在凡夫俗子看来,总有分别,但是真正的智者能够通达它们的本性,能够知道它们是没有分别的。这种扫除一切外相,破除了分别,没有差别的不二本性,就是佛法啊!’
般若第二
-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 [113]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 世间所谓愚笨迷昧之人和智慧开悟之人,其实他们的佛性是没有差别的,只是因为他们有迷昧与觉悟的不同,所以才有愚笨迷昧和智慧开悟的分别。
- 此须心行 [117],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118]。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119]。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 人的内心广大犹如虚空,没有形质与障碍,无边无际,没有方圆大小之分,没有青黄赤白这些颜色的分别,也没有上下长短的区分,没有嗔怒,没有喜悦,没有是非,没有善恶,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涵盖一切,融摄一切,没有分别。
-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 [128]。用即了了 [129]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 一切万法皆蕴含在人的本心之中,人的本心中融摄一切万法,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法法相即。来去自由,心体无所滞碍,这就是般若妙智。
- 凡夫即佛,烦恼 [137]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每一个念头,无论是前念、今念还是后念,都不要被无明愚昧所蒙蔽,而应该常常运用生起之般若智慧来关照,这就是‘般若行’,即智慧行。
- 人的心如果能够远离一切形相,不执著于外境,就不会产生生灭的心相,就好比流水能够常畅通无碍一般,这被称为‘彼岸’,所以叫做‘波罗蜜’。
- 把贪、嗔、痴三毒转变为戒、定、慧三学,获得解脱。
- 由此便可以知道人的本性中本自具有般若智慧,运用自己本有的智慧,经常观照审察,便不需要借助任何文字了。
-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 无论是内境还是外缘,你的心都不能停留执著,要来去自由,这样才能够除去执著之心念,达到通达无所障碍的圆融境界。
- 众生皆有佛性,但是如果你不能开悟你的般若真性,那么即使有佛性也是众生,假如你一念之间认识了本心,开悟了佛性,那么众生当下即是佛!
- 如果因为邪见迷悟了清净本心,般若真性,被虚妄的心念所颠倒,即使在外有善知识的教授开示,也无药可救,不得开解。假若能够生起正确真实的般若智慧观照内心,一刹那间,那些虚妄的心念全部寂灭。假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般若真性,当下开悟便可以达到佛的境地。”
-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 [161],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 [162]出六门 [163],于六尘 [164]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 [165],即名‘边见’ [166]。
- 什么叫‘无念’呢?如果见到世间一切物质和现象,心中都不被染污执著,这就是无念。运用之时可以遍及一切地方处所,但是却不执著于一切地方处所。只要能够识得清净本心,使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从眼、耳、鼻、舌、身、意六门中空去,在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尘之中却不受染污不生杂念,来去自由,通达应用无所滞碍,这就是般若三昧,就是智慧的正定功,就是自在解脱,就叫做‘无念行’
-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81]。
- 如果我们执著于他人身上的是非过错,那么就证明我们自己心中还有分别心,没有破除执著,这样是不对的。别人的是非过错我们不去非议,如果我们自己去分别执著的话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过错。
疑问第三
- 有疑而问,应问而答,应答而解。
- 第一,何为功德?第二,持念“阿弥陀佛”佛号可否往生西方?第三,在家弟子如何修行?
-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 见性是功,平等 [188]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 如果是修行真功德的人,心中就不会产生任何轻视别人的想法和念头,而是对每个人都恒常普遍的产生尊敬之心。如果心中产生了轻视别人的想法和念头,那就说明对‘我’的执著还没有完全断除,那自然就无功可言了。
-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 愚笨迷昧的人整日念佛,希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开悟智慧的人则清净自我本心。所以佛祖有言:‘随着自己本心的清净,佛土也就自然清净了。’
- ‘随住其身所处的地方而恒常安祥欢乐。
-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 尘世间的劳碌奔波仿佛鱼鳖一样穿梭不停,心念被贪欲、嗔怒所束缚,就像是在地狱中煎熬一般,只要愚昧的心念不灭,就会如同畜生般无知生存。
- 心平何劳持戒 [205],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206],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倘若自心平和无别,又何必去持戒呢?倘若心行能够纯一直心,又何必需要修行禅定呢?倘若懂得报恩,自然会孝顺赡养父母;倘若深明义理,自然会对上级讲忠义,对属下讲情义,无论上下都会相互体恤怜悯。倘若懂得谦让,那么无论身份尊贵还是卑下,大家都会和睦相处;倘若懂得忍耐,那么面对一切恶言、恶语、恶行,都会终究在沉静中得以化解。
定慧第四
- 所谓“一行三昧”,关键是要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走坐卧,都恒常保持一颗真实清净的直心。
- 断除不了胜负之心,又徒增‘我执’之法,终究脱离不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的缠缚啊。
- 名称虽然有灯和光两种名称,但是本质却本来是一样的。这禅定与智慧法门的关系,也是如此啊。”
- 一行三昧 [212]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 要想奉行直心,就要对一切世间现象和事物没有执著。迷昧的人执著于事物显现于外的相状,执著于所谓‘一行三昧’的名相,只是一味宣称只要恒常坐禅不动身,心中不产生虚妄的念头,就是‘一行三昧’。持这种见解的人,与那些无情草木一样,反而成了修行佛道的障碍。
- 如果心不执著于法,那么道就是通达流畅的;如果心执著于法,那就叫做自己被法所束缚、约束。
- 无念 [219]为宗 [220],无相 [221]为体 [222],无住 [223]为本
- 只要能够识见自己的清净本心、真如本性,其实无论渐修还是顿悟,都是没有差别的。所谓顿教、渐教,只是为了开示不同根性的人所建立的假名而已。
- 所谓无相,就是基于一切相状而又远离一切相状;所谓无念,就是生起念想而又不执著于任何念想;所谓无住,乃是人的本性。对于人世间一切善、恶、美、丑,乃至冤家或者亲友,在言语上发生触犯、刺激、欺骗或者争论的时候,都能把这一切视为空幻,并不产生报复伤害的念想,在一念过去,一念又生起,念念不断的过程中,不去思量过去的恩怨得失,不被前念所牵绊。如果过去的念头、当下的念头、以后的念头,念念相续,其中思量没有中断,就叫做自我系缚;如果对于世间一切法相,无论是前念、今念还是后念,念念都没有执著,那就是没有系缚了。以上就是以无住为根本了。
-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
- 自我本性原本存在,不是通过任何具体修行法门所求得的,如声称有所得,那一定是在妄说祸福果报,就是尘劳邪见。所以这一法门要以无念为宗旨。
- 无,是指没有二元对立的分别之相,没有种种尘劳妄心;念,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是念的本体,念是真如发挥的种种妙用。真如自性所产生的正念,不是眼耳鼻舌所能生起。真如本性是自我所具有的本心自性,所以能够产生正念;如果没有真如本性,那么眼耳等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色声等功能当下就会消失。
坐禅第五
- 何为坐?“外于一切境上不起念为坐”;何为定?“内不乱曰定”;何为禅?“外离相曰禅”“内见本性不乱为禅”。
- 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 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 如果执著于观想净相,却又生出了一个对‘清净’名相的妄念,这种妄念原本是没有处所的,执著于‘清净’名相便使妄念有了处所而生;‘清净’原本是没有形相的,却为‘清净’建立了一个观想的相状,将观想心念,照看清净视为一种修行的工夫。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也被无明障碍了自己的真如本性,却是被自己所执著的‘清净心念’的相状所束缚啊。
- 如果是要修行真正的不动法门,只要见到一切人,不会看到他人的是非善恶过错,心念不会随之烦扰,这就是自性如如不动的真实意义啊!
- 迷昧的人坐禅,身体虽然长坐不起不动,但是一旦开口说话,便说的是他人的是非、长短、好恶,这是与真正的修道恰好相违背的。
-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 各位善知识,于外能够远离一切分别事相,就叫做‘禅’;于内能够摄心于安,真心如如不动,就叫做‘定’。外禅而内定,这就是‘禅定’。
忏悔第六
- 凡夫俗子们愚痴迷昧,只知道忏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后过。因为不悔,所以“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因此忏悔之法,不可只忏而不悔。
-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 [236],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 [237],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 虽然自己心中要不被外境所攀援,不为善恶所牵,但是也不能沉溺于虚空,枯守一片死寂,而要广博学习,增长见闻,识见自己的清净本心,通达一切佛教真理,待人接物谦和明智,无人我执,直至获得菩提正觉,真如本性永不易更,这就叫做解脱知见香。
- 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 所谓忏,就是发露悔过过去所作的旧恶。从前所有的恶业、愚痴、迷昧、骄傲、诳妄、嫉妒等罪孽,全部都发露悔过,永远都不再复起,这就叫做忏。所谓悔,就是知错以后发誓不再作任何罪过。从今以后,所有的恶业、愚痴、迷昧、骄傲、诳妄、嫉妒等罪孽,如今都已经觉醒体悟,将罪孽根源全部断除,再也不会造作,这就叫做悔。
-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 自己心中的众生之相无边无量,我发誓祈愿将其度脱;自己心中的烦恼之相无边无量,我发誓祈愿将其断除;自己心中蕴含的法门无穷无尽,我发誓祈愿将其修学;自性之中本来就有无上佛道,我发誓祈愿将其成就。
- 既然有了正确的知见,运用般若智慧打破这些愚痴迷妄的众生相,各自度脱。邪见心生起运用正见来度脱,迷昧心生起运用觉悟来度脱,愚痴心生起运用智慧来度脱,恶毒心生起运用善心来度脱。像这样的度脱,就叫做真度。
- 恒常能够去掉傲慢,虚心谦下,行持真正的佛法正道,远离迷昧与觉悟两边,不执著于任何一边,心中时常生起般若智慧,破除对正见与妄见的执著,那就能够当下明见佛性,那就可以说当下就成就了佛道。
-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 [246],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 要归依自性佛、法、僧三宝。所谓佛宝,就是觉悟;所谓法宝,就是正见;所谓僧宝,就是清净。
- 对内要调节心性,对外要尊敬他人,这就是自归依。”
- 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 [248];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249];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250]。
- 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 如若思量了一切邪恶之事,就会生发出邪恶的行为;如果思量了一切善良之事,就会生发出善良的行为。
- 如果对外境产生了执著,被无明妄念的浮云遮盖覆蔽了自性,就不得明朗。
- 大家必须时常下定决心,对一切人和事都持恭敬之心对待,这就是识见自性通达畅通,无所滞碍,这就自归依了。”
- 不要思虑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的时光不可能再来;要时常思考今后的事情,每一念都保持圆满明净,自己识见清净本性
-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 [254]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 [255]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256],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机缘第七
- 机,是根机;缘,是盛缘。机,有利有钝;缘,有胜有劣。
- 真正的禅,不是要切断百思想,菩提日日长,而恰恰是要“不断百思想”,“菩提做么长”,真如佛性、菩提本心,本来具足,哪里来的增长呢?修禅切不可执著于禅啊。
-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 了知已生之念本无生就是心,了知将生之念本无灭就是佛
- 定体慧用本来就无生无灭,定慧双修,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啊。”
-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 礼拜原本是为了去除骄傲高慢之心,你的头为何不着地呢?心中执著于‘我’而骄傲高慢,就滋生了无边无量的罪孽啊。如果能够去除掉这种我执的功德心,就能够得到无边的福报了。”
- 佛经本来不存在什么疑问,是你自心中生出疑问啊。
- 世间之人对外迷惑执著于世间万相,对内又迷惑执著于虚妄空寂。如果能够身在一切万相之上又能远离一切万相不执著,能够身处虚空之中又能超越空寂不执著于空,那就是对内对外皆不执迷了
- 如果口中念诵经文,内心随之奉行,就是‘转经’;如果口中念诵,内心不奉行,那就是‘被经转’。
- 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 所谓三身,指的是清净的法身,这是你的本性;圆满报身,这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这是你的行为。
- 大圆镜智’是自性本来清净,‘平等性智’是心中无有诟病。‘妙观察智’是不以所见为功,‘成所作智’同于‘大圆镜智’
-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 [287],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 见佛听闻说法转而诵读佛经的是小乘之人;体悟佛法真理,理解佛教大义的是中乘之人;依照佛法修行的是大乘之人。对一切万法全部通达,万法妙用具足完备,对一切都不染著,远离诸法事相,实无一法可得的,就是最上乘的人。
- 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
-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 你只要心如广大虚空,而又不执著于虚空本身,就可以应用自如无碍了。动静一如,不生其心,忘却世俗与圣境之分,能将一切主客观的分别全部泯灭,性相一如,那就无时无刻不处于禅定之中了。”
-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顿渐第八
- 惠能禅法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特点,故被时人称为南宗顿教;神秀禅法以坐禅守意、渐次修行为特点,故被时人称为北宗渐教。
-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 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319],是名见性。
-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 心地上没有一切是非,就是本心自性的清净戒律;心地上没有愚痴妄念,本心自性时常生起般若智慧;心地不散乱,就是本心自性的根本禅定。心性不增不减,就是如同金刚不坏一般的觉性之体。身体自由地来去,就是自性本具的三昧正定境界。”
- 如果你体悟了本心自性,也不再立志觅求菩提智慧、涅槃实相,也不再执著于建立对解脱的知见,没有一法可得的时候,才能建立起世间万法。
- 自我本性没有是非、没有愚痴、没有散乱,念念都以般若智慧观照,恒常远离外界诸法相状,纵横往来都可以全部有所得,还有什么可以建立?
- 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 惠能大师说:“所谓无常,就是佛性;所谓有常,就是对一切善恶诸法存有分别心。”
- 我所说的识见,是时常照见自己内心的过错;所说的不识见,是不去见别人的是非、好坏,这就是也识见了,也没有识见
- 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宣诏第九
- 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 佛法大道是由心中体悟的,怎么会是坐禅坐出来的呢?
- 当光明永续下去,没有尽头的时候,也就是光明的尽头。
- 光明与灰暗,凡夫俗子们将它们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有大智慧的人明了其中本性,知道它们的本性没有什么分别。没有分别的本性,就是真实的佛性。真实的佛性,处于愚痴凡人身上不会有所减少;处于贤达圣人身上不会有所增加;处于烦恼中不会散乱;处于禅定之中而不会寂灭。没有断灭也没有恒常,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在中间,也不在里面和外面,不生起也不毁灭,本性与事相都是真实如一的,恒常存在不变迁,这就叫做佛法大道。
- 你如果想要知道心法要门,就要把一切所谓的善与恶,都不要动心起念地去思考衡量,自然而然地悟入清净心体,了知心体湛然明净恒常静寂,一体之妙用可以多如恒河的沙子。”
付嘱第十
- 一切二元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
- 一切万法都是虚幻不实的,能够在自心中体悟真实,那才是真正的真实。
- 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 自性本心发生作用,和人说话时,对外身处诸法万相之中又要远离这些事相,对内对于心念又不要执著于虚空。如果全部执著于事相本身,那就是增长邪见;如果全部执著于空无,那就是增长无明。
- 如果有人来问你佛法大义,问你有,你就用无来相对;问你无,你就要用有来相对;为你凡,你就用圣来相对;为你圣,你就要用凡来相对。相对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因果的,这样才能不执著于两边而行中道。
- 佛法本性原本就是没有生起与寂灭,没有离去也没有到来的
- 自性本心能够分辨一切诸法事相,但是在第一义上仍然可以如如不动。
- 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 如果身处一切诸法万相之中而又不执著于一切境相,对于一切诸法万相不生起憎恶喜爱之情,也没有取得与舍弃,不顾念利益得失、成功失败这些事,安静闲适、恬淡清净、虚融淡泊,这就叫做‘一相三昧’。如果身处一切诸法万相之中,无论是行走、坐下、卧倒,都能够恒常保持一颗正直真心,道场不动而能够应化四方,当下成就真实净土,这就叫做‘一行三昧’。
- “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 心念一生,种种法也跟着生起;心念一灭,种种法也就随之寂灭。
- 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
- 兀兀 [372]不修善,腾腾 [373]不造恶。寂寂 [374]断见闻,荡荡 [375]心无著。”
- 如如不动不修善因,逍遥自在也不造恶业,安静死寂断除了见闻,荡荡平坦心中无所执著。”
注释
-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形容学佛之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达到超凡脱俗境界的智慧。
- 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 福田:指可生福德之因缘。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就可以得到福慧之报,就好比农人耕田会得到收获一般,即称为福田。
- 业力指能产生善恶的力,叫做“根”;习性指善恶的习气,叫做“性”。
- 禅宗五祖分别是初祖达磨大师、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
- 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 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达到一种超二元对立的境界。
- 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指时间相,东西南北上下为“界”,指空间相。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
- 无住:世间万法没有自性,所以无所住著,随缘而生,因此称为无住。
- 三毒:指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huì)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名“三毒”,这也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 “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也就是无为法,也就是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本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
- 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 功德:修行是功,身心清净是德;灭除内心的愚痴是功,智慧现前是德;德者得也,修行有所得,故曰“功德”,即指修行所获得的福报。
- 因缘:为因与缘的合称。“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才产生的。
- 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
- 法缚:指思想被所知所见所束缚,也就是执著于法。
- 三障:指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业障,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报障,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世间众生因为有这三障,所以才不能开悟成佛。
- 十善:指十种善业,与“十恶”相对,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 人我:人通常会固执地认为有一个恒常主宰自我的实体,从而产生“人、我之见”,由此会产生出因为执著于人我之别而带来的种种过失。
- 四相:指我相(计五蕴为我)、人相(计我为人)、众生相(计我为众生)、寿者相(计我一世之寿命)。
- 无念”指无有妄念,是正念的别名,是剔除认知过程中隐含的“判断”,念头回到其本来面目,觉知的意思。
- 无住:世间万法没有自性,所以无所住著,随缘而生,因此称为“无住”。
- 三归依:又名三归,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因为人们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因为人们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因为我们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