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版权信息

  • 书名: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作者:[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译者:渠海霞

本书的赞誉

  • 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 但这样的逐步信任也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分认同并忠诚于一种信条,不知不觉间开始通过一根管子去观察世界和人生(要命的是这根管子比你想象的要更细,哪怕是你经常反省这一点)。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推荐序三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 我要高于你,或者你高于我。没有一种关系体验是“我不出众,但很平等”的合作式关系。

译者序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引言

  •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 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 同样,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许多内容也与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相近。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

弗洛伊德说错了

  •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 为什么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你想“变成别人”吗?

  •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 也就是说,目的论之类的学说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为什么讨厌自己?

  • 哲人: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 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 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 哲人:那就是,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 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 自由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获得自由?真正束缚我的究竟是什么?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 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 这一点请你一定好好理解。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 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 课题分离想法的确有用,上一次也确实接受了。但是,那岂不是一种非常孤独的生活方式吗?分离课题、减轻人际关系负担,不也就意味着要失去与他人的联系吗?最后岂不是要落得遭人厌弃?如果这叫做自由,那我宁可选择不自由。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 这里有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 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有鼓励才有勇气

  •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有价值就有勇气

  •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 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 阿德勒心理学彻底追问了人际关系,而且认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共同体感觉。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 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我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来自一部小说。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 青年: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甘于平凡的勇气

  •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舞动人生

  •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 再送给你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后记

  • 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作译者简介

  • 译著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讲义》和《人为什么会患神经病》,著有《阿德勒心理学入门》等多部作品。本书由其负责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