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通识

包刚升

为什么政治很重要?(代序)

  • 为了我们的孩子们能够自由地研究数学与哲学,我必须研究政治与战争。
  •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意指政治权力必须要受到制约,这种制约应该是有效的制度约束
  • 技术解决方案能否成为一种公共政策,是政策背后的政治决定的。比如,有些措施从技术层面来看是可行的,但是从政治层面来看却难以实施。这样,此种技术解决方案就会被否决掉。因此,治理雾霾貌似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实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第1讲 什么是政治?

  • 不受限制的权力是带有暴力性质的,并且是纯粹的和简单的。

1.1 政治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1.2 中国人的政治观

  •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今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

1.3 孔子与韩非政治观的分野

  • 儒家更多地从伦理角度来理解政治,强调政治的伦理观或政治的道德观。政治本身就包含了端正、正直和正确的意思,这是孔子的重要立场。

1.4 古希腊人如何理解政治?

  • 第三,政治的目的是追求公共之善。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他们都关心如何塑造善的社会,政治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着这样一个社会。

1.5 西方的现实主义政治观

  •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指一种政治上的现实主义,它把政治和道德剥离开了。在马基雅维利者的眼中,政治是无关道德的。

1.6 理解政治的当代观点

  • 政治可以被理解为发生在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部的公共领域、涉及采取何种集体决策形式来对公共政策做选择、并以官僚机构和军队警察作为强制力支撑的一系列活动。

第2讲 政治学:智者如何思考?

  •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孟德斯鸠

2.1 岛屿的寓言:谁之统治?何种秩序?[18]

  • 最重要的应该是分工和产权,明确分工和界定产权是关键。
  • 与智慧、学识、才干、精力相比,一个统治者是否公正可能更为重要。
  • 基于传统的统治方式总会存在问题,没有人能保证一个政治共同体一直能拥有一位公正而有为的统治者。
  • 我们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
  • 第一个原则是,不管谁统治,首先要建立基本的规则。
  • 如果回到经验世界,大家还会发现,一种政治秩序的构建较少取决于智者的思考,较多取决于政治参与者的行动。不是政治哲学原理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是怎样的,而是主要政治集团的观念、行为、选择以及互相之间的政治博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是怎样的。这正是现实政治的冷峻之处!

2.2 什么是政治学?

  • 一般认为,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经历了三种不同的传统,分别是哲学传统、经验传统与科学传统,这大概勾勒出了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2.3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传统

  • 两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就讨论过政治学的基本问题,被视为西方政治学的重要源头。
  • 亚里士多德根据两个标准区分了政体类型:一是统治者数量的多寡,二是统治的目的是否服务于全城邦的利益。

2.4 从“黑暗时代”到启蒙时代

  • 欧洲中世纪出现了一位著名的神学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7—1274),他的重要工作是把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系统地介绍给西方基督教世界。
  • 马基雅维利有着清晰的古典共和主义思想。
  • 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最为杰出的贡献是从学理上阐明了国家的必要性。他的论证从自然状态出发,开创性地引入了个人主义方法论,结论是国家乃人类社会所必需。
  •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2.5 经验研究范式的兴起

  • 什么是实证主义呢?简单地说,这是一种以实际验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注重以科学方法来观察和研究经验事实,通过这种观察和研究来探究事物的本源及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

2.6 从政治科学到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 卡尔·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标准是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假说应该具有“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也就是具有证伪机制
  • 理性选择范式基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有三个基本属性:(1)人是自利的;(2)人是理性的;(3)人追求效用最大化。
  • 在诺思看来,国家通过作为一个统治者,追求的是通过提供安全与秩序来获取统治租金收入的最大化。

第3讲 意识形态大论战

  • 第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仅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其他任何人的利害,他就不必向社会承担责任。……第二,对于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则需要承担责任,并且在社会认为需要用这种或者那种惩罚保护它自身时,个人还应当承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3.1 政治观点背后的意识形态

  • 借助这三则言论,大家可以对三种主要的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概貌有一个了解。

3.2 现代意识形态的兴起

  • 现在西方研究阶级的学者用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划分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一个维度是是否掌握生产性资源的财产权,另一个维度是科层制结构中的权力高低,第三个维度是工作所需专业技能的高低。
  • 从概念上说,意识形态是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概念和范畴,意指“一个行动导向的信念体系,一套以某种方式指导或激励政治行动的相互联系的思想观念”。

3.3 什么是自由主义?

  • 自由主义主张的平等更多的是指形式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而非实质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

3.4 古典自由主义的大师们

  •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 限制个人自由的惟一理由是给他人以合理的保护。

3.5 自由主义的演进与嬗变

  • 现代自由主义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方面,是尊重过去基本的制度安排,包括尊重私人财产权和市场经济,尊重宪政、法治与公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主张强化政府干预——包括对市场、行业和企业的管制,加强对劳工阶层的保护以及建设福利社会。

3.6 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或者叫新古典自由主义(neo-classical liberalism)开始崛起。新古典自由主义从概念上看,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种复兴。
  • 所以,米瑟斯主张的是权利的平等而非结果的平等,形式的平等而非实质的平等。

3.7 什么是保守主义?

  • 按照安德鲁·海伍德的看法,早期的保守主义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所谓“十足的保守派”,即反对变化,彻头彻尾地谋求维持现状,不愿意做丝毫的实质性改变。另一个版本的保守主义则比较灵活。这种保守主义是为了保存而变革。这种保守主义主张对现状应该持维护和继承的态度,但同时认为有的方面必须要变革——因为不变革的话,既有的东西都很难保存下来。
  • 三是人类的不完善原则。
  • 柏克对诸种重要的社会价值有一个排序,一边放着自由或称之为“新的自由”,另一边放着政府、公共力量、军队的纪律和服从、税收制度、美德与宗教、财产权、和平的秩序以及整个社会过去形成的传统与风尚。他说,当同时拥有后面这些东西时,这个新的自由才是好的;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新的自由就不是什么好事。
  • 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内部的一大争论是,保守主义究竟是一整套系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体系,还是仅仅是一种对于现状的维系与变革之间的思想倾向。

3.8 撒切尔夫人改革与里根革命

  • 里根总统的名言是:“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政府就是问题本身。”

3.10 从民主社会主义到新工党

  • 社会民主主义主张何种政策呢?他们主张的一个主要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再分配使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更加平等化。

3.11 意识形态论战的场域

  • 集体主义的弊端是集体容易吞噬个人。在按集体主义原则组织的群体中,组织的惯例与规则是非常强大的,个人进入这类群体后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和服从这些东西。结果是,个性更容易被磨灭,创造精神被消磨,卓越分子可能被淘汰,群体智力水平可能会下降。长期当中,这样的群体就可能会衰落。
  • 在所有政府内部始终存在权威与自由之间的斗争,有时候是公开的,有时是隐蔽的,两者之中从无一方在争斗中占据绝对上风。在每一个政府中自由都必须做出重大牺牲,而限制自由的权威,绝不能而且也不应该在任何的政治中,成为全面专制,不受控制。必须承认自由乃文明社会的尽善化,但仍然必须承认权威乃其生存之必需。[91]

第4讲 政治生活中的国家

  • 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它在一定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 ——马克斯·韦伯

4.1 世界版图上的国家

  • 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等人经过统计认为,在美国宣布独立的1776年,按照现代国家的标准,全球只有21个国家;在俄国革命爆发的1917年,世界上只有53个国家;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世界上也只有68个国家;到2002年为止,联合国成员国已经达到191个。[94]由此可见,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二战以后形成的。
  • 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

4.2 国家起源的逻辑:安全与暴力

  • 国家的起源与人性的基本渴望有关。人性中有两种基本渴望:一种是对安全的渴望,一种是对自主的渴望。人既希望拥有安全,又希望实现自主。但是,如果二者无法兼得时,人可能首先会放弃自主,选择安全。

4.3 从封建主义到现代国家

  •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认为,中国东周至秦汉时期已经具有了国家形态
  • 封建制是领主与封臣之间基于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安排。
  • 在封建主义体系中,国王与不同贵族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政治关系;既包含了人身依附的等级制色彩,又包含一种基于传统的契约精神。

4.4 理解国家的不同维度

  • 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它在一定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

4.5 国家理论的不同流派

  • 第一,多元主义国家理论。

4.6 国家构建与国家能力

  • 国家主义理论常用的三个概念分别是国家自主性、国家构建和国家能力。
  • 没有一个有效的国家,社会经济很难发展起来;但同时,如果没有起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就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国家。这就使得不少国家陷入“国家构建—社会发展”的恶性循环。

4.7 国家能力的不同视角

  • 这意味着基础性权力是国家以制度化方式向社会渗透、与社会互动而在其领土范围内有效贯彻其政治决策的能力。基础性权力依赖于稳定的制度化路径,而专制性权力依赖的是随意的强制力。比较而言,前者有更高的合法性,后者的合法性更低。

5.1 全球视野中的政体类型

  • 关于20世纪以来的全球政体类型,目前比较公认的区分是三种:民主政体、威权政体(authoritarianism)和极权政体(totalitarianism)。

5.2 什么是民主政体?

  • 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机会。[124]
  • 第七个特征是对少数权利的保护。

5.3 民主政体的治理细节

  • 民主政体意味着有效的问责制,意味着从公民到政府的积极响应机制,这种政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5.4 民主模式的多样性

  • 所谓直接民主,就是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和政治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所谓代议制民主就是公民选举代表参与政治活动和政治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
  • 代议制民主的一个机制是用精英治理来平衡大众民意。

5.5 民主的悖论与被误解的民主

  • 第一种紧张是冲突与认同之间的紧张。
  • 误解三:政体要么民主要么不民主?
  • 民主要搞好,既涉及一套基于民主文本和宪法条款的制度安排,又涉及政治精英与主要政治力量的信念与行为,还涉及最初的民主实践能否常规化、惯例化与稳定化。

5.6 威权主义政体的逻辑

  • 有人说,威权政体通过改善经济绩效可以增强自己的合法性。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威权政体同时还面临着“发展悖论”。一方面,优质威权政体一旦推动发展,更加现代化的经济、教育与观念往往会引发更多的民众抗争,从而构成对原有体制的挑战;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发展,劣质威权政体会由于经济停滞、社会不公和治理不善而激起严重的怨愤心理,从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引发抗争。所以,合法性始终是威权政体的“阿喀琉斯之踵”。

5.7 极权主义政体的逻辑

  • 极权主义政体是另一种政体类型,是指国家试图“完全”控制国民和社会的一种政治体系。
  • 极权主义包括了六个基本特征:一个包罗万象的意识形态;单一政党;有组织的恐怖;传媒垄断;武器垄断;经济管制。[134]
  • 与传统的威权统治不同,极权主义统治试图让每一个人都卷入政治,并最终能控制公民和社会的一切。

6.1 如何理解政府机构?

  • 白宫拥有行政权,国会拥有立法权,联邦法院则拥有司法权。
  • 从政府机构类型来说,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一个是职能维度,一个是层级维度。
  • 到了20世纪,西方国家政府机构演进的基本特点是:首先是政府职能范围与规模(相对于市场和社会)的大幅扩张,其次是中央政府职能范围与规模(相对于地方政府)的大幅扩张。

6.2 政治系统与官僚系统的比较

  •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6.3 政府形式:议会制、总统制与半总统制

  • 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四个主要层次的政治制度。第一,是政府形式。对民主国家来说,狭义的政府形式通常是指议会制、总统制与半总统制。第二,选举制度。民主政体的主要选举制度包括多数决定制、比例代表制与混合制等。第三,政党体制。民主政体的政党体制主要包括两党制与多党制,也包括一党独大制,多党制还可以区分为温和多党制与极化多党制。政党体制对整个政治生活的影响通常是重大的。第四,央地关系。两种常见的制度安排是联邦制和单一制,当然还有两者之间的混合形式。与联邦制和单一制这样的制度标签相比,更重要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实际的分权安排。
  • 总统制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均由民选产生,民选总统是政府首脑。第二,总统任期与国会任期固定,彼此互不统属,互相均不能推翻对方。第三,总统任命与指导内阁,并具有宪法承认的部分立法权。
  • 纯粹的议会制的主要特征是:第一,立法机关由民选产生。第二,由首相(或总理)与内阁成员构成的行政机关来自于立法机关。第三,立法机关多数通过“不信任投票”可以罢免行政机关。

6.4 议会制“大战”总统制

  • 现代政治学分析不同的政府形式与政治制度通常需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分权制衡维度,一个是政府效能维度。
  • 第五个问题也非常重要,总统制下政治新星快速崛起的可能性更大,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导致政治不稳定。

6.5 公民投票与选举行为

  • 狭义上的选举制度,是指选票转化为席位(from votes to seats)的方式。广义的选举制度除了把选票转化为席位的方式外,还包括选区规模、当选门槛、议会规模等基本制度安排。
  • 议会规模过小可能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是代表性不足,议会规模小意味着每一个议员要代表更多选民;第二是存在容易滑向实质性寡头统治的风险——少数几个人密谋就能决定重要公共事务。
  • 按照现有研究,影响选民投票的主要因素包括阶级因素、宗教因素、族群与语言因素、代际因素、性别因素,等等。
  • 阶级有两种比较经典的定义。马克思把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同,视为区分不同阶级的标准,比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另一种定义把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收入和职业状况视为区分不同阶级的标准,这里的阶级有时被视为阶层,韦伯基本上倾向于这种分类方法。

6.6 不同选举制度的逻辑

  • 另一种是绝对多数决定制(majority system),要求当选者至少需要获得50%的选票。
  • 第三种是混合型选举制度,也就是把多数决定制与比例代表制结合起来。

6.7 如何理解现代政党?

  • 政党是一个有政治愿景的、以执政为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政党旨在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来控制政府的人事与政策。
  • 一种分类是把政党划分为干部型政党和群众型政党,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群众性政党,列宁当年创建的布尔什维克是干部型政党。
  • 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多数政党的主要意图是赢得更多选票和席位。因此,政党的战略、组织和领导都是重要的问题。
  • 政党的战略问题、组织问题和领导问题。

6.9 央地关系:联邦制与单一制

  • 一方面,必须实行某种程度的中央集权,以保证国家统一;另一方面,必须实行某种程度的地方分权,以保证治理的有效性与灵活性。
  • 比较政治学对于联邦制与单一制优劣的主流研究分为两大流派:一派强调权力分享(power-sharing)原则,另一派强调政治整合(political integration)原则。

6.10 制度设计与宪法工程学

  • 宪法工程学是试图通过有意识的宪法与政治制度设计来达到某些预期的政治目标。
  • 第二,特定的宪法设计与政治制度会产生特定的政治后果。
  • 第四,宪法工程学非常重视高度分裂社会的宪法设计与政治制度安排问题。
  • 第五,宪法工程学的目标是塑造一个稳定而有效的民主政体。
  • 实际上,如何通过有效的政治制度的设计来建构合理的政治秩序,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第7讲 法治与公民权

  • 自由是指能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每一个人行使其自然权利,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相同的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只能以法律决定之。

7.2 政府有权捕杀禽类吗?

  • 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禽流感是否已经显著地危害到了公共安全?如果没有危害公共安全,政府采取捕杀禽类的措施是不妥当的;但如果已经危害到公共安全,政府就有权捕杀禽类。
  • 大家需要评估这种做法对私人财产权的侵害以及H7N9禽流感蔓延的潜在风险,然后对两者进行比较,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做出取舍。
  • 一个社会凭什么来判断现在已经出现了某种紧急状态,谁有权决定和宣布这种紧急状态?比如,拿某市来说,是该市的卫生部门,还是市政府,还是市人大?究竟应该由谁来决定这种紧急状态?这既是一个程序问题,又涉及此种紧急状态的“合法性”问题。

7.3 宪政与宪法的基本问题

  • 宪法的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跟国家的正式政治制度结构有关的,二是跟公民自由和基本权利有关的。
  • 宪政一般是指基于宪法与法律来实施统治,或者说是国家的强制性权力受到宪法与法律普遍约束的观念和制度。
  • 第三,宪法与法律创造政府越权时给予救济的手段。

7.4 宪政与司法审查

  • 司法审查或违宪审查通常涉及三项内容:一是裁决具体的法律或决定是否符合宪法;二是解决国家和公民关于基本自由权的冲突;三是解决不同政府机构或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冲突。
  • 对美国政治来说,宪法框架固然重要,但一些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做法和实践也非常重要。新的政治传统,往往是由那些既有历史担当又有政治智慧的人物们开创的。
  •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方面政府是法律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却又要用法律来约束政府,这又如何可能呢?因此,对很多国家来说,实践宪政并非易事。
  • 再次,是宪法本身的挑战,即宪法有没有适应变化的能力。
  • 一方面,宪政固然是约束政治的规则。从理想上说,宪政是用来约束和规范政治的,是用来规范政府和主要政治集团行为的。但另一方面,现实的宪政首先是某个政治过程的结果,宪政实现与否是政治过程本身塑造和决定的,宪政可以被视为一种政治均衡状态。所以,如果不进行政治分析,理解宪法和宪政问题上往往会失之偏颇。

7.6 公民权利与《世界人权宣言》

  • 第三,宣言认为人的隐私权、迁徙自由、财产权利、言论与思想自由、集会与结社自由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8讲 民主转型的政治逻辑

  • 惟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中产阶级(小康之家)比任何其他阶级都较为稳定。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 ——亚里士多德

8.1 民主转型遭遇僵局?[179]

  • 如果说民主政体得以维系的前提是“败选者的同意”(losers'consent),那么泰国恰恰有一大批“永不服输的败选者”。
  • 这一转型僵局由循环往复的三个阶段构成:一是威权体制的瓦解和启动转型;二是民主运转的困难及其引发的各种难题;三是威权方式作为解决问题方案的登场和威权政体的回归。

8.2 如何理解民主转型?

  • 民主转型是指从非民主政体转变为民主政体的过程。
  • 林茨和斯泰潘则给出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定义,他们认为民主巩固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衡量,一是行为层面,主要的政治力量不再考虑推翻民主政体;二是态度层面,压倒性多数的公众接受民主为唯一的游戏规则;三是宪法层面,所有政治行动者都在宪法框架内解决政治冲突。
  • 民主崩溃是指从民主政体蜕变为非民主政体的过程。

8.3 民主史:从雅典、英国到现代

  • 英国的宪政和民主,是在西欧国家间竞争体系下本国封建体制演进的一种政治结果。

8.4 现代化导致民主化?

  • 第一种理论关注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
  • 民主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民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他的观点可以简单总结为:“一个国家越富有,它越有可能维持民主制度。”[193]这一观点被认为是现代化理论的核心。
  • 富裕国家更有可能成为民主国家,不是因为民主的出现是威权统治下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是因为民主——无论民主是怎样出现的——在一个富有的社会更有可能存活下去。[195]

8.5 驱动民主转型的阶级力量

  • 第二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一个国家的阶级与社会结构。
  • 资产阶级不是像传统上认为的那样是完全的、正宗的民主制度的推进者。当它的利益受到来自于工人阶级和其他群众运动需要的有力挑战时,它会选择威权主义的方式。”[201]
  • 资产阶级其实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恐惧:一方面恐惧威权统治者的胡作非为,另一方面恐惧民主政治下工人阶层的再分配政策。按照这一逻辑,资产阶级究竟倾向于支持还是反对民主,取决于他们对这两种恐惧的判断与权衡。

8.6 政治文化重要吗?

  • 第三种理论主要关注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宗教因素。
  • 哪种政治文化有利于民主呢?答案是公民文化——所谓“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者取向、臣民取向和村民取向混合的文化。
  • 他在《政治文化的复兴》一文中用四个指标衡量“公民文化”——个人生活满意度、政治满意度、人际信任和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支持度
  • 一个社会的政治精英和普通公众对权力、政府、民主、政党、政治参与、合法性、政治竞争和暴力等重要问题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拥有什么样的政治。
  • 第一种疑问是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何为因何为果?
  • 第二个疑问是政治文化是否真的有很强的政治效应?
  • 第三个疑问是政治文化是否是一成不变的?

8.8 转型政治中的精英行为

  • ,民主转型和巩固需要以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条件作为前提,而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实现民主转型和巩固关键取决于这些“结构性因素”。

9.1 什么是政治参与?

  • 政治参与通常是指公民通过正式途径影响统治者或公共决策的行动与过程。

9.5 社会运动与非暴力抗争

  • 非暴力反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1.非暴力反抗者不应当在心里憎恨其对手;2.问题必须是真实和实质性的;3.非暴力反抗者必须准备受苦到底。
  • 当然,也有人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奏效,乃是因为英国政府尽管是外来的却是较为文明的统治者。

9.6 如何理解社会运动?

  • 按照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学教授西德尼·塔罗的看法,社会运动是“以潜在社会网络和使人产生共鸣的集体行动框架为基础,能发展出对强大对手保持持续挑战力的斗争(抗争)政治事件”。
  • 第三个特征是,社会运动中的参与者协同一致地表现出特定的价值(Worthiness)、统一(Unity)、规模(Numbers),以及参与者和支持者所作的奉献(Commitment),蒂利称之为WUNC展示。
  •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安东尼奥·葛兰西认为社会运动的核心问题是构造集体认同。

9.7 市民社会理论

  • 第三个特征是公民社会看上去属于私人领域,但它又有一定的公共性。
  • 对于极权和后极权社会来说,它们更容易采用的方式是,通过政府、政党或协会等手段来控制原本属于市民社会的组织。这样,在这类社会中,好像存在为数众多的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但实际上这些组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政治权力所支配的。

10.1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 政党是最重要的政治概念之一。有的国家天然地把党视为一个领导机构,但有的国家更可能把政党视为一个“争权夺利”的组织。
  • 讨论政治文化,还需要理解政治社会化问题,这是指对政治文化习得的过程,包括政治认知、态度、价值观与行为的习得。
  • 如果新闻媒体与互联网受到控制,就更容易选择性地传播信息。这样的结果是,普通公民的政治文化有可能会被有意地塑造。

10.2 托克维尔论政治文化

  • 按照托克维尔自己的看法,乡镇自由是“在各种自由中最难实现的”,因为它“最容易受到国家政权的侵犯”,乡镇组织“绝对斗不过庞大的中央政府”。所以,由乡镇组织的状况可以想见国家制度的状况,由乡镇人民的自由程度可以想见一国人民的自由程度。
  • 美国人信奉这样的观念:个人是本身利益的最好的和唯一的裁判者。
  • ”所谓乡镇精神,大体是说乡镇居民对本地公共事务的参与、决定以及对乡镇的依恋、热爱。
  • 讲到政治,很多国家的民众首先想到的是权力,美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权利;讲到政府,很多国家的民众首先想到的是政府应该做好事,美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政府可能做坏事。

10.3 阿尔蒙德与公民文化

  • 所以,特别是在政治转型的关头,一些重要政治领袖或政治精英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一个国家的命运。

10.4 英格尔哈特: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 越是人际信任度高的国家,越有可能发展出自治的治理方式;越是人际信任度低的国家,越有可能产生威权领导人和政治压制的统治方式。
  • 英格尔哈特的这项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文化跟三个因素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生活满意度、人际信任度和支持激进变革的程度,相关度分别高达0.79、0.81和0.60
  • 物质主义价值观是把经济和物质安全放在第一位,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将自我表现和生活质量作为优先目标。

10.5 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

  • 社会资本指的是普通公民的民间参与网络,以及体现在这种约定中的互惠和信任的规范。
  • 社会资本大概有几个主要特征:首先,它不是正式的制度安排;第二,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网络之中;第三,它总体上跟人际互动、互惠机制、合作互助、信任关系这些东西有关。

11.1 什么是民族主义?

  • 客观地说,历史关系复杂的多族群国家,如果启动民主转型,国家分裂是一种可能的风险。
  • 一种为某个群体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一种意识形态运动。该群体的部分成员认为有必要组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一种“民族”
  • 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有个六个基本主张:[268]第一,世界由不同的民族所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定、历史和认同;第二,民族是政治权力的唯一源泉;第三,还有对于民族的忠诚超出对其他所有的忠诚;第四,为了赢得自由,每个个人必须从属于某个民族;第五,每个民族都需要完全的自决与自治;第六,全世界的和平和正义需要一个各民族自治的世界。
  • 但是族群通常没有政治目标,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公共文化;且由于族群并不一定要有形地拥有其历史疆域,因此它甚至没有疆域空间。

11.3 民族国家与族群政治

  • 民族国家被视为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和政治理想,是指民族和国家的重叠状态。
  • 倾向于用某个族群的标准和价值评价其他的群体。这将必然导致该族群认为自己优越于其他族群。

11.4 族群政治与政治发展

  • 在族群分化程度较低的阶段,随着族群分化程度的提高,族群冲突的程度会增加;但族群分化高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族群分化程度的继续提高,族群冲突反而会趋于缓和。

第12讲 暴力、革命与内战

  • 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大到主人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责任。

12.1 政治的两幅图像

  • 现代政治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已实现去暴力化。

12.2 政治暴力与常见的暴力现象

  • 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着暴力,那意味着国家不能有效地垄断暴力。当国家不能有效垄断暴力时,一个社会的政治秩序就失去了控制。
  • 政治暴力是跟政治有关的集体暴力,是由政治动机引发的、包含明确政治目标或意图的集体暴力。
  • 有人把政治大罢工也视为准政治暴力行为。
  • 还有一种典型的政治暴力现象是政治暗杀。
  • 20世纪以来另一个严重的政治暴力现象是族群屠杀或种族屠杀,甚至包括族群清洗或种族清洗。

12.3 政治暴力的类型与逻辑

  • 如果是威权政体,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政治诉求没有办法通过现有体制进行表达,这使得不少人有从事政治暴力行为的动机;但同时由于国家能力比较低,国家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政治暴力的控制能力比较弱。所以,两者的结合导致的是高强度的政治暴力。

12.4 国家与社会革命

  • 其次是革命的群体心理理论。

12.5 内战的理论解释

  • 内战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内部爆发的战争,或者更严格地说,内战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组织化武力集团为控制或推翻政权而引发的持续暴力冲突。
  • 第一种理论主张,内战主要起源于身份认同的危机。
  • 第二种理论强调的是对资源的争夺。
  • 第一个因素是财务资源获取的容易程度。

13.1 蛋糕政治定律[297]

  • 那么,国家与“蛋糕”是什么关系?回顾人类的政治经济史,可以总结出三条简单的法则:第一,没有国家时的主要规则是抢蛋糕;第二,绝对主义国家的主要规则是分蛋糕;第三,立宪主义国家的主要规则是做蛋糕。本书称之为“蛋糕政治定律”。
  • 大量社会精英选择进入做蛋糕的部门,并受到做大蛋糕的有效激励。立宪主义国家的蛋糕就更容易做大,持久的增长、创新与繁荣成为可能。

13.2 作为微观基础的经济人假设

  • 其次,人是理性的(rational)。

13.3 私人部门治理

  • 实现私人部门有效治理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二是交易与经济自由,三是契约的强制执行与法治。
  • 很多人的生活经验是:凡是满意度比较高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比较充分的竞争;凡是满意度低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竞争缺乏和管制过度。

13.4 公共部门治理

  • 要知道,政治家和官员不会天然地服务于公众的利益。一个政治家是否服务于政治共同体的利益,取决于能否设计出一整套官员与公民之间“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bility)的制度安排。
  • 政治竞争离不开自由表达与信息传播。所以,言论自由和媒体自由也是公共部门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 公共部门治理的有效性取决于三条基本规则:一是多数人通过政治参与和投票控制公共部门的权力和资源;二是建立政治竞争的规则和机制;三是要确立政治权力与民主决策的范围与边界,亦即实施宪政原则。

13.5 激励结构与经济增长

  • 有人认为组织文化很重要,但这个案例说明组织文化很有可能由激励结构塑造的。
  • 一种有效激励结构的关键特征是:当组织成员为组织创造更高绩效时,该成员本身也可以从这种高绩效行为中获得应有的回报。
  • 对一个经济真正繁荣的国家来说,哪里会产生更多富豪呢?往往是创新部门。对一个经济结构扭曲的国家,哪里会产生更多富豪呢?往往是垄断部门、资源部门和寻租部门。
  • 对政治家或政府官员而言,一个有效的激励结构应该是:如果他想赢得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政治权力和傲人的职业成就,他必须真正服务于公众利益,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13.6 腐败的政治经济学

  • 腐败程度取决于权力控制的资源多少和分权制衡程度。
  • 从腐败函数公式来看,反腐败主要有两种策略:第一,要降低政治权力控制的资源数量;第二,要强化政治权力的分权制衡机制。这才是反腐败的有效方式。

14.1 你凭什么相信?

  • 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关系。

14.2 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观点

  • 很多时候我们感知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想象。

14.3 社会科学研究的常见谬误

  • 要完整地理解整个中国的发展,还必须要去观察中国更多的普通城市和乡村地区。

14.4 什么是科学与科学方法?

  • 在中国的语境中,科学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体系化的知识”,比如政治科学可以被理解是关于政治的体系化的知识;第二个含义是指“基于对真实世界的观察,藉由提出假说及提供检验方式得到的可靠知识”,这是更加严格的科学定义。
  • 通过进化论也可以看出,科学首先是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其次是提出解释真实世界的理论假说,再次是对该假说进行系统的验证,最后得到相对可靠的知识——这才可以被称为科学或科学理论。
  • 科学方法被视为“有系统地寻求或者获取知识的一种程序”,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问题的认知和表述”,就是说明要解释的问题是什么;二是实验数据的收集,就是要在真实的经验世界里收集数据;三是假说的构成与检验,就是先提出假说然后用经验证据去证实假说。

14.5 社会科学需要探索因果关系

  •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中,某些事实与数据的客观性程度是较低的。
  • 再次,社会科学研究中,还存在难以进行可控实验的问题。
  • 如何确定因果关系呢?确定因果关系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原因与结果之间要有相关性(correlation);二是原因与结果之间要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time),即因在先、果在后;三是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引发机制(mech-anism),即原因通过某种确定的机制导致结果的产生。

14.6 社会科学与变量语言

  • 北京大学袁方教授认为,在界定概念时要把“概念名词”“抽象定义”和“经验现象或事物”三者统一起来

14.8 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

  • 从两者特点来说,基础研究更多着眼于理论解释,试图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应用研究更多着眼于应用,试图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 定性研究的优势是对机制和过程的描述更加深入,论述上可以更加透彻;其劣势是样本数量不足。定量研究的优势是能够在一个较大的数量基础上论证一个观点,大样本当然比少数几个案例更具说服力;其劣势则是数量方法只能证明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对于因果机制的论证过程难以深入。

后记

  • 按照卡尔·波普尔的看法,一个社会发达与否取决于知识的有效积累和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