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全12册)

王伟光 王京清 莫纪宏等编著

代序 时代精神的精华伟大实践的指南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一 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 马克思说过:“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 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
  • 新时代如何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国内解决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国际上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个必须科学回答的重大问题,这就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 人类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当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这些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二 丰富的思想内涵,严整的理论体系

  • 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 第一个明确从国家发展的层面上,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战略步骤。第二个明确从人和社会发展的层面上,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通过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第三个明确从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层面上,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精神状态。第四至第七个明确分别从改革、法治、军队、外交方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动力、法治保障、军事安全保障和外部环境保障等。第八个明确从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角度,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证。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聚焦时代课题、擘画时代蓝图、演奏时代乐章,构建起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 八个明确”侧重于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目标与实践进程等的辩证关系,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外交、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是架构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回答新时代怎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根据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从领导力量、发展思想、根本路径、发展理念、政治制度、治国理政、思想文化、社会民生、绿色发展、国家安全、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国际关系、党的建设等方面,做出深刻的理论分析和明确的政策指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核心要义的具体展开,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一起,构成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三 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原创性贡献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 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 创造性提出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
  •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四个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四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
  • 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
  • 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出版前言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导论 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 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好传统
  •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
  • 哲学作为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影响、支配、指导人们言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功能。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 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做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
  •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普遍概括,是我们共产党人分析处理一切问题的思想方法。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一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灵魂的概括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
  • 联系规律来把握基本范畴,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 只有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本领恐慌”问题,才能切实提高我们治国理政的本领。
  • 三是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分析方法,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第一章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原理的实际运用和创新发展

  • 坚持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也不是从本本出发。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
  •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
  •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唯物论原理告诉我们,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要和物质相符合,主观要和客观相符合,思想要和实际相符合,要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 面对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第二节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 实事求是,说到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 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
  • 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第三节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

  •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的战略布局。

第四节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佳途径

  • 一切结论皆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一切正确的主张皆来自调查研究,一切创新的思路皆得益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佳途径。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第五节 领导干部要做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表率

  • 领导干部一定要躬亲示范,多跑、多看、多听、多问、多记,不能手脚不勤、五官不灵。
  • 在调查研究中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

第一节 最重要的是用辩证法看问题,照辩证法办事

  • 照辩证法办事,就要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一分为二地而不是绝对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 形而上学把世界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
  • 辩证法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 他关于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既要看到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看到意识的反作用,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坚定不移地、大胆地推进改革开放,又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既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又必须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既要重视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既要循序渐进又要竞相突破,既要胸怀全局又要抓好局部;深化改革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战略上既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又要稳扎稳打;社会治理既不要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又不要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既要把握国情又要了解世界;既要看到国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等等,为我们提供了成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例。

第二节 要承认矛盾,认清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解决矛盾

  •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直面矛盾不回避、解决矛盾不退缩,就能推进事物向前迈进,取得成功。

第三节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

  • 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个方面,叫“两点论”,即“全面论”,又要看到矛盾的重点,即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叫“重点论”,即“主要论”。

第四节 学会辩证法,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

  • 战略思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从全面、根本、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
  •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反对各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 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和重点,全面洞察事物发展规律。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根本体现。
  • 底线思维,就是考虑问题、办事情要留有充分余地,从最坏处着眼,从最好处着手,善于做转化争取工作,掌握主动权。
  •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三章 掌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坚持实践第一

  • 实践第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第一节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摸规律

  • 实践出真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认识论立场。

第二节 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反对主观主义

  • 实际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际是实践的基础。
  • “学习借鉴不等于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

第三节 高度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增强理论自信

  • 第四个维度是实践检验。
  • 第五个维度是综合创新。

第四节 必须始终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五节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第七节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 所谓历史思维,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科学思维方式。

第一节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史观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的总开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工作路线。
  •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颗“初心”,就是人民至上的“心”;不忘初心,最根本的是不忘人民,以人民为中心。

第四章 把党的组织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 党的组织建设,是指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党组等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