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传(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插图

  •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在淮安城内驸马巷的这所住宅。
  •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一、童年

  • 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清晨,周恩来诞生在这座城内驸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
  • 生了恩来(字翔字)和他的两个弟弟:恩溥、恩寿。
  • 她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先耐心地听别人把情况说清楚,然后再发表意见,使问题得到比较顺利的解决。
  • 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 这种凄凉的经历,使他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磨炼了同他的年龄似乎很不相称的那种精明果断、富有条理的办事能力,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对封建家庭和习俗的强烈憎恨。

二、在东北

  • 从牢牢地禁锢着人的心灵的封建家庭和私塾生活转到刚刚开办的新式学堂念书。
  • 周恩来出生的时候,中国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 周恩来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
  • 他的作文常被教师批上“传观”二字,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国文教员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插图]
  •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 他的性格是温和的,但他对无理的横暴决不低头和退缩。

三、南开学校

  • 一九一三年二月,周贻赓的工作有了调动,到天津改任长芦盐运司榷运科科员
  • 校长张伯苓原是从北洋水师学堂以第一名毕业的,后来因受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转而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到日本、欧美考察过。他对办教育是很认真的。
  • 周恩来在学校里“给他的印象,概括成四个字:严肃活泼。在学时办事认真严肃;平时爱活动,很活泼,很有风趣”
  • “故凡同一人类,无论为何种事业,当其动作之始,必筹划其全局,预计其将来,抱无穷之希望。然后按此希望之路径以前进,则其结果不致与此希望相径庭。希望者何?志是也。”“然则志固尚己,而弊亦随之生焉。彼志在金钱者,其终身恒乐为富家翁;志在得官者,百计钻营不以为耻,此志卑之害也。故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

四、东渡日本

  • 一九一七年六月,周恩来以优良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并以“国文最佳者”获得特别奖。他的毕业证书上写着:“中学部学生周恩来,年十九岁,浙江省绍(兴)县人,于中华民国六年六月业将功课肄习完毕,计得毕业分数八十九分七二。”
  • 友人借给一笔路费,帮助他去日本求学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第一,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第二,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第三,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
  • 一个人的生活中常常有这种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当他还没有集中精力注意某一个问题时,有关的东西虽然也接触到,却会被忽略过去,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一旦他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问题上,原先被轻轻放过的东西,忽然都在他眼前跳动起来,对他产生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 不能只顾一时的得失,动摇多年的志愿,应该考虑国家的需要和个人在哪一方面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来决定取舍,你既能考上高师,为什么怕考不上一高?
  • 霹雳一声中日约,亡奴何必更贪生?
  • 政府越压制的利(厉)害,国民想改革的心越发坚固。百折不磨的精神,一直等到去年的春天居然把俄罗斯皇帝的位子推翻了。”
  • 那时,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还没有一本被完整地译成中文,列宁的作品连一篇译成中文的也没有。对许多不能直接阅读外文的中国人来说,要在那种情况下接触马克思主义是相当困难的。周恩来却有着有利的条件:他已能直接阅读英文和日文的书籍,而日本思想界当时正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中。尽管还不能说他这时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比起国内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来,他确能更早地、并且更多地了解一些马克思主义。
  • 沉着,冷静,不爱说笑话。每当谈论问题时,总是讲些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前途,青年一代应该怎样学习。另一个印象是:生活朴素,学习刻苦,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记忆力强,条理清晰。每次外出散步,他从来不在马路上溜达,而是走得很快,去书店翻书阅读。
  • 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五、五四风暴

  • 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巨大风暴突然来临,改变了周恩来的生活道路。这便是伟大的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的发生,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政府卖国罪行郁积着的愤怒的大爆发。
  • 邓文淑(颖超)为评议委员。邓颖超还担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
  • 处于被统治状态的民众,以如此广泛的群众规模行动起来,直接干预政治,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 “宜审慎,有恒心,有胆力,方能成功。
  • 潘世纶在回忆时感慨地谈到:那时参加学联的人很复杂,爱出风头的、锋芒毕露的、争权夺利的有的是。周恩来却不是这样。他不怕麻烦,不辞劳苦,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当无名英雄。他搞什么活动都专心致志,非常热心,几乎把全部心血都用到工作上。办报纸是个苦差事,编排、撰写、校对、印刷、出售等杂七杂八的事都由他一个人管,往往从深夜赶到清晨,饿了就吃个烧饼、烤山芋,从没有下过小馆吃饭。他写文章又快又好。当大家没有主意时,他会出新主意。所以,许多人尊重他,有事愿找他。
  • 他们同北京各界代表一起,连日在总统府门外露宿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代表。全国各地也纷纷声援。三十日,两次被捕的代表终于都得到释放。
  • 在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一次群众运动风暴的猛烈冲刷,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如此众多的人们思想上发生急遽的变化。这是和平时期多少年也难以达到的。在运动的高潮中,一场场尖锐的冲突,一幕幕激烈的斗争场面,在人们面前提出了无数的问号,迫使他们去严肃地思索。
  • 它宣布觉悟社的宗旨是“要本‘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 ‘自觉’‘自决’”。为着实现这个宗旨,采取的方法有四:“一、取共同研究的态度,发表一切主张;二、对社会一切应用生活,取评论的态度;三、介绍社外人的言论——著作同讲演;四、灌输世界新思潮”。
  • 李大钊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是五四运动中有着很高声望的马克思主义者。
  • 周恩来是南开大学的第一期学生。
  • 在《觉悟》上发表文章时,姓名就用号码来代替。周恩来抽到的是五号,使用了“伍豪”的代名
  • “五四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一解放,就像大水奔流。那时的思想,受到长期禁锢,像小脚妇女把脚裹住,放开以后,不知怎么走路,有倒的,有歪的,也有跌跤的。那时是百家争鸣,各种思潮都有。我们也是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插图]“当时我们的思想还处于启蒙时期,就是说还不明确,不肯定,思想还在变动着,发展着。”
  • 这些一点也不奇怪。人们的思想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五四运动那样的启蒙时期尤其是这样。
  • 十五日,周恩来作为新学联的执行科长,到天津总商会讨论抵制日货的具体措施。二十日,在南开操场召开有十多万人参加的国民大会,当场焚烧在街市检查所得的十多卡车日货。
  • 从此我们更认识了反动政府的狰狞面目,认识了爱国自由和民主权利决不是不经过斗争和流血,就能轻易得到的。
  • 他们共同议定:每天早晨做体操,每晚举行全体会议,并推举周恩来、马千里、于兰渚三人主办读书团,带领大家研究社会问题。又议决每星期一、三、五开演讲会,介绍各种新思潮。
  • “思想是颤动于狱中。”[插图]入狱前,他是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和社会改造、积极参加进步活动的学生;出狱后,他就逐步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他又说过:一种革命意识的萌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插图]可见,这个时期的思考对他此后的一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 主义不明,对内既不足以齐一全体之心志,对外又不足与人为联合之行动。”最后
  • “一个青年,不以国家民族的存亡为念,只追求个人享受,是不对的。”
  • 周恩来后来说:“当时有朋友提到,我用严修的钱,却成为一个共产党人。严修回答说:‘人各有志,不能相强。
  • 主要意旨,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

六、赴欧和入党

  • 途中,由于海浪汹涌,轮船震荡得厉害,同行者很多在舱里静卧。周恩来却总在船头甲板上坐着,手不释卷。
  • 他为什么要去英国?因为当时的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他把伦敦看作“世界之缩影”。
  • 欧洲给他的最强烈的印象是什么?并不是什么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而是欧战后各国社会生活的严重动荡和不安。
  • 第一印象感触于吾人眼帘者,即大战后欧洲社会所受巨大之影响,及其显著之不安现状也。影响维何?曰:生产力之缺乏,经济界之恐慌,生活之窘困。
  • 他讲求实际,决不盲从,需要踏踏实实地经过对实际情况的考察,经过细心的反复的比较,然后才审慎地作出自己的抉择。
  • 这种考察和研究,帮助他在到法国后对各种主义进行推求比较,最终认定:英国式的费边社会主义还是空想,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是正确的。
  • 因此,他并不在工厂做工。这是他同其他留法勤工俭学生不同的地方。
  • 原则问题上的坚定不移和实行手段的因时制宜
  • 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 在对主义进行探索的同时,周恩来一直致力把旅欧学生、特别是勤工俭学生中的革命力量团结起来。
  • 周恩来从英国到法国后,立刻对这次事件的前后经过进行详细的调查,写出长达二万五千字的长篇通信《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在天津《盖世报》上分十天连续刊载。他对参加斗争的学生的遭遇表示热烈的同情,而谈到他们提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时,也提出一些善意的批评。
  • 在激烈的斗争中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这是周恩来的一个重要特点。
  • 途穷了,终须改换方向。势单了,力薄了,更需联合起来
  • 到这时,信仰共产主义的旅欧革命青年联合起来的条件就成熟了。

七、青年团旅欧之部

  • 一九二二年六月,旅欧青年中的共产主义组织诞生了。
  • 坚定,机智,待人诚挚,富有组织才能。
  • 他(指周恩来——编者注)待人亲切,讲话精辟,思路敏捷,朝气蓬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周恩来入党后,在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同张申府在德国介绍了朱德、孙炳文加入中国共产党。
  • 聂荣臻说:每当我到恩来那里,总见他不是在找人谈话,就是在伏案奋笔疾书。吃饭常常是几片面包,一碟蔬菜,有时连蔬菜也没有,只有面包就着开水吃。
  • 共产党的人必须是劳动阶级或同化于劳动阶级的,必须有死也不改的信仰,必须了然于同阶级人彼此利害的共同,且认除此共同的利害,别无利害。
  • 资本主义的祸根,在私有制。故共产主义者的主张乃为共产制。私有制不除,一切改革都归无效。共产主义者决不作枝叶的问题,要大刀阔斧地来主张共产革命。
  • 无政府主义提出的那些“绝对平等”、“绝对自由”、“反对任何权威”等主张,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很适合当时一些对黑暗现实极端不满、急于改变个人处境而又缺乏实际社会经验的青年人的口味。他们以为这才是最痛快、最彻底、最激进的新思潮。
  • 法国巴黎是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 无政府主义反对受任何纪律的约束。这不仅是空想的,而且是有害的。被压迫群众在斗争中如果不能凝聚成一个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万众一心的巨大力量,只会使自己停留在一盘散沙和软弱无力的状态,再美丽的愿望最后也只能成为一篇空话。
  •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 周恩来等三人到里昂同王京岐达成协议: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全部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 在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五日所写的《革命救国论》中,他尖锐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革命是无疑而且确定了!但我们须看清我们的敌人和我们国民革命的势力究竟何在,且谁又是我们真实的友人。”也就是说,要首先弄清革命的敌、我、友问题。
  • 周恩来说:“当我决定献身革命时,我就觉得,作为革命的终身伴侣,她不合适。”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能经受得了“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伴侣。“这样,我就选择了你们的七妈(指邓颖超——编者注)。
  • 再见了,欧洲!周恩来在那里度过了他从二十二岁到二十六岁将近四年的岁月。四年中,在他身上发生了多么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当他来到欧洲时,还是一个正在追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学生;而到他走上归国征途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有相当研究的共产党人,一个走向成熟的职业革命家了。

八、黄埔军官学校

  • 十月间,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建立广东区委,由周恩来担任委员长,并兼任宣传部部长。
  • 铁甲车队以徐成章、周士第为正副队长,廖乾吾为党代表,他们三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人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是以后叶挺独立团的前身。
  • 到广东后不久,他就兼任开办不久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通常称为黄埔军官学校)的政治教官,给第一期学生讲授政治经济学
  • 徐象谦(向前)、陈赓、左权、蒋先云、许继慎、王尔琢、周士第、蔡升熙、宣侠父等都是黄埔第一期的学生。这一期的学生里,也有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郑洞国、范汉杰、李默庵、李仙洲、关麟征、侯镜如、黄维、王敬久、孙元良、黄杰、张镇、贺衷寒等。
  • 周恩来同志每日除了用少量时间浏览我们为他准备的报纸剪辑、工作日记,批阅来往函件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找人谈话和抓工作落实上。他思考事物周密,处理问题敏捷,原则性和灵活性掌握适度。他经办的事没有不水到渠成的。
  •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正当东征军从东江回师的过程中,在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 八月初,邓颖超从天津调到广东工作。她是天津最早的共青团员之一,一九二五年初转为共产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周恩来同她已经有五年没有见面了。虽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但由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彼此都不曾在通信中把自己入党的事告诉过对方,直到这时才知道。八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 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九、从统一广东到北伐

  • 铁链锁孤舟,白鹅水上浮,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
  • 蒋介石赶去督战,当敌人逼近时,他已走不动路了,是陈赓连拉带背地将他救出来的
  • 一方面,在东江地区着手建立新的政权机构和群众组织。
  •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实行反共的一个重要步骤。
  • 这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对蒋介石的一次大让步。
  • 陈延年因为这件事,气得大骂他的父亲陈独秀是“老糊涂”、“混蛋”!这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对蒋介石的又一次大让步。
  • 各被压迫阶级的共同目的虽在国民革命,但在革命的长期争斗中,民族资产阶级总是富于妥协性,小资产阶级也常摇摆不定,只有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
  • 在这个历史关头,周恩来表现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概和光明磊落的胸怀,坚定不移地维护革命力量的团结,旗帜鲜明地回击了国民党右派的污蔑和攻击。

十、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 党员的人数,一九二五年一月四大开会时还只有九百九十四人,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已增加到一万八千五百二十六人,两年间猛增了近十九倍。
  • 一个好的政策,是要有好的组织才能实现的。
  • 周恩来这次调来中央,名义虽是组织部的秘书,实际上是要他负责整个党的组织工作。
  • 周恩来作风中的重要特点是每当确定一个工作目标后,总是进一步弄清实际情况,周密地落实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必需的措施,有条不紊地付诸行动,把事情做得很彻底,决不草草了事或半途而废。
  • 事前做好切实周密的准备工作,条件成熟时果断地选定起义的时机,这两条都做到了。
  • 这是周恩来历来的作风:在重要行动的关键时刻,他总是亲自到第一线现场来直接观察和指挥。
  • 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一页,也是世界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史上有数的成功记录之一。作为这次起义的总指挥,周恩来坚决果断、细致周密、从容沉着、指挥若定的领导才能由此也为更多人所了解。

十一、从四一二到七一五

  • 四月初,政治风云更加险恶了。蒋介石在得到帝国主义列强和江浙大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支持后,加紧进行反共的秘密策划。
  • 青年人革命热情很高,但我们那时好像天下大事就那么容易,青年稍微有一点成功就容易骄傲,至少是头脑发昏,结果给敌人骗了。
  • 群众因大队拥挤,无法退避,当场被打死的有一百多人,伤者不计其数。这就是惨绝人寰的宝山路血案。
  • 中央对于争领导权没有决心
  • 尽管我们不犯路线错误,恐怕也还要受一些挫折,因为终究全党缺乏经验,不是一个人缺乏经验。少数有深刻的思想的人,也还要有群众才行。个人离不开群众,群众的觉悟还没有那么深刻,所以免不了要犯些错误,受些挫折。
  • 邓颖超那时因难产后身体没有恢复,住在医院里。她怀的男孩没有活下来。
  • 湖南暴动计划被取消后,陈独秀主持下的中共中央再也拿不出什么好的主张来,完全处在不知所措的慌乱境地。政治局对每个问题都是动摇的、犹豫的、不一致的,对下一步该怎么办也感到迷惘。在这种沉闷空气下,人心更加涣散
  • 七月中旬,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进行改组,成立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陈独秀离开领导岗位,临时常委会由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张太雷、李立三五人组成。
  • 尽管留下的时间已那样匆促,人心那样动荡不安,周围的环境又那样险恶,周恩来始终沉着地、有条不紊地工作,夜以继日地处理着各种棘手的问题,完成了把党转入地下的任务,使各项工作在新的条件下又能较有秩序地进行了。
  •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断然作出由周恩来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的决定。

十二、南昌起义

  • 南昌起义的决定是在大革命失败那种异常严峻的时刻作出的,是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
  •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列主义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班王八蛋拼到底。
  • 说话时还气得拍了桌子。二十多年后,他对人说到:“拍桌子这个举动,是我平生仅有的一次。”
  • 二日,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刘伯承为参谋长,贺龙代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仍兼第二十军军长),叶挺代前敌总指挥兼代第十一军军长,朱德为第九军副军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
  • 七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每天,当行军休息下来的时候,因为过度疲劳,我们总是一倒地就呼呼入睡。往往一觉醒来,睁眼还看见周恩来同志在豆油灯下工作,或是踱着步子,默默沉思。”“我们对待周恩来同志的命令是绝对服从的,从不敢懈怠。这是因为周恩来同志对部下要求非常严格,而他对自己的要求尤其严格。
  • 会昌战役后,贺龙在瑞金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在会上发表了深情的讲话。他说:“贺龙同志是个好同志。”[插图]他在五十年后仍然记得这句话,并在贺龙追悼会上重说了一遍。周恩来还和李一氓一起,介绍了郭沫若入党。
  • 周恩来在流沙时已经病得很重,发着高烧,连稀粥都喝不下,常常处于昏迷状态,有时神志不清,还在喊:“冲啊!冲啊!”部队被打散时,守在他身边的只剩下叶挺、聂荣臻等几个人。他们路不熟,又不懂当地话,几个人只有一支小手枪,连自卫的能力也没有。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是在这次起义中诞生的。作为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缔造者之一。

十三、六大前后

  • 周恩来当时在这方面的认识还很有限,主要是从战术上而不是从战略上提出问题的。
  • 一个事变以后,对它的批评一定要同时注意到它的价值
  • 这是一个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性质和革命形势、对纠正“左”倾盲动主义起了重要作用的文件
  • 机关群众化和负责干部职业化
  • 周恩来针对这些情况写道:“失败的教训要求我们在消极方面马上要很勇敢的承认并改正过去一切错误,积极方面要很明确的找出今后工作的出路,不许我们丝毫掩饰,更不能稍示犹疑。”
  • 斯大林这些看法是正确的。他的谈话,使大会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 我们并不要重在个人的对与不对,我们并不以个人错误或误会为批评的重心”,而是要使问题都得到明白的解答,使大家都了解正确的路线。
  • 他精力充沛,工作有条不紊,行动敏捷,处事果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六大也有它的缺点:第一,当时全党的认识还是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的地位,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农民斗争和武装割据,因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二,继续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排除在中国革命的动力之外,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

十四、在中共中央工作

  • 在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周恩来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负责人。
  • 一九二九年三月,在他为中共中央主持起草的给各省委的一封指示信中,明确地指出:“目前党的总的政治路线”就是“夺取群众”。这是切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正确方针,是党的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转变。
  • 顺直指的是北平(清朝曾设顺天府)和河北(曾名直隶省)
  • 当政治局内部有不同意见时,周恩来能够起主要的决策作用。
  • 顺直省委和江苏省委纠纷的解决,初步扭转了党内存在的严重涣散和无纪律状态,使党的工作走上了较能正常运转的轨道。
  • 各级党部的设立,必须其所管辖区域的下层组织已经建立起来,工作已有开展,然后才能由此种下层组织成立上层组织
  • 怎样才是既“保持党的极端秘密”,又能“积极工作”?主要环节便是要“深入群众”。
  • 干部是革命之本。没有革命干部,就没有革命的事业,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关心、爱护、教育干部,就是对革命事业的关心爱护,是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保证。
  •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在内的游击战争指导原则
  • 到一九三〇年三月,红军已有第一军至第十三军共十三个军,六万二千七百三十人,二万八千九百八十二支枪,建立了湘赣、赣南、闽西、湘鄂赣、闽浙赣、洪湖及湘鄂西、鄂豫皖、左右江等大小十五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党所领导的革命游击战争扩展到了十二个省、几百个县。
  • 一九二九年末,又派遣李克农、钱壮飞、胡底打入国民党的高级特务机关,钱壮飞还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主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对保卫党中央做出了重大贡献。
  • 凡理论上一知半解而又不懂实情的人,是易于走到反对派那边去的。
  • 在革命失败之后,必然有许多失败的情绪,引起许多争论的问题。俄国在一九〇五年以后,德国在革命失败后,都有过这样的情形。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亦是如此。
  • 事实证明:这个时期在周恩来实际主持下的中共中央的路线和策略在基本上是正确的。
  • 这种在极端艰难险恶的特殊环境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常人难以做到的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成为周恩来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以后一生中起着极其明显的作用。

十五、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

  • 加上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强烈仇恨和对革命胜利早日到来的渴望,许多人对“左”的思想是很容易接受的
  • 他还说:组织政治罢工,组织地方暴动,组织兵变,集中红军攻坚,“这四大口号是我们目前的中心策略”。
  • 远东局没有同中共中央商量而通过了一个接受共产国际第十次全会决议的决议案。在决议案的中国问题部分中断言中共中央犯了右倾的错误,主要有三点:一是富农问题,二是“勾结”俞作柏问题,三是在赤色工会问题上有动摇。
  • 一九三〇年五月间,蒋介石同阎锡山、冯玉祥之间开始了酝酿已久、历时七个月的空前规模的军阀战争
  • 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性的民权革命。同时,这一民权革命是要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联合农民才能彻底完成。
  • 周恩来在引导全党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上是走在前列的,做出了重大贡献。
  • 当我们估计敌人力量的时候,不容许我们有丝毫过低的估量,不容许我们忘掉敌人的任何强点;当我们估计我们自己力量的时候,不容许我们有丝毫夸大的估量,不容许我们有架空而不切实的计划,尤其不容许我们忘掉我们自己的弱点。
  • 列席这次会议的聂荣臻,后来回忆说:“恩来是这次全会的实际主持人,但他很谦虚,总是把秋白推到前台,让他主持会识,作报告,发表结论性意见。因此,三中全会使瞿秋白同志成为党中央实际上的主要领导人。恩来这种没有个人私心的谦让精神,令人钦佩。”
  • 周恩来在发言时,对三中全会的错误承担了责任,同时仍坦率地针对当时党面对的分裂危机和派别分歧,谈了他的忧虑,强调要维护党内团结。
  • 于是,“钦差大臣”满天飞,到处拿“国际路线”压人。从这时起,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中央领导机关内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统治。
  • 米夫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分来到中国,会后又在中国停留了半年左右时间,一切重大问题都由他一个人决定,没有任何讨论余地
  • 周恩来的处境十分困难。他的内心充满着苦闷,但仍然拼命地工作,并努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消除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
  • 周恩来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危急关头,不仅有着钢铁一样的意志,并且总能冷静而周密地估量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果断地采取行动。

十六、在中央革命根据地

  • 毛泽东、朱德领导下的赣南根据地,在全国各革命根据地中是众所公认的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地区。苏区中央局和中央苏维埃政府自然以设在这里为宜。这样,它就被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或中央苏区。
  • 由于当时在中央苏区已发展到以肃反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积极采取措施纠正肃反扩大化便成为周恩来进入中央苏区后所抓的第一件大事
  • 这次战役历时三十三天,城未攻克,伤亡很大,又丧失了扩展苏区的有利时机,因而是失败的。
  • 于是,以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为一方,以在前线的周、毛、朱、王为另一方,在作战方针上形成了显然对立的看法。
  • 他坚持在两种办法中选择一个:“一种是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指挥战争全责,我负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这两种办法都是要把毛泽东留在前方。
  •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周恩来、朱德首次创造了大规模的大兵团伏击歼灭战的宝贵经验

十七、长征

  • 但最初对中央红军主力的这次战略转移并没有打算走得像后来那么远,只是准备到湘鄂西去,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在那里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 当时决定:主力西征,留下项英等组成苏区中央局,率领红军一万六千人,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
  •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从瑞金出发,率领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共八万六千余人开始长征。周恩来出发时,个人行李只有两条毯子,一条被单,做枕头用的包袱里有几件替换的衣服和一件灰色绒衣,是他的全部家当。
  • 夜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躺下就睡着了,当半夜起来检查内外警戒时,可以看到周副主席屋里的小油灯还在亮着。周副主席跟三团行动期间,经常看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却看不到他一丝一毫的倦意。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始终闪烁着充满精力的光辉。”
  •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战斗空前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
  • 中央红军出发时的八万六千多人,在这里折损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但精锐主力大体上是冲出来了。
  • 十二月十七、十八日,由周恩来主持,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是一次讨论红军今后战略方向的会议。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 遵义会议是在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的
  • 建立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指挥小组,负责指挥红军的行动。
  • 我们打胜仗靠的是毛主席战略方针路线,但每次战役布置、使战争胜利是靠周副主席指挥。周恩来指挥作战,一贯重视‘知己知彼’,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 毛泽东对林彪说:你是个娃娃,你懂什么?在这个时候,直接跟敌人硬顶不行,绕点圈子,多走点路,这是必要的。
  • 周恩来总是这样:情况越紧张,他越沉着,越冷静。
  • 陈赓自告奋勇,担任队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坚持要参加给周恩来抬担架。
  • 十九年后杨立三去世,担任着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无论如何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这是一种多么深挚的同志之情啊!
  •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北上红军到达吴起镇,受到陕甘根据地军民的热烈欢迎。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中央红军长征,终于以中国共产党、红军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了!

十八、初到陕北

  • 中共中央就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于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
  • 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中党所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 杨虎城是陕西地方实力派的首领,担任着十七路军总指挥和西安绥靖主任。
  • 最早将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直接送给中共中央的是宋庆龄。
  • 国共两党中断了近十年的联系,终于在宋庆龄的推动下接通了。
  • 蒋介石在这次会上说:“中央对外交所抱的最低限度,就是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
  • 正式完成了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过程

十九、西安事变

  •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像平地一声春雷那样突然爆发了。
  • 蒋介石看到他带来的宋美龄的信上说:“如子文三日内不回京,则必来与君共生死。”就哭了起来。

二十、五次谈判

  • 要求谈判者在复杂的情况下始终能清醒地判别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是需要妥协或让步的,并且把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 谈判的内容是要他们承认我们的军队,承认我们的边区,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组织各党派的联盟,就是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