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心理学套装(共四册)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
- 对于多数人而言,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的身上。 那时,我们就是在摧毁对方的真实存在。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2)
-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3)
- 在关系中受伤的时候,适当从关系中跳出来一下,用那只旁观的心灵之眼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4)
-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5)
- 我们常说的自爱,其实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那么,所谓的自虐,其实常是“内在的小孩”攻击“内在的父母”,或“内在的父母”惩罚“内在的小孩”。
- 任何人,只有自己愿意努力改变自己时,性格的改变才有可能。假若一个人不愿意主动去改变,那么任何人想改变他的努力恐怕只有失败,而没有成功的可能。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6)
- 先是有孤独,然后又有逃避这份孤独的执着活动,接着这份执着就变得非常重要,它操纵了你整个人,使你无法看清真相。”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7)
- 停下来,聆听,而且什么都不做,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办法。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8)
- 假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9)
- 如何拒绝你?没有敌意的坚决。 如何深爱你?不含诱惑的深情。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0)
- 优秀的小说,总是容易读到宿命论的味道。然而,假若有命,命由谁定?
- :未被实现的愿望,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1)
- 人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一个人感觉,他欠了你的,他会倾向于忘记你。相反,如果你欠了他的,那么他会一直记住你。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2)
- 只要是自由恋爱,就应该试着不谴责对方,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答案,然后主动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3)
- 真爱是一定要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从而一定要看到对方的真实需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得理解对方,能够放下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4)
- 感觉比理性可靠,身体比头脑可靠
- 我们很容易执着于过去拥有过的快乐,于是不能活在当下。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5)
- 这也是多数爱情故事的共同遭遇。某些感觉太好了,于是我们想一再重复它们,结果这些感觉成了阻碍,令我们看不到当下的美好。
- 活在当下,才能全神贯注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我认为,是卓越人士的共同特点。
- 要活在当下,重要的是破,而不是立。我们要认识自己当前的渴望,明白它们一定是源自过去,然后试着放下它们。当你能做到放下时,你就能洞见当下事物的本质,然后这洞见力就会自动告诉你,你该怎么做。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6)
- 与过去取得链接,在心理治疗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总是因为过去太痛苦才将心关闭,本来我们想关闭的只是和某几件痛苦往事的链接,但最终我们关闭的,却是心的整个通道,从而失去了与其他人乃至万物的链接。
- 这并不是因为痛苦在日益累积,而是因为他想逃避这些痛苦而逐渐将心关闭,而钱是帮助我们将心关闭的最佳工具之一。
- 心化开了,就可以看到别人的痛苦了
- 内心藏着太多痛苦的人,非常害怕失控,而从空中向下自由坠落,是他们最恐惧的事情之一,不知有多少人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失控,等于死亡。”
- 据佛教的说法,对于缺乏觉知力的灵魂,在生与死之间的空间中,命运之风就像暴烈的鞭子一样,令这些灵魂无比恐惧,于是不断地狂奔,而无形中就投胎了。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因为,人在临死的一刻,会突然间拥有一种能力看到自己的一生,那时无数人会无比懊悔,但悔之已晚。
- 概括而言,头部的感受常常和对别人的不好评价联系在一起,胸口的感受是关于爱与非爱的,而小腹部的感受则和力量有关。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7)
- 假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现在就去检视一下你的成长历程,这会帮助你从别人的评价中解脱出来,从而投入地去做你喜欢的事。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8)
- 所以,请不要迷失,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自我价值,而忽视了最值得珍视的关系。
- 不要迷失在外在的价值中,相反要学会看到自己去掉所有外在后的本真存在,也要看到别人去掉所有外在后的本真存在。并且,我们要学会爱自己的本真,也要学会爱别人的本真,而假若有人能做到只爱你的本真存在,你与他的关系,就是最可珍惜的关系。
-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说,重要的不是去做什么,去想什么,而首先是放下。我们必须放下我们许多习惯了的虚妄,而改造别人的梦想,就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虚妄之一。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19)
- 拥抱真相是走向解脱的唯一途径,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们必须诚实地直面自己的人生真相,这时不管产生什么感受,都要尊重它,而随着感受越来越纯粹,它最终会将你带向解脱。
- 我们须明白这一点,并永远保留自己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权,永远拒绝任何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因为那个人不管多么贤明,他一定仍然是个凡人,他仍然一定会谋他的私利,而最大的私利,其实不是钱财名利,而是权力,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的欲望。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20)
- 奥勃良:“我们对别人的好处并没有兴趣,我们只对权力有兴趣……温斯顿,一个人是怎样对另一个人发挥权力的?” 温斯顿想了一想说:“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
- 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处于一场困扰的婚姻或其他种类的关系中,或者觉得自己被驱使着追求社会成就或经济成就,也许你需要的就是一场大扫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天早晨整理床铺就是一种精神举动。”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21)
-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22)
- 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24)
- 承认自卑,因为自卑就是真相。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
- 看起来最谦逊的人,骨子里也是以谦逊为荣的;看起来最痛苦的人,也是一边痛苦一边自大的。
-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 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地流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但当念头可以停歇时,真相会自然映现。
- 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放下。若想看到别人和其他事物的真实存在,你至少要有某个时刻,可以放下你的“小我”。
- 地震等重大灾难对幸存者造成的心理冲击主要有两点: 1.受伤、亲人遇难和财产损失等实际丧失带来的痛苦; 2.控制感被破坏。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2)
- 控制感被打破,会令一个人的人格暂时解体,他会从“我能掌控一切”的强大感迅速转向“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无能为力感。
- 这种对人的控制欲望无所不在,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中越觉得自己有掌控感,他的控制欲望就会越强,而控制感被破坏后,他的反应也会很强烈。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3)
- 因为,在和苦难抗争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抗苦难的武器。但是,如果没有苦难了,武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 受虐的好处:道德正确+逃避责任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4)
- 成为受虐者这该多痛苦多受伤啊!但是,受虐者有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你伤害了我,所以你应该对我的痛苦负责。
- 二元对立的“小我”结构只能导致优点和缺点并存,并且优点几乎总是缺点的另一面,我们选择了优点也就是选择了缺点。我们能做的,不是只要优点而不要缺点,而是在接受优点的同时接受缺点。
- 心理学学到最后,就会失去同情心。因为你总会发现,在不是非常明显的强迫情形下,不幸总是不幸者自己选择的结果。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5)
- 苏格拉底说,知道得越多越明白自己无知,而只有接受自己的无知状态,才可能知道更多。相反,那些总认为自己知道很多的人,也就是真的无知了。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6)
- 怎样才能打破自恋幻觉呢?一个关键是,彻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是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7)
- 只有少数人会在遭受打击后,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而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灵活的、更适合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 我们说“相爱”,但其实只是试着将爱人拉进自己的逻辑,我们看不到爱人的真实存在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8)
- 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几乎都有一个权力欲望超强的抚养者。
- 然而,他们的故事也说明,一个支配者与一个依赖者不可能永远相得益彰。当支配者感到厌倦了,或依赖者想走向独立了,他们的关系就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9)
- 这样的男人是在做洗脑的工作,将自己所爱的女人的意志洗去,然后将他心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加在爱人身上。并且,他们所幻想的这个女性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点——永远知道他在想什么,永远不会违背他的意志。
- 《圣经·创世记》中写道,原来人们说一种语言,他们齐心协力要建一座通天塔。上帝想阻止这个工作,于是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当语言不通时,这个塔便建不下去了。这就是“巴别塔”的含义。 当理解不存在时,一个关系便成了巴别塔。
- 如实地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爱恋人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头脑中建构出来的形象,这也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应该努力做到的一点。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0)
- 一个人想和你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外部关系,就意味着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模式。
- 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常常不是外在力量上,而是人格力量上的。并且,真正自信的人,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1)
- 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就会如何对待别人。如果我们否认自己,我们也会容易否认别人。
- 如果她全面接受了自己,既能接受自己的脆弱,又能欣赏自己的优秀,那么,她也会安然地接受男人,欣赏他的优秀,接受他的脆弱。这时候,关系会自然而然地变得和谐。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2)
- 低挫折商的人一个重要特征是将挫折扩大化,即当事人会将一个挫折的恶果延伸到其他方面。于是,他们遭遇到一个挫折事件后,很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从而觉得一切都糟透了。这样一来,一个挫折事件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让他因为一个挫折而否定自己的一切。
- 就是要学会就事论事,遇到了什么问题,就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单独的问题来处理,而不要把其他的问题搅进来。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3)
- 心中充盈着爱与被爱的体验的孩子,是不会太乖巧的。相反,他们会醒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怕给父母惹麻烦。同时,他们也会努力地去表达自己的爱,而不会轻易退缩。
- 对于一个1岁前的孩子而言,不存在溺爱,怎么爱都不过分。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养育者看到孩子的真实需要。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4)
- 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哭了?因为绝望啊!哭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的愿望的表达,如果愿望都不表达了,这该是多么可怕的结果啊!
- 所谓的“鬼”常是孩子心中“坏妈妈”形象的向外投射。妈妈总是有好有坏的,而如果坏的一面太多,孩子为了捍卫他和妈妈的关系,就会将“坏妈妈”的形象和他对“坏妈妈”的恐惧、愤怒甚至仇恨都压抑到潜意识中,而“鬼”就是这些潜意识的表达。
- 对事不对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个关系中,如果对方做错了一件事,你可以坦然地指出对方做错了这件事,但不要因为这件事而否定这个人。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5)
- 过于偏执的理想化背后藏着的都是严重的分裂,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我”,它们组成了我们特定的内在关系模式,并且,我们会将这个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人际网络中。于是,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外部人际关系网络。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6)
-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
- 如果这个社会中普遍的逻辑是谁欺负我,我反击谁,那么这个世界要美好很多。但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更常见的逻辑是,强者欺压弱者,弱者欺压更弱者。
- 爱的炮灰。有时,我们会甘愿做一个人的炮灰,觉得那样才有爱一个人的感觉;有时,我们会要求别人做自己的炮灰,以此来证明这个人的确爱自己。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7)
- 我们爱一个人,多是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越多,我们对这个人就越在乎,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甘愿为他去死”。
- 那些只付出不索取的人,他们很少会得到接受他们帮助的人的尊敬,甚至一些人对恩人的仇恨胜于对其他所有人的仇恨。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8)
- 真实就是美,“不完美才是好东西,它可以选择谁进入我的世界……你的女生也不完美,关键是,你们是否合适”。
- 恋爱关系,是比治疗关系更为深层的关系。既然威尔不敢与心理医生建立关系,那么他更没有勇气去和自己所爱的女孩建立真正的关系。或者说,这是更为艰难的挑战。
- 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逻辑看对方。结果,越爱时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时就越坚持自己的逻辑,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
-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我们常讲自我价值感,其实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孤独的价值感,而是关系中的价值感。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19)
- 没有了心,人就会被体系异化
- 经常是痛苦才会让一颗僵化的心复活,一个高僧说:“心一次次破碎,只是为了把心打开。”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20)
- 权力狂也常常是工作狂。工作,多数时候总是在一个体系中,而任何一个体系的核心规则都是权力。
- 没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羞愧。因这份羞愧,而觉得自己存在着的一切都是丑陋,但一旦有爱的光逐渐照进来,存在着的一切都是荣耀。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21)
- 可只有品味到感情寂灭的人才知道,能与这种寂灭在一起,你才真正碰触到了存在。
- 对感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所谓含蓄,就是对感情寂灭的美感表达吧。但再怎么表达,骨子里还是无望。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22)
- 我深信,答案就在我们心中。当我们先找到自己的心,再能感应到别人的心乃至万物的灵时,孤独就消失了。
-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逻辑是正确的,这个世界在按照他相信的那一套逻辑运转。如果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我们就会以为,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真正的深层逻辑一定是自己掌握的那一套逻辑。要证明这一点,只需要将别人“轻轻推一下”,这些人就会陷入自己的逻辑中。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24)
- “纵令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还是要流向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所谓人生便是如此……有时候你太急于将人生纳入自己的轨道。假如你不想进精神病院,就要心胸豁达地委身于生活的河流。”
- 你在不在乎一个人,是你的事;那个人在不在乎你,是他的事。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
-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与接纳痛苦的程度成正比。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
- 它让我明白,深入地碰触自己内心的黑暗,而不是逃避黑暗去追求快乐乃至一个外在的好形象,这才是治愈之路。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3)
-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必然会经历以下这个循环: 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
- 人就是非理性的,人们都是根据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总结出自己的人生信条,这些信条发展出的自动思维左右了我们现在的行动。这听起来很荒诞,但这就是事实。”
-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4)
- 一、接受心理问题,带着你的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 二、打开心扉,寻找你身边的“业余心理医生”; 三、理解他人,自己去做一名好的“业余心理医生”。
- 逃避问题及其内在痛苦情感的倾向是所有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5)
- 这就是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其他的焦虑形式,只是这两个内容的延伸而已。
- 关键是要摈弃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抵制焦虑的信念,因为这一种信念无异于宣称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或不想受到任何威胁。但如果我们承认受到了威胁,就能使拯救的手段得到发展。
- 任何真切而纯粹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6)
- 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7)
- 作为一个人,我们必须深入地探讨自己经历过的所有事件以及教训,只有在这个深度上我们才能发现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决策能力。发生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处理。无论我们出生、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我们都要从中学到经验与教训,并学会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 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8)
- 对世界而言,控制欲望是万恶之源。 对个人而言,控制欲望是万病之源。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9)
- 我们常以为,要一个人对自己好,就该先对他好。但是,更好的办法是,你想让一个人对你好,就请他帮你一个忙。这个办法之所以更好,是因为我们都很自恋。多数时候,我们看似爱的是别人,其实爱的是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0)
- 如果一些感受在自己身上产生了,就必须接纳它们、认识它们,这才是自我和谐之道。
- 按照斯托茨的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一个人的AQ:控制(Control)、归因(Ownership)、延伸(Reach)和耐力(Endurance)。由此,斯托茨又将AQ的得分称为CORE。
- 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1)
- 好的愤怒,针对的必须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你对这个人愤怒,你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并且愤怒地表达才会有效果。如果这个人惹了你,你不敢对他愤怒,你跑去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人身上。那么,你发泄得再厉害都没用,因为对象选错了,那样愤怒就没有任何意义。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2)
- 你不能也不必像小孩子一样,一感受到愤怒就发泄出来,但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的愤怒,并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愤怒,然后富有智慧地去处理它。
- 化解悲剧的唯一道路是接受失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3)
- 头痛常意味着别人的意志对你的入侵。
- 抑郁症常源自两个方面:一是重大的丧失;二是压抑的愤怒。
- 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4)
- 海灵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5)
- 好人,势必有一个特点——牺牲自己的需要。 坏人,势必有一个特点——纵容自己的需要。 好人与坏人,就这样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平衡。
- 我是一个好人,好人其实很多时候蛮卑鄙的。
- 在人际关系中,需要的满足最好是平衡的,你可以付出,你也可以索取;我可以从你那里得到一些满足,我也可以去满足你。 这时,需要或者说能量是流动的,我的心得到滋养,你的心也得到滋养,这个关系也得到了滋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6)
- 心理学说,关系就是一切。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则说,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 当我将你视为满足我的需要的工具与对象时,这一关系就是我与它。 当我没有任何期待与目的,而是带着我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时,这一刻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 自卑,只是因为缺乏爱 一个人想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这反映了他的内心。 一个人能与你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模式,也是由你决定的。
- 通常而言,童年得到的爱越多,一个人就越是难追。这样的人会相信自己的感觉,凭感觉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如果他觉得你是他想要的,那他可能很快接纳你;如果不是,那么可能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是没有用的。 相对而言,童年得到的爱越少,一个人就越容易追。只要你对他很好,他就很容易感动,而暂时接纳你。不过,他是一开始容易追到,但以后会很难相处,因为他会过于敏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7)
- 许多恐惧,无须战胜。恐慌的背后,常藏着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答案;恐慌程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
- 理解自己的处境,比急着去做一些改变更重要。假若你能很好地聆听你内心的声音,你就会自动找到更好的答案,而好的改变也会自然而然地随之发生,因为你会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 我们很容易自恋,常以为自己一个人就OK了,我们不需要别人。结果,因为人际关系的欠缺,我们常会有一些轻微的恐慌。这些恐慌也都在提示我们,关系的重要性,超乎我们的想象。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19)
- 爱不会失去的,只要你爱过,在爱面前,生死是渺小的,爱你的人无论到了哪个时空都会爱你。
- 追求优秀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特别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答案。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0)
- 真正的个人主义并不会导致恶。真正的个人主义是忠于自我,从自己内心寻找答案,完善自我,最终抵达自我实现。
- 最好的境界还是心理学家科胡特诗意的表达——“不含敌意的坚决”,即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自己不陷入负性情绪中,同时又坚守自己的立场。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1)
-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无论他的现实状况如何,他都会在梦中把自己想象得更有价值;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无论他的现实状况如何,他都会在梦中把自己想象得很卑微。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2)
- 重要的亲密关系是我们生命中的拯救者,遇到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那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情。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3)
- 若要寻找真正的支撑,我们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在,回到自己的心。
- 在中国做事情,请客吃饭是必需的。因为,你必须要证明你的“心”,而证明方式就是要照顾好对方的“身”,把对方侍候好了,让对方觉得你“有心”,他们才能发出自己的“心”,去照顾你的“身”,给你的“安身立命”提供帮助。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4)
- 所谓接受,即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实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5)
- 童年时所受过的苦,长大后我们会再受一次,不过,这次的受苦,目的是纠正童年的错误。
- 若想最快地获得自由,就要接受并尊重自己暂时难以抵达最佳状态的事实。假若看到了自己的成长,那么也要接受这个事实。
- 渴望改造别人,其实是一种自恋状态。
- 假若你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卑微性,你会明白,你越懂得接受,你的心灵所享有的自由度就越高。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6)
- 自我实现者,一方面是疾恶如仇,另一方面是对人性的脆弱抱以深深的同情。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7)
- 尊重你的感觉,接受你自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那么你一定会很有判断力。
- 拥抱真相只是开始,整个心理治疗过程可以说是三部曲,即理解、接受和改变。不要急着去改变,要给自己耐心。因为改变很难,一旦看到不能立即改变,你很容易会急躁,你会质问自己,你为什么还不改变?改变自己是生命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容易实现。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29)
- 仪式只是为了告别,而不是为了忘却,因为事实一旦发生,就注定是我们命运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接受这一部分,忘却既不能真正做到,也不利于心灵的康复。
- 用灵魂来导向自己的行动,你就会觉得更有仪式感。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
-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
- 荣伟玲说:“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但是,生命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我们能作选择。而恋爱,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全交给潜意识去指挥,努力去救自己救恋人,那么我们每一次恋爱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治疗机会。”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4)
- 过去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很多时候,我们刻意去寻找与父母不同的人。但实际上,恋人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却常常是他(她)与父母相似的地方。
- “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 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 记住,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5)
- “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 黄家良说,我们看别人的事情,经常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是事实。要想知道事实,就必须去了解对方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事实。
- 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如果不明白工作与家的分野,而将权力规则带回家,那就形成一种“权力的污染”,会引出很多问题。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6)
- 不是只有成功人士才把权力规则带回家,在单位里总是被控制、受人气的人,自己又特别在乎权力,那么,回家以后,就容易把气撒在配偶和孩子身上,并有可能显示出更极端的控制欲望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补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 如何避免将权力规则带回家呢? 第一,要有明确的意识,将工作和家分开。告诉自己,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 第二,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可以在家继续工作,但不要将工作的气氛带回家。 第三,保持整个家庭系统的平等。在工作中,必然会有领导。但在现代家庭中,在解决问题时,要有“一家之主”。但在沟通中,应该相互尊重。 第四,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利益,目标是解决问题;家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温暖,家就更像一个家。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7)
- 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一出坏孩子,我们社会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他的父母对他太溺爱了。可真实的理由却常常是,父母根本看不到他。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8)
-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开始就会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而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9)
- 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1)
-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2)
-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 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0~1.5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1.5~3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3)
- 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 iPhone、iPad都是过渡客体,在他们眼中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得不到就意味着丧失爱,就要摧毁剥夺了他们被爱感觉的那个客体。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非常低的,苹果产品在他们心中等同于幼儿睡觉时离不开的泰迪熊,只不过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幼儿。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4)
-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 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5)
-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 心理疾病从轻到重可以分为三类:神经症,如抑郁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和广场恐怖症等;人格失调,如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7)
- 每个人都孤独,而打破孤独的唯一答案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构建真切的链接。
-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8)
- 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 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 徐国静认为,这些父母其实都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孩子“还债”,从而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上,亲情关系也变得像“债主”和“债务人”般紧张,这样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19)
- 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并不仅仅是没有文化的父母才这样,有文化的也一样。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0)
- 乖张行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 情感稳定性,即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1)
- 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内在。 有假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他人。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2)
-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 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4)
-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后就能行;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
- “要相信你的最好成绩,因为那是你抵达过的境界。如果你相信它,那么你一定会重新抵达那里”
- 简单说来就是,如果你抵达过某种境界,再做这样的预言,你自己就容易相信。我在化学成绩上取得了年级第一,由此开始憧憬其他科目也去争取类似的成绩。这种憧憬,是扎实的。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5)
-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 自我评价=内在父母的评价
- 曾奇峰说,父母分三种: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当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后一种。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6)
- 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舒服还是痛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着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 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乐观。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8)
-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 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他为别人而活。
-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29)
- 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30)
-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体重的心理平衡点,其意思是,若无重大的心理事件发生,一个人的体重会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
-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31)
- 什么叫“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
- 歉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尤其是,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本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后,还巧妙地想给我们留下歉疚感,这会令我们感到非常愤怒。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32)
- 导致迎合的核心原因是恐慌,迎合者之所以只奉献不索取,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开始索取就会令关系疏远甚至断裂。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33)
-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作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34)
- 切记: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35)
-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