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

一行禅师

作者序 佛教在人间

  • 我当时已深信佛教在生活中的落实,是可以使社会朝着更平等、自由和慈悲的方向改进的。
  • 没有亲身接触和透彻理解“苦谛”,是很难得见脱离痛苦的“道谛”的。了解痛苦之性质后,才可以用适当的行动和修行来把痛苦转化过来,使身心康复,这就是“灭谛”。正法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现身受证。佛陀曾重复确定,正法是在当下一刻生效的。你一开始修行,转化和康复的过程便已实时开始。
  • 我们要一起革新佛教,以使佛法成为一股新动力,为现今人类解决每天在生活上遇到的困惑。

译者序 你可与佛陀近距离接触

  • 或许,从了解佛陀人性的一面,我们会同时更了解自己佛性的潜能。这就是我觉得绿叶可爱之处!

上篇

  • 对缚悉底来说,佛陀的步行就是为享受步行而行的。他似乎全不在乎是否能到达目的地。他的比丘们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呈现些微的紧张和不耐烦,或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每个人的步伐都是那么缓稳平和。他们就像一起在写意地漫步,没有一点疲态。而每一天,他们都可以行上一段很长的路程。
  • 开悟之道就是爱与宽容之道。
  • 他真诚坚决地发心要好好地栽培自己内在的谦卑和美德。

佛陀讲《看顾水牛经》

  • 就像牧童照料水牛的伤口,一个比丘也应该看管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好使它们不会在散乱中迷失。
  • 佛陀请罗睺罗朗诵出观想呼吸的十六个法门

当牧童初次遇上佛陀

  • 他全身都散发着平和、恬静和威严。就只望他一眼,缚悉底已感到一阵奇妙的清新。
  • 缚悉底默不作声地观看这人缓慢但却全神贯注的步伐。
  • 他对这个男孩展颜微笑。从来没有人这样殷切地跟缚悉底招呼过。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缚悉底直奔向他。

受伤的天鹅

  •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吃食物时不语吗?每粒米和芝麻都是那么珍贵,我很想静静地去真正欣赏它。
  • 倒满后,他把水慢慢地送进嘴里,恭敬而又极度欣赏地饮用。
  • 但无论他们相信与否,真理始终是真理。就算有百万人相信一个谎言,它始终是个谎言。你们一定要有勇气依着真理而活。
  • 只有那些互相爱护的人才一起共处,敌对的人是应该分开的。你想杀这只天鹅,所以你是它的敌人。它是不可能跟你一起的。我救了它,替它包扎伤口,给它温暖,又正准备给它食物。我们互相爱护,应该留在一起。这鸟儿需要的是我,不是你。

饿晕后,佛陀放弃了苦行

  • 折磨自己的身体是无助于找到安宁或体悟的。肉体并不单是一个器具。它是精神的寺宇、到彼岸的木筏。
  • 她觉得如果悉达多的禅定加深之后,他的爱心和体悟将会帮助消除这个世界的苦难。
  • 当悉达多因苦行而过度饥饿晕倒在河边时,善生及时给他喝了一些乳汁。悉达多终于知道,折磨自己的身体是无助于找到安宁或体悟的。

当年佛陀出生时……

  • 他已注定了会是一个统治四方的贤能君主,又或是一个能显示真理之道予天地众生的伟大导师
  • 悉达多的母亲名叫摩诃摩耶。
  • 悉达多,意思是“成就大志者”

少年时的佛陀

  • 悉达多十四岁时,乔答弥王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难陀。
  • 他的数学老师阿朱罗,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解答悉达多所发问的高深问题。
  • 整个宇宙都是来自一个名叫大梵天的至高无上主宰。
  • 是三个婆罗门的神祇——大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 这些僧人对物质的拥有和社会的地位全不重视。这与婆罗门刻意追求权力截然不同。反之,这些僧人都刻意放弃一切,以断绝世间的烦恼而得到解脱。
  • 在所有的项目中,包括射箭、击剑、赛马和举重等,悉达多囊括了全部冠军。

佛陀结婚了

  • 对悉达多和耶输陀罗来说,快乐并非是从安枕无忧的权贵生活中可以找到的。他们的快乐,是从坦诚相待、互诉心声中获得的。
  • 人们不单是被困在社会的不公平和疾病的折磨之中,还被他们自己心智所产生的忧悲苦恼束缚着。
  • 它不只是给予穷苦人家米饭、面粉、布匹和医药等物资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他们痛苦的时候,直接给予他们慈祥的目光、一双援助的手和一颗爱心。

生、老、病、死,一生都要面对

  •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所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是由于参政者的私人野心而引起的。当他们永远只是关心个人权利的保障时,他们是没有可能为百姓着想而推行仁政的
  • 悉达多和耶输陀罗常一起静坐,他们认为要兼顾禅坐静思的修习,才能达到心智的解脱和释放。
  • 他知道宗教的探索并不只限于研读圣典,而是要兼顾禅坐静思的修习,才能达到心智的解脱和释放。
  • 悉达多从小便被教导有关婆罗门一生的四个阶段。在年轻时代,婆罗门会研读《吠陀》。第二个阶段是结婚、组织家庭和为社会服务。当儿女长大后,他们就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可以退休和全面投入宗教研究。而第四个阶段,就是放下所有世务与束缚,去过一个出家人的生活。细心思量后,悉达多认为到年老才学道,为时已晚。他并不想等这么久。
  • 。生、老、病、死都是我们这一生要肩负的。发生在这孩子身上的,随时都会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上。”

佛陀有了自己的儿子

  • 他未找到自己的道路,他也仍未知道自己在往哪儿走。无奈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是否是孩子的不幸呢?

为了寻找大道,只能不告而别

  • “父亲,对我来说,一天在位为王就好像一天坐在烘炉之上。如果我心不安宁,又怎能达成国家又或你对我的期望呢?我体会到时光的速逝,而我的青春也不例外。请你批准我吧。”

开始独自修行

  • “既然你是猎人,为什么你穿得像个沙门?”猎人笑着说:“就是全靠这件道袍,动物才对我全不防犯,使我可以容易射中它们。”
  • 知识是从亲身体验和证悟得来的,而并不是从思想上的争辩所得。为了达到不同层次的定境,你必须把一切以往及未来的念头全部清除。你必定要只专注于解脱。
  • “无所有处”的境界的确是宝贵的禅果,但既然它仍未解决生死和摆脱苦恼,它便仍不是全面的解脱。悉达多的目标不是在于领导僧众,而是在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

生命无常,疾病、死亡总让人措手不及、追悔莫及

  • 要达至大道,首先是要找到解除人生痛苦的方法,而并不是逃避生命。虽然那些只顾寻求感官享乐而惜身如宝的人,必定不能有所成就,但枉然把身体虐待,也并不见得会有所帮助啊。
  • 生命无常——疾病和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被贪婪、愤怒、憎恨、情欲、嫉妒和骄傲的煎熬而引起的火焰,在我心中持续燃烧。只有当我寻得大道才能令众生得到解脱。如果你真的对我关怀,就应该让我继续走我行了已久的道路。”

放弃苦修,放弃避世,回归自己

  • 木块或石头都并非不入思想。死物本身就是思想。你必定要达至一个‘想’与‘非想’都不存在的意识境界。这就是‘非想非非想’的定境了。年轻人,你就是要证得此境。
  • 他极力去降伏外来的恐惧。他深信一旦身体不再成为恐惧的奴隶,他的心便可以摆脱痛苦的枷锁
  • 他体会到身和心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身体的平静和舒适与自心的安住是息息相关的。虐待自己的身体就是虐待自己的心智。
  • 他全没犹豫地以禅定来滋养身心。就这样,一种自在和安稳的感觉油然而生。他完全没有刻意远离或逃避感受和思想。他只是留意着每个感觉和念头的生起,并予以细心的观察。

佛陀彻底开悟了

  • “接受生命就是去接受无常无我。痛苦的根源正是来自有常和有分别个体的妄见。体悟到这个道理,就能明白一切皆无生无死,无起无灭,无一无多,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垢无净。有常有我的观念都是思巧上所产生的虚假分别。只要洞悉一切事物的空性,所有精神上的障碍都可以超越,因而从痛苦的巨轮中解脱出来。”

苦痛消失了,一切都不同了

  • 他见到这些生死,全都只是现象而并非实相。就如亿万的波浪不停地在海面起伏,大海本身是不落生死的。只要波浪明白它们其实是海水,它们便可同样超越生死,不再惧怕,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稳。

对橘子的专注,是一种修行

  • 他的脸孔和身体都散发着安详、喜悦和平静。
  • 我所找到的道路,就是要把每一个小时都活在专注觉察之中,心念永远只投入目前这一刻。与此相反的做法,就是活得大意糊涂。如果是这样活着,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是活着的。我们没有全面去经验生命,因为我们的身和心都没有投入此时此处。”

你和我,或许曾存在于一个生命体之中

  • 你和我,或许曾存在于一个生命体之中
  • 所有众生都本具开悟的心性。每个人都存藏着开悟的种子。众生都不用向身外求悟,因为他们本身就含藏着宇宙间的所有智慧和力量。这是佛陀的伟大发现,更是所有众生应该为之庆幸的。
  • 怎样坐着,跟着呼吸以使恼怒或悲伤的心境平静下来。他又教他们行禅来帮助身心清新舒畅。他更教他们去深深体察其他人和他们的行为,以使自己能体会、能了解和去爱
  • 当你们看见稻米、椰子、橘子和水,请谨记你们在这一生,是要依靠很多其他的生物才能生存的。这些生物都是你们的一部分。如果你们能体会这个,你们就会经验到真正的了解和爱。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法门

  •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法门
  • 不同的方法就如不同的门,让不同的人可以进内以明白教理。“法门”的创立是经直接与人群接触而产生的。佛陀并没有在菩提树下神奇地领受到已定下来的各式方法。他认为自己一定要重入社群,才可以转动法轮,散播解脱的种子。
  • 请谨记要修习我和你们分享的东西。这样,我便没有离开你们太远。
  • 佛陀省察到人与莲花没有两样。每人都有自己个别的先天条件。不同的方法就如不同的门,让不同的人可以进内以明白教理。

初转法轮

  • 当悉达多行进大门,他们五个都被他散发着的庄严威仪所慑,立即站立起来。悉达多像是全身发光似的。他步行的每一步都显现出一种罕见的精神力量。他那像能透视的目光,把他们原想给他白眼的意念全然改变。
  • 它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八正道。我就是依这八正道而得证了悟、解脱和自在的。
  • 念念专注的生活就是精神修习的基础。”
  • 五蕴就是指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如果静思五蕴,向内反照,他们是应该可以看到他们本身与宇宙息息相关的微妙关系的。

痛苦,是因为在用错误的方式生活

  • 痛苦,是因为在用错误的方式生活
  • 没有什么是讨厌的,也没有什么值得反感。”
  • 他们只看到生命的苦痛,但其实痛苦并不是宇宙的真性。痛苦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命的错误见解所产生的效果。”
  • “第一戒是不杀。所有众生都害怕死亡。如果我们真的行了解和慈爱之道,便必定要遵守此戒。我们不只是要保护人的生命,还要保护其他动物的生命。遵守此戒会令我们增长慈悲与智慧。 “第二戒是不偷盗。我们没有权利偷取别人的东西或巧取豪夺。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别人自立维生。 “第三戒是不做任何不道德的性行为。不要干扰他人的权利和义务。要永远忠于配偶。 “第四戒是不妄语。不要说歪曲事实或导致不和与仇恨之言。不要散播没有确定性的消息。 “第五戒是不饮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物品。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 静思缘起法,就是解脱生死之门。它有力量破除固执浅见,诸如相信宇宙是神创或地、水、火、风所做成的。
  • 我皈依佛陀。他是这生引领我修行大道的人。我皈依佛法。它是了悟和慈爱之道。我皈依僧伽。它是生活在和谐与觉察的团体。

回归当下这一刻,你才会觉醒

  • 回归当下这一刻,你才会觉醒
  • 生命只可在目前的一刻找到,但我们很少会真心投入此刻。相反,我们喜欢追逐过去或憧憬未来。我们常以为自己就是自己,而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甚少与自己真正接触。我们的心只忙于追逐昨天的回忆和明天的梦想。唯一去与生命重新接触的方法,就是回到目前这一刻。只有当你重回这一刻,你才会觉醒过来。而就只有在这时,你才可以找回真我。
  • 吹笛奏乐并不是只靠练习的。我比从前吹得好是因为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如果你不曾发现你心中无限的美,你是不能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你要是想把笛吹得更好,一定要从醒觉之道中找回真我。”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 所有的生物,不论有机无机的,都是因互缘而生起。一样事物的来源,就是万事万物。
  • 他知道如果小心不令动物惊怕,它们是不会伤害人的。
  • 你是应该知道万法因缘生,万法也因缘而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就是我在禅定中所亲证的因缘生起法。在真实的体性上,根本没有什么是独立或永恒的。也没有个体,无论高级或低级。

世法燃烧

  • 痛苦的主因是无明,又即对世间实相的错误见解。认为非恒常的是恒常就是无明。认为无自性的有其自性也是无明。贪欲、嗔恚、嫉妒以及无数的苦恼都是由无明生起。解脱之道就是去深入看清事物的真相,体会万法的无常、无自性和互因互缘的关系。这才是消除无明之道。摆脱了无明,痛苦也就被超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解脱本身根本就没有必要有自我的个体。”
  • 我皈依佛陀,我此生修行大道的导师。我皈依佛法,它是了解与慈爱之道。我皈依僧伽,生活在和谐和觉察之中的团体。
  • 不要让贪、嗔、痴的火焰把你们吞噬。清楚体会一切法的无常性和互依性,以免成为由感官、感官的对象和感觉意识所形成的生死巨轮中的奴隶。

佛陀僧团

  • 佛陀讲说醒觉之道。他解释一切事物的无常性和互依性。他告诉他们醒觉之道能消除妄见和超越痛苦。他解释禅定和了解是要从守戒而获得。

十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

  • 佛性就是觉醒和超越所有愚痴无明的本能。
  • 诸法因缘生, 诸法因缘灭, 我师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
  • 此是因彼是,此生因彼生,此非因彼非,此灭因彼灭。在明了缘起法之后,万物有始创者的信念自然消散。

中篇

  •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 第四戒是不妄语。不要说会导致离间或仇恨的话。出口必要是真言。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言语可以建立信心与快乐,但也可以产生误会与憎恨,甚至杀戮与战争。因此出言必须谨慎。
  • “孩子们,我当时是那棵鸡蛋花树。这一切我都亲眼看到。我学到了:如果我们对别人慈爱,别人也会对我们慈爱;但如果我们对别人残忍,迟早我们自己也会遭逢同样的命运。我发愿在我的所有未来世,都会全力去帮助人。”

我会在春天回去

  • 这便是比丘雨季结夏安居的起源。
  • 佛陀的目光和笑容就是他得到了精神解脱的印证。他再不会被这世界里的任何事物束缚,而他却拥有对别人最多的爱心和了解。
  • 佛陀已很明显地达到了一个不会再追求欲望的境界。佛陀就像一条在水中自如地游来游去的鱼,或在天空中安详地飘浮着的云。他完全投入当下的一刻。

谣言,迟早会自动止息

  • 佛陀说:“感受有三种——好的、不好的和两样都不是的。三样的根都来自身心的领会。感受就像其他物质和精神现象一样有生有灭。我教的方法,是要深切体悟自己感受的来源和性质,不论它是好受的、不好受的或两样都不是的。当你见到感受的来源,你便会了解它的性质。你会发觉感受不是恒常的,而你便逐渐不会再被它的起灭所扰动。几乎所有的感受都是来自对实相的错误见解。将不正确的见解铲除,痛苦便自然终止。错误的见解使人把不恒常的当作恒常。无明就是所有痛苦的本源。我们修行察觉之道以摆脱无明。一个人要彻底看清事物才能洞悉它的真性。一个人是不能靠念经供奉来破除无明的。”

唯一不会褪灭的美,是慈悲与解脱

  • 唯一不会褪灭的美,是慈悲与解脱
  • 他看到佛陀的凝视如此自然和放松。他的脸就像个美丽的圆月。佛陀的双眼慈祥而清澈。舍利弗感到佛陀的从容自在和喜悦,都在那一刹那渗进了他自己的心内。
  • 每天的生活——修习呼吸、静坐、留心专注地工作和遵守五戒。
  • 唯一不会褪灭和产生苦恼的美,就是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慈悲就是无条件、无希求的爱心。已得解脱的心是不受环境和外来因素影响的。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才是最真的美。那美中的平和喜悦就是真正的平和喜悦。

重聚:佛陀回家了

  • 佛陀散发着威严,又像被一环荣光围绕着。他手持乞钵,站在一间破陋的房屋前面。在他的平静专注中,乞食就是那一刻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事务。
  • 乞食是一种帮助比丘锻炼谦卑和一视同仁的修行。

佛陀说教四圣谛:苦、集、灭、道

  • 佛陀说教四圣谛:苦、集、灭、道
  • 他知道难陀虽然是个有高尚情操和善良心地的青年,但他并没有足够强烈的意义感和责任感。
  • 有了理解,我们才可以去爱。当我们了解一切,所有痛苦也就可以消解。真正解脱之道其实就是了解之道。了解就是慧。这种了解只可以从深入洞察一切事物的真性而得。戒、定、慧,就是导致解脱之道。
  • 平和喜悦是可以在工作之中获得的。途径与目的其实并不是两回事。

有了解和爱,一切都能成就

  • “孩子们,名和利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名利消逝得很快。了解和爱才是世上最宝贵的。如果你们对事物有深切的了解并去爱,你们便会领略到快乐。因为有了解和爱,弥伽和他的妻子多世中都共享着幸福快乐。有了解和爱,一切都能成就。”
  • 名和利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了解和爱才是世上最宝贵的。有了解和爱,一切都能成就。

“我的家庭是众生,我的家乡是大地,我的身份是僧人。”

  • 如果在日常生活里修习细察专念,他们便可以超越生活上的担忧、烦恼和困扰。
  • 如果你想达到你的目标,你首先必定要克服你对感情的牵挂。把你自己全然投入修行和锻炼你的心念吧。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成为一个服众的君主。”
  • 佛陀尽量安慰大王,重复解释无常无我的真理。他提醒大王唯有不断修习觉察专念,才是摆脱痛苦之门。现在难陀和罗睺罗都有这个机会了,佛陀劝喻他的父亲应该替他们高兴,更鼓励他自己也在日常生活中好好修习觉察之道以达至真正快乐。

“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

  • “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

慈悲之爱,是没有执著与分别心

  • 慈悲之爱,是没有执著与分别心
  • 依觉悟之道,没有了解便不可能有爱。爱就是了解。你不了解便不能去爱。彼此不了解的夫妇,是不会相爱的;不了解的兄弟姐妹也不会互相爱护;父母子女没有彼此了解,也很难互爱。假使你想你所爱的人快乐,你一定要学习去了解他们的苦恼与期望。当你了解他们,你便可以帮助他们舒解苦恼和达成愿望。这才是真爱。如果你单是要他们跟随你的意愿而忽略了他们的需要,这便绝不是真爱。这只是占有和支配别人的欲望,以及试图满足自己需要的错误途径。

每个人的眼泪都是咸的

  • 陛下,在解脱之道上是没有阶级的。在觉悟者的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血都是红色的,每个人的眼泪都是咸的。我们都一样是人。我们应该找个方法给所有的人,让他们体现自己的尊严和潜质。那就是我欢迎苏利陀比丘加入僧团的原因。

父王安详离世

  • 你要特别留意观察呼吸。静思你的身体、感受、行念、意识和意识所产生的物象。从你的身体、情感、心和心物上,透彻地视察出生、成长和坏灭等现象的过程。
  • 我已清楚看到生命的无常,又知道如果要得到真正的快乐,是不能让自己迷失于欲乐之中。幸福是从简朴自由的生活而得的。
  • 生、老、病、死都在每人的生命里必然发生。我们必须每天都在生、老、病、死上思维反省,以使自己不会在欲海里迷失。反之,我们要创造充满平和、喜悦和自足的生命。一个证道的人会用平等心对待生、老、病、死。所有法的真义就是无生无灭、无成无坏、无增无减。

女子也可受戒出家

  •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持住自己的心。多练习观察呼吸和观照身体、感受、心和心所产生的物象。你这样修习,便每天都会多增长一些谦虚、自在、无着、平和和喜悦。这些质素生起时,你便可确定自己已走上了正确之道、醒觉之道和觉悟。
  • 佛陀的僧团现在有四支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在家众)、优婆夷(女在家众)。

僧团分裂了

  • 有时候,一个人独居要比与人一起更愉悦

向大地学习,向水学习

  • 你应该像照镜一般对待你自己的行为、思想和言语。
  • 佛陀答道:“我们把信念的种子播在至诚的心田上。我们的犁是细心专注,而我们的水牛就是精进的修行。我们的收成则是爱心和了解。大人,没有信念、了解和爱心,生命里便只有痛苦。”
  • 要保持专注,你必先要静观呼吸。我们就是在乞食之中也要禅修。继续去静思众生因蕴集而成的无常性和无自性。五蕴就是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细察你的呼吸和思想,这样,你的心便不会散乱。”
  • 修习慈爱以降伏嗔怒,慈爱是无条件地给人欢乐的心量。修习悲心以降伏残忍,悲心是不求回报地替人脱苦的能耐。修习欢喜心以降伏怨恨,这是替人家的成功和幸福而产生的喜悦。修习能舍心以降伏偏执,舍心是对一切事物平等开怀地看待。这是,因为那是;那是,因为这是。自我和其他没有分别。不要排斥一样而又追求另一样。

因为僧众们不停地犯错,才有了戒律

  • 因为僧众们不停地犯错,才有了戒律
  • 舍利弗,单传经教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实行经中所说的,守持戒律尤其重要。没有戒行,正法难持。没有戒律,正法很快便会灭亡。
  • “弥伽耶,修习观想死亡、慈悲、无常和对呼吸的觉察:“要降伏欲念,必须修习观想死尸。深深洞视身体腐烂的九个阶段,从气息停止至白骨化为尘土。“要降伏嗔怒,必须修习观想慈悲。慈悲可以使我们明了自己心内嗔怒的起因,以及那些导致我们嗔怒的人。“要降伏贪欲,必须修习观想无常。这样的观想,可以燃亮生死以至万象的真相。“要降伏散乱,必须修习观想气息的呼吸。“如果你能够时常修习此四种观想,你必定可以证得解脱和彻悟。”

放开心怀,保护所有众生

  • 他开始明白到“僧”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佛”和“法”少。僧伽就是一起修习觉察之道的团体,它能提供支援和辅导,皈依僧宝是必须的。
  • 一个自足的人生活在专念之中。他察觉到每一刻在发生的一切,无论在身体上、感受上、心上和心物上。他懂得如何在当下的一刻体察事物。他并不追逐过去,也不迷失于未来,因为过去的已不可再,而未来的也真的未到来。生命只存在于当下的一刻。我们失去此刻,就是失去了生命。生活于当下的一刻,才是更好的独处方法。
  • 静思这种爱心的人,首先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样做,你会睡得好,而醒来更觉自在。你不会做噩梦或忧悲苦恼。同时,你也会得到周围的人和物的保护关怀。你用爱心和慈悲对待的人,会带给你很大的喜悦,而他们自己的痛苦,亦会慢慢消除。”
  • 与痛苦接触并不是要自己失却于痛苦之中,体验到生命的美妙也不是要迷失自己于其中。所谓接触,就是与生命的每刻都直遇契入,以能对它有深切的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了解生命的无常性和互依性。有了这种了解,我们才不致迷失于欲望、嗔怒和贪爱之中。那时,我们才得到真正的自由解脱。

功德田

  • 一个比丘的修行就正如在沃田上植下功德的种子,留给现世及后世的人收益。给比丘供养和向他学法修行,也像种植福德的种子。我会告诉僧众以后把衲衣缝成田状,我们又可以称衲衣为‘功德田’。”

终止内心的暴力

  • 在心物或法的观想上,行者先要细观五种妨碍解脱的障盖(欲念、嗔恚、渴睡、激动、怀疑)是否存在,以及合而为人的五蕴(色身、感受、思想、行念、意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七种导致正觉的因素(专念观想、审察正法、勇猛精进、喜获法益、心轻自在、集中正定、舍离妄法),四圣谛(苦的存在、集而成苦的原因、苦的破灭、灭苦之道)。这些全都是心识产生的物象,亦即万法之本。

佛陀遭到诬陷

  • 佛陀告诉他,依照醒觉之道,恶念才是最严重的罪行,因为心念较行动为基本。
  • 我们不要执著成功或失败,我们对待幸与不幸,都应本着平等之心。
  • 不公平的谴责,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你们不用觉得羞耻。只有当你们不继续精进修行、过清净的生活时,你们才应该真的感到羞愧。
  • 佛陀请大王不要再追究此事,并说此等罪行,是需要人人降伏嗔妒之后才可绝迹的。

每个人都有觉醒的潜能

  • “那你们也必须照料其他生病的比丘。照顾任何一个比丘,就等如照顾佛陀。”
  • 波多恰拉,你真的受了很多苦。可是,生命里并非只有痛苦和不幸。鼓起勇气来!如果你修行觉悟之道,将来就是要面对最难受的痛苦,你也会一笑置之,你会学懂如何为现在和未来重新创造和平与喜悦。”
  • 脏衣都可以洗净啊,一个满载混乱和疲乏的心,也可以被觉悟之水净化过来。佛陀说过,每个人都有醒觉和找到平和喜悦的潜能。

木筏不是彼岸

  • 一个解脱了的人对世法不会执著,但也不会畏惧。执著与畏惧,两者都是缠缚我们的绳。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已超越了二者,安住于平和快乐之中,这种快乐是不可量度的。一个自由自主的人不会执著于恒常性和独立我体这等狭见,也不会执著于无常和无我的边见。
  • 住于安寂,见法归源,无嗔无戾,和悦充斥。圆持专念;得真自在。出离欲念,乃大欢喜。
  • 如果你们常住专念中,你们便可以知道自己内里的起心动念和外界在发生的一切。越是早一点察觉问题,便越可以更有效地将问题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行习专念,你们便能够增长定力以应付必时之需。当你们的定力稳固时,你们的视线便会明朗清晰,处事也会得宜。定与慧是手牵手的,定慧互通,二而为一。

一把珍贵的泥土

  • 你们如果每天给别人一点点的礼物,也可以令他们很高兴。这些礼物未必是要买回来的,把在田里摘的一朵花送给你们的父母亲,已经会令他们非常高兴;一句感谢的话或一点爱心,也是很珍贵的礼物;一个慈祥的目光或表示关怀的举动,也可以替别人带来快乐。每天都给你们的家人和朋友一点礼物吧。
  • 知道比丘发愿慈悲的人,都会只供养素食给僧人。但有时,他们真的只有肉类食品。另一些人则因为没有接触过佛、法、僧,因而并不知道僧人吃素。在这种情形之下,比丘为免冒犯供者而令供者失了接触大道的机会,便应该接受他们的供食了。

听到讥讽、批评,不愤怒;听到称赞、欣赏,不享受

  • 听到讥讽、批评,不愤怒;听到称赞、欣赏,不享受
  • 当你们听到别人讥讽或批评我或正法时,你们不要生起嗔怒或愤恨不平的感觉,这些感觉只会对你们有损无益;又当你们听到他人赞叹我或正法时,不要让快乐、享受或满足的感觉生起,这些感觉也是对你们有害的。正确的态度,是应该细心观察别人的批评里哪些部分是真,哪些部分是假。只有这样,你们才会在学习上有机会成就和进步。

一个人牵挂越多,痛苦就越多

  • 一个人牵挂越多,痛苦就越多
  • 开悟的三次第——戒、定、慧。持戒生定,定能生慧,慧能令我们更深入地持戒。持戒越深,定力越长。甚深的禅定,又可启发更高的智慧。
  • 一个人越是多牵挂,便越是多痛苦。

狮子吼

  • 有死之念是因为有生之念,这等妄念都是来自有独立个体的‘我’这个妄见。有我的妄见,来自执取。执取的产生,是因为爱欲。有爱欲,是因为我们看不清感受的真性。看不清感受的真性,是因为我们被困于六根六尘的接触之中。我们被困于六根六尘的接触之中,是因为我们的心并不清澈平和。我们的心并不清澈平和,是因为我们的心有起心动念。心的起心动念,是因无明所致。这十二种因缘关系相互牵引,彼此密切联系。在一种因缘关系中,可以见到其他十一种关系。当中缺少了一节,其余的十一节也便不会再存在。此十二因缘就是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
  • 一般人很容易堕入四种陷阱:第一种是对感官之欲的执取不舍,第二种是对狭见的执著,第三种是对正法的怀疑,第四种是有‘我’之妄见。觉悟之道帮助我们不堕入这些陷阱。

舍利弗之吼

  • 每次遇到困难,我们都不应该气馁,我们应该在困难中把问题解决。阿难陀,如果我们实践平等心,我们便不应被羞辱毁谤所困扰。毁谤羞辱我们的人,是伤害不了我们的,到头来只会伤害他们自己。当一个人向天上吐涎,上天不会为之气结,涎沫也只会跌落在吐涎的人的脸上。
  • 朋友,不论那些言说是很多人重复过的,或是记载在圣典上的,又或是出自人人敬重的导师口中的,你们都不要轻易相信。只要接纳那些合符道理、有贤德者支持,兼能在修行中带来幸福与裨益的教理;放弃那些不合符道理、没有贤德者支持,而又不能在修行中带给你幸福与裨益的言说。”

过着虚伪的生活,是由内而外的腐烂

  • 过着虚伪的生活,是由内而外的腐烂
  • 被河岸阻顿,就是被六根六尘所纠缠。如果你们精进修行,便不会为六根六尘互相接触所产生的感受而缠缚了。下沉的意思,就是成了欲念和贪求的奴隶,它们会剥夺你应该用在修行上的精力。为沙洲所阻碍,就是为了私欲而忧虑,永远只顾追逐名利而忘却了以觉悟为目标。被人拾起来的意思,就是迷失自己于散乱之中,与损友虚度时光而不事修行。堕入涡流,就是为五欲所困。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从内里枯烂的意思,就是过着虚伪的生活,欺骗僧伽而同时以正法来达到自己的欲望。

生死轮转,不要害怕

  • 第一所觉证的,就是一切世法的无常与无自性。观照世法无常和无自我之性,你们便可以解除苦恼,达至开悟、平和与喜悦。“第二所觉证的,就是越多的欲念会产生越多的苦恼。世间的一切罪苦,都是来自贪欲。“第三所觉证的,就是少欲简朴的生活,才会导致平和、喜悦与安宁。在简单的生活中,才会有时间集中于大道的修行和帮助别人。“第四所觉证的,就是只有努力精进,才可达至觉悟。怠惰与沉迷欲乐之中,都是修行的大障碍。“第五所觉证的,就是无明乃了无止境的生死轮转之起因。你们要谨记时刻多闻多学,以增长你们对一切事物的真正了解和发挥你们的辩才。“第六所觉证的,就是贫穷会导致愤恨,因而引起循环性的恶念邪行。在广行布施的时候,行大道者应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不论是朋友、敌人、过去曾犯错或目前造成伤害的人。“第七所觉证的,就是虽然我们有住世的任务去教导和帮助他人,但也绝不可以为世务所缠。出家的修行人,只得三衣一钵,他们应该过简朴的生活,以慈悲视众生。“第八所觉证的,就是我们不只是为自己开悟而修行,而是要全然贡献自己于带导他人入觉悟之门。
  • 你以为要见到我的面容才是见佛吗?这外在的身体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所教之道。你见到佛所教的,就是见到佛。如果你单是见到我这个身体而不见我所教的,那便完全没有价值了。”
  • 由于能深切了解,一个行者便可以替自己和他人防止痛苦加深。当不安的肉体或精神感受生起时,智者并不会担忧、埋怨、饮泣、捶胸、扯发、折磨自己的身心或晕倒,他会平静地观察他的感受,而很清楚知道这只是一种感受而已。他知道他并不是那感受本身,而且更不是受制于这种感受。这样,痛苦便不能缠缚他。当他有痛苦的感觉时,他知道那痛苦感觉的存在。但他没有失去他的平和镇定,没有担忧,没有畏惧,更没有怨言。因此,他的痛苦便只是肉体上的,而不能扩散和扼杀他的整体。

空的碗里,满是空气

  • 此是,故彼是,一切世法都是互依而存。因此,一切法皆空。‘空’之义,是指空无独立的自性和个体。

生、老、病、死,犹如四座山

  • 儿女对父母的最大孝敬,莫过于活着贤良幸福的一生。这就是对父母的最好回报,因为这样做,便达成了他们对儿女的期望。
  • 谁都很难在只有过一两次面缘,便看得出那人是否已开悟。要知道一个人修行的程度,是需要与他共同生活,细察他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和与别人的交谈,才能了解他智慧、德行和果行的程度。
  • 大王合掌说道:“世尊,当我记起死已临近,我便明白应该在余下来的日子,好好地依教奉行,过些平静、专注和有利他人及后世的生活了。”
  • 一个修行人,应该抱着谦卑和开明的心态,要自知对事物未有全面的了解。我们要不停地努力深入学习,才会有进步。一个大道上的行者一定要明白,执著自己的见解是绝对的真理,才是妨碍我们证得真理的绊脚石。要在大道上有进展,两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谦卑与开明的心怀。”

三法印,三解脱门

  • 如果僧团内对四念处、四正勤、五蕴、七正觉因和八正道等教理有所争论,这才是真正要担心的事。否则,如戒行、僧团体制和弘法方式等枝节问题上的分歧,是不值得去忧虑的。”
  • 第一法印是‘空’。‘空’并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它是指没有东西可以独立存在的意思。‘空’是指空无独立的自性个体。

佛陀死后会到哪里去?

  • 佛陀答道:“我只会回答那些可以使身心苦恼得以消除的修行问题。”
  • 我所教的空无自性,是用来引导禅修的,它并不可以当作一种学说教论。如果把它这样看待,便很容易纠缠其中。我常说教理只是用来渡河到对岸的木筏,又或指向月光的手指,我们是不应该被教理缚住的。

超越这世间的生死

  • 每当有其他的比丘或比丘尼被纠正的时候,缚悉底都会以他自己犯错的心情去听受训导。他这样的学习态度,使他在修行上有很多的进益。
  • 修行最重要的,是要不停看守着自己的六根,做它们的主人。
  • 披上袈裟后,我仍像水牛盼食般,追逐欲望。自觉惭愧!大将之子,善于箭术,竟能冲出千军之重围。安住专念中,就是美女当前,也不会被征服。我追随的世尊如太阳之光。在此道上宁静漫步,欲念全消。成了自己感官的主人,我平步前行。虽遇无数障难,却动摇不得我的平稳。
  • 千万不要堕入任何心理不平衡的状况之内,不论是自卑还是自大。如果修行正确的专念,你便能够察觉到心内和身外的一切活动,因而不会轻易被困于其中。学会怎样把持六根,就是在大道上进展的至妙之法。
  • 你们一定要时刻专注于防守着六根,作为它们的主人。如果你们稍有不慎,离开正念,便会堕入魔道,危险重重了。
  • 一般没有机会接触正觉之道的人,都会以为自己就在身体之内,又或身体是在自己之中。同样的,他们也以为感受与自体无异,又或感受存于自体之内和自体存于感受之中。这些人对思想、行念和意识,都是持着同样的见解。他们都被困于有个‘我’的妄见之中。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落于那《梵纲经》里所说的六十二妄见,因而产生那些有限无限、短暂永恒、是一是二、存在不存在等疑问。质多居士,当你勤习修行,破了我执这个妄见的时候,你便会发觉这些全都是毫无意思的问题了。
  • 观想你的身体,将你的觉察力照到你高大躯体内显露着的生死世界。一直观照,直至你见到无常、空、无生、无死等一切法的实相。这时,生死的世界就会在你面前消失,而无生无死的世界就会自然显现出来。你这时便会从悲忧畏惧中释放自己。你并不需要遨游以便离开生死的世界,你只需要向你体性的深处里洞视。

僧团彻底分裂了……

  • 如果一个人怠惰懒散,他在修行上必定无所成就;但如果一个人过分用功,他也会心疲力竭,难以振作。苏纳,你要量力而为,不用压迫身心至其极限。这样的修行,才会证得道果。”
  • 佛陀说教证果必需的“五力”,它们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默默反抗

  • 只吃全素的比丘固然是难得,但只要比丘们知道在家人不是专意为供养他们而杀生,他们是仍可接受含有肉类的食物的。
  • 最重要的,就是要说真话。”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自在与自由

  •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自在与自由
  • 佛陀解说,真正快乐的来源,是自由与自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经验到生命的美妙。快乐就是察觉着现在发生的一切,而同时绝无执著和忧惧。一个快乐的人会珍惜现在正发生的每一奇境——一阵凉风、清晨的天空、一朵金黄的鲜花、一棵紫竹树、一个小孩的微笑。一个快乐的人懂得欣赏这一切,却丝毫没有被它们系缚着。明白了一切法的无常无我,一个快乐的人是不会被这些享受吞噬的。因此,这个快乐的人便可活得自在,无忧无惧。他明白一朵鲜花早晚会凋谢,因此它凋谢时,他不会伤心。一个快乐的人了解万法生死之性,他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对死亡全不担忧或惧怕。
  • 首先,不要为了金钱而过分沉迷于工作,以致影响目前的家庭幸福。你和你家人的快乐是首要的。一个体谅的目光、一个衷心接受对方的微笑、一句关怀的话、分享着温馨和专注的一顿晚餐,这全都可以为现在这刻创造快乐。培养当下此刻的觉察,可以避免令你身边的人和你自己受到痛苦。你对别人的目光、你的微笑,以及对别人关怀的表现,全都可以创造快乐。真正的快乐,并不是靠财富与名气得来的。”
  • 土这样元素不是我,水、火、空气、空间和意识等都不是我,我没有被任何一样元素抑制或缠缚着。生与死都不能碰我。我笑,因为我从没有生,也永不会死。生不能使我存在,死也不能使我不存在。

佛陀也会变老

  • 感官上所产生的快感,绝不能与禅修而得的悦乐相比。禅悦能贯彻身心,消除所有的焦虑、哀伤与悲愁,使行者经验生命的奇真。陛下,这是当下可享受的最重要的修行果实之一。”

生死如幻象,不要停下脚步

  • 阿难陀体会到佛陀如何懂得欣赏美丽的东西,却不为美丑的分别所转。
  • 世尊,这实在难得,你并不需要用权位武力来迫使人们对你尊敬。
  •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最优秀的大弟子之一,与舍利弗和憍陈如不相伯仲。许多的弟子都已入灭,其中包括佛陀最初的五门徒之一的憍陈如。迦叶兄弟和摩诃波阇波提尼师都已去世。在耶输陀罗比丘尼过世后不久,罗睺罗比丘也在五十一岁那年辞世。

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人可以超越佛陀的智慧

  • 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人可以超越佛陀的智慧
  • 这叫‘七不退行’。它们就是:会聚商讨、团结合作、奉守法纪、尊贤敬能、不暴不淫、保存宗寺和尊师重道。既然跋耆族的国民有继续行持这七样行为,这个国家必定会继续繁盛富强。
  • 七正觉因——专念、研法、精进、喜得法要、轻安自在、禅定和喜舍放下。
  • 我知道你常住觉察之中,你是你自己六根的主人,你从没有显示贪欲、嗔恚、昏沉、不宁和怀疑正法等五种障碍。
  • 对佛、法、僧有信心的弟子,佛陀教他们只需要向自心观照,便可知道自己是否已入解脱之流,他们是不需要问别人的。

别再依赖他人和他物

  • 佛、法、僧其实都存在于每个人。觉悟的潜能就是佛,教理就是法,在修行上互相扶持的团体就是僧。
  • 你们要皈依自己,以自己为你们的海岛,别再倚赖其他人或物。这样,你们才不会被悲哀苦恼的巨浪淹溺。你们要皈依正法,以正法为你们的海岛。”
  • 如来’所教的精绪,都含藏于四念处、四正勤、四精神力、五蕴、七正觉因和八正道,你们要把这些教理研读、修行、体证和传承。
  • “每当有人讲说教理的时候,无论他们如何自称来源真确,你们都不要就此相信那是‘如来’的根本教义,你们要拿他所说的与经典和戒律比较。如果他所说的不符合经律,你便不要听从;如果是符合的,你们才可接受行持。”

佛陀入灭

  • ‘如来’时常都提醒你有关一切法的无常性。有生,便有死;有起,便有灭;有聚,便有散。怎可能会有生而无死?有起而无灭?有聚而无散?
  • 有人实践八正道的地方,便可以找到开悟的人。须跋特罗,如果你依此道而行,你也可以得证觉悟。”
  • 一切法无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

故道白云——佛陀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佛陀走过的路,仍在我们的脚下

  • 故道白云——佛陀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佛陀走过的路,仍在我们的脚下
  • 入灭前,佛陀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切法无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
  • “我要往北面走。”缚悉底觉得自己明白他的意思。一生以来,佛陀从来没有想着目的地而行,他只是专注地投入每一步之中,享受着目下的一刻
  • 佛陀的足迹遍布,而现在专注踏着的每一步,缚悉底都很清楚自己是重步着佛陀的足迹。佛陀之道,就在他的脚下。佛陀曾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里。每踏安详的一步,都会令佛陀的故道与白云得到重生。佛陀走过的道路,就在他的双脚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