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年谱:1893~1949(全3卷)(修订本)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出版说明

  • 反映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过程,并尽可能地表现他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

1893年 诞生

  • 12月26日 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字咏芝,后改为润之。
  • 因受母亲影响,幼年曾信佛。
  • 毛泽东在外祖父家期间,中国发生了甲午年的中日战争和庚子年的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中国被迫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1902年 九岁

  • 先读《三字经》,接着读《幼学琼林》、《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毛泽东记忆力强,能够口诵心解,很快领悟。

1906年 十三岁

  • 毛泽东不很喜欢读经书,喜欢读中国古代传奇小说,特别喜欢读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故事,曾读过《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

1907年—1908年十四岁—十五岁

  • 有一天忽然想到,小说书里有一点很特别,主要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这一点困惑不解。后来逐渐发现小说中颂扬的都是人民的统治者,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
  • 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

1910年 十七岁

  • 选读《纲鉴类纂》、《史记》、《汉书》等古籍,还读一些时论和新书。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 这时,毛泽东并不反对君主制度,只是反对君主专制,而赞成君主立宪制,希望由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的维新派进行改革。他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

1911年 十八岁

  • 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说:“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1912年 十九岁

  • 这时,毛泽东在专业的选择上,举棋不定,变换再三,先后报考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在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学习一个月,感到不满意,最后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
  • 读了严复译的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卢梭《民约论》,约翰·穆勒《穆勒名学》,赫胥黎《天演论》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方面的书,还读一些俄、美、英、法等国的历史、地理书籍,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艺作品

1913年 二十岁

  • 春 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前程。认为自己最适合于教书
  • 毛泽东买了一部《昌黎先生集》,精心钻研,学会了古文文体。

1914年 二十一岁

  • 2月 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对毛泽东影响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和徐特立。
  • 他注重自学,精心安排自学计划,读书不倦,有时通宵不眠。对于所学,力求深入,融会贯通。

1915年 二十二岁

  • 黎锦熙看了毛泽东的日记,告以读书方法。
  •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 与同学蔡和森、陈昌、萧子升、熊光楚、萧三等组织哲学研究小组,请杨昌济指导,对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进行定期讨论。
  • 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 同陈昌多次聆听黎锦熙讲读史方法、研究方法、读书自习方法,并向黎请教文字学问题。黎介绍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和《群学肄言》的“缮性篇”。
  • 并说自己近年来的进步,“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苟舍谭论而专求之书,其陋莫甚”
  • 有的人像牡丹,“一伎粗伸,即欲献于人也;一善未达,即欲号于众也,招朋引类,耸袂轩眉,无静澹之容,有浮嚣之气,姝姝自悦,曾不知耻,虽强其外,实干其中,名利不毁,耆欲日深,道听涂说,搅神丧日,而自以为欣。日学牡丹之所为,将无实之可望”
  • 信中推崇曾国藩的读书方法:一为演绎法,察其曲以知其全,执其微以会其通;一为中心统辖法,守其中而得大,施于内而遍于外。
  • “近以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乃发内宣,所以效嘤鸣而求友声,至今数日,应者尚寡。兹附上一纸,贵校有贤者,可为介绍”。
  • 负责起草报告,造具表册和会议速记。这一职务毛泽东连任四届,直到一九一七年十月。毛泽东在学友会作了大量会务工作,是他走上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开始。

1916年 二十三岁

  • “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画图。”
  • 他曾在日记本上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1917年 二十四岁

  • 赞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
  • 敦品(如敦廉耻,尚气节,慎交游,屏外诱)、自治(如守秩序,重礼节,慎言笑)、胆识(如冒险进取,警备非常)、文学(如长于国文词章)、才具(如应变有方,办事精细)、言语(如长于演讲、论辩应对)。
  • 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
  • 革命非兵戎相见之谓,乃除旧布新之谓”
  • 11月7日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8年 二十五岁

  • 然非学无以广才,非才无以生财
  • 此时,毛泽东同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成为挚友。

1919年 二十六岁

  •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
  • 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 联合以后的行动,有两派,一派是很激烈的,主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首领是一个生在德国的叫马克斯;一派是较为温和的,这派人的思想“更广,更深远”,其首领,为一个生于俄国的叫克鲁泡特金。
  • 文章提倡“研究”、“批评”的精神和学术的自由讨论,认为没有批评的精神,就会做他人的奴隶。对于孔子,单就其统治中国思想界不能自由、使人们做了两千年偶像的奴隶这一点来说,也是不能不反对的。
  • 11月8日—10日 长沙《大公报》连续三天刊登特别启事称:“本报添约毛润之先生为馆外撰述员。”此后的三年中,毛泽东同《大公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该报撰写了不少文章。
  • 在剥削制度统治下,“男女之间,恋爱只算附属,中心关系,还在经济,就是为资本主义所支配”,“这便是女子被压制不能翻身的总原因”。
  • 杨怀中函称:“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1920年 二十七岁

  • 对于改造社会,要有共同的讨论,讨论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方法,再讨论方法怎样实践。这样,将来才有共同的研究,共同的准备,共同的破坏和共同的建设。要避免那种个人冥想和“人自为战”的弊病。
  • 一、究竟选定哪一种社会主义?二、怎样创造自己的哲学?三、我们如何分工进行?”
  • 毛泽东在北京组织驱张活动期间,同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有密切联系,用心阅读他们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的书刊,热心地搜寻那时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中文本的共产主义书籍。
  • 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 4月11日 离北京去上海。途中,在天津、济南、泰山、曲阜、南京等处参观游览,看了孔子的故居和墓地,登了泰山,还看了孟子的出生地。
  • “我太富感情,中了慨慷的弊病,脑子不能入静,工夫难得持久”。“我因易被感情驱使,总难厉行规则的生活”。
  • 毛泽东为组织革命活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额较大的款项,在上海找章士钊帮助。章士钊当即热情相助,发动社会各界名流捐款,共筹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毛泽东。
  • 教育为促使社会进化之工具,教育者为运用此种工具之人。故教育学理及教育方法必日有进化,乃能促社会使之进化;教育者之思想必日有进化,乃能吸收运用此种进化之学理及方法而促社会使之进化。
  • 8月 上海“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该组织拟定一个具有党纲党章内容的文件,并推陈独秀担任书记,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
  • 《通俗报》是向一般群众进行教育的武器,文字必须浅显、生动,短小精悍,要根据事实说话,不可专谈空洞的大道理。
  • 几个月来,已看透了。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 感情的生活,在人生原是很要紧,但不可拿感情来论事。以部分概全体,是空间的误认。以一时概永久,是时间的误认。以主观概客观,是感情和空间的合同误认。四者通是犯了论理的错误。我近来常和朋友发生激烈的争辩,均不出四者范围。
  • 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

1921年 二十八岁

  • 会议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新民学会应以什么作共同目的?(二)达到目的需采用什么方法?(三)方法进行即刻如何着手?
  • 毛泽东首先列举世界解决社会问题的五种方法:一、社会政策;二、社会民主主义;三、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列宁的主义);四、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罗素的主义);五、无政府主义。
  • 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现觉专用脑力的工作很苦,想学一宗用体力的工作,如打袜子,制面包之类,这种工作学好了,向世界任何地方跑,均可得食。至于消费,赞成简单,反对奢泰。”
  • 劝毛泽民把家里的事安排好,走向社会,参加革命,要舍家为国,舍己为民。说:房子可以让给人家住,田地可以给人家种,我们欠人家的钱一次还清,人家欠我们的一笔勾销。
  • 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十二人(这12名代表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水族)、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
  • 自修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主要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共同讨论,共同研究”,辅之以教师指导;学生“不但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湔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

1922年 二十九岁

  • 说许多青年同志们希望在改造社会方面做些事情,但是要改造社会必须要有一种正确的远大的理想,有了这种理想然后才能够坚定地为实现这种理想奋斗,才能够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

1923年 三十岁

  • 在会前多已经再三提到过的,只有农民运动,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在中共的历次讨论中,直到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才注重这个问题,尤以毛泽东为然

1924年 三十一岁

  • 目前解救中国的唯一道路只有人民组织起来,在国民革命的旗帜之下,推翻直系,解除一切军阀的武装,尤其要在根本上推翻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切既得的权利与势力。只有这样才能免除定期的惨杀与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永久真正的和平。
  • 12月 因工作过于劳累患病。经中共中央同意,回湘疗养。年底,偕杨开慧等回到湖南。

1925年 三十二岁

  • 大会修改了党章,选举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
  • 在调查表上还写明本人学业,“研究社会科学,现在注重研究中国农民问题”。事业,“教过一年书,做过两年工人运动,半年农民运动,一年国民党的组织工作”。对本会抱何种态度一栏则填写:“会员所抱主义显然有互相冲突之点,且许多会员精神不属于学会,少年中国学会在此时实无存在之必要,主张宣布解散。”
  • 次年一月四日闭会。会议议决: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之党籍;解除共产党员谭平山、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等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职务;解除俄人鲍罗廷顾问职务;取消政治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移上海;停止广州中央执行委员会职权等。
  • 12月1日 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第四期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

1926年 三十三岁

  • 其经济地位各不同,其生活状况各不同,因而影响于其心理即其对于革命的观念也各不同。
  • 讲演要求吸取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集中的有纪律的党作指挥,以致内部意见分歧,势力分散,而予敌人以可乘之机;二是“对敌人太妥协太仁慈——我们对敌人仁慈,便是对同志残忍”,“我们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敌人便给我们以致命的打击”。强调“要从此学得革命的方法”。
  • 国家是一个阶级拿了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我们的革命民众若将政权夺在手中时,对反革命者要用专制的手段,不客气地压迫反革命者,使他革命化;若不能革命化了,或赐以惨暴的手段,正所以巩固革命政府也。

1927年 三十四岁

  • 被压迫阶级受层层压迫已久,若不将压迫阶级无情压制,被压迫阶级不能得到彻底翻身。
  • 一切向封建地主阶级的行动都是对的,过分一点也是对的,因为不过分不用大力决不能推翻封建阶级几千年积累的权力,决不能迅速完成民主革命;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 妇女尤是一个伟大的力量,不可不加注意
  •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十八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组国民政府,宣布武汉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一切决议为非法,公开通缉鲍罗廷、陈独秀、谭平山、林伯渠、徐谦、于树德、吴玉章、杨匏安、恽代英、彭泽民、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一百九十三人。
  •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八七会议后,中央临时政治局分工之前,瞿秋白征求毛泽东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意见。毛泽东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 “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 在总指挥卢德铭等支持下通过了毛泽东关于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这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
  • 泽东能来,必须加入,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
  • 秋 作《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 宣布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
  • 最后毛泽东概括起来说: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

1928年 三十五岁

  • 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
  • 宣布工农革命军最早的“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
  • 4月20日前后 毛泽东在酃县同朱德初次晤面。
  • 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的游击战术,为后来红军整个作战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塘边一起工作的日子里,结为革命伴侣。
  • 红四军第二十九团在湘南溃散,井冈山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史称“八月失败”。
  • 12月10日 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第四、第五纵队和军部直属队七八百人到达宁冈砻市、新城与红四军会合。

1929年 三十六岁

  • 毛泽东也提枪亲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冲锋。
  • 4月1日 和朱德率领红四军进驻江西瑞金,与井冈山突围后转战赣南的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十团(即红五军主力)会合。
  • 会议否定了毛泽东提出的必须反对不要根据地建设的流寇思想和必须坚持党的集权制(当时对民主集中制的称谓)领导原则的正确意见。

1930年 三十七岁

  • 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
  • 革命军队管理教育的七条原则:(1)干部要处处以身作则,做战士的表率;(2)干部要深入群众,要群众化;(3)干部要时刻关心战士,体贴战士;(4)干部要学会发动战士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5)说服教育重于惩罚;(6)宣传鼓动重于指派命令;(7)赏罚要分明。
  • 发现和造成敌军的弱点,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变化,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军于运动之中,以粉碎敌军的“围剿”

1931年 三十八岁

  • 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 毛泽东对警卫员说:一个领导者要把调查看作吃饭一样经常、重要,一天不串门,就像一天没有吃饭。
  • 12月底 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首府瑞金。

1932年 三十九岁

  • 会议中途,另选了会议主持人。会后不久,毛泽东向苏区中央局请病假休养。

1934年 四十一岁

  • 毛泽东还说:农村是海洋,我们红军好比鱼,广大农村是我们休养生息的地方。要爱护民力,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兵民一心是我们胜利的本钱。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935年 四十二岁

  • 克服困难最根本的办法,是把可能碰到的一切困难向同志们讲清楚,把中央决定要过草地北上抗日的道理向同志们讲清楚。
  • 毛泽东得知陕北肃反扩大化和刘志丹等被关押的情况,当即下令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

1936年 四十三岁

  • “陕甘支队和二十五军经过远征的战士,原则上每人都要使之成为干部,不应该使之当作一个兵去消耗掉。这是很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