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滋味
序言 生命的平安需要饮食滋味
- 我记得小时候看着姥姥发豆芽,先用冷水将绿豆淘洗干净,挑拣去干瘪浮起的豆子,然后用滚烫的开水浇在豆子上,马上再浇一瓢冷水“救命”。
- 尤其是兑碱,碱多了发苦发黄,碱少了发酸发硬。我最初学习的时候,把握不好就先揪一团面,缠在筷子头上放到火里烧熟,先尝尝看碱大碱小。
- 和面要“三光”——手上、面盆、案板上都不能沾面。
- 他告诉我烧鱼好吃的秘诀在于要放猪肉,而且要放肥肉,鱼的特点是鲜嫩,但是不香、不解馋,放猪肉和大料进去就妥帖了。而做猪肉丸子的秘诀在于里面要放荸荠,这样瘦肉肉质就不柴、肥肉就不腻。
- 我有一位中医母亲,她不仅是我中医的启蒙者,而且把中医的理论和理念贯穿在生活实践中,是一位养生防病、治未病的高手。
- 比如感冒发烧以后,母亲就不让我们闻炝锅的油烟味,因为这样会郁闭肺气,不利于宣散外感邪气。再比如我们平时常吃烤馒头片、窝窝头片,焦苦入心,有利于消化食积。我们从小就知道食物的寒热属性,吃炒绿豆芽的时候就要放些辣椒或羊肉,吃鸡肉的时候就要放些蘑菇……
- 鳗鱼是水中人参,滋补虚损效果最好
- 吃主食,少荤腥、油腻,没有水果、牛奶,更没有冰箱冷饮,实在是令人感慨。
- 如果患者不懂饮食,不懂忌口,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你开的十服泻心汤,抵不过他每天吃一颗煮鸡蛋。
- 有《黄帝内经》、伊尹的《伊尹汤液经》和周潜川的《药饵疗法》的精华。
- 学习中医的目的在于,“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第一章 “以人为本”还是“以食物为本”——中西方营养学的最大区别
- 我们吃的、喝的这些食物要讲究出产的时间、食用的时间和食用的量,这叫食饮有节。
1.希望人人都能懂点儿中医营养学
- 营,需要刻意而为之,需要动用后天的意识,所以我们常说钻营、经营、蝇营狗苟……这些讲的都是刻意地去做某些事情。而养更多则是强调顺其本性、天性,所以春天叫“养生”;夏天叫“养长”;秋天叫“养收”;冬天叫“养藏”。所谓“营”就是逆其根,罚其本、坏其真;所谓“养”就是顺,顺养、顺其性。
2.饮食滋味的“滋”是什么
- 舌苔为什么会变厚?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你已经吃多了,味蕾被覆盖住了,就是提醒你别吃了。
- 如果你舌苔厚了,消化不良,又有口气,不妨含点儿丁香。 除了丁香,还有几个非常好的香料药效也不错。一个是白豆蔻。白豆蔻本身就是一味非常好的化湿药,可以治疗诸如肠胃不蠕动、湿气太重等症。白豆蔻不辣,嚼碎了含在嘴里,很清香,个人感觉白豆蔻有一种偏凉的香味儿。 如果你的舌苔实在是太厚了,就嚼比白豆蔻还好用的草果。
3.饮食滋味的“味”是什么
-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中提到:“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 日本有两种医院,一种叫病院,一种叫医院,规模不一样。医院,规模小,相当于私人诊所。病院,规模大,相当于我国的医院
- 因为咸的东西可以补心气、通心神。
4.中医的饮食观和西医一样吗
- 在医学这个领域,没人发现终极真理
- 中国饮食食疗(或者叫中医营养学)和西方营养学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是以人为本,西方营养学是以食物为本。所以他们说营养,就是分析食物的成分,而不管谁吃。但同样的东西,猪吃和人吃是不一样的,这和食物本身的营养是没有关系的。
- 薤白就是小蒜或者叫野蒜,其能通阳散结,行气止痛。可见,蒜是一种温通心神的食物。
5.中医营养学的讲究
- 冬天我们吃什么呢?秋天吃果,冬天吃实——看松鼠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而且冬天我们要吃一些须根的东西,比如土豆、红薯、萝卜等。
第二章 为什么要“应地而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饮食的最终目的是“求和”,让身心达到一种和的状态。
1.吃的最终目的是“求和”
- 所谓应地而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是说,每个地域的人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特点,你在某地生活,就得适应当地的环境。
- 那怎么预防水土不服呢?去外地之后,在我们吃当地所有的东西之前,第一件事儿就是先要喝当地的水(也别喝矿泉水,除非你一直喝矿泉水),把水煮开了,泡一杯当地产的茶。这叫先“上堂问礼,入乡随俗”,也叫先试试那儿的水土,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因水土不服而闹病。
- 再说回蘑菇,它的属性是阴寒的,那它适合什么人吃呢?如果有人阴血不足,经常出现虚火、燥热、五心烦热、眼干、口干、鼻子干、阴道干涩等症状,我建议他们食用蘑菇。
2.谁吃,什么时候吃,在什么心情下吃
- 百合和合欢都是入心的,都是治分离带来的痛苦——悲欢离合的(悲就是离,离就是悲,合就是欢)。
3.各种食物,自有老天给的不同能量
- 睡眠不好的人首先忌吃鸡肉,用一些酸、苦的药收敛,比如桑叶。桑叶得秋天金气,桑叶收敛肝气、肝血的功能特别强。
第三章 一生的营养之路——“五谷、五畜、五果、五菜”
-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1.为什么中医说五谷最养人——“五谷为养”
- 补肾吃豆腐、酱豆腐、臭豆腐,或者吃腐竹,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痛风患者是不宜多食豆制品的。
2.为什么中医说吃肉只是为身体锦上添花——“五畜为益”
- 馋肉是病态需要,心火越旺的人越想吃肉,因为他们需要靠肉来滋补心火。心火下去了,脾气也就会平和很多。
- 第一,一定要把虾线去掉;第二,一定要把虾眼留下(因为虾眼是热的,吃虾的眼睛能帮助你消化虾,这是我从一个渔民那儿学到的);第三,吃虾最忌讳的是,吃完虾就吃水果,或者是吃完虾就喝绿茶。
- 最后说一说我们经常说的入心的、滋补心阴效果最好的食材——鸡子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鸡蛋黄)。如果你碰到那些伸出舌头没有舌苔,舌面上沟壑纵横,全是裂纹的人,就需要用到鸡子黄。做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鸡子黄煮得太熟,先烧好开水,然后把鸡子黄打进去,搅匀,喝下就可以了。你如果把它做熟了就没用了,没有滋补心阴的效果,《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朱雀汤里就有这样的记载。
3.为什么中医说水果是五谷、五畜吃多以后帮助消化的一种东西——“五果为助”
- 几乎所有酸的东西都入肺,所以如果你在心神散乱、不停出汗、五心不定的时候吃点儿酸的东西,就可以起到收敛的效果——最好的药物是乌梅。如果你老是心慌,就服用乌梅。
4.为什么中医说蔬菜绝对不能当主食——“五菜为充”
- 为什么中医说蔬菜绝对不能当主食——“五菜为充”
- 什么叫饥?五谷不熟,叫饥;饥还有一个意思是肚里没食。什么叫荒?地里没长粮食,长的是草,叫荒。
- 所谓吃糠咽菜,常常是用来形容人生活的贫困与艰辛的。
- 们当时太饿了就吃观音土,吃完之后就拉不出来大便,很多人因此被活活憋死了。
- 当我们吃米、吃肉吃得太多的时候,可以通过吃菜来帮着疏通,这就是蔬菜的价值。谁要是把蔬菜的价值提高到超过米、肉的程度,那就是要把自己吃成兔子。
- 我们一定要记住,凡是在消耗肾精元气的时候,都会通神,通神之后都会有快感。所以很多人对生活的喜爱以及快感,是建立在不停与谷气对着干的基础之上的。
第四章 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神
- 中医饮食疗法的精髓,也就是最高境界,是通过饮食来达到调神的目的。实现它的途径不在于所食之物,而在于所食之味。
1.饮食的味道比饮食本身重要得多
- 中医饮食疗法的精髓,也就是最高境界,是通过饮食来达到调神的目的。实现它的途径不在于所食之物,而在于所食之味(这里的味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味和口味,中医饮食疗法就是通过这种味的调和来达到通神、养神的目的)。这是中医最精华的东西。
- 皇甫谧编写了一本叫《针灸甲乙经》
- 学中医饮食营养学,我们一定要知道食物的本性。要了解本性,就要了解它在哪个季节发芽、在哪个季节收获、在什么地方生长。这就是中医的根——对性味的理解。
2.五味是如何调神的
- 甘味又包括甘、淡、甜,它首先是补脾胃的。脾胃虚弱的人(通常指那些肌肉消瘦,嘴唇薄,胃壁薄,吃东西不消化、不吸收的人),就需要补脾胃。
- 食盐多会伤肺,比如,抽烟的人得肺癌的不多,一般吃得太咸的人得肺癌的比较多。
- 收敛心神最好的食材是去心的莲子,莲子心是苦的,是泻心火的,去心的莲子是收涩的。
- 背离了这个理论的方子都称之为时方,而如果符合这个理论,即使我们用的不是古代人的那些药,也是经方。
第五章 饮食饮食,缺“饮”不可
- 水本身就是阴性的,所以就算你把水煮开了,它还是阴的东西。如果你的胃能够热化,把它蒸出来的话,它就会跟你的体液慢慢地融合,形成精和气,被脾吸收到身体里面。
1.有多少人,一生都不识“水”为何物
- 人有不同,水有“水质”“水气”“水毒”“水势”之分
- 总喝一些硬度很高的水,第一会破坏胃酸,第二会导致结石病的发作,而绝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可以补钙。
- 水的硬度越高,阴性就越大,阴性越大,就越不好化。
- 所有的动物都可以喝生水、很污浊的水。这是因为动物没有意识,不会思考,也不动心,因此,它们不会消耗很多元气,它们喝点儿脏的东西,自身的元气就能消化;而我们的元气都用来思考了,所以留在肠胃、三焦间去消化饮食里面阴寒的元气就不够用了。
- 什么认生啊,没学过化学呀,硫化银不都是黑色的嘛;国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比较高,所以你戴的银镯子才会发黑!”
- 这种冰雪化成的水喝到嘴里,有一种清冽之气。而且这种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无法用现代科学去解释的,而泡茶讲究的就是这种清冽之气。
- 《伤寒杂病论》里记载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就用到了甘澜水。具体做法是:把二斗干净的、烧开的、放凉了的水放在木盆内,用木勺将水舀起来,倒下去,反复多次,直至看到水面上有很多水珠滚来滚去,便可用来煎药。这是制甘澜水的方法
- 我建议大家轻易不要输液,宁可肌肉注射也不要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的区别是:肌肉注射入三焦、心包;静脉注射入心、血。所以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能口服就不肌肉注射,能用服气法就不口服,能非药物疗法就不吃药。
2.喝什么不重要,喝完的结果才重要
- 三焦是中医“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将躯干划分为三个部位,横膈以上的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的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的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3.喝进去的东西不等同于我们的津液(体液)
- 如果你喝凉水,喝进去的凉水由谁来把它弄热呢?首先是胃,如果胃不好的话,就得由小肠把它弄热,而小肠是身体所有消化酶集中分解食物的地方。酶又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酶对温度特别敏感,小肠温度一低,酶就无法工作了。
- 我相信对于那些导致过敏的物质,其实也有分解它们的酶存在,但是这个酶在肠道温度低的时候就不工作了;当我提高小肠的温度之后,这个酶就又开始工作了。
4.卫气:推动体液运行的动力
- 关于体液循环,大家请记住一点:体温低说明元气不足。
第六章 吃最适合自己的
- 《伤寒杂病论》中有句话叫作“糜粥自养”。因为糜和粥是耗损元气最少,而且最养人的食物。
1.汤对人好在哪儿
- 成语“扬汤止沸”“如汤沃雪”里的汤,专指开水和热水,至少得是热水,所以古人泡温泉就叫泡汤。
- 我们喝水一定要喝热水或者是凉白开,这和生水有本质上的区别。
2.汁对人好在哪儿
- 中医里面有个很好的方子叫五汁饮,专门抢救阴液枯竭的人。它里面配了五种药材和食材,有荸荠、藕,还有甘蔗汁、梨汁,以及鲜芦根汁。
- 如果是身体健康的人,我建议最好还是自己嚼一嚼瓜果(毕竟吃瓜果和喝瓜果汁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而且还要吃应季的、长熟了的水果,尽量少吃榨汁的。
3.浆对人好在哪儿
- 我之前喝过一种浆,是先把豆子磨烂,熬成豆浆,然后点卤水,豆浆凝固变成豆腐,豆腐凝固之后留下的汤也就是浆。这种浆最能滋阴、润燥,而且还有助于消化。
- 我估计,将来浆一类的食品会大行其道,因为那才是符合人体需要的。
4.液对人好在哪儿
- 广东人煲汤,其实煲的是液,这是需要时间、需要化的,另外还需要很好的介质(传导热量的介质必须讲究)。因此,我们一般会用一些砂器、陶器来煲,而不能用那些导热特别快、散热特别快的介质,那样的话不但熬不成液,还会熬干、熬焦。
5.胶对人好在哪儿
- 严重失眠的人,可食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6.糜对人好在哪儿
- 糜就是事先把种子给打碎了,再熬出来;而粥是用完整的颗粒熬出来的。
- 貌似已经全都掌握的东西,到实践的时候还是会发现存在很大的问题。
- 真正的粥是要熬到什么时候呢?水乳交融,就是水中有米,米中有水的状态,这样熬出来的粥才是最养人的。而且喝粥一定要把粥上面漂浮的米油(煮粥时,浮在锅面上的浓稠液体)喝掉。
7.髓对人好在哪儿
- 髓是半固体的东西,是体液渗透到骨头里的进一步浓缩物。敲骨吸髓的“髓”,是最滋阴,也是最难化的东西。类似髓的还有蟹膏、蟹黄、鱼子,这些都属于精一类的东西。这种东西完全蒸熟的话,就没有滋阴的效果了。但是生着吃又消化不了,所以最好的烹饪方法是发酵。最好是吃像醉蟹、腌蟹、炝蟹这样的,经过发酵或者是经过腌制处理的东西。
- 作为饮来讲,它的气是轻的、上浮的,所以你如果病在上,就取饮;病在下,就取液。饮主要治上焦疾病。
- 如果我们用古人的方法,用陶瓷锅、砂锅慢慢地炖,就能够用火的热,把食物的阴寒之性平衡了;这样喝进去、吃进去的东西才会有营养。
第七章 你会喝酒吗
-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1.世上有多少人会饮酒
- 有酒,就不担心药材不好保存的事
- 酒的性质比较烈,它入的是肝经。从层次上来讲,它不走表,是直接入到血脉和骨髓里的。所以很多喝水、喝汤、喝液治不了的病,就需要酒来作为引经药,引导诸药直达病灶。比如筋病、骨病、髓病,别的药达不到病灶,但是酒就可以。而且酒性越烈,入得越深,也就是说高度酒能够深入到骨髓。
- 如果酒没有发酵到一定的程度,糖没有完全转化成乙醇的话,这时候的酒喝起来就是甜的;如果发酵过头了,味道就变酸了。只有发酵得正好,不酸不甜才可以叫作醇。
- 有没有补脾的药酒呢?没有!因为酒就是克脾的。
2.酒无美恶,过则为灾
- 尽量不要喝啤酒,因为啤酒的阴寒之气太重。而且那种阴寒之气会渗到所有的三焦之间,喝着喝着肚子就大起来了,慢慢就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啤酒肚”了。
1.食物为什么要烹
- 而化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
2.帮助身体消的方法有哪些
- 在民间,切肉有个讲究,叫“横切牛羊顺切猪”
- 写《窦娥冤》的关汉卿曾自称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 吃西瓜有个讲究就是,如果你吃西瓜后排尿过频,或者眼睛涩的话,往西瓜上撒点儿盐再吃就好多了
3.会吃的人要懂焯、煮、蒸之道
- 会吃的人要懂焯、煮、蒸之道
- 吃青菜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用热水焯一下,然后马上再用冷水过一下。这样虽然纤维素被破坏掉了,但是却可以尽量多地保留青菜里面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被人体吸收。
4.吃油最好吃天然油(胡麻油、猪油)
- 吃油最好吃天然油(胡麻油、猪油)
- 但凡是好吃的东西,没有不费事儿的,而且经常吃胡麻油还能降血压。
- 所以我建议大家平时还是费点儿心思,炼点儿板油在家里存着,炒菜的时候或者炒饭的时候都可以用。这样的油吃着才美味,对我们的身体也才最好。
5.会吃的人要懂煎、炸、烹、爆(炒)之道
- 什么叫煎?高温,浅油、薄油,不浸过、不漫过才叫煎
6.会吃的人要懂炙、烧、烙、炮、焖之道
- 比如我们在吃韩国烤肉的时候,先烤出来的是血水,再烤一会儿就开始渗油。半焦不焦的时候,稍微有点儿发黑,这个时候吃最好,而且半焦不焦的东西是最好的化食药。
- 所谓脍炙人口,炙就是烤肉,脍就是生鱼片。
- 炮就是隔着砂、泥土把东西弄熟了。这就是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火的波幅和波长改变了。
1.“不得其酱不食”:豆豉、纳豆、酱豆腐(臭豆腐)、豆瓣酱等
- 横着截断叫切,顺着纹理切叫割,割是顺势而为
- 中医治疗失眠有一个很经典的方子——栀子豉汤。方子很简单,只有两味药,“炒栀子十四枚,豆豉若干,栀子豉汤主之”。大家了解之后可以尝试着给身边的人调调失眠的问题。
- 纳豆:味道特别臭,对肾特别好
- 豆瓣酱:平时多吃酱,生病少吃药
- 韩国把它与参鸡汤一道并列为韩国的“国汤”。酱汤是用经过发酵的大豆,加入蔬菜、肉类及海味等煮制而成的。
- 极其臭的东西反而有一种唤醒体内微生物生存发酵,帮助消和化的作用。
2.什么人喝什么茶
- 我建议脾胃弱的人或者北方人,要喝茶就喝红茶或者黑茶。
3.喝酒最好喝粮食酒
- 果酒的原料是果而不是实。所以葡萄酒大多都偏寒,不是很适合我们中国人饮用。
4.如何吃肉、蛋才能保证好吃又营养
- 腌:保鲜、帮助消化的方法之一
- 什么是松花蛋呢?松花蛋是鸭蛋腐化而形成的。所以当我们身边有人对鸡蛋、鸭蛋过敏,或不好消化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们吃松花蛋。而且松花蛋不仅本身好消化,还有助于促进别的东西的消化。
- 所以在某个地域出产的、应季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去尝试着吃一下(比如之所以在腊月做腊肉,就是为了借天地之气)。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给自身的神提供一些可以选择的东西,然后让它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和。如果我们长期吃一种东西,就很容易出现偏的现象。
- 猪肉里面,加工得最好吃的就是火腿。
- 猪肉本来就是入肾的,经过盐腌、发酵之后含有了一种咸鲜的效果,这样就达到了水和火的平衡。
- 做鱼的时候不仅要去鱼鳃、鱼腹黑膜,还要抽掉鱼里面的腥线(鱼的两侧从鱼头到鱼尾处,各有一根腥线),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做鱼的时候,要先在鱼鳃那儿切一刀,然后再在鱼尾那儿切一刀,再一掰就会看到中间有一根白线(虾线是黑色的)。只有把腥线抽出来才可以有效去除鱼肉的腥味儿,不然的话怎么做鱼肉都不鲜。
第十章 芳香类食材对人有什么好处
- 肉豆蔻、草豆蔻、荜拨、草果、香叶,这些食材都特别温和,吃了之后不会上火,更不会导致痔疮出血,而且还能起到帮助消化的效果。
1.辛、香、温的食材对人有什么好处
- 做鱼的时候,有两样东西是必须要放的,一个是八角,另一个就是蒜,用来中和鱼的寒性。
2.酸味对人有什么好处
- 大家要吃醋的话,最好吃粮食发酵的醋,尽量不要吃白醋或者果醋。因为果醋是用自身的酶进行发酵的,它是酸甜的。而粮食醋是利用外界微生物进行发酵的,它更酸一点儿,因此助消化的效果就更明显。
3.肉药:唤醒我们的消化系统
- 炖猪肉需要用到的料可就多了,需要用到肉桂、大料(又叫八角,或者大茴香)、肉豆蔻、草豆蔻、荜拨、草果、香叶。
4.不同的香料分别对人有什么好处
- 芥末可以极大地震动人的三焦和心包,动的是人的神经。而且白芥子这味药,专门化皮里膜外之痰。我们身上长的脂肪瘤、纤维瘤,其实就是不化的、阴寒的痰,中医称之为痰核。
1.为什么饮食要调和五味
- 什么是调?意思就是把五味(酸、苦、甘、辛、咸),或者说是十味(酸、涩、苦、焦、甘、淡、辛、辣、咸、鲜)根据身心不同的需要,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把它们调和起来。
- 《神农本草经》中说上品久服可以通神明、可以成仙;中品作为药,可以用来治病;下品是有毒的,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要想活到天年,先把自己的五脏调好再说
- 要想活到天年,先把自己的五脏调好再说
- 现在,很多人病还没有治好,就去修道,结果练得走火入魔、出偏。所以,只有先把自己调养成一个脏气平和、健康的人,才可以去修内视之道——“内景反观”。“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
第十二章 调肝的智慧
- 疑是只愿意相信负面的东西,和“不相信”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疑是一种非常阴暗、负面的想法。
1.知道什么时候该“补”“泻”“损”“益”
- 补是有漏洞了,需要堵上;泻是积攒的东西太多了,需要捅个窟窿,让它漏出来;益是锦上添花,就是首先保证不存在漏洞,然后再往里面加东西,才能达到益;损,道家有句话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就是量的减少。
2.肝气虚、肝气实的人会得什么病
- “肝虚则恐,实则怒。”
3.自己在家如何调肝
- 补药的方子,一般都有四味药(君、臣、佐、使);如果是泻药就只有三味(君、臣、佐)。为什么没有使?因为如果是泻药,我们就不用担心补肝补过劲儿而导致克脾胃的问题了。
- 女人到了三十五岁,就开始出现“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的现象。怎么办?这时候就要喝姜枣茶。一个辛,一个甘,这样才可以起到一种平衡的作用。
第十三章 调心的智慧
- 恨是需要积蓄很多力量的,凡是怀恨在心的人,心肠都是硬和冷的;而恨不起来的人,心肠都软,而且偏热。
1.心病分为心病、心包病两种,你是哪一种
- (用药的浮、沉、清、浊是不一样的,一般浊、沉的药入心,清、浮的药入心包)
- 心实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冠心病。什么叫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一个像帽子一样盖在心脏上面的动脉,专门供心脏使用)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2.心病还要经方医
- 蒜有百利,但是也有一害,它的百利主要表现在可以通心,开窍,温补心气儿;而那一害就是会损目——蒜吃多了会让人目昏。
3.心包病是个什么病
- 总打空嗝的人是伤心了,不是伤胃了,吃饱了打的嗝才跟胃有关。
- 中医里有句话叫“诸花皆升,旋覆独降”。就是说所有的花,都是往上走的,比如荷花、玫瑰花、菊花……只有旋覆花是往下沉降的。
第十四章 调脾的智慧
- 总吃甜的东西就会伤肾,所以就要赶紧未雨绸缪,用点儿苦药,补补肾,免得脾胃还没补好,先把肾漏空了。
1.脾胃不好有什么表现
- 吃完东西之后拉出来的是食糜的才是虚证;完谷不化,是实寒证。
2.治疗脾病有什么名方
- 附子理中丸是用来泻脾的,理中丸是用来补脾的。
第十五章 调肺的智慧
- 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叫嗽。
1.肺不好有什么表现
- 什么叫鼻鸣?如果一个人总在那儿吭鼻子(没有鼻涕,却总是通鼻子),那就说明他的肺气是虚的。
2.治疗肺病有什么名方
- 如果你的鼻子堵得都吸不进来气,那就有问题,因此就要“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意思是如果用酸的收得过劲儿了,收得肚子里全是痰浊、黏液,这时候就要赶紧用咸味儿的泻药把它从大肠排出去,或者从肺里面咳出去。
- 咳喘的人有个特点就是:不能平躺,因此很多人都是一坐就一晚上。
- 麦门冬有一点特别不好,就是太寒。
第十六章 调肾的智慧
- 肾主志,这个“志”不等于意志。我们说“这个人有坚强的意志”,有坚强的“意”是强迫症,有坚强的“志”才是健康的。
1.肾不好有什么表现
- 心病的人是睡不着,肾病的人是睡不醒
- 道家说:“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2.治疗肾病有什么名方
- “要想活得好,多吃苦,少吃甜。”因为甜的吃多了,牙齿容易被损坏,骨质也容易变疏松。
第十七章 《辅行诀》中的食疗名方
- 第一个方子是补肝的,叫养生补肝汤,专治肝的气血很虚弱、大便不通……第二个方子是补心的,叫调中补心汤,专治用心太过、心率特别快、心里觉得烦……第三个方子是补脾胃的,叫建中补脾汤,专治吸收很差、肌肉严重萎缩……第四个方子是补肺气的,叫宁气补肺汤,专治气若游丝、燥热……
1.养生补肝汤
- 养生补肝汤方剂的组成是:“蜀椒(汗),一升;桂心三两;韭叶(切),一把;芍药三两;芒硝半斤;胡麻油一升。”
2.调中补心汤
- 很多人说栗子是补肾的,其实补肾的是栗子花,栗子是补心气的。
4.宁气补肺汤
- 宁气补肺汤里用到了小补肺汤里面的麦门冬、五味子和旋覆花。其中麦门冬是君药;五味子是臣药;咸味儿的旋覆花是佐药。另外宁气补肺汤里面还有臣药白芨浆(就是我们说的醪糟汁儿,是酸的),如果感觉力度不够,也可以来点儿豆汁儿。然后用辛味儿的药散一下,《辅行诀》里用的是白芥子,还有一味药是竹叶,竹叶泻心。
5.固元补肾汤
- 固元补肾汤的君药是地黄,臣药是王瓜根(又叫土瓜根),佐药是甘草,使药是咸味儿的——薤白。
6.“小汤”变“大汤”之法
- 若欲作大汤者,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肉,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
饮食的真谛——以人为本
- 吃饭的时候不要动情绪、不要分神,要认真地去琢磨饭的滋味,要在自己真正饿的时候再去吃。你偏爱某种东西,总吃某种东西,吃得太多,最后也可能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