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周恩来

权延赤

前言

  • 不要误解周恩来忙忙碌碌,事务主义,他其实至高至圣,是伟大的思想家;不要误解周恩来拘谨韬晦,他其实至情至性,常常洒脱不羁;不要误解周恩来阴柔委屈,他其实阳刚十足,火辣辣地激荡奔放;不要误解周恩来吞声忍让,那其实是大智大勇,最有自知和知人之明……
  • 对同一件事,从来是10个人有10种说法。由于年代、记忆、经历、视角特别是文化层次的不同,说法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 书中的何树英,1940年跟随周恩来,历任警卫、副官、行政秘书、机要秘书、卫士长。他是曾经工作在周恩来身边的一大批同志的代表,不是生活中具体的哪一个人。
  • 叫什么名称关系还不大,脑子里怎么想的却很重要。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绝不是为了做官,而是要为人民服务,要做人民的勤务员……”

引子 周恩来:“我不是帅才”

  • 最大的勇敢莫过于看清事实而敢于实事求是。
  • 因为他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爱他、怀念他。
  • 这个人政治性强,思圆行方;既有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很有发展前途。”
  • 周恩来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帅……”
  • 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
  • 日理万机只能是“宰相”。为“帅”者只能举重若轻,以这种气势胆魄去作战略决策和决断重大事件;只有举轻若重才会出现日理万机。这不是基本常识吗?

三次预见预言

  • 周恩来放低声音说:“汉王刘邦得天下,主要依靠三个人:韩信、萧何和张良。”
  • 总理讲他做不到举重若轻,但同样的,主席和小平也做不到举轻若重。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
  • 30年后,国际上许多政治家评论:“在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是被置于毛泽东的头脑里,同时也被置于周恩来的手掌中。”
  • 从设计中国的四个现代化蓝图到国际关系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和霸权主义”,这些天才思想已经早为国际国内所共知。
  • 周恩来不那么感情外露,热情而不失常,亲切而不失态,关心而不形于色。那种从容似春、大度似海的风度直令我心灵震颤,立刻被迷住了
  • 没有什么语言能够描绘出那个社会的霉烂与形形色色的罪恶和苦难,中国的命运像游丝一样缥缈。
  • 我感到不满足:“张良打过什么仗?”周恩来换上一种沉思的表情,深邃的两眼闪烁着严肃峻冷,缓缓说:“张良没有独自领兵打过仗,他不是帅才。但是他追随汉王左右,出谋划策,是最优秀的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懂吗?”
  • 周恩来说:“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就是有,他也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肯用,留不住。所以他经不起失败。”
  • 周恩来逝世后,没留任何私产,他也确实没有,甚至连遗体也留言让交医学解剖,然后火化,骨灰也不留。不许人们给他“立庙”——建纪念馆堂或保留故居。他确实方方面面比诸葛亮做得好,好得何止高出百倍?所以人们要去人民英雄纪念碑悼念他,上街悼念他,回家也悼念他,亿万人民有口皆碑。
  • 五千年的历史证明,“上智”“下愚”都容易抱定信仰,很难改变思想。跟他们共事容易建功立业。打天下的共产党人,或者是经天纬地的“上智”,或者是大字不识的“老粗”“下愚”,过去的八大军区司令没几个有文化,他们最容易有自知之明,容易团结奋斗,成就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唯有“中才之人”,智慧不高却什么都知道一点,这种人难有自知之明,个个自我感觉良好;各有一套,互不服气;清谈起来一个比一个“见解”多,干起来只会抱怨不会克服,任何事都难以同他们合作完成,特别是在危难时刻。正所谓“秀才闹事十年不成”,那是千古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 毛泽东和周恩来绝不是陈独秀。他们是从“四一二”和“七一五”的血泊里冲出来的,所以才能讲出那千古绝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你们不打,大家民主建国;你们打,你们就要失人心,失人心者失天下
  • 感受最强烈的是,周恩来明知蒋介石下了决心要打,和平无望,但他仍然为和平奔跑,不放弃民主建国的哪怕是一线的希望。国民党还都南京
  • 谈判破裂我很遗憾。国民党所有高级将领,包括蒋介石,都不是周恩来的谈判对手。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我认为国民党找不出像周这样精明,这样学识渊博,这么坚韧强硬的人来。”
  • 周恩来的预见是建立在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掌握了大量事实之后,通过科学智慧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
  • 周恩来观察事物之细,知人之深,深谙事物发展的规律。
  • 其实,贺龙所讲的“运气”,是指一种客观规律性,而规律这个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周恩来的组织纪律观念在党内可说是最强的。他不可能去插手一级组织的工作为林颖开脱,但也决不因此对马列有成见。
  • 当时要援助要得最厉害的就是越南和阿尔巴尼亚,而且给少了不行,动不动就闹“脾气”,惯出毛病了。
  •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又一个改变中国命运、改变中国历史的巨人。我相信,这是全民族的共识。

遇险履险

  • 周恩来端庄、高雅、细致。 他的翩翩风度和彬彬有礼,他温柔的目光和极富魅力的微笑给人印象太深了,以致不少人忘记了他那更深沉也更基本的性格特征:喜欢挑战,勇于冒险。
  • 历史上,杰出人物都有许多大难不死的经历,而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不全是运气,更不是什么天意。大难不死自有不死的道理,偶然性里深藏着必然。每当这种时刻,杰出人物的全部勇气、智慧和力量都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本能地发挥出来,这种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显示出的英雄本色,使人们无法不为之折服。
  • 当你受到突然打击而陷入危急之中时,最紧迫的事莫过于迅速看清形势,定下行动的方向。
  • 周恩来的一生,最多的是工作,最缺的是时间。他对时间的珍惜处处都能表现出来。比如他不会走慢步,双脚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高频率。比如他不赞成毛泽东乘飞机,那个年代的飞机安全系数太小;但他自己又酷爱乘飞机,他说:“能节约很多时间,冒点险值得。”
  • 周恩来会英、法、德、日、俄五种外语,除俄语稍差些,另外四种语言当时讲得都很好,这也是我常为共产党感到自豪的地方,蒋介石可没这两下子!
  • 人就是这么怪,一旦想到责任,其他杂念便立刻烟消云散,那种庄严神圣又慷慨激昂的情绪便澎湃起来。
  • 你们替我担心着急,一方面是负有责任,另一方面是不是有大国思想?不要把大国的总理考虑在小国的元首之上。无论大国小国、穷国富国,在国际关系上都是一律平等的,不但要这样说,更要这样想,这样做。”
  • 周恩来笑了:“人家元首开飞机,我能拒绝吗?越是小国家,我们越是要尊重,决不能损伤小国的自尊心。我们坚持的就是这么一个原则:大国小国一个样,穷国富国一个样。生活中人与人交往也不能嫌贫爱富,何况是国家之间?”
  • 那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堪称千古一绝。
  • 周恩来在重大关头所表现的这种惊人的冷静,在危难时刻所显示的钢铁意志,周密准确的估量形势,果断正确的采取行动,在以后重大政治斗争中多次再现。
  • 每临大事有静气,有着沉着、机智、果敢的品格。
  • 人心中但凡有隐秘,最惊的莫过于这种莫测高深的目光和沉默,许多极富经验的斗士也难免栽在沉默中。
  • 主审官张了张嘴,没有答出来。他重新坐下,拿过记录,将问过的话再重新问一遍。周恩来对答如流,与记录上一字不错。他那非凡的记忆力确实是超出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周恩来与酒

  • 其实五粮液酒的质量早已超过茅台,但仍然没法跟茅台比。因为红军没有喝五粮液,因为总理喜欢喝茅台。差了这么两条,五粮液永远也赶不上茅台。
  • 但他拿掉手上的药布,站在门口,坚持和被接见的二百八十多名代表一一握手告别!现在,他喝酒就像握手一样热情周到,不拒绝敬酒,还主动向同志们敬酒,越是职务低,越是一般工作人员,他越不忘敬酒。
  • 工作中,总理最讨厌“大概”“可能”“估计”一类笼统话,他格外注重数字,这是为了准确。
  • 总理最喜欢和陈毅、乔冠华一道喝,有这两个人,气氛就热烈,就愉快。这两个人放得开,但是不粗俗,酒兴大发也不会讲出低级趣味,必是山南海北,天地文章,诗词歌赋,妙语如珠。
  • 尚奎叫我在家等你,他再三关照,说总理重诺守信,说了就一定会来,不管多晚。”“我答应了的就会来的。”总理随水静进了餐厅。
  • 常里识英奇,淡中见豪侠
  • 醉人不说醉,说醉的其实没醉。
  • 周恩来是心情越好越近酒,心情越糟越远酒。几十年相随,我从没见他喝过一次闷酒,绝对不干“以酒解愁”的傻事。他说心情不好时喝酒,误国误民糟蹋自己。他也不允许我们这些身边人喝闷酒,劝说我们心情不好时千万不要沾酒。
  • 1956年,周恩来对他的侄女周秉德讲过,他在旅欧初期,曾经有一个比较接近的朋友,是个美丽的姑娘,对革命也很同情。然而,“当我决定献身革命时,我就觉得,作为革命的终身伴侣,她不合适”。就是说,对革命仅仅是同情还不够,必须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能经受得了“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才能成为终生伴侣。
  • 这些寒冷地带的人肠子里那种化解酒精的酶要比我们生活在温带的黄种人多很多
  • 喝酒的人喝醉了,这是常有的事,算不得丢丑。要是换成我,我不跟他们对酒,我跟他们比吃辣子,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 他是真正有情有义有最充沛感情的人。
  • 总理对部属的情况那么熟悉,无论经历、家庭还是禀性、嗜好都了如指掌,他又心细,对周围发生的情况样样不放过,善于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思考和判断。
  • 坚定、镇静、自若、直率而又热情洋溢。他讲话时仍显得那么机智、敏锐,谨慎而又不失幽默。
  • 周恩来笑笑,带了回忆的神情:“过去能喝。红军长征时,我曾经一次喝过25杯茅台。”周恩来把酒杯捏在手指间,注目着转动酒杯,“比这个杯子大。”
  • 周恩来眨动双眼,目光里流出对往昔的眷恋,说:“长征路上茅台酒被我们看作包治百病的万应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

四次痛哭

  • 他的自控自制能力极强,但是他的感情也太丰富太充沛,所以仍然不乏失去自控自制而任由情感自然流泻的时候;喜怒哀乐都有不形于色的时候,也都有自然流泻的时候。
  • “滑稽。”周恩来不满或生气时喜欢说这两个字。
  • 我隐约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人民,之所以有长盛不衰的力量,成为凝聚人民和民族的核心,极重要的一条原因就在于她继承和发扬着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五千年所创造的一切文明……
  • 他一生总是严于责己,出了什么事一定要首先找自己的责任做自我批评。老同志们一道议论时,都说周恩来是做工作最多,做自我批评也最多的人。
  • 周恩来本是个笑口常开,“宰相肚里能行船”的人物,并且笑起来很有感染力。他开怀大笑时,常常是双手抱臂,把头向后仰去,笑声响亮,热情洋溢。
  • 蓦地,他眼圈一红,泪水渐渐沁出,润湿了眼角。他轻轻合上眼皮,眼角始终湿润,但始终不曾淌下泪,像一尊汉白玉的石雕……
  • “看,我这个总理没当好啊……”所有这几次无声的哭,都带了青石般的隐忍,有多少说不出的苦衷、委屈、不甘和无奈在其中啊!这种苦涩的泪,他只能默默吞进自己的肚子里。我明白,对于总理来说,这才是最痛的痛哭。
  • 毛泽东晚年时,常常落泪,有时不能自已。陈永贵去看他,他握住陈永贵的手,讲不出话,泪如泉涌。陈永贵也跟着痛哭不止。毛泽东请长年跟随他身边劳累过度而住院的护士长吴旭君看电影,看到解放军入城,痛哭失声,以致满场哭声,电影未能放完……

五次发脾气

  • 谈及现在回忆和描写总理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及回忆录,都感到缺了什么,那就是没反映出总理严厉的一面。
  • 千人千性,五个指头还不一般齐
  • 总理板着面孔走了,登车而去。他批评人无论多么严厉,事后总要再找你一次,重新解释安慰一番。
  • 历朝历代,开国之初都必然经历一个“英雄治国”的阶段。这是巩固政权时所不可免的,各方“诸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在建立健全法治之前完成其人治的历史使命。
  • “怕”总理,是因为他对工作极端地严格、认真、负责;不怕总理,是因为他高尚、纯洁、正直,对人充满爱心。
  • 过去常听人讲“过目不忘”,总以为那是一种夸张形容,只有生活在总理身边,才相信确有其事其人,古人所言并非虚妄。
  • 以身作则,这是优秀领导人的基本自我要求。只有自己不马虎,才能要求下属认真负责。
  • 大凡世间,位有高低,事分大小,而情无二致。生活中许多人在外面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来或见了亲近的人,不也是容易有所表现吗?我们的总理也不例外。
  • 我们都有经验,总理批评你时,有理也不要当时辩解,那样反而更惹总理生气。叫他全说完了,气就消了,过后再辩解,他就会完全站在你这一边,检讨自己主观。
  • 我们抗美援越无偿援助了200个亿的美元,还不算吃穿的钱,但他们从来没表示过满意,每次来都嫌给得少,常常谈得不愉快。
  • 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要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六个办公室

  • 有些人把上厕所叫“去一号”,而我们这些人,特别是部队和机关里一些同志,把上厕所叫作“办公事”。典故就出在周恩来这里。
  • 我不知多少次见他手里批阅着外交部的急件,耳朵里听着财经方面的请示汇报,嘴里交代着国防军事上的指示。三方面的工作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但总理样样记得牢,批得明,说得准;条条件件分清楚,彼此不紊乱,事事有着落。
  • 你们不要从一般常识出发去想总理、看待总理,他有个特殊的脑筋,不可思议的能力;他有惊人的记忆力,非凡的洞察力,无比机敏快速的反应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以同时在几个方面充分发挥,表现出来就是工作的高效率,条理层次明晰,互不紊乱,件件周密、细致、精确。我们全加起来也赶不上他……
  • 领导同志需要立即见总理时,能坐着汇报,接受指示。所以,有时总理坐马桶,对面椅子上就坐了副总理或部长,这边汇报,那边指示,迅速解决一些紧急事务。
  • “开门见山干巴巴,单刀直入赤裸裸”。
  • 总理每天走到办公桌前,第一件事是仔细戴好袖套。那是和工厂工人常用的工作袖套完全一样,蓝粗布缝成筒,两边有松紧带,这样可以保护衣袖不被磨破不被弄脏。他一边戴袖套,一边俯身,眯细眼看看台历上所记录的一天活动安排。
  • 这是多余吗?”总理举举计算器,“要我签个字很容易,提笔一画就行。可是事关国计民生,国家的资金,人民的血汗,我是提笔千斤啊,不敢不慎之又慎!”
  • 总理办公的第四个特点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浸于习惯性的忘我劳作之中,真正是坚韧顽强,鞠躬尽瘁。
  • 这样又坚持一段时间后,疲劳便达到了难以克服的地步,眼皮会不知不觉地耷拉下来,手中的笔在总理瞬间的迷糊瞌睡中,在文件上留下一些点或道的墨迹。出现几次这样瞬间的迷糊瞌睡,总理会痛苦地拍拍额头,搓搓脸,猛地丢下笔,朝后仰身靠在椅背上,大声吩咐:“给我一条热毛巾!”
  • 我多次见总理劳累过度大流鼻血。为中国向苏联争取156项援建项目,为抗美援朝,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摆脱三年困难,恢复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为减少损失,保护干部,维持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继续运转,苦撑危局,都曾大量流血。那场面令多少人心碎神伤,热泪哽咽!
  • “前一段我们工作没做好,人民遭了难,现在我们不能再出漏洞。我们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有时难免好心办了错事,但为人民服务这颗心可是决不能少了丝毫。你懂这个道理,就能理解我的工作了。”
  • 总理的生命就是在这样的劳作中渐渐耗尽的。
  • 总理一生,不允许一分一秒有虚度
  • 内容要简明扼要,有骨头有肉。所谓骨头,就是事实;所谓肉,就是我们在调查了解中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
  • 这样超人的精力和忘我的精神,“文革”中却自己承认忙垮了。
  • 见面时,一脸病容、憔悴不堪的总理,用颤抖的声音说:“老乔啊,‘文化大革命’把我累垮了!”
  • 毛泽东历来讲话言简意赅,越是讲得含蓄,分量越重,总理就紧张了。他回来说:“秘书最多的当然是我这里了。”当即决定精简。就在决定精简的期间,在一次见面时,毛泽东说周总理:“你搞那么多秘书干什么?让秘书牵着鼻子走。”总理回来,便作出决定:撤销总理办公室。
  • 总理对秘书的态度是10个字:信任、尊重、民主、培养、关怀。 总理对秘书的要求是:认真负责、准确、及时、扼要、有日报、有建议、严格保密。

衣食住行

  • 谈话后,总理交给我一项工作:“我参加活动多,仪容是否整洁,国内国外都注意。给你们提个要求,我的衣服一定要能表现出中国人的脸孔。”
  • 总理摇摇头:“不要进口的,要国产的。”
  • 转来嘴角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音。
  • 我不止一次被他那种爱好清洁、仔细揩拭溅到身上一点污渍的专注神态打动,那神态常使我联想到爱惜羽毛的勤于梳理的鸟儿。
  • 作为我们一个六七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的总理,穿这样破旧的衣服,叫外国服务员看到了会怎么议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国情,和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也不同,难免不理解,所以还是向他们严格保密为好。
  • 身为六七亿人口大国的总理,我怎样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表明我提倡什么。六七亿人口是应该提倡节俭,还是现在就不顾国情去追求享受?我更多考虑的是后者。”
  • “我才明白五台山的人为什么都讨厌鲁智深;他本来不错,就是喜欢吃狗肉……”
  • 总理刚出门,又一溜快步地赶回来,对我说:“哎,忘了告诉你,冰糖肘子留给我啊。”他说到这里,稍稍一顿,忽然像孩子一样不好意思地笑了:“没吃够,我还想吃。”
  • 他走路总是一溜快步,配上腰间系的围裙,真有些像小饭馆里的勤快热情的服务员,有时还要欢快地招呼一嗓子:“哎,红烧狮子头,这是我最拿手的菜。”
  • 小米粥里放点菜叶放点盐,每人都能喝好几碗,喝得心里潮起浪涌,喝得两眼湿漉漉,喝得多少往事又现眼前,喝得人人脸上泛起红晕。
  • 泪,他就目睹了总理要一把花生米,边吃边喝茶,这一把花生米就顶了两顿饭
  • 那时,以苏联为榜样,所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宴会多,排场大,气氛热烈。而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都很平淡、小气,吃东西随便简单。
  • “搞复杂了就是铺张,铺张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这种情况一定要杜绝。”
  • 你们不要以为我要求得过分,我处的位置不同。这类事情最搞不得下不为例,让一步就会开了口子,开了口再堵就不那么简单,你花千倍百倍的力气也不一定堵得住。一筐菜事情小,从一筐菜开了口事情就说不清有多大。我在这个位置上决不许开这个口!
  • 搞了这种特殊,再讲清廉也是虚假的。人家5元钱买不到的东西,你一元就买走了,你的100元工资就变成500元了嘛。你再跟群众说你只有100元工资,那算清廉还是算骗人?”
  • “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这就是总理犹豫再三才说出的“特殊”要求啊!我没有忍住泪,慌忙退出屋。我哭了,一个人悄悄地哭了
  • 周恩来似有所动,想了想说:“那好吧,办公室可以铺地毯,来客人共同得益。卧室不许铺,卧室只我一个人住,铺了浪费。”
  • 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否定历史,否定过去,否定老一代身上闪烁的理想和风尚的光辉。
  • ” “给领导干部修,经费就能搞到,一给老百姓修,经费就难筹措,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 我跟随总理几十年,可以肯定地说,总理平时几乎没有自己自然睡醒的时候,都是到钟点就由我们叫醒他。叫不醒就摇醒,摇也摇不醒时,就需两人一架,把总理从床上搀扶起来,“强行”在屋里转几圈,直到把他弄醒。那情景至今想起都忍不住要流泪。
  • 有了这次教训,以后每到时间,我们就狠下心来强行把他弄醒。有时叫醒,有时摇醒,好多次都是“残酷”地把他从床上架起来,搀扶着在屋里走,直到他完全醒过来,奋力地振作起来……唉,我们的总理啊!我一直感到世上没有什么语言能真正表现出我们总理的品格和精神。
  • 周恩来逝世前的最后十来天,多数时间是处于昏睡中。我守在他床边的日日夜夜里,不知流了多少泪:睡吧,他这一生实在睡得太少了……
  • 总理忙迫而匆匆地快步,与他的少睡一点,再少睡一点,无疑都是在抢时间,抠时间:多争取一点,再多争取一点…
  • 总理活了78岁,这个78岁就是生命的极限值;总理匆匆的脚步,快一步再快一点,他的睡眠,少一点再少一点,就是有效的生命序列值。
  • 周总理是第一个戴国产上海表的消费者,也是第一个乘国产红旗车的中国领导人。
  • 1990年,国家机关一位开上海轿车的司机说:“周总理在世时,逢上重大活动,最忙最露脸的是我们开国产车的司机,一出动几十辆上百辆,在长安街上浩浩荡荡风光得很。到了80年代就不行了,有的领导人看不上我们,越是重要活动我们越没事干,出风头的全是外国进口车,好像我们出来就会丢脸似的……”
  • ,他的气功是在意念上对静的追求,由意念导引着全身血液的循环,肌肤神经的松弛,脑筋的高效休息。这种带有极大调理性的休息,效果是惊人的。
  • 周恩来无子女,但侄子侄女及亲戚并不少,这些人来看总理,都是坐公共汽车。周恩来曾明确规定:我的任何亲属都不许派车
  • 毛泽东只想他所关心的大事,周恩来则还要时时想到关心到别人所遇到的事。
  • 总理逝世后,有人计算他操劳天下事,乘飞机所飞距离,可以飞到太阳。当你计算这段飞行距离时,你是否想过,他那颗伟大的心就像太阳一样永远光照着人间!

休息与娱乐

  • 毛泽东太忙,但是有自由,不想忙时可以不忙,去休息娱乐;周恩来太忙,而且没自由,不想忙时也常常被具体事务缠身而脱不开。
  • “什么叫饱了?不饿就是饱。”周恩来换上一副略带忧伤的神色,思考着说,“几千年了,中国的老百姓在饥饿线上挣扎,肚子整天是空的,好容易吃一顿饱饭,这一顿的标准一定要把肚子撑得圆圆的才叫饱。什么时候天下百姓再无饥饿,那就不需要吃一顿把肚皮撑得圆圆的了。撑得太多和饥饿过度一样,都不利于健康。我们的奋斗,就为了有这一天啊。”
  • 想起总理的期望:愿天下人都能过上这样放松的生活,不要饿一年,才撑死饱死在春节那几天。
  • 周恩来喜欢陈毅的性格,说他刚烈而不失潇洒,豪侠而不乏文雅。
  • 像国家主席刘少奇是位勤奋严肃、组织纪律性极强又不苟言笑的人;朱德是温和宽厚,慢条斯理;董必武一身古香古色;彭德怀威风严厉又血性十足;陈老总热烈坦率,经常发个牢骚提点意见;黄克诚不修边幅却又只唯实,不唯上;陈赓、刘亚楼骁勇善战又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所有这不同性格、不同风采的人,周恩来都谈得来,处得感情深。
  •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
  • 我想起“善良使人心平,慈爱使人气和”这句话。
  • 周恩来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而生活,不是按照别人的议论或想法去生活的。
  • 总理就是这样与朋友交往的,一诺千金!
  •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 “读小说和办公,用的不是一个脑子;办公办累了,看看闲书也是休息。”
  • 毛泽东只跟斯大林谈,不参加与莫洛托夫、维辛斯基等人的会谈。这与其他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是第一个当仁不让地把自己放在与斯大林完全平等的位置上的。
  • “毛泽东厉害,能把斯大林请出来;罗斯福和丘吉尔也没能做到,没能如此。”斯大林出现时,那些大使,那些部长、将军们都像孩子一样争抢着一睹斯大林风采
  • 在那个“一边倒”的年代,张口闭口“苏联老大哥”的年代,总理讲出这样的话,确实给我们发热的头脑降了降温,知道“斯大林奖金”也不能迷信。他们搞大国沙文主义,搞民族主义,我们也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性,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再不能有丝毫的奴颜媚骨。
  • 而这一句话,又说明总理对我们民族,对世界各民族,对整个人类,有着何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啊!
  • 只有一次,他看看表,说:“下棋打牌,过时间不觉,有个故事说,樵夫看两个老头下棋,一盘棋下完,身旁的斧头把儿已经烂了。这盘棋下了多少年?干事业的年华,千万不可沉溺其中。”
  • 总理的不利条件在那条伤臂。由于右臂在延安摔伤后,接骨不正,落下残疾。他的右臂弯不到头,伸不到底,不像正常人可以180度弯臂直臂,他只能在弯曲30度、伸直到150度这样的范围里正常发挥,超过就要活动受限。
  • 总理终于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声音天天在我耳边回响:“我去休息,这些工作你替我办哪?”

夫妻之间

  • 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工作,他们的最大乐趣都是为人民服务。这话讲起来似乎有点“讲大道理”。“讲大道理”是“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被极端化以后才变了味道,令人反感了。如果你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待几天,你一定不会说这是“讲大道理”,你将感慨万千地明白,什么叫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邓颖超是个乐于奉献的人,她一切的奋斗都是为了“给予”:给予党,给予人民。所以,她耐得住“女人的寂寞和委屈”,理解丈夫,支持丈夫全身心地去为理想拼搏,为人民服务。 江青是个勇于索取的人,她一切的奋斗都要求得到报偿;她的奋斗精神确有超过常人之处,但奋斗后的索取,也必须加倍地超过常人。所以,她耐不住“女人的寂寞和委屈”,不理解丈夫,经常跟丈夫大吵大闹,结果是越吵越闹感情越糟。
  • 志同道合未必能为夫妻,性情相宜也只能提供好的感情基础。加深这种感情并使之持久,毕竟还需双方的努力。
  • 一般妻子都希望丈夫有作为。女人爱男人首先往往是看这个男人是否有理想、抱负、追求,能否自强奋斗不息。庸庸碌碌的男人是最不招女人爱的。但是,一旦男人做出成就,女人是希望得到男人的理解和承认的。这就像我们现在一首歌中所唱的:“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 周恩来深明夫妻生活不能流水账,那样的生活越长越消磨感情,整天厮守也守不住,反而会破裂,会死亡。
  • 欢乐本身未必是幸福,苦难往往才是真正联系着幸福。任何人,他的一生,欢乐总是模糊的,记不真切;然而苦难和伤痛却无法忘怀,特别是当这种苦难与奋斗同在的时候。刻在心里不忘的才是幸福。
  • 周恩来的魅力无疑是引人的,但这魅力绝不在于漂亮,而在于心灵的高尚、高雅、高洁、高绝!
  • 总理的人品确实像高山白雪一样晶莹璀璨,投射出圣洁的光芒,我们无法和他相比,但可以向他学习,向他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 就是这样忙,他也要千方百计抽一点时间去探望病中的妻子,实在陷于会议中脱不开身时,也要打个电话去问候一声。这才是至情至性、有忠有义的真丈夫!
  • 有声无泪是号哭,有声有泪是恸哭,有泪无声是痛哭。
  • 要是天下的男人都能像总理那样做丈夫,那该多好啊……”

毛泽东与周恩来

  • 毛泽东雄才大略,他所关心所日夜思考的只是如何根据自己对世界及规律的认识,从广度和深度上去推进革命,以他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自信心去开拓,去冒险实践,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他不大在意别的同志为他个人做了哪些帮助和牺牲:他不属于他自己,所以别人为他做出的一切他也视为整个革命行动中的一部分,而非个人间的关系和情谊。
  • 周恩来回答的大意是:谁能代表人民和革命的根本利益,我就选择谁。我拥护毛主席是因为他最能代表人民的利益。
  • 毛泽东为他的队伍规定的宗旨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9年的胜利证明了那支歌的正确:“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就是他晚年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不论其错误多么严重,从他的动机和本意来看,也无疑是为了他所坚信并坚持的“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像某些人所言为了个人的权力。
  • 主席,”周恩来解释说,“林副主席身体不太好,可能晚到一会儿。”毛泽东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他对自己的病总是采取唯心主义的办法。”
  • 毛泽东讲,“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周恩来始终为党内各派所尊重,所接受,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勇于自我批评,勤于自我批评,又善于自我批评。
  • 邓小平经历几十年革命实践,他像毛泽东曾经做到的那样,对整个中国的社会、文化、时局以及民众情绪了如指掌;他同时又像周恩来一样,对资本主义社会,对整个世界有着直接而非间接,具体而非抽象,深刻而非肤浅的认识。这是他最终能成为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的决定性因素。
  • 毛泽东在中国没有遭到像列宁、斯大林在苏联那样的命运,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没有像马列主义在苏联和东欧各国那样被纷纷抛弃,这首先应该感谢邓小平。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还需要我继续深说吗?
  • 毛泽东是开拓前进的导师和领袖,是他给了我们前途和胜利,摆脱屈辱,获得尊严。但是,他也常常会有不及预料的思考和行动,为他超人的意志和信心所支配,带着亿万人同他一道去冒风险。这时,人们就会想到周恩来,他是节制、中和、安定、团结的柱石。
  • 决策毛泽东是中心,办事周恩来是中心。决策几句话就行,办事可是没完没了的谈判和电话。
  • 国外有些人把周恩来对毛泽东的发自内心的尊敬说成是“政治生存”的需要和策略;国内少数别有用心或糊涂的人也跟着这样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亲身经历,所以也不可能理解总理。用现在时髦话讲,叫作“缺少共同语言”。
  • 总理同江青等党内极“左”宗派集团的斗争方式,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不跟你吵或保持沉默,下来该怎么干继续怎么干。
  • 历史上容不得人的人,没一个能成大事。
  • 林彪有野心,也有大功。他还有个“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的说法。江青有野心没功劳,连个“谦恭下士”的时候也没有;她不是居功自傲,而是无功藐视天下人,这样无知无德无能的人也想搞政治,争权力,实在是个人的悲剧,历史的笑话。

周恩来逝世全过程

  • 第三阶段从1975年10月下旬到1976年1月8日,这是他再也无法离开病床站起来的两个多月。这期间他不允许人再叫他总理。他这期间所能做的只是叮嘱后来人并与自己的癌痛作最后的斗争……
  • 常听医生讲,身体的变化会反映到精神上,精神的变化也会影响身体变化。我相信这个说法。
  • 不会说,不会动,甚至停止了呼吸。唉,我们的总理哟!他垂落的左手下,有一条面巾;他微屈的右臂,手里仍虚握着沾有肥皂沫和胡子茬的刮脸刀,他就歪在镜子前边睡着了!他英俊的面孔曾使所有的中国人为之骄傲,现在却变得那么瘦削灰黄;他的眉毛依然威武,双唇仍然露出善良和慈爱,可是他的眼窝却是深深地、深深地沉陷了下去……
  • 只有工作能够使总理显出年轻。
  •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或是规律,当人们所热爱的人遇到不幸时,人们对他的爱会十倍地迸发出来;当人们仇恨某个人又无法完全彻底地表达这种愤怒与仇恨时,就会转而以百倍的热烈去表示对自己所热爱的人的强烈感情。
  • 如果说周恩来反“四人帮”还要照顾主席的面子,讲节制、调和、含蓄、耐心,给他们一条活路,那么邓小平却是咄咄逼人的抗衡者和战斗者,只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给面子不搞调和。“四人帮”意识到有邓小平就没有他们的活路,反邓自然也不会像反周那么含蓄、节制。
  • 总理在报告中,曾有一段话提高了声音,这段话是:“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 总理这一生,最宝贵的是崇高的个人品质,努力追求毫无瑕疵的历史。无论走到哪里他都竭力保持着自己的固有形象。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已衰弱到极点,可是一旦面对外人的注目,他便坚持不要我们扶。他无法神采奕奕,步履洋溢出潇洒和矫健,但他竭力庄重从容,让步子迈稳,让身体平衡,步履缓慢又要保持连续性;他的衣服像往常一样笔挺,容不得一丝皱褶和污垢;他的头发一丝不乱,威武的浓眉下,两眼依然是熠熠放光,像火一样温暖人,鼓舞人。难怪一些外国友人说他“本身就是一股暖流,一束光亮”。
  • 周恩来作为职业革命家,在其充满风雨险恶的生涯中,用过许多化名:伍豪、飞飞、翔宇、冠生、周少山、胡必成等等。其中,以“伍豪”最出名。
  •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你的信仰是什么,只要你坚持不背叛,你就有可敬重之处;否则,你就会被人鄙视。
  • 周恩来凄凉地说:“以后你们就不要再叫我‘总理’了,我躺在这里已经不能再为国家为人民工作了,听你们叫我总理总理的,我心里难受……不做事了,不能叫总理。”
  • 从周恩来担任政务院总理,到他不许我们称他总理,其间26年多。他是超过郭子仪的中国历史上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一个。
  • 可是,他的眼圈忽然湿润了,微微垂下眼帘,以手击节,合着那婉转的旋律……他一定是在默默抒发自己某种复杂的情感。总理过去就爱听这首歌,电影上映不久,中南海的舞会上,专门请“韩英”来参加舞会并演唱。如今生命将息,参加过贺龙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后,就要来这首歌的磁带。在他逝前,听得最多的就是这支歌。
  • 一国总理,勤政26年,人之将死,要看个演出录像而最终不可得!
  • 终于,周恩来难以再说出声了。这时,叶剑英仍然坚持天天来,来了就紧贴周恩来坐下,轻轻握住周恩来的手,他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嘴唇一样地颤抖,眼里一样泪光闪烁,一样地说不出话,就那么望啊望,望啊望……那种情景,那份情谊,任你是铁打的心肠见了也忍受不住,不能不躲出门外失声痛哭。
  • 在他逝世后,我和小高将雪白雪白的纸交给叶帅。叶帅拿到这张滴墨不染、无声胜有声的白纸就哭了。他讷讷一声:“他一生都是顾全大局……”
  • 总理一生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他那代表了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仪容,怎么也得为他老人家理个发,修修面再过新年啊!
  • 周恩来不同,始终静静地躺在那里;昏迷半昏迷时,他会发出轻微的呻吟,但是清醒后,决不发一声呻吟或流一滴泪。如果你正注视着他,那么,剧痛袭来时,他甚至不肯抽缩一下身体。他怕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影响。
  • “我这里,没什么事了……”总理缓缓地,声若游丝地说,“我,一个人,你们……管全局,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总理又昏迷过去。这是他一生讲出的最后一句话。
  • 什么叫全心全意?什么叫呕心沥血?什么叫不知疲倦?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总理身边一站你就全明白了……
  •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我们从心底热爱的总理离开了我们。
  • 总理逝世当天,邓颖超即向中央提出三条要求: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
  • 每逢这时,我心里特别痛苦。如果毛泽东对党内同志也多些私人交往私人情谊,如果他身体能好一些,如果他能到总理病房看一眼,在总理病床旁边坐一下,对于他们几十年的战斗友谊,对于我们的历史,都将是多么感人的一笔啊!
  • 11日下午4点40分,周恩来的灵车徐徐开向八宝山。十里长街,几十万群众的哭声惊天动地。同时间,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溅满了8亿人民悲痛的眼泪。
  • 他走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太多,索取的太少,所以,他必然会在这个世界上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