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刘统

引子

  • 从容不迫,动作稳重,能迅速领会别人话中的细微含义,眼神虽然不能完全说是闪烁发光,但是却带有一种嘲弄的微笑。他的笑声很有感染力,非常喜欢机智的谈话
  • “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出乎意料,毛泽东回答说,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 张国焘被冠以“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帽子定下结论

第1章 懋功会师

  • 红四方面军9军25师师长韩东山
  • 为了实现会师,红四方面军放弃了刚刚建立不久的川陕苏区,集中八万大军,突破了蒋介石和四川军阀的层层封锁,于1935年5月中旬到达四川西北的松(潘)、理(县)、茂(县)地区,在那里休整,等待中央红军的到来。
  • 对专门掉队,侵犯群众利益,顽强不愿归队的分子,要选择标本例子,在部队中开展广泛的斗争,给以应有的处罚,严重的直到枪毙
  • 于是,离开遵义后,毛泽东开始了他指挥红军的第一个大动作——四渡赤水。
  • 今天的历史学家费了很大精力,才将“四渡赤水”的行军路线在地图上还原出来。那如同一团乱麻似的线路,记录了毛泽东与国民党中央军和川、黔军阀周旋的过程。
  • 但是毛泽东却把这笔账记在彭德怀头上,认定是他鼓动林彪图谋篡位,结下了积怨。
  • 在剩下的两万多红军中,绝大多数人是从江西苏区出来的老战士。他们身经百战,政治觉悟高,早已把自己的命运与革命拴在了一起。他们是革命的火种,是最珍贵的财富。

第2章 初会两河口

  • 张国焘完全没有意识到,从他到达的那时起,中央领导人对他就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他们感觉,张国焘不像是一个朝拜者,而像是一个对穷亲戚炫耀财富的老爷。
  • 红军战略转移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向松潘与胡宗南作战。第二,高度机动,不要被敌牵制。第三,坚决统一意志。两个方面军部队大,要特别坚决地统一指挥。这三条是最高原则,必须实现。
  •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然而张国焘却不知哪里来的无名火。第二天早晨刘伯承准备和张国焘一起出发时,却看见他正和毛争吵。张国焘大声说:“我们跑来还听你毛泽东的指挥呀!”[插图]

第3章 冲突已见端倪

  • 张国焘出身于江西萍乡的一个世宦之家。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丰厚的田租收入,给他以优裕的生活和读书的机会。
  • 张国焘考上了北大理工预科班,于1916年秋天来到北京。
  • 当张国焘在两河口见到一支疲惫不堪、装备破烂的中央红军时,原来的希望几乎破灭了。其言谈口气也从一个朝拜者转为收容中央的东道主。
  • 总指挥徐向前在前方打仗,妻子程训宣却被保卫局抓起来严刑逼供,在没有任何罪名的情况下被杀。徐向前都不能过问,一直到了延安,徐向前才悲愤地质问周纯全:“为什么把我老婆抓去杀了?她究竟有什么罪?”周回答:“她没有什么罪,当时抓她就是为了搞你的材料。
  • 白雀园肃反,张国焘使用铁腕和屠杀建立起自己在红四方面军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4章 陷入困境

  • 藏民“喜欢强悍,鄙视懦弱;只有你武艺比他高,本领比他强,他才服你,听你的”
  • 松潘战役停止后,红军的形势更为严峻:北上的大路被胡宗南挡住,西边的阿坝草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南边的退路又被四川军阀阻塞。看来只剩一条路——去走那荒凉神秘的松潘草地。

第5章 矛盾与争论

  • 红四方面军人多势众,没有他们的配合,一方面军孤掌难鸣。中央急于北上,摆脱在藏区缺衣少食和到处挨打的被动局面。但是张国焘按兵不动,非要先解决权力分配的问题才肯行动,看来不让步是不行了。
  • 当时彭德怀等人都不明白毛泽东“宁可让出总政委,不能让出总书记”策略的奥秘,后来形势的变化,彭德怀对毛泽东的远见佩服不已:“如果当时让掉总书记,他以总书记名义召集会议,成立以后的伪中央,就是合法的了。这是原则问题。
  • 这一场大幅度的调整,张国焘得到了红军的指挥大权。前方作战也由红四方面军负责指挥,红一方面军退居次要地位。中央作了很大让步,尤其是周恩来,为顾全大局,把红军总政委的位子让给张国焘,自己只剩下一个军委副主席的名义。
  • 徐向前指出:红四方面军的优点是工农干部多,对党忠诚。服从命令听指挥,纪律较好;作战勇敢,打起仗来各级干部层层下放,指挥靠前,兵力运动迅速敏捷,长于夜战。平时注意军事训练,战后注意总结经验。缺点是文化程度低,军事理论水平及战略战术的素养不够,参谋业务薄弱。
  • 然而,通南巴苏区的放弃,敌人的“围剿”是外因。张国焘的“左”的政策,则是根据地垮台的内因。
  • 在对敌斗争上,张国焘更是以极左的面目处理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在他眼里,敌人就是敌人,没有任何区别。他不会利用军阀阵营的内部矛盾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敌人,更不知统一战线为何物。
  • 军阀信奉的第一原则是:只要你不侵犯他的地盘,一切都好商量。对蒋介石,他们是不相信的,很怕蒋把他们一个个收拾掉。因此,红军入川后,杨森、刘存厚、刘湘都派人来联系过,希望与红军和睦相处。
  • 但是张国焘用政客手段对待杨森,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从四川军阀后来齐心协力进攻川陕苏区,与红军死拼,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 他下令“坚壁清野”,所过之处无论村庄城镇,房子统统烧光。当时的红4军政委王建安回忆:“突围时我在后边掩护,烧了不少房子。因张国焘说一方面军有三十万人,与一方面军会合就是胜利,要把房子都烧掉。敌人来了让他们没地方住,睡不好,赶不上我们。

第6章 沙窝会议前后

  • 上述事情说明,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是顾大局、识大体的。但是一方面军的领导人对张国焘和四方面军的人,却保持着相当的警觉。
  • 8月4日至6日,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南的沙窝寨子召开会议,历史称这次会议为“沙窝会议”
  • 今天重读沙窝会议的记录,我们不难体会到当年与会者微妙复杂的心情。双方都知道,他们之间有巨大的分歧与隔阂,但谁都不愿,也不敢把它摆到桌面上来辩出个是非曲直。而是谨慎地字斟句酌,说些对方能够接受的不刺激人的话,半吞半吐,闪烁其词。
  • 毛主席的办法是采取逐步的改正,先从军事路线解决,批判了反五次‘围剿’以来的作战的错误:开始是冒险主义,然后是保守主义,然后是逃跑主义。这样就容易说服人。其他问题暂时不争论。比如‘左倾’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政策,肃反扩大化,攻打大城市。那些都不说,先解决军事路线,这就容易通,很多人一下子就接受了。如果当时说整个都是路线问题,有很多人暂时会要保留,反而阻碍党的进步。这就是毛主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解决矛盾首先解决主要的矛盾,其次的放后一点嘛。
  • 对张国焘的这些论断,毛泽东是半赞成,半反对。长征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表现,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种退却不应看成是绝对的,否则就会对革命的前途丧失信心。长征是战略转移,转移到一个合适的新地区再图发展。
  • 中央领导人都明白:张国焘之所以反复纠缠政治路线问题,是要在党内树立他的权威。特别是他目前处于人多枪多的优势地位,使中央更为担心
  • 毛泽东委婉地拒绝他的要求,说:“国焘同志的意见是很好的,将来可以多吸收到中央机关及其他部门来。”
  • 周恩来在会上对张国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一方面军从江西拖出来,确实拖瘦了;像王稼祥同志一样,骨瘦如柴。你(张国焘)胖胖的,还要你帮助帮助,这是兄弟之情。”

第7章 过草地

  • 党史界几乎一致认为曾中生是被张国焘暗害的
  • 从经济条件说,西北气候寒冷,给养困难;从民族条件说,西北汉族很少,大部分是回民。如果我们现在到那里去,会把回民迫反。我们在那里无法扩大红军,所以,我们只有向东去。他强调说:目前夏洮战役的作战,极大关系到将来的行动。
  • 毛泽东再次运用遵义会议的策略,政治问题和历史老账先搁置一边,集中精力解决走的问题,只有北上才会有出路。这个办法果然有效,陈昌浩很痛快地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
  • 1935年8月18日,右路军先头部队——红30军的264、265团在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率领下,最先踏上了草地行军的征程,向班佑进发。
  • 包座之战是红军在川西北地区与国民党军打的最大的一仗,这一战打通了红军北上的道路,也打出了红四方面军的威风。

第8章 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

  • 在红军实行统一指挥后,各部队的电报密码全被总参谋部收缴,只能与红军总司令部和前敌总指挥部联系,各部队之间则无法互通消息。
  • 陈昌浩已经明显倾向南下,徐向前虽不反对北上,但也没反对南下,留有余地。右路军内部发生了分歧,局势一下变得微妙起来。
  • 彭德怀不放心毛泽东的安全,天天往潘州村子里跑,活动于中央和前总之间,观察动静。
  • 中央和一方面军三军团与四方面军在9月9日夜里不辞而别,两大主力红军在会合两个多月后,便发生了如此令人痛心的分裂。
  • 长征期间所有的往来电报都完好地保存在中央档案馆里,尤其是1935年9月间的电报,每天都有明确的记录。但是唯独没有找到这封9月9日张国焘致陈昌浩的“密电”。
  • 如果陈昌浩真的有意危害中央,中央机关和三军团的大队人马,能否如此顺利地全部开走,是很难说的。所以,关于四方面军“监视”中央和一方面军的说法,事实证明不能成立。
  • 前面的干部打电话问前敌总指挥部:中央红军走了,还对我们警戒,打不打?陈昌浩手拿着电话筒,转过来问徐向前。徐向前果断地回答:“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陈昌浩在这个重要关头,同意了徐向前的意见,下达了命令,避免了红军内部的一场流血冲突。徐向前说:“他是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假如他感情用事,下决心打,我是很难阻止的。”[插图]
  • 这时,毛泽东表现得十分冷静,叫人放开李特。并对围观的四方面军干部说:你们实在要南下也可以,相信以后总会有重新会合的机会。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都是红军,都是共产党,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打一家人嘛!现在愿意北上的跟党中央走,愿意跟张国焘的可以回去。以后我们还会在一起的。”一方面军干部要教训李特,给他点厉害尝尝。毛泽东劝阻说:“捆绑不成夫妻,他们要走,让他们走吧。以后他们还会回来的。”[插图]
  • 毛泽东骑在马上,愤怒和忧伤交织于心。这就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八万红四方面军,居然没有一个人跟他走,还把朱德、刘伯承和五、九军团丢在了张国焘的左路军。现在,张国焘是九万人,而他手下只有一、三军团不足万人了。党中央孤军北上,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命运,谁也无法预料。

第9章 俄界会议

  • 张国焘立即把朱德找来,对他大喊大叫地说:“他们(中央)走了!他们这样搞法,使革命受到损失,何以对先烈于地下!”说完竟流着眼泪痛哭了起来。朱德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此之前,张国焘自作主张,独断专行,与中央的电报往来,都瞒着朱总司令和刘伯承总参谋长。面对张国焘的哭闹,朱德表现得十分冷静,回来后立即向刘伯承通报了这些情况,刘伯承说:“可千万不要信他。”从这时起,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应付一切不测的准备。[插图]
  • 革命向何处去?中央红军向何处去?又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们面临的考验,不亚于遵义会议的前夕。
  • 毛泽东最后说:今天看来,这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将来做组织结论是必要的。但是否马上下哀的美敦书(即最后通牒——作者注)?不应该的。我们现在还有两个军,还有很多干部在那里。我们要尽可能做工作争取他们,我们还要打电报叫他们来,用各种名义(林聂、彭李、李德)打电报。我估计他们还有来的可能。
  • 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组成的五人团,作为中央红军的领导核心。
  • 徐向前写道:“这样,我就执行了张国焘的南下命令,犯了终生抱愧的错误。”[插图]

第10章 在陕北站住脚

  • 就在毛泽东正沉浸在会师前的喜悦中时,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正蒙受一场“左倾”机会主义者制造的灾难,红色根据地笼罩在肃反的恐怖气氛中。
  • 在经历多次挫折后,终于和谢子长、高岗、习仲勋、马明方、张秀山等同志一起开创了革命斗争的新局面。1932年,陕甘红军游击队组建为红26军。
  • 面对这种情况,刘志丹表现坚定,重新收拾局面,组织游击队,在陕北横山地区的七八个县建立新的根据地,在他们的努力下,半年后,红旗又在陕北举起来了。
  • 25、26军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师。合并后的十五军团有7000多人,陕北的革命形势空前高涨。
  • 《彭德怀自述》中说,中央红军“在哈达铺整编时一万四千余人,到吴起镇只剩七千二百人了”。我们知道这段时间内红军没打什么大仗,减员却有一半之多,即使这个统计未必精确,逃亡现象之严重也可见一斑。
  • 那时保卫局把跟不上队或讲几句怪话,说成是对革命的态度问题,除了强调整顿纪律和审干以外,采取惩罚以至处死的办法来处理。这就使第二纵队的干部们一度引起恐慌情绪。
  • 毛泽东大喜,当即挥笔赋诗:“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以示嘉奖。彭德怀不敢当,将最后一句改为“惟我英勇红军”,把诗稿还给了毛泽东。
  • 中央红军与十五军团的会师,标志着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
  •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他的看法,认为不宜向西和向北发展,而应该东渡黄河,打到山西去开辟吕梁山根据地,再进一步通过河北或察哈尔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把国内战争和民族抗日战争结合起来
  • 2月20日,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红军开始东渡黄河。三天的渡河很顺利,只遇到阎锡山部队的轻微抵抗。一进山西境内,红军就感到比陕北富裕得多。
  • 毛泽东认为东征目的已经达到,不与敌人决战,下令主动撤兵回陕北。在掩护红军渡河回陕北的战斗中,刘志丹军长不幸中弹牺牲了。

第11章 张国焘另立“中央”

  • 陈伯钧立即指出,党内斗争是党内斗争,行政系统是行政系统,应该分开。党中央的事,红军中党员可以提出意见,但在未解决前,绝不容许随便乱闹,破坏红军,分离团结!行政组织上仍须按照红军组织系统,执行权力,下级对上级亦须逐级绝对服从,这样才有利于解决问题,也才是党内斗争的正当办法。不然,纠纷日深,团结日乖,对革命损失很大。
  • 他一边向四方面军的老部下灌输对中央的仇恨,煽动他们反对中央;另一方面对原一方面军的干部歧视打击,有不从命者,就用肃反手段处置。
  • 朱德严肃地说:我再重复一遍,中央北上抗日的决议是正确的。我绝不能反对毛泽东同志,你们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绝对割不断我和毛泽东同志的关系。
  • 阿坝会议,是张国焘公开与中央决裂的会议。他把中央内部的分歧完全向红军战士公开,利用红军战士的淳朴无知,挑动红军反对中央的政治路线,这种做法是很恶毒的。
  • 张国焘宣布:中央已经威信扫地,失去了领导全党的资格。提议仿效列宁和第二国际决裂的办法,组成新的临时中央,要大家表态
  • 刘伯承这一决断,真是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中央。因为当时中央已经控制不了张国焘,张国焘唯一畏惧的就是共产国际。当林育英到陕北后,以共产国际代表名义对张国焘下达指示,张国焘无法与国际联络,终于接受了林育英的意见,取消了自己的“中央”,再次北上与一、二方面军会师。如果张国焘能直接与国际联络,和驻莫斯科的王明搞在一起,中国革命的前途就难以预料了。从这一点说,刘伯承为党立了大功。

第12章 南下失利

  • 百丈决战是红军南下以来打得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恶战。
  • 百丈决战,是张国焘南下由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 在各路敌军的联合进攻下,红军处境日见艰难。三个月的恶战,红军的有生力量消耗过大,得不到补充。去年9月南下时,红军有8万多人。此时已锐减到4万人,损失近半
  • 这次行军已经失去了南下时那种热烈高昂的气氛。张国焘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南下计划,显然没有什么收获。”去年9月毛泽东的警告:“南下是绝路。”果然得到了证实。

第13章 神秘的国际来客

  • 林氏家族就出了三位著名人物:林育英和他的堂弟林育南、林育蓉(林彪)。
  • 党可有争论,对外则应一致
  • 徐向前了解张国焘的为人,说他“是个老机会主义者,没有一定的原则,没有一定的方向。办起事来忽左忽右,前脚迈出一步,后脚说不定就打哆嗦”
  • 当然,这些活动都是林育英在前面,毛泽东和中央在后面谋划。新战略方针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与斯大林没有关系。但是只有打着“国际”的旗号,才能使张国焘就范。

第14章 在道孚、炉霍、甘孜的日子

  • 比起北上的中央红军只爬过一次夹金山,四方面军二过雪山,三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同样都是红军,跟着毛泽东和跟着张国焘,命运居然是如此的不同!
  • 经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四方面军广大干部战士执行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民族矛盾和冲突比第一次进入藏区时大有改观。这是四方面军重视政治思想工作的结果,为四方面军在这里休整和筹备北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第15章 甘孜会师

  • 在中央红军长征之前,先派出了两支先遣队:一是方志敏的红七军团;一是红六军团。他们的任务是吸引敌军,开辟新区,为中央探路和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
  • 就是这样一位老者,凭着一颗爱国之心,与红军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在红军中传为佳话。国共合作后他也回到家乡,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
  • 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不久,贺龙、萧克喜结良缘。他俩娶的是一对姊妹花,贺龙的妻子是姐姐蹇先任,萧克的妻子是妹妹蹇先佛。
  • 1936年6月3日,六军团的先头部队16师与四方面军的32军在理化(今四川理塘)南甲洼会师。6月27日,萧克、王震率六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师于甘孜。7月1日,贺龙、任弼时在甘孜绒坝岔会见朱德、张国焘

第16章 再次北上

  • 促成张国焘二次北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林育英的调停,朱德耐心的工作,以及四方面军上下的强烈要求。加上二、六军团到来后再添一把火,张国焘意识到只有北上才是唯一出路。
  • 1936年6月6日,张国焘在炉霍召开中央纵队(总部机关)活动分子大会,宣布取消他的“中央”。
  • 1936年8月10日,红六军团到达包座和巴西,终于走出了草地,与四方面军的30军、5军会合。至此,红军全部通过了川西北藏民区和无人地带,进入甘南汉族农业区。红军又看到了村庄,吃上了饱饭,那些苦不堪言的日子令人终生难忘。唯一值得大家欣慰的是:这次是真正的北上,再也不会走回头路了。大家都怀着一个愿望:和中央红军会师去!

第17章 会宁会师前后

  • 1936年4月,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将军到延安秘密会见周恩来副主席,双方开诚布公,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决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徐向前觉得从军事观点看来,张国焘的意见并非没有道理,于是表示同意,并拟订了新的行动计划。
  • 他不想同中央会合,想到甘肃北部的凉州一带去另搞一片,打通苏联。如果苏联的飞机大炮一来,四方面军就实力大增,谁也不怕了,到头来中央还得求他帮忙。
  • 真是无巧不成书,1935年的9月,张国焘因为过不去噶曲河,决定南下,造成了一、四方面军的分裂。1936年的9月,张国焘又因为过不了洮河,决定北上与中央会合。一场再次分裂的危险,就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而化解了。

第18章 大军西去

  • 四方面军西渡的行动并非张国焘个人决定,是由当时的多种因素造成的。
  • 蒋介石积十年之反共经验,深知共产党的厉害。尽管日军入侵,国难当头,他还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先消灭红军再去对付日本人。现在好不容易把红军困在陕北,他绝不放弃这个机会。对此,毛泽东是铭记在心的。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渡过长江前,蒋介石向毛泽东求和。毛泽东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气概,断然拒绝。正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在执行宁夏战役过程中,中央指示几经反复,让徐向前、陈昌浩这些前线指挥员搞不明白
  • 中央组织宁夏战役的另一个意图是,在统一指挥时,让彭德怀把四方面军河东部队的指挥权拿过来。
  • 由于红军指挥不统一,国民党军先后占领靖远、打拉池和中卫,截断宁夏通道。过河的四方面军主力与河东红军被隔断,想回也回不来了。

第19章 血战河西走廊

  • 现在我们的行动,都是脚踏两只船。最好是,向西的还是向西,向东的还是向东。如果向西不能达到目的,当然可以转向东。
  • 马家军进入空荡荡的古浪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留下的红军伤员全部杀光,没有一个刀下幸免者。
  • 失败的教训常常比胜利的经验更能使人清醒。
  • 最后陈昌浩又拿出了“王牌”,他是政治委员,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就这样,陈昌浩压服了徐向前,本来可以挽救的危机加深了。
  • 西路军这样苦苦支撑,吸引了黄河两岸十万敌军,减轻了陕北红军的压力,为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起到了一定的策应和配合作用。

第20章 西安事变——意外的转折

  • 它表明了中共中央的态度:只要蒋介石允许红军的存在,中共愿意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同国民党军队联合抗战。
  • 在保护红军方面,张学良、王以哲是功不可没的。
  • 张学良所谓的“较大变化”究竟是什么含义,毛泽东猜想不出。当时中共中央任何人都不会想到,张学良会在12天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 蒋介石与共产党打了十年,深知共产党和红军的厉害。他认为现在红军势单力薄,是围剿的最好时机。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就难以预料了。只要共产党存在一天,他的江山就坐不稳当。所以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绝不是张、杨二人能改变的。
  • 在保安的毛泽东等领导人收到张学良的电报,简直难以形容他们的惊喜
  • 在与会者发言后,毛泽东作结论说:现在处在一个历史事变新的阶段,前面摆着很多道路,也有许多困难。为了争取群众,我们对西安事变不轻易发言。我们不是正面反蒋,而是具体指出蒋介石的个人错误,不把反蒋抗日并列。
  • 12月19日的政治局会议及其指示,表明中共中央对于西安事变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开始的坚决支持张、杨,审蒋,成立西安中心政权转为争取和平解决,以求得南京的团结抗日
  • 斯大林考虑问题首先是从苏联的国家利益出发。他要依靠蒋介石来维持中国的稳定和抵御日本。如果中国内乱,日本就会直接危及苏联。所以,斯大林不会按照“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来支持中共。
  • 几天来,蒋介石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由原来的死硬态度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如果在西安僵持下去,南京方面就会出问题,他的地位有可能被人篡夺。
  • 张学良明确表示的只有一点:如果不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就不会有西安事变,他也不会如此坎坷一生。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说,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没有张学良,中国革命的历史可能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第21章 兵败祁连山

  • 中央这封严厉的电报,使西路军领导人感到极大的压力。徐向前说:“南下期间,我们确犯了错误,欠了账。把西路军的行动方向与过去的政治错误联在一起,谁还能动弹?!陈昌浩压力尤大,他曾是国焘路线的积极支持者,现时又身负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重任。一抓过去的辫子,他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只好唯命是从。”[插图]
  • 2月24日中央来电说:“望告全体指战员,坚持党和红军的光荣旗帜,奋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滴血,绝境中求胜利。全党和全体红军誓为你们的后盾。”
  • 陈昌浩不懂得,一个独当一面的高级干部,执行上级指示必须从实际出发,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尤其是在远离中央、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不管客观实际如何,照葫芦画瓢,机械地、盲目地执行上级指示,非坏事不可。

第22章 历尽磨难与艰辛

  • “共产党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人,照理说曾庆良等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已经脱离了艰难环境,生活方面也算有了一些改善,但他们临走时毫无留恋的表情。”
  • 西路军失败后的一年内,陆续通过各种途径回到陕北根据地的约有6000余人。流落在青海和河西走廊,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约有1000多人。西路军过河时的21000人,至少有一多半长眠在祁连山下的荒原上,这是红四方面军历史上遭受的最大损失。
  • 在新疆友军的引导下,李先念一行在星星峡与先期到达的西路军战士会合了。清点人数,一共还剩420人。他们是两万多西路军最后的幸存者。在西路军失败后,经过四十多天的苦难行程,他们终于打着西路军的红旗到达新疆。

第23章 批判张国焘

  • 张国焘对西路军的失败极为痛心,他感到:“如果说一方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只剩了一副骨头架子,那么西路军连脊梁骨也被敌人打断了。”
  • 林育英在会议召开前不久,被派往外地搞职工运动。张国焘几次找张闻天,要求让林育英出席会议。因为林育英是中共中央与张国焘之间的调解人,也是最重要的知情人。如果没有他在场,张国焘与中央之间的许多问题就说不清楚,但是张闻天拒绝了张国焘的要求。
  • 他看不见日本和蒋介石都存在着种种矛盾。他不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不知道红军中、共产党内都有矛盾,只有加强党内斗争、思想教育和党内民主来解决这些矛盾。
  • 但是有几个问题他拒不承认。一个是曾中生之死,他说不是他下的命令。另一个是“用武力解决中央”,张国焘否认有此事。他说:“我要说明的是,发展到陷害总司令和武力解决革命同志,如果这样做便是反革命了。”
  • 西路军向甘北前进与西路军严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克服张国焘路线”。
  • 斗争扩大化终于导致悲剧的发生。1937年4月3日,延安红军大学发生了一起“暴动”事件。原四方面军的一批高级干部许世友、王建安、洪学智等十几人因“拖枪逃跑”和“谋害毛主席”的罪名被逮捕。
  • 1937年8月,陈昌浩回到延安。他见到张国焘,满面羞愧,自承应负西路军失败的全部责任,听候党的处罚。
  • 中央不能接受陈昌浩的报告。因为毛泽东已经给西路军下了结论。在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写道:“被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义的张国焘路线。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的破产。”

第24章 张国焘出走

  • 1937年底,批判张国焘路线的斗争又在遥远的新疆开展起来。这是在中央代表邓发的主持下,在原西路军驻新疆人员中进行的。
  • 约在1938年1月,李特和黄超被戴上“托派”的帽子,秘密处决。这件事做得极隐秘,当时在迪化的西路军干部中没有一个人知道,只听说他们两个人到苏联去了。
  • 从这天起,张国焘心神不定,坐卧不安。如果说前一段中央对他的斗争和批判,他毕竟还能接受。王明的归来却使他产生了死亡的恐怖。他不会忘记,1931年1月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后,何孟雄、林育南等人就是在王明的打击陷害下,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杀害于龙华。回想自己在鄂豫皖苏区大搞肃反,也曾杀害过多少红军将领。如果中央清算他的这些罪恶,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从这时起,张国焘就打算叛变革命了。
  • 张国焘态度消极地说:“国民党没有办法,共产党也没有办法,中国很少办法的。”又说:“我感到消极,请允许我回江西老家去,我家里饭还有得吃。我此后再不问政治了。
  • 张国焘十八年的革命生涯,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开始,最终以“叛徒”的名称画上了句号。

第25章 光明与阴暗

  • 我们清算分析他们的错误对不对呢?是对的,完全应该的。但是有没有缺点呢?有缺点。这就是没有着重把同志们的思想搞清楚,而是着重于算少数人的账。似乎认为只要把那个人打倒了,天下就太平了。人是打倒了,天下太平了没有?没有。为什么把错误的东西打倒了天下还没有太平呢?就是因为没有搞通思想,没有看到前车之鉴。
  • 他说:要在我们党内造成这样的空气,就是互相信赖。原则问题一定要争,但是要从弄清思想出发,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从“治病救人”的观点出发。
  • 毛泽东热情洋溢的讲话,诚恳的态度,深深感动着在座的每个四方面军干部。他们从心里感到中央是信任他们的,是理解他们的。过去受的委屈和背的包袱也都随风而去了。还是毛泽东能团结人,跟着毛泽东干革命就能胜利。这些四方面军干部轻装上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战斗,涌现出一大批骁勇善战的猛将。建国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和优秀指挥员。
  • 蒋介石对共产党的叛徒是很鄙视的,他曾对戴笠说过:对共产党叛变过来的人,只能利用,不能亲近。因为他们能叛变共产党,有朝一日也会叛变我们。
  • 军统头子毛人凤秘密安排后事。他指示手下特务:凡是共产党的叛徒,都要留在大陆,一个也不许到台湾去。

尾声 揭开历史的面纱

  • 我们总是试图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解释历史,但是历史却总是千变万化,给人以出乎意料的结局。
  •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在谈到与张国焘的分裂时说:“那时靠(叶)剑英,不忘记这一条。否则,中央当俘虏。”[插图]
  •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是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

新版后记

  • 良工不示人以璞,不要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