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封面
- 第三种营养:“世上没有一种叫作‘非如此不可’的事……不管妈妈最终做出的选择是什么,没有人可以批评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
- 第四种营养:“养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若你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版权信息
- 带着敬畏之心去探求内心的奥秘,带着接纳之意去看待情绪的起起落落,带着温和之情去好好说出每一句话。
- 好的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 我们与孩子之间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 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友好,我们的“教育”也才越有效。
推荐序一 只有她能让我相信:养孩子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 第二种营养: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就是合适的。
- 实际上,这五大心理营养,在每个成长阶段孩子都希望从爸爸妈妈那里充分获得。
推荐序二 一本书,一次成长
- 天生气质,是指孩子在出生时就带有的性格倾向。
- 人生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个契机。
- 缺乏自我认可的父母往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水平!
- 乐天型的孩子总的来说,是真正外向型孩子。温暖,且喜欢表达温暖。热情,在天性上又喜欢与很多人联结。在各种场合,他都是调节气氛的角色,他喜欢用讲笑话之类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同时让别人开心。
- 养育关键词——优质关系、打温情牌、计划和责任
- 养育关键词——心理营养、情绪管理、人际交往
自序:“心理营养”的由来
- 当时我就发现,根本之道是要改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一旦孩子和他的“重要他人”的关系得到改善,这个孩子的行为就会渐渐好起来,孩子会变得更有朝气,更快乐,目标也更明确。
- 第二朵花是 独立自主
- 当他们把养育孩子的这些理念,用来对待自己,学习做自己的好父母(good enough parents)时,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素质,也都发生了改变。
- 第四朵花是 价值感
-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重视,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肯定、赞美和认同,用自身作为模范,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生活,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就能被激活,他就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活得快乐和自在,如同他们初始来到这个世界的状态。
上篇:基本理念
- 所谓的“安全感”是指,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问题中走过去。
- 不要催促孩子,不要计较结果如何,让他失败、学习、累积经验、获得自信。
1.五大心理营养,“喂”出健康孩子!
- 首先,妈妈要情绪稳定。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她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情绪容易失控。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
2.先天气质:认识孩子,因材施教
- 人的天生气质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 在家庭这个最值得信任的地方,冷静型孩子只有从小练习表达感受,并且慢慢发现表达感受并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才有可能习惯于表达感受。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开始的时候,需要我们给这样的孩子更多的接纳和耐心,去倾听,甚至主动引导他表达感受:“别人那样说,你是不是觉得很生气?如果是妈妈,也会生气呢。”
3.生命的五朵金花
- 如果心理营养充足,人生开放的第五朵花是安全感不是外在的安全感,而是我觉得有安全感,不管外在发生了什么,当我害怕时我可以往前走,哪怕是天灾人祸。不去控制人,不是黏着让人不舒服。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内在,即使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我的内在依然安全。
1.安全感
- 除了心理营养中提到的父母关系、妈妈稳定的情绪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培养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在生活里,多为自己做主、做事情。
- 孩子的安全感越足,他越可以接受妈妈走开一下。在妈妈能做到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孩子抱一抱、黏一黏的需求,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 对于时间有限的妈妈来说,有品质的陪伴时间当然是必需的,但也不能因为觉得“我给了一定的有品质的时间”而理所当然地就陪孩子很少很少的时间,那只是一个借口。只要孩子看到妈妈在旁边,即使妈妈什么都没有做,也是有很大意义的,因为这能给孩子安全感。
- 喂母乳是孩子和妈妈之间最直接也是最深入的联结方式,所以吃奶不仅是喝进母乳而已,它也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途径。所以,妈妈断奶的时候,要尽量拉长断奶时间,慢慢给孩子加奶粉、辅食,不可太过突然。
- 通常孩子满3岁后才开始有独立的自我,在这之前他需要跟某些东西联结。这样的需求不是安全感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孩子在3岁前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吸收安全感。等孩子满3周岁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接受教导,妈妈就可以试着引导孩子离开安慰物。但这其实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太刻意去训练。孩子觉得安全感够了,自然就分离了。
- 不管怎样,当她这样说话时,我们给她示范正确的讲法就行了。比如“哦,刚才是爸爸惹你不高兴了吧!”“那个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你了吗?”让她知道,她是可以这样讲的,免得她养成习惯,以后都说这种充满隐喻的话,总让别人猜,而别人是没什么兴趣猜这种隐喻的。不过,她要不要学着说,还是她自己的事,不要逼她。
- 至于孩子安全感的根本来源,主要取决于妈妈或者主要养育人的情绪是否稳定,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否融洽、稳定、安全。这两点做得越好,孩子吸收安全感越快越多,这种非常需要“过渡性重要他人”的行为也会越早消失。
- 但孩子跟着最自然的节奏在一天天变化,需求也变得不同,我们不可能要求生活一成不变,或者让孩子来适应我们。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常常只能保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等孩子长大后我们再慢慢找回之前的节奏。
- 首先要检查夫妻关系,爸爸妈妈关系不好,孩子安全感就不够。另外,当孩子做错事情时,爸爸妈妈可以指出来,但态度要温和,尽量不把成年人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对孩子的批评上去,指责他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好。
- 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感,妈妈必须多花时间陪孩子,多抚摸、多拥抱,在他提出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不要离开孩子太长时间,出门时也不可以偷偷溜走,否则孩子会很没有安全感,觉得妈妈可能随时就会消失。所以,宁可让孩子伤心大哭,也要在他面前消失,然后再在他面前出现。
- 乳头和安全感是直接相关的
- 这个年龄段,安全感的一大来源,是孩子自由探索时妈妈的态度
- 对3岁以前孩子的任何训练都必须循序渐进,一点点慢慢向前推动。
- 1岁以前反而是比较容易断奶的,到了1岁半到2岁半这个阶段,断奶会非常困难,因为这是孩子最害怕分离的阶段之一。
- 吃手问题的根源是:孩子太焦虑,他只能用吃手来解除焦虑。焦虑的原因,要么是和“重要他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够,要么是“重要他人”虽然陪孩子时间够,但自己很焦虑,把焦虑传染给了孩子。
- 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而实际上,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2.情绪管理
- 想要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最重要的原则是,父母尽可能给足孩子心理营养:无条件接纳,安全感,让孩子知道“此时我最重要”,肯定、认同、赞美,以及做好榜样。切忌三个“不要”:一是不要伤孩子自尊,讲“你很懒”“你很笨”这类贬低人格的话。二是不要在公共场合让孩子觉得羞耻。三是妈妈自己不要太焦虑。
- 重要的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被批评当然会难过。”然后告诉孩子:“老师这样说你的时候,她说的是一件事,而不是针对你这个人。”常常这样对孩子讲,她就能明白。
- 简单的安慰之后,直接告诉孩子失败后应该怎么做就可以了,因为她总要学习如何面对挫折。比如当某个小朋友做得比她好时,让她观察这个小朋友好在哪里?她是怎样做到的?父母千万不要指望让孩子回避竞争,也不要教导孩子别去和别人竞争,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都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竞争。
- 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教导,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所以如果正面鼓励比批评更有效,为什么我们不用这个方法呢?
- 只要跟孩子在一起时,我们可以做到尽量温和,尽量不用过于激烈的情绪和言辞,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 两三岁的孩子正是最执拗的时候,他很想自主,讨厌别人主动来帮忙,除非他自己提出要别人帮忙。而且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控制大小便是他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一项成就,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搞定,所以一旦搞砸了,比如尿在裤子上,他会很挫败、很不高兴。妈妈要允许他有这种失败,并认同和接纳随失败而来的各种负面情绪。
- 妈妈跟孩子在一起时,做什么、说什么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跟她在一起,让她感觉到自己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妈妈都会陪在身边。仅仅是这样简单的联结过程,就能让孩子从中吸收足够的营养。
- 当一个人在长期不安全的情况下,不敢把自己的真心话告诉别人,但又希望别人明白,就会常常这样讲相反的话。这样,不管对方怎样做,他都不用负责任。比如有的老人接到子女的电话会说:“你不用打电话回来啊!”可是,如果真的不打,他会生气,如果打,他又继续这样说。
- 妈妈自己要放松,给孩子传递“我知道你现在很辛苦,但一定会过去”的信息。
- 在孩子情绪爆发的当口,我们如何引导他?简单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生气了!”“妈妈看到了你的情绪!”“来,妈妈抱抱!”“到妈妈怀里哭一下。”说话时,妈妈越淡定、越不焦虑,效果越好。
- 最好的是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分辨,哪些是我不用介意的,哪些是我需要介意的,这次做得不好,我下次要更努力一些。
- 唯一要注意的是,不用对孩子说:“不要哭。”孩子要哭就哭,我们无意识中说的“不要哭”,实际上是对她的情绪的不接纳和堵截。看到孩子伤心、生气,只要问一句“怎么了?需不需要帮忙?”就好。
- 体质敏感会影响情绪,情绪反过来也一样会引发身体的敏感,它们是相互影响的。
- 人的天性就是如此:错了我可以一声不吭,但没错我一定要说出来。孩子更是这样。
- 转移注意力对1岁左右的孩子非常管用。不用讲道理,让他的情绪暂时转移就好。
- 孩子的负面情绪到来之后,妈妈要做两件事情: 1.用简单的几句话认可他的情绪,“我看到你很委屈。”或者“你真是很伤心啊!”,但是不要告诉孩子或者让他感觉到他的行为都是对的。 2.等孩子安静下来之后教他处理:你要怎么办?怎样解决那些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
- “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自己做不好。等你生气过了,再来找妈妈谈,我可以教你怎么做!”
- 接纳的对象不是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说情绪。无条件接纳的基础是信任孩子,无条件接纳的通道是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或情绪。
3.性格难题
- 孩子不管是哪种个性,哪种先天气质,只要它没有发展到带来不良后果(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破坏环境),就不需要我们过度干预。我们要学习的是接纳。接纳的意义在于,孩子只有在我们接纳的态度里才会感觉安全。他只有感觉安全,才能探索、学习、进步。
- 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分辨,哪些事情对我重要,哪些不重要,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值得去较劲,有些时候争抢是没有意义,也是不必要的。
- 投射,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常用概念。它的意思是,当我对于自己本身的一些经历有负面感受时,我通常不敢直面自己的这个特质,而会把我的特征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一旦看到其他人有同样的特质或感受时,我就会很敏感地发现它,然后开始指责别人,因为我不敢指责自己。指责自己很痛苦,指责别人却可以理直气壮。所以,一个人越是不喜欢自己,他投射出去的东西就越多。同样,一个越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他骂孩子也越多,因为他全都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
- 比较,是父母亲要非常警惕的一个特质。看到别人家外向的孩子就希望自己孩子也很爱说话,很爱表现。其实外向孩子也有弱项,如果你让他待在一个房间好好工作,他恐怕会发疯,并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要去做市场或者销售,每个人都会跟随自己的天生气质找到自己的位置。
- 我们的基本态度是:当孩子学习任何东西时,他提出要帮忙,我们才帮忙,不管我们自己认为那件事是容易还是难,因为我们的“认为”和孩子的“认为”是不同的。我们帮忙的方式是,给孩子做示范,告诉他这样这样,然后停下来,让孩子自己尝试。或者,一个游戏中确实有很难过去的关卡,我们帮他过关。
- 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去能人见人爱,这是一种虚荣。
- 另一类事情是孩子希望我们做,我们不愿做的。孩子用故意捣蛋、刁蛮的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时候我们要温和但非常坚定地告诉他不行,让他看到我们的界限。哪怕面对天性特别倔强的孩子,我们也不需要特别刻意地迁就。
- 当别人不听你的时候,你可以做什么?刁蛮、强迫肯定没有用。只有想办法跟大家搞好关系,推动别人来跟随你,你才能让别人听你的。”
- 当孩子有很多情绪、感觉不舒服时,情绪的能量自然就会往外冲,他就会很自然、很直接地用这些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也因此不能照顾到别人的感受,看上去就是很自我中心。内心没有太多情绪的孩子很懂得观察别人,也愿意照顾别人的感受。
- 孩子在3岁时会结束一个自我成长的阶段,在那之后他开始尝试着脱离妈妈,并在四五岁时进入另一个自我成长期。处于第二个自我成长期的孩子,在形成新的自我时最需要的营养是肯定、赞美和认同,因为他在探索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可爱的孩子、有价值的孩子。
4.行为偏差
- 当孩子内在情绪太满、无法处理时,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或者用偏差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哪怕是负面关注)。
- 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她做了不好的事情时,忽略她,当她“不小心”有了好行为的时候,告诉她好在哪里。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想得到更多注意力,那么她会渐渐发现自己有了坏行为的时候,没人理,有好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才比较喜欢自己。相反,如果她每次撒娇耍赖的时候,都有人来问她:“你怎么能这样呢?”她就会觉得这是让自己变得比较重要的方式。
- 和孩子相处的原则仍然是,能满足的就开开心心满足(比如给他挑衣服),不该满足的也温和坚决地拒绝(比如不可以吃冰箱里的东西)。
- 1.对孩子说:“听到你说这样的话,我很难过。你生气了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你在想什么?”因为,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绪。当他可以表达情绪时,一定不会乱说狠话。你也可以从现在开始,一点点训练他,生气的时候说生气,难过的时候说难过。
- 因为行为改变法只能用到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使用频率太高的话,很容易失效。
- 妈妈平时要做的功课是:多给孩子关注和重视。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你问问自己,这件事要不要紧,如果是无所谓的事情就说“可以”,但真的遇到“不可以”的事情就说:“妈妈很爱你,但这个不行。”这样,即使孩子哭闹你也不用内疚,抱抱他,安慰一下就好。
- 他有发泄不了的情绪,所以忍不住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这时候,妈妈需要帮助他处理情绪,否则当他觉得有人欺负他时,他就会欺负更弱小的对象,这样他才能找到平衡。
- 碰触毛毛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孩子给自己安抚的方法。
- 在孩子哭闹着要一个不该要的东西时,你可以对他说:“你现在这样哭闹,我没有办法照顾你,所以我会走远一点,但你能看见我在哪里。等你安静下来了,我再过来抱你。”如果你回到他身边后,他又哭,你可以对他再说一次。走得远远的还有一个好处:你不容易因为顾及面子而妥协。
- 一旦孩子尝试做危险动作,你要立刻看着他的眼睛,用非常严肃的语气对他说:“不可以这样做。”
- 如果孩子平常没有玩够,内在积压的能量和情绪过多,他就会特别爱动,并且不懂得照顾自己,或者说顾不上照顾自己,只想把情绪发泄出来。
- 妈妈只能告诉孩子:“这是你的,但你可以分享。”这里重要的是,先告诉孩子,这个东西属于他。如果他不是很相信妈妈的话,那么就只能从自己的行动中得到肯定。这个行动指的是:“我的东西,应该可以不分享。”这时候,妈妈只能允许他,不逼他,告诉他:“当你觉得可以时,再分享。”
- 负面情绪的累积,不一定是被打或者被骂,听到语言暴力也会有这个结果,甚至不是直接骂小孩的话,都会让他吸收很多负面情绪的能量。就算孩子听不懂大人讲的是什么,但他可以辨别出言语中的敌意、争执。他会害怕。
- 隔离的办法对2~12岁的孩子都非常有效。当孩子做了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行为,而且行为本身又比较严重的话,是可以用这个方法的。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管教法,目的就是让她有警戒心,以后不再犯。
- 面对这种行为,妈妈既不要对抗,也不要满足。要告诉孩子:“假如想要的话,你要换个方式。比如你可以好好跟妈妈说‘我要……',我们可以谈谈。继续这样,肯定不行。”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怎样的方法是好的,这样孩子会知道,妈妈不是在和他怄气,只是在教导他,然后他会明白,并且比较容易接受大人的建议。
- 内在情绪较多的孩子,不是乱喊乱叫,就是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或者打人。他们通过这些方式转化身体内过多的情绪能量。而小孩子又控制不好手脚的轻重,于是就表现为攻击性很强。
- 在制止行为时,你要看着他的眼睛,很认真地说:“不能这样做。”如果不行,那么就用身体来支持我们讲的话:抓住他的手,用坚定的语气说:“不可以。”而不是恳求他:“你不要这样做好不好?求求你不要这样做了!”这样的“恳求”对于很有主见的孩子根本起不到作用,他可以读出:妈妈的声音很软弱,没有力量,我可以控制妈妈。注意,坚定的意思并不是大声,也不是责骂。
- 温和而坚持——坚持原则(不管孩子高不高兴,只要是不行的事情,就是不行),态度温和(平和地说“不行”,不包含指责和惩罚性)。
- 通过教训孩子或者给他讲道理,并不能让他少打碎东西,他不是不知道道理,而是手脚还无法完全受控制,这个问题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然会消失。并不会因为没有接受教导,而一辈子从此就毛手毛脚、冒冒失失。
- 妈妈要去检查一下孩子的情绪来源。这么小的孩子,负面情绪来源主要有两个:爸爸妈妈的关系,以及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关系。爸爸妈妈的夫妻关系有问题,或者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太急躁、太高压、太控制,最容易让孩子累积情绪。当孩子内在情绪太满,无法处理时,就会跟着自己的本能,利用打人这样的动作宣泄情绪。
- 孩子打人时肯定要阻止,但抓住他的手,不让他继续打就足够了,这是用行为制止的方式让他知道不可以打人。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跟他讲道理。如果孩子继续有打人的冲动,我们继续行为制止,直到他不打为止。制止时,态度温和就好,这是在教孩子不用暴力方法处理情绪。
5.社交与社会化
-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社会化、社交都不存在问题,只有一种孩子会出问题,就是情绪太多的孩子。
- 最重要的事是:当我们认为自己“好意”为孩子做一件事情时,我们要允许他接受,也要允许他拒绝。这样孩子才可以从中学习到,我是好意,不代表别人一定要接受。
- 妈妈不用唠唠叨叨讲一堆道理,温和而坚持地说“不行”(有时候直接用行动表明)就可以了。
- 当孩子发脾气时,妈妈要引导他:“妈妈不喜欢你打人。有什么事,你要好好说出来,我才能接受你的意思。”
- 就像其他任何生物一样,人是跟着自己的生命本质去发展的,而原本所具备的生命力一定会提供足够的能量,供他展现自己生命的本质。但如果情绪太多、内在干扰太多,生命力的消耗就会太多,这就意味着,孩子不能用他所有的生命力来学习、行动、跟人交往、调整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在任何幼儿园,孩子都可能遇到比较凶的老师。所以,你可以先这样回应孩子:“对!这个老师确实挺凶的,不过这和你没有关系,也许老师天生脾气不好,或者太忙了所以容易发火。不可能所有老师都像妈妈一样,对你这么温柔,所以你要学习怎样和凶的老师相处。比如你要做好该做的事情,如果你已经尽力了老师还凶你,你就要跟妈妈说。”千万不要反驳孩子说老师其实不凶,或者低估孩子理解你这番话的能力。
- 让孩子学会不责备、不讨好地和对方沟通。比如你示范说:“我们是好朋友,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抓我。否则,我以后不跟你玩了。”或者:“我喜欢和你玩,但你常常弄伤我,你要小心一点,动作不要那么大。如果我总是受伤,妈妈就不让我们做好朋友了。”如果你儿子不敢,你就陪着他一起去。
- 判断需不需要出手帮助孩子的原则很简单:当孩子表现出痛苦时,我们一定要出面处理。也就是说,当孩子有激烈的情绪表现时,表示他没有办法处理眼前的局面,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教导孩子处理,比如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大声告诉对方“不可以”“我不喜欢”。
- 孩子需要的,不是每次一被欺负就被救起,而是被教导,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如何保护自己。
- 爱欺负人的孩子也是用直觉来找欺负的对象,当他感受到哪个孩子内在是弱的才会向他下手。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是慢一点,但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自信的,气场比较强的,别人是不会来找他麻烦的。
- 当孩子在教室门口不肯进去时,也要慢慢来。不进去,就先远一点看看,不用太靠近。等孩子可以的时候,和他一起再靠近一点。这样,每一次都多靠近一步,只要孩子能不断往前走一点、再走一点。等到他能进教室,以后就都敢进去了。
- 一个孩子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群体中,和他的自信程度有关,和交什么朋友无关。所以,如果孩子自信不够,要做功课的是爸爸妈妈。我们能不能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肯定他?我们能不能找到孩子身上值得欣赏的优点?
- 教小孩子东西,只是说不大管用,妈妈用自己的行动做示范是最好的办法。
- 观察也是学习的过程,我自己本身也是这样的人,要弄得很明白了以后才会动手,要不然总觉得不安全。其实这样的个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太过莽撞,有什么不好呢?当然也有人性格相反,他们比较爱冒险,很喜欢在体验中学习。
- 比如告诉孩子:“在幼儿园,你不一定会喜欢每件事。但老师有老师的工作,小朋友也要帮帮老师,不能不喜欢就不做。如果一个小朋友说不喜欢唱歌,一个说不喜欢写字,一个说不喜欢跳舞,老师就非常麻烦。所以偶尔做做不喜欢的事情也是可以的。”这样的群体观念是要教导的。
- 父母亲要检讨的是,孩子现在这样的表现,说明家里有人过度保护孩子、过度照顾孩子,或者养育人的焦虑太多、控制太多。平常父母亲要尽量给孩子更稳定、和谐的环境,少吵闹,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喜爱、不高兴等各种情绪。这一点特别重要。孩子在幼儿园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会过得特别辛苦。
6.夫妻关系
- 在彼此滋养的过程中,有两种不成熟的心态需要警惕:首先,我做到了这个度,于是要求你也做到这个度,否则我不愿继续。我不能欣赏你也做出的努力,却过于计较多少的问题。其次,我都是用我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对待你,我很少关注你需要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对你好”,所以就用这个方法。
- 不要让孩子变得过于骄纵,不要因为家里其他人怎样对小孩,你就不高兴,家里人跟她沟通的方式,将来在外面都会碰到,家庭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所以不如早点在家里学习一下。比如碰到讲话方式比较伤人的阿姨、姑姑,怎么办?可以学习应对的就应对,也可以学习躲开,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去讨好的。其实懂得交流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慢慢学习怎样和对方沟通,学习不卑不亢地做人。
- 至于面对别人问“你爸爸呢”这样的问题,你需要告诉孩子的是:“你可以选择回答,或者不回答。不是所有问题,你都一定要回答的。”
- 关系,永远比具体的事情重要。
- 如果说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
- 有情绪的那一刻怎么办?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对爸爸说:“我了解你现在很生气。但我不希望你这样说,因为你这样也会让我很生气。你看孩子在这儿,现在可能不太适合当着他的面谈这个问题。我们要不要换个地方或者换个时间谈?”
7.妈妈的自我成长和支持
- 我们要尽量做到和家人保持一致性沟通[插图],不指责、不攻击、不讨好,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需求,不要等到情绪太满,忍无可忍时才用怒气去沟通。
- 当妈妈发现自己确实有情绪需要安静地处理一下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心情不好,需要自己待一会儿。妈妈就在那个角落,你可以看到妈妈。”
- 暴打绝对不是教育的行为,而是因为妈妈积累了很多情绪,借孩子不听话这个机会来发泄。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向孩子道歉:“虽然你做错了,但妈妈的处理方式也是错的。”
- 如果时间有限,觉得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妈妈就不要再做其他事情,而要花时间和孩子沟通,待在一起,抱抱,玩玩,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比学东西重要得多。有些妈妈因为觉得时间紧张,回家赶紧教孩子这个那个,这不是和孩子在一起。
- 转化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用文字的方法,包括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你可以找朋友聊天,可以写博客或日记,也可以随便乱画,每天画一张,这都能帮助抚平你的情绪。二是把情绪变成动能,比如运动、逛街,左看看右看看。三是把情绪变成声能,比如唱歌。
- 忧郁症在很大程度上,是身体原因导致的,确切地说是激素惹的祸。身体细胞修复、情绪管理和脑神经运作所需要的,是同一种激素。当妈妈生孩子,做手术,身体要动用到很多激素时,用在情绪管理上的激素就不够了,这样情绪就很容易出问题。因此,那些本来就积累了情绪问题的人,就容易患上忧郁症。更严重的是,情绪管理所需要的激素不够时,它还会去脑神经那里抢夺。脑神经负责的功能包括:执行力、记忆力、专注力、认知能力,所以当你的脑神经被抢走了生化物质,功能就会受影响,你的专注力变差,学习能力降低,本来两个小时可以做好的工作,现在一整天都做不好。
- 萨提亚有一个观念:当我们做善良的事情时,就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力联结!那一刻,我应该是快乐的,否则的话,它可能不叫善良,它也许叫软弱、叫讨好、叫迁就、叫忍受。
- 知识只作用于你的大脑,是没有用的,心和身体根本不支持。只有当你看书或者听课时,你的心被震动、被感动,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
- 妈妈应该学习:总的原则就是跟随孩子的需要。
- 也许有的妈妈知道应该跟随孩子,但行动上却做不到。因为完全跟随孩子,对一些妈妈来说意味着完全失控。但妈妈一定要学习这一点,不然的话,孩子要么将来跟妈妈“闹”得很厉害,要么变得个性非常扭曲。
- 时间有限,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时间拿来做什么。不要认为“我一定要亲手做饭给孩子吃”,这可不如你跟孩子说话、唱歌来得重要。也就是说,多做那些和孩子直接接触的陪伴,间接接触的事情交给别人。只要保证高质量的陪伴时间,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会受太大影响。
- 一个人在有限的资源里(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金钱……),要想达到平衡,需要照顾三件事情:照顾他人(孩子)、照顾情景(工作)、照顾自己。所以,请拿出一些时间,比如每周3小时,把孩子交给别人,放下工作,去逛逛街、看看电影,做些自己喜欢的事。
- 做妈妈的人,一定要有一点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会让妈妈变得很有力量。妈妈不能持续不断地一直给别人付出,她也要照顾自己。
- 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开花结果。
8.父亲养育
- 爸爸最好的陪伴就是陪孩子游戏,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喜欢我”,从而获得价值感的认同。
- 因为最好的管教态度是:温和而坚持。
- 至于孩子和爸爸的关系,爸爸只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孩子就好了。一般来说,3岁以内的孩子还不会想到主动去找爸爸,从4岁社会化过程开始,他才慢慢去找爸爸。
- 人的本性就是对自己亲的人更容易“黏”和“闹”。
- 妈妈不应该把孩子保护起来,跟爸爸去吵,不让他凶,而是教孩子学习应对。比如当爸爸真的很凶时,孩子会害怕,跑来找我们,我们可以问问孩子:“爸爸这样,你打算怎么办?”“如果是爸爸误会了,你打算做什么?”“如果你真的做错了爸爸凶你,你又可以怎样?可不可以跟爸爸说:‘我知道我做错事了,不过你下次可不可以不要对我这么凶,我会害怕。'”孩子直接对爸爸讲,比妈妈去沟通要好很多。
-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孩子”的原因。成人对孩子没办法有那么多的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不可能全被我们破解,所以当孩子出现成人不可理解的古怪行为时,我们最好的应对就是接纳孩子,并且相信,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而且通常是对他自己最有利的一种选择。
9.隔代养育
- 当妈妈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只能让老人来帮忙养孩子时,必须准备好的态度是:全部听老人的,一切以老人为主;要不然你就自己养,可以不必理会别人的意见。
- 孩子怕妈妈,一定是因为妈妈的严厉已经过度了。
- 比较健康的想法应该是: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就多在孩子旁边陪着。而如果有人爱我的孩子,我会在心里感激那个人,感谢她给了我孩子多一份的爱,让我没在身边时,孩子也有一个很爱他的人陪伴着。
- 当我们给孩子的心理营养比较充足时,孩子对整个自我的接纳度都比较高,失败了,受挫了,他就不会着急,而是不停地努力尝试。
- 2岁正是孩子想独立的时候,而他要在安全的人、安全的环境中才能放心去独立,否则独立时间会延长,所以建议妈妈,不要在这个年龄和孩子分开,尽量想其他可以让孩子待在妈妈身边的办法,比如请老人过来或者请保姆。
- 3岁前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不是说任何问题都没有机会解决,只是你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心力、气力去弥补!不值得!
- 对3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养育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温和、有耐心,不要溺爱,其他都是次要的。
- 相反,如果孩子试了很多次,“不管我怎么哭,妈妈始终很温和,得不到的东西就是得不到”,孩子发现哭闹没用,自然知道以后不需要这样做。这是一种无形的教导。
- 妈妈要让自己渐渐培养出一种“我不介意丈夫对别的异性态度友好”“我不介意孩子跟奶奶亲”的自信,只要相信“无论怎样我在孩子心中一定是第一位”,对奶奶的反感自然会有所减少。
- 亲不亲”不完全跟时间长短成正比,也许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感觉比较好,如果妈妈回来多花时间,多陪伴、多玩耍、多亲近、多接纳,孩子还是会更愿意跟从妈妈的观念、想法、习惯去做。但如果妈妈没有能力做到,孩子可能就会跟随另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等。
- 最好的办法是,花钱聘请一个比较信任的保姆来家里照看孩子。
- 陌生人+陌生环境,对宝宝的心理成长很不利。
10.性教育
- 教会孩子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任何时候都可以拒绝任何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触碰他任何的隐私部分,甚至是身体的任意部分。教孩子,只要感觉不舒服,就可以对对方说三个字:不喜欢。
- 孩子需要知道她有身体的自主权,任何人想接近、碰触她身体的任何部分,都需要首先得到她的同意。身体自主权是性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孩子不但会因此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而且可以防止她遇到性侵犯。
- 我们平时就要让孩子养成习惯,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碰触孩子身体时,她都可以大声说“不喜欢”“不要”,如果大声还不能阻止,那么就赶紧跑开,去告诉爸爸妈妈。
- 摩擦隐私部位也是自我探索的一部分,本身并不是问题,你越接纳她,这个行为越会自然而然地过去。
- 首先,妈妈要注意是不是有人触摸过她?导致她对那个部位特别好奇。其次,可能跟焦虑有关,越焦虑的孩子越容易摩擦性器官。有了“焦虑”这个催化剂,孩子一旦发现快感,自慰情况发展会非常快。尤其孩子睡觉前频繁摩擦,很可能跟安全感不足有关,孩子想借助这个动作给自己安慰。
11.疑难表现
- 其实我们应该对孩子有这样一个基本信任:你做事情,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没有这个信任,父母很容易有一个成人的评判标准,觉得孩子应该怎样!
- 妈妈在累或者烦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比较好的应对方式是:不要生气,但告诉他“我很累不想回答”,或者“我已经回答很多次了,你自己想”。
- 就像孩子有权利决定要不要听故事一样,妈妈也有权利决定要不要继续讲那个让自己想吐的故事。
- 比如当别人想要她的东西时,对她说:“这是你的,你可以决定要不要给别人。不过如果你给了他,他会感激你的。”
- 这是因为她需要跟妈妈联结。孩子在3岁之前会一直做这件事情,只有跟妈妈联结之后才能放心去做其他事情。
- 我们判断孩子心理是否健康主要看三方面:是否快乐?行为有没有偏差?跟他人是否可以正常互动?
- 不管是哪个原因,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抠手这个表面行为,而是反省进而改变成人自己的状况。
- 下次碰到时,可以对她说:“妈妈跟你一起试试看”,让她从体验里打破之前的观念。
- 孩子不会做父母讲的,只会做父母做的。因为,用嘴巴讲的道理,来自头脑,它只会进到孩子的头脑里,而进不到心里,成为不了生命力的一部分。但如果父母亲用心,用身体去做,它就会进到孩子心里。当他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时,他的身体,他的心会自然而然地照做。
- 当然,生活中有些事情必须让它赶紧完成,那么唯一能帮孩子养成快一点习惯的就是:鼓励。当他很快完成一件事情时,对他说:“你做得真快”,或者,“你这么快就做完了,给妈妈帮了很大的忙”。
- 妈妈也要在孩子受挫时教导他,“失败了,你肯定会难受,任何人面对失败,得不到想要的东西都会不高兴”,先承认和接纳他的情绪,认同他的挫折感,然后告诉他:“生命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们确实很努力,但却做不到想做的,得不到想要的。要学会接受。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其他时候也做不好。”
- 人是追求成就感的动物,如果孩子自己愿意一直玩,从失败里面去学习,那当然没问题,但如果已经失败了好几次,孩子觉得没有必要再玩,完全可以放弃。
- 自我感觉良好时,别人怎么好都无所谓,不会引发嫉妒心;但自我感觉糟糕时,一看到别人好就焦虑甚至嫉妒。所以,一个人能否真诚地欣赏、赞赏别人,基本上是他对自己有没有足够肯定的风向标。
- 回答这类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她问多少,我们答多少。
- 顺着孩子的个性去养育最省力,也对宝宝最有利。
- 妈妈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是,不管孩子说什么都接受,并且告诉孩子,不管你怎样说,妈妈都知道你是爱妈妈的。
- 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他这样做一定有需求,而探究“这个需求是怎么产生的”并相应做出调整才是根本之道。
- 平时父母控制孩子越厉害,孩子越容易在一些事情上想反控制父母。要爸爸妈妈猜她的心思,这是很典型的反控制游戏。
12.其他生活琐事
- 我孩子小的时候,我也常常奖励他们礼物,只不过我给的礼物都不是物质的。要让他们学个东西或者完成一件事情,我都可以靠“游戏”礼物来完成,“你赶快做完这个,然后妈妈就教你玩个很好玩的东西”。 这样做还有一个什么好处你知道吗?孩子学会了这一套,他会知道礼物不一定是要花钱买的,在朋友中间他显得非常有趣。
- 孩子出去要别人的东西,这样很自然,是一种本能——对于没见过、没尝过的东西的好奇心。妈妈对此要接受,没有必要感觉不好意思
- 在大部分不涉及原则的事情上,要让孩子自己慢慢试,不用太担心或过于主动地帮助他,否则妈妈整天都会面对“权力斗争”和孩子没完没了地说“不要”。
- 一般健康正常的孩子,我们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从家里开始就教导他恰当的社会规范。也就是说,任何在社会规范里属于破坏性的行为,我们都不应允许。
- 不管是听觉、视觉还是触觉特别敏感的孩子,爸爸妈妈应该让他正常地接触生活情境的常态,而不是为他创造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
- 所以,以后孩子吃饭时,只要妈妈在就好,其他人都走开。然后妈妈保持一个愉快的状态,比如唱着歌,总之要让孩子在放松的气氛中吃东西。
- 你不用跟随所有的育儿理念,理念永远只适合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不要把条条框框看得比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重要。当生活中的规矩太多时,孩子就会开始反抗,不断尝试使用自己的权力。
-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接触大自然,喜欢泥土,喜欢叶子和花朵的原因,孩子从大自然里也能得到丰富的感官刺激,这有助于缓解他们对电子产品的迷恋,而和大自然的连接是有利无害的。
- 通常看电视比较多的孩子往往是父母亲都没有时间陪他玩,电视被当成了保姆看孩子。所以,哪怕只是妈妈认同电视的危害,愿意放弃看电视,花时间和孩子做一些互动,孩子也是可以不要看电视的。
- 我们不能老让老人迁就孩子,让孩子以为家里最重要的那个人是他,因为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最重要。
- 如果你不认可一个习惯,你不想让孩子有那个习惯,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妈妈自己做到。
- 既有极限,又有弹性是最理想的。这不仅让妈妈和孩子的相处变得非常和谐,而且对孩子也是很好的示范,他很容易学到怎样坚持自己的底线,同时保持一定的弹性。
- 两三岁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最挣扎的阶段:既想跟父母分离,可心里的某个部分又不愿意分离,而睡眠其实就是一种和爸爸妈妈的分离,所以他入睡比较困难。
- 固定睡前仪式。快到睡觉时间时,你开始按照每日固定的安排,陪孩子一起洗澡、讲故事、唱歌、关灯、睡觉。时间长了,孩子会被催眠,一进入仪式就知道该调到准备睡眠的状态了。
- 妈妈只要温和而坚持地守住自己的原则,同时允许孩子哭一会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