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最爱君

序 历史是人性的解剖图

  • 历史,不过是构建于时间维度上的现实。现实,不过是古老历史的重新解读。于古人,我们是未来。但于未来而言,我们久已作古。
  •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获得智慧,获得明心见性的认知,获得心灵的无上自由。

自序 读不一样的中国

  • 因为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我选择回顾过往,在历史的心性中,有一种无限的价值,一种永恒的使命。
  • 以古时明月,照见今日之我们。
  • 读历史,就是读人心、读现在、读未来。

一 历史的犟劲儿,去文化圈找

  • 能留名千古的,都是有个性的
  • 夫一人能使人极其赞、极其贬,必非常人也!
  • 现在,我们普遍认为,金圣叹的出名是因为评点《水浒传》等“才子书”,但他在晚明的名气,更主要是源于他的灵媒身份。
  • 胡适说,金圣叹是17世纪的一个大怪杰。
  • 人家就问他,什么是“自由身”?他炫技式地解释说,“酒边多见自由身”,这是张籍说的;“忙闲皆是自由身”,这是司空图说的;“世间难得自由身”,罗隐说的;“无荣无辱自由身”,寇准说的;“三山虽好在,惜取自由身”,朱熹说的。
  • 金圣叹的悲剧,在于生不逢时。不甘心空抱才华而无所用于世,又不愿意为了博取功名而放弃底线,牺牲自由,最终只好牺牲了自己大半生的好心情。
  • 一个人的思想若与时代错位,领先时代愈多,所受痛苦就愈烈。
  • 在徐增的眼里,金圣叹有着随和的性格,可爱的脾气。他说:“圣叹无我与人,相与则辄如其人。如遇酒人则曼卿轰饮,遇诗人则摩诘沉吟,遇剑客则猿公舞跃,遇棋客则鸠摩布算,遇道士则鹤气冲天,遇释子则莲花绕座;遇辩士则珠玉随风,遇静人则木讷终日,遇老人则为之婆娑,遇孩赤则啼笑宛然。”
  • 豁达者在悲剧中参透人生世相,他的诙谐出于至性深情,所以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
  • 造物真轻忽,翻欢作泪零。
  • 一生追逐名声,到头来反为名声所累。金圣叹的人生,总是跌落得让人唏嘘。
  • 一个伟大的人物,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受难,或者两个都在受难。
  • 有些人的苦难是没得选,有些人则是出于信念。陆游属于后者。
  • 苦难与黑暗,给了他一颗强大的内心。
  • “他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
  • “带汁诸葛亮”讽刺那些才干自比诸葛亮,但一上战场就落泪而逃的人。
  • 我评论个电冰箱,自己还得会制冷啊?
  • 他的意义,就是以他的悲剧告诉时代,告诉历史——面对强敌压境,举国噤若寒蝉,举国歌舞升平,没有忧患意识,没有阳刚之气,这个国家大概没什么希望吧。
  •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从来不是金钱或地位,而是思想境界。
  • 士类中有此,真足为顽儒者一表率。近世儒者高谈仁义,大都堂奥佛老而支离程朱,至于趋炎附热,则无所不至,视此老有余愧矣。
  • 中举这么大的幸事,他则认为不过是儿戏。他说,中举秘诀无外乎每天背诵几篇范文,等到肚子里有三五百篇范文了,在考场上审对题目,根据题目默写一篇上去,保准高中。
  • 合群是合群者的通行证,孤独是孤独者的墓志铭。
  • “人生出世,此身便属人管了……入官,即为官管矣。弃官回家,即属本府本县公祖父母管矣。来而迎,去而送;出分金,摆酒席;出轴金,贺寿旦。一毫不谨,失其欢心,则祸患立至,其为管束至入木埋下土未已也,管束得更苦矣。我是以宁漂流四外,不归家也。”
  • “今世俗子与一切假道学,共以异端目我,我谓不如遂为异端,免彼等以虚名加我,何如?”
  • 他批判程朱理学,指出所谓正统人士都是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他极其痛恨那种“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伪道学家们。
  • 启蒙者,被称为盗火的人,时常要冒着“身败名裂”乃至付出生命的危险。
  • “人尽如此,我亦如此,公亦如此。自朝至暮,自有知识以至今日,均之耕田而求食,买地而求种,架屋而求安,读书而求科第,属官而求尊显,博求风水以求福荫子孙。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讲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我怜东家之饥矣,又思西家之寒难可忍也……”
  • 平生所贵者无事,而所不避者多事。贵无事,故辞官辞家,避世避地,孤孤独独,穷卧山谷也。不避多事,故宁义而饿,不肯苟饱,宁屈而死,不肯幸生……无事固其本心,多事亦好度日。”
  • 卫道士们的虚伪正在这里:纵情声色也罢,男盗女娼也罢,只要不公开化,就是许可的。相反,李贽公开向这种虚伪性挑战,却变得十恶不赦。
  • 尼采说,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 如果说,张勋留的是政治野心的辫子,王国维留的是文化象征的辫子,那么,辜鸿铭留的就是刻意搞笑的辫子。
  •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 辜鸿铭是一个狂傲的人。老实说,这种人不大好相处,但他的幽默个性恰好弥补了性格乖张的不足。所以他的同时代人,无论踩他也好捧他也好,都承认他是一个擅长搞笑的怪咖。
  • 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孔会拜孔子,孔子要上吊。
  •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 林语堂说,辜鸿铭是一块硬肉,不是软弱的胃所能吸收。
  • 辜鸿铭后来听说了,对袁的幕僚说:“这话说得很对,但要看所办的是什么事,如是老妈子倒马桶,自然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之外,我不知道天下有什么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的。”
  • 共享经济古已有之,青楼妓院是也。
  • 但这一“守”,守住了真性情。保守,就是不随大流。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坚持终生不随大流,则是难上加难。想想看,你一个人在路上走,往前走,往后走,都没有压力,但是,当你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往你相反方向跑,这时候你心里不发毛?不想掉头拔腿跟着他们跑?

受苦受难的大人物

  • 更大的遗憾是,盛唐诗坛的两个大咖,李白与王维,彼此错过,终其一生,未曾晤面,互不相识。
  • 个性张扬的人,往往会把内敛平和的人看得一无是处。
  •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 王维一生都在做官,却拼命想归隐田园;而孟浩然一生归隐田园,却拼命想做官。
  • 唐代科举制,试卷上不糊名,主考官不仅评阅试卷,主要还参考考生平日的诗文和声誉来决定弃取。
  •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 生活不仅有田园与诗,还有眼前的苟且。
  • 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心灵园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人生会感觉不一样的。
  • 多年后,他在给好基友元稹的书信中,回忆当年为考进士到底有多拼,白天和黑夜都在读书,废寝忘食,以至于内分泌失调,口舌生疮,皮肤无光泽,年纪轻轻就齿发衰白。
  • 是的,人家赏识你,是希望你的歌唱得跟夜莺一样动听,不是希望你来充当饶舌的啄木鸟。
  •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 一个人当然要奋进拼搏,但能否有大作为,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 有的朋友只在酒酣耳热之际,酒醒了,连哥们的名字也想不起来。有的朋友只在富贵繁华之时,没落了,朋友们都得了健忘症。有的朋友只值五毛钱,不用一块就把你卖了。还有的朋友能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
  • 朋友如衣服,功名如手足
  • 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功名插朋友两刀。
  • 仔细想想,你人生中90%以上的朋友,是不是都是阶段性的朋友?
  •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很多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死去了。因为一旦过了那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都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 人生无法选择顺境或逆境,但可以选择对待顺境或逆境的态度。
  • 当你心中饱含包容和善意的时候,别人也会回敬你包容和善意。
  • 很多人喜爱王阳明,是因为他不是一个空头学问家,而是一个实在的行动派。
  • 在最好的时候,做最坏的打算。所以他的心境,始终是平的。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无论何时何地,无人能替你看顾自己的内心。我们行走在黑暗之间,没有星月,没有烛光,只有压力,只有苦难,路途陷入绝境,只在这一刻,遵从内心的选择,恍然就有光明在前。
  •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历史,跟所有人扮了个鬼脸;只有他,唐伯虎,报之以狂笑。
  • 江南人尽似神仙,四季看花过一年。赶早市都清早起,游山船直到山边。贫逢节令皆沽酒,富买时鲜不论钱。吏部门前石碑上,苏州两字指摩穿。
  • 命运要击垮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很难;但要击垮一个顺风顺水的人,太容易。
  • 他在《夜读》一诗中说:夜来枕上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 境遇一顺,唐伯虎的疏狂本性又回来了。
  • 镜里自看成一笑,半生傀儡局中人。
  • 人生得意,整个世界都顺着你;人生失意,连狗都与你作对。命运,就是这么赤裸裸,这么现实。
  • 不曾深夜痛哭,不足以语人生。
  • 人回到山水之间,也就无生无死,无念无欲。
  • 唐伯虎之所以是唐伯虎,是因为他能将一个负面事件,以自己非凡的识见、奇思和胆量奋力反转出一片新天地。
  • 如果没有1499年的科场案,唐家也许会走出一个大官,而世间则少了一位大才子。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二 政治家:不要只看他的演技,要看他的人性

  • 历史就是个任人删改的文件夹。
  • 赤壁之战,打得曹操屁滚尿流。夷陵之战,打得刘备客死白帝城。
  • 曹操后来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以表示对这名晚辈兼劲敌的尊重,连带着伤害了亲生儿子曹丕、曹植们的感情。
  • 以孙坚、孙策旧部为代表的淮泗将领,留任一批,比如周瑜、程普等,这是枪杆子;躲避战乱流亡江东的江北士人,留任或起用,比如张昭、诸葛瑾、步骘等,这是笔杆子;最后吸纳江东豪族入股,顾陆张朱“四大家族”都来了,这是钱袋子。
  • 他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很高的位置,经常发表内部讲话,做部下的思想工作,用事例说服人,用感情打动人。
  • 易中天说,曹操的政府有点像“沙龙”,刘备的政府有点像“帮会”,孙权的政府有点像“家庭”。
  • 孙权的谥号牛哄哄,叫“大皇帝”。古往今来,只有秦皇嬴政自称“始皇帝”能与之媲美了。这么“大”的野心,换来这么弱的存在感,真是历史的讽刺。
  • 赵匡胤想不到的是,陈桥兵变后16年,公元976年,他自己也会在一场诡异的大雪之后离奇暴亡;而他仅存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先后一个自杀,一个离奇暴死。 历史,是有轮回的。
  • 获得后世点赞的明朝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这两位“祖”字辈之外,也就三个: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明孝宗朱祐樘。
  • 越是大权在握,越要谨慎使用权力;越是有能力任性,越不能由着性子来
  • 据说世界上第一把牙刷也是他于1498年发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猪鬃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
  • 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人不知道自己有错。很多帝王至死不知道自己有错,朱祐樘是个例外。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 克制而不折腾,让子民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德政。古今皆然。
  • 发动群众斗群众,仅仅只有16岁的崇祯皇帝对此却谙熟于胸。
  • 手下知识分子太少,智囊力量不足,是李自成革命“创业团队”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短板。
  • 手下知识分子太少,智囊力量不足,是李自成革命“创业团队”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短板。
  • 首先,要有所收敛,减少杀戮和屠城,收买人心;第二,便是救济百姓,每攻下一座城市,便将俘获的钱米赈济百姓;第三,则是进行革命“舆论宣传”。
  • 自古贵师出有名。无论做什么事,最好能有个由头。由头越大,助力越多,阻力越少。

带血的皇冠

  • 陈汤却是个大人物:灭北匈奴,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人,正是陈汤。
  • 对务实的汉武帝来说,你儒生借异象、托天意粉饰太平可以,但批评时政?绝对不行!
  • 公元前后,全球开始进入“小冰期”,自然灾害接二连三。举目望去,天下尽是“不祥之兆”: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 汉哀帝自己甚至也动念要将天下禅让给自己的男宠董贤。
  • 胡适写《王莽》《再说王莽》二文为王莽翻案时,称赞王莽是一个大政治家,并给了王莽一个头衔: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 王莽,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最名正言顺的“篡位者”,在为理想打工的路上,被理想给坑了。
  • 再之后,陈代梁,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继而北周灭北齐,隋又取而代之。
  •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 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在杀了两个同父同母所生的亲兄弟,同时又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个儿子全部斩尽杀绝后,已经掌握了长安城内外的绝对军权和政权。在屠刀之下,连李渊这个当父亲的,也感觉到了内心的震撼和恐惧。
  • 因为酷吏政治这玩意,只能施一时,而不能行一世
  • 从此事看来,她想要进行女性的皇权革命,但最终却发现,自己还是输给了那个男权社会的汪洋大海,因此而泪流满面。
  • 她死后,乾陵前竖立起了一座高大耸立的无字碑。无言以对,一代女皇,一生功过,最终任人评说。
  • 郑和在朱棣在位期间六下西洋,其中不为人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在海外寻访建文帝的行踪。

三 枪杆子、钱袋子,用得着是宝,用不着是草

  • 陈寿修《三国志》,三国各路英豪中除了那些有帝号的,就俩人单列为传: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陆逊了。
  • 一个人如果让皇帝对他心生恐惧,那这个人的政治生命怕是要到头了,甚至性命也要搭进去。
  • 用政治谣言和诬告,时刻敲打、警示你,让你时刻处在高压和危机之下。表面风光,战功赫赫,内心焦虑,不敢乱想。这就两全其美了。
  • 权力,是不认道理的。李靖对权力的洞察,深入透彻——权力,从来只认结果。
  • 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
  •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 骂人不带脏字,杀人于无形,这就是读书人的厉害。
  • 平生自许捐躯易,遥制从来报国难
  • 说到底,管他名臣还是干将,在嘉靖、隆庆、万历等三朝皇帝们看来,无论是海瑞、张居正,还是戚继光,无非都只是大明帝国的家奴而已,帝国需要你时你要招之即来;帝国不要你时,也能让你人头落地、身败名裂,能保得一条性命,已属万幸。
  • “依稀已觉黄粱梦,却把梅关当玉关。”

帝国“首富”系列

  • 当别人散财求平安的时候,他反其道而行,相信富贵险中求。
  • 从古到今,我们社会就在崇拜财富和仇视富人的怪圈里打转,几千年都出不来。一个首富诞生了,大家都膜拜叫好;同样一个首富倒下了,大家还是拍手称快。
  • 先后六次出面借到了外债1595万两白银,从而保证了清军军费,顺利平定新疆。
  •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做了一个专辑,统计了过去1000年里全世界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位是中国人,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
  • 超级财富来自垄断性的贸易,而垄断性的贸易,自然需要政治的加持。
  • 所谓“商而优则仕”,不仅仅是一种商人心理自卑的表现,更是一种寻求政治加持和保护的密码。
  • 因为即使贵为首富,他也只是风雨飘摇的时代和帝国中一朵浪打的浮萍,如此而已。
  • 官营经济的弊病就在于此。当政策的实行是为了一个集体崇高的目的,比如打匈奴、反侵略,那么百姓、商人为国家让路,勒紧裤腰带,这都不成问题。但当政策变了味,成为掌权者满足私欲的工具,比如好大喜功、挥霍无度,那么这个国家的主要矛盾肯定会发生转移。
  • 他现场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不搞国有经济,那么一旦外族入侵,我们拿什么去保卫国家?

传奇商帮

  • 说真的,这些年红的都不是历史,是影视娱乐产业。
  • 比如他们创造的“万金账”,堪称中国最早的合伙股份制。在缺乏资本的情况下,陕人合伙筹措资本,将各家投资人的股份、分红和认债等都明文造册。账册为布皮纸心,包装精美,长期锁在柜中保存,逢退股、纠纷时取出,名为“万金账”。
  • 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甚至喝工夫茶什么的,都被当作潮商成功的基因。但大家一听,就感觉很不着调。
  • 其实,做生意最讲究天分和传统。
  • 做生意最讲究天分和传统。
  • 潮汕商帮,一般指原潮州府所辖八县,即潮安、潮阳、揭阳、澄海、普宁、饶平、惠来、丰顺八个县的商人群体。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则包括汕头、潮州、揭阳3个地级市,以及划归梅州的丰顺等地。
  • 其他地方人尤不可及的是,潮人的商业冒险精神。一旦认定了有利可图,就倾家投入,赌赢了立马成为巨商富贾。

四 历史其实是“灰”的,非黑,非白

  • 读历史有一大忌讳,即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 你们劝我呀,劝我呀,朕从谏如流,会听的。
  • 杨坚所谓的“不得自由”,就是权力欲太强。这个世界上的工作狂,其实跟杨坚都是同一种性格。
  • “不怕你有原则,就怕你没爱好”
  • 节俭,用来要求自己才叫节俭,用来要求别人就叫吝啬。
  • 节俭是一种美德,很好,但是,适度的奢侈也不全是坏事,还可能是整个社会进步的阶梯。一个没有消费欲望,没有炫富追求的社会,迟早会陷入发展的困境。不追求奢侈,也就不崇尚打拼,这个社会终将处于一种低端的发展状态。
  • 总之,杨坚这个人,的确是个伟人。但是,再伟大的人,也有他的毛病。我们读历史,不能用他的毛病去否定他的功绩,但也不能用他的功绩去美化他的毛病,要跟法官断案一样,讲求客观公正。
  • 什么都可以去挑战,但千万不要挑战大老板的面子和权威
  • 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恩每饭总难忘
  • 临行前,他写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中一首,后人耳熟能详: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 睡觉的人继续做梦,睡醒的人继续沉默,直到更响的炮声在耳畔轰鸣,惊得所有人更加迷失、恐惧、不知所措。
  • 所以说“林则徐”常有,但配得上“林则徐”的时代,罕见。
  • 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 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另外三位为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 但弱国无外交,权臣如李鸿章,也终究难挽败局。
  • 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侵入台湾,左宗棠誓死抗击,并向李鸿章求援,李鸿章也是爱理不理,将个人私愤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 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 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伊藤博文曾经对李鸿章说:“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 台湾之战,让日本人印象深刻。日本人感叹,自甲午与中国开战以来,“在台湾才开始遇到了真正的抵抗”。 对刘永福的黑旗军,日本人则评价说: “虽为敌人,其勇敢真值得赞叹,可称为中日战争以来未曾有的勇兵。”
  • 孙中山曾说过:“余自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

离奇案

  • 刘太后刘娥权术之高深,不亚于吕后和武则天
  • 要彻底抹黑一个人,掌握舆论是多么重要。
  • 或许政治,本来,就没有真相。

五 微观国史,脉络无比清晰

  • 历史惯性强大到了超越个人作为。
  • 不仅秦、隋两代统治者如此,大国心态下的统治者都容易陷入盛世迷魂阵不能自拔。
  • 传统帝国的皇帝任何时候都要谨防堕入盛世迷魂阵,这条禁忌甚至比制造盛世本身还重要。
  • 黄巢,是屠戮唐朝贵族的超级杀手。
  • 黄巢叛军被平定后,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贵族们,又迎来了“白马之祸”。
  • 阶层流动之后,消费的特权意识也没那么浓厚,商品经济更对这些新贵的胃口。
  • 仁宗说:“你知道吗?因我宫中如此冷落,外面人民才会如此快乐。我宫中若像外面如此快乐,那么民间就会冷冷落落也。”
  • 一个社会中最底层的人有没有生存空间,任何时候都是检验一个朝代好与不好的试金石。
  • 认识跟实践是两码事。很多事情,认识到位了,但没做或做不好,就等于没认识。
  • 人家早就比你先进,完了还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制新式武器。我们呢,痛定思痛,一切照旧,忙着吹牛,搞政绩。
  • 为什么这样说呢?武器多了,就要有制式要求,要形成标准化,即同一种武器的技术参数必须相同。这样,枪也好,炮也好,弹药也好,在军队训练以及战争中的使用才能统一顺畅,发挥最大的杀伤力。
  • 用先进的武器,去武装落后的头脑,照样挨打。

历史地理

  • 这就要提到中国行政区域划界的两个重要原则:“随山川形便”以及“犬牙交错”。
  • 由于各个行省都没有天险作为屏障和守护的依托,最终,元朝在元末的农民大起义中,蒙古人的官军几乎无险可守,元帝国的崩溃,与这种过度讲究“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域划分,也有着深刻的渊源。
  • 从广义来说,所有可进入四川地区的道路,都可称为蜀道。但狭义上的古蜀道,指的是连接陕西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的道路。
  • 唐代以前,中华帝国的外部敌人主要来自西北边境,故大抵而言,一个进取的王朝更偏向于选择靠近前线的长安,而一个守成的王朝则选择相对远离前线的洛阳。
  •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必须分离,这是一条不成文的法则。但是,政治中心与军事重心必须重叠,这是另一条不成文的法则,历代君王都谨守不违。稍有差池,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 只有长安,曾经在长达1077年的时间里先后做过11个王朝的首都,可谓千古一城。
  • 关中平原原始森林的毁灭、水资源的锐减、自然气候的剧变,以及漕运的断裂——只有这些,才是导致长安自唐末1100年来一蹶不振、不能立都的根本原因。
  • 但从唐朝中期以后,随着东北方向的契丹、渤海、女真等少数民族的相继崛起,中国的军事政治地理格局,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 中国的首都和历史重心,最终逐渐实现了从西到东(长安—洛阳—开封)、从南向北(杭州—南京—北京)的东渐北移“十字架”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