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
序
- 凡事反求诸己,立足于自力更生,就能丢掉包袱,轻装前进。
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
- 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这个位置的转变,是“先飞”意识的第一要义。我们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
- 沿海开放省份广东开放得早,又走得快,成就斐然。最重要的是广东人从上到下,都有一种“先飞”意识,“先飞”欲望极其强烈,终究飞起来了。
- 软功夫是贫困地区这只“弱鸟”借以飞洋过海的高超艺术。我们不要模仿大城市,搞一整套庞大的机构,从一开始我们就要有全新的办法,比如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改善服务质量,“一个窗口,一个图章”,等等。
- 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
提倡“经济大合唱”
- 干工作,主次不分,不抓住根本,那就是“瞎忙乎”。
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 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
- 王进喜就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 什么样的形式好呢?我们可以不断摸索,但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能表现思想性,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流于形式;二是要有群众性,脱离了群众的形式,不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三是要少花钱,多办事,多讲经济效益,铜钱扔到水里也要有几个响声;四是要合乎大家的口味,不搞曲高和寡。
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 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廉洁的政府、清明的政风!
- 反腐败,讲廉政——我们别无选择。
- 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巩固战果,勇追穷寇,把惩治腐败的斗争引向深入。
- 第二件事是“抓住重点,常抓不懈”。
从政杂谈
- 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
- 我想,“谋于前才可不惑于后”。作出决策之前,先听他个八面来风,兼听各种意见,深入了解所面临问题的本质,找出其规律,谋而后断;一旦作出决议,在解决问题过程没有结束之前,不作主体更改。
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
-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一、办公室工作有四个特点。
- 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沉迷簿领书,回回目纷乱
- 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
-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
- 第三个希望:实行高水平服务
- 参与而不干预、协助而不越权、服从而不盲从
- 另一方面,在生活上要关心大家的疾苦。
滴水穿石的启示
- 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把心贴近人民——谈新形势下领导的信访工作
- 唐朝陈子昂有一句诗:“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
-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人民跟着共产党干什么?一求翻身解放,二求富裕幸福。
- 我们的一些同志不能老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是要积极想方设法,根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努力为他们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
把握住新的机遇
- 治理整顿不是改革要收、要停,而是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条件,是为了使经济更顺利、更健康地发展。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松柏何须羡桃李”
- 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
- 修筑从福州到温州的沿海铁路,开发三都澳五十万吨泊位良港,创办赛岐开发区并发展成中心城市,是我区的三大经济话题。
- 正确的路子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扎扎实实抓好农业和其他基础建设,实现逐步发展。
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
- 大农业的思路是离不开以工补农和以工促农的。
-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 可能性和必要性不等于就是必然性。
- 我们正好借治理、整顿的机会,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 第一句话,“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为官一场 造福一方
- 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是解决“桥”与“路”的问题。
- 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
- 我主张敢为天下先,敢于冒一定的风险,不吃别人嚼过的馍,树立起“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闽东风格。
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
- 冷静分析思考 认清当前形势
- 什么是民主?不能笼统地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我个人理解,应该是人民利益的一种法制化的体现,而不是某一个阶层、某些人的随意性,也不是满足任何一些人、任何一个阶层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
- 现在的问题是,人民比较容易理解眼前和局部愿望、要求的实现,对自身周围发生的事情也容易与党的看法和主张贴近、认同;但在自身长远和全局利益的理解上,由于各个局部的人群不十分了解全局的状况,由于群众中个体的教育水平、觉悟程度、工作岗位、地域地理、年龄层次等等因素的不同,“春兰秋菊不同时”,其看法、主张与我们党的看法、主张可能会产生距离,出现差异。
-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两大功能
- 新闻宣传,要有求实的精神,理直气壮地宣传成绩,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政府的权威。
- 特别要注意不应把批评的矛头对准那些群众有意见而我们工作中因限于目前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上。要让人民知道,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 要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 要严于律己,遵守职业道德。
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
- 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 我们既要避免把近期难以实施的远期目标超前化,又要防止把近期规划简单化。
- 速度和效益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把握它们之间的统一点,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应该在追求更高效益的基础上来促进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 三、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必须跳出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农业圈子,跨上综合性商品经济的大农业的新台阶
-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工业的大发展必然会超出区域平衡原料的界限,需要利用相当数量的外来原料,但立足点还应在于本地区资源的加工利用。
- 四、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
-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言,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任何历史的生产力都是下一代人的生产生活的起点。
- 第一,开放和扶贫有一定差异,具体地表现在两者都有自己的运动形式和规律,所以必须有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第二,开放和扶贫彼此融合,所以我们提倡的是,用开放意识来推动扶贫工作和在扶贫工作上运用开放政策;第三,开放和扶贫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扶贫的成果将是开放的新起点,开放将使扶贫工作迈向新台阶,所以我们必须争取整体功能效益。
- 国家和企业的产权关系只能化繁为简,建立非父爱式的单纯的赋税关系,为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创造条件。
- 六、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我们不能等经济发展了再来办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误了几年,就是误了一代。
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
- 财政经济决不是只管收支的钱袋子,而是调节经济的大杠杆
- 一、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从财力上讲,主要指集中和分散的关系。
- 不该向上伸手的不伸手,可以少向上伸手的就少伸手。
- 紧缩不是盲目压缩,而是该控制的要严格控制,该紧缩的要坚决紧缩,该发展的还是要发展,这叫紧中求活,活中求发展
- 要正确处理紧缩和发展的关系,必须有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时机的本领
- 要有“先给后取,培植财源”的远见卓识的财政观,讲究的是“欲取姑予”的艺术,而不是做“竭泽而渔”的蠢事。
- 我们今后的注意力应集中在从政策上、工作上、信贷上支持企业发展生产,而不是在减利上打算盘。
- 四、正确处理多办事和量力而行的关系
- 第三,多办事应该办实事,办急事。
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
- 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
闽东的振兴在于“林”——试谈闽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
-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这样说并不过分。
- 古人云居安思危,何况我们今天已经无“安”可居!
- 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林业自我发展能力;以林为主,加强管护,立体开发,加快造林步伐,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办林业,把林业发展同粮食生产、出口创汇、脱贫致富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
- 狠抓统一思想认识、多方筹集资金和落实管护开发措施等三个重点,解决林业政策体制和祖宗山权两大难题,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种效益。
- 一是完善林业责任制,二是健全林业经营机制。
- 第三,转变粗放作业,开发集约经营。
- 左传》中有一句很深刻的话,“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
- 一、充分认识搞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作为民族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括表现在民族文化上的民族特点和体现出民族自我意识的民族感情)是最稳定的东西。
-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 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方针。
-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
- 支持和帮助的意义主要在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 第二,要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向商品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 第三,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的自然地域分工条件,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根据民族的特点建立自己的“种、养、加”的经济模式。
- “双向开放”即对内、对外同步开放。一方面积极参与本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竞争,加强外引内联,大力引进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进行优势互补;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 自然资源不等于经济资源,自然优势也不等于经济优势。自然资源只有同市场结合,才是经济资源。
-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
- 四、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问题。
- 五、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现实选择
- 闽东地区经济的落后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第一,要立足于“大农业”的区情。
- 第二,依区情区力,量力而行。
- 第三,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 自我平衡要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 总的原则是:从需求状况和消耗状况上说,对于那些长线而又高耗的加工产业,要坚决予以收缩乃至取消;对于那些短线而又低耗的产业,要大力予以扶持;对于那些短线高耗或长线低耗的产业,或者帮助其降低消耗,或者引导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 第五,立足区域优势,科学地选择主导产业。
困境的突破——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
- 乡镇企业的经济运转机制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 有计划按比例规律与价值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导向。
- 首先要立足于“土”。土生土长,具有浓厚的闽东乡土气息
- 其次要立足于“农”,为大农业服务。
发挥人大作用,把闽东的事业推向前进
- 第二,必须认真处理好党委、人大、政府之间的关系。
- 人事任免工作既要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又要体现人大和人民代表的监督作用。
- 人大要善于抓大事,抓关键,而不是事无巨细,越俎代庖,对于年度计划、财政决策等重大问题的审议,人大可以做到早参与,早研究,多通气,力求缩小分歧,取得一致看法。
- 第三,抓大事,抓关键,积极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
- 第四,切实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共青团的改革
-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态度要坚决,实施要谨慎。
- 二、既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又要适合青年特点。
-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指出:“青年就是青年,不然,何必要搞青年团呢?青年人和成年人不同,女青年和男青年也不同,不照顾这些特点,就会脱离群众。”
- 三、共青团既要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又要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
- 四、共青团既要正确地代表青年的利益,又要正确地引导教育青年。
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
-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脱贫致富战略的重大内容之一
- 一、正确认识脱贫致富和建设精神文明的关系。
- 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
- 二、正确分析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和现实:发扬成绩,纠正失误;调动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
-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无不来源于社会实践
- 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老区革命精神是脱贫致富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
- 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但要当好指挥员,还必须当好战斗员。
-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
- 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 要抓重点带一般,树典型推全面。
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
- 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
- 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
- 讲凝聚力,必须讲核心,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
- 明确指导思想,摆好位置,纯洁队伍,改进工作方法——建设好农村党支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
- 实践证明,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
- 三、纯洁队伍,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 贫困地方的党员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善于探索商品经济运行规律,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带头人,才能真正带领人民群众去脱贫致富。
- 我们不能还是习惯于过去“台上讲,台下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应当是深入家家户户,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一个农民的心坎上;我们不能还是等着汇报工作,发出指示,而应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实际困难;我们不能还是想依靠什么行政力量来管住农民,而是应当通过为农民办实事,密切党群关系来使广大农民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一种崭新资源的开发——谈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疏导
- 好与坏,有利与不利不仅是相对的,并且还会相互转化。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把握事物运动的本质,加以正确的引导。
- 因此,我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较好选择是:从空间说,提倡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从方向说,侧重于大力发展大农业,推进山海开发,鼓励富余劳动力因地制宜转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同时,也鼓励兼业经营,如运输、饮食服务、服装加工等。
- 一、富余劳动力开发的开放性同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对立。
- 三、农村流出的劳力“低素质”与流入单位“高素质”要求的对立。
- 一是进行就业前的针对性培训,努力把现有的富余劳动力培训成为具有一定技术知识的合格劳动者;二是加强战略性的培训,重视智力投资,兴办各级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努力把富余劳动力培养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力。
- 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要把农村一半以上的劳动力转移出来搞二三产业,才能使农村走向小康。
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
- 什么是新的教育观呢?它不再是过去那种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看这个地方的教育是不是适应并且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这种马太效应,实际上也是一个“穷”和“愚”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 列宁在《关于提高人民劳动生产率》中说:“提高劳动者生产素质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职业技术知识的本领”
- 只有在文盲感到学文化是关系自身切身利益的大事时,才能有学习的自觉性。
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
-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
- 毛泽东同志说过“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 其三,粮食生产的发展将带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粮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 搞好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 另一方面就是如何继续稳定、完善、发展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双层经营体制。
- 一句话,靠发展生产来增加积累,而不是靠削弱家庭经济来增大集体实力。
- 三、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问题:向农业多层次、深层次进军。
- 通过多层次、深层次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以资源开发为主逐步转向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内涵型生产为主;二是以产量型生产为主转向以质量型、出口型、创汇型生产为主;三是以小商品生产流通为主转向以大批量生产、大范围流通为主。
- 1.依靠科技的力量来开发、利用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
- 2.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以节约要素的投入。
- 3.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扩展农副产品销售市场。
- 4.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农民的生产水平。
- 科技兴农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科技先导,配套服务
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
- 在扶贫中,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否则,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基本的保障和失去强大的动力,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也就有丧失的危险。
- 特别是一些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时,没有很好地理解统一经营和“归大堆”的区别,放松了“统”这一方面,需要统的没有统起来,不该分的却分了,其结果是原有的“大一统”变成了“分光吃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二、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由之路
- 三、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 我们提倡“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无法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解决不了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也就缺乏说服力。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农村经济上的体现,应该是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的完美结合。
-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向导,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 三、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具体形式和路子。
- 四、建立、健全积累与投入机制。
- 五、实行优惠政策,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六、加强领导,改善和强化农村经济组织,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机能。
同心同德 兴民兴邦——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
- 我觉得越是艰苦的地方、困难的时刻,越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选拔干部就要在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上见高低。
- 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
- 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
- 经济稳定发展是社会稳定、人心稳定、政治稳定的基础,我们要牢牢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
- 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如何解决班子成员之间的分歧?只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解决矛盾、消除分歧和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
- 斯大林指出,离开革命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 古人讲的治学“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则故事: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华回国之际,友人问他,你到中国丢失了什么?他回答:什么也没丢,就是留下了一颗心。我也有同样的心情,人虽然即将离开闽东,但我留下了一颗热爱闽东的赤诚之心。离开以后,我会时常牵挂、关注着闽东的工作,积极为闽东的发展进言献计。闽东的点滴变化,都会给我带来无比的喜悦和欣慰。
跋
- 对脱贫事业这个需要几代人努力的浩大工程来说,我的努力毕竟时者甚短,功者甚微。
- 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 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