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全集)

毛姆

毛姆与《人生的枷锁》

  • 在这里,他看到了被剥去斯文和虚伪外衣的赤裸裸的生活,目睹了贫困、饥饿、疾病、苦难、失望和恐怖,同时也看到了勇气、无畏和希望。
  • 同类小说还有卢梭的《自白》、塞缪尔·勃特勒的《众生之路》、阿诺德·贝内特的《泥水匠》、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及戴·赫·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等。
  • 享乐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因为我一生遭受的痛苦多于乐趣。使人生变得有意义是有其价值标准的,就是使人们摆脱人生束缚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就是“真、善、美”。
  • 与我的作家同人不同,我除了手中的一支秃笔,没有别的谋生手段。我没有那个福分,未能娶个足够富裕的妻子来养活我;也没有一个好爸爸,其产业既能为我提供收入,又能为我提供讽刺的素材。

  • 他们知道,纵然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写出的作品也往往与原先的意图差之千里。一旦深思熟虑之后,他们那种由不能完整地表达原意所引起的烦恼,就远远地超过对某些自鸣得意的章节所表露的喜悦。

  • 拂晓,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阴冷的空气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来临。

  • 他才九岁,就似乎感到要是他闯进去的话,她们准会替他难过的。
  • 虽然他哭了,却因自己激起这么大的哀恸而感到高兴。他本想再逗留一会儿以引起更多的同情,然而又觉得她们希望他启程,便推说埃玛正等着他,走出了房间。

  • 他再也见不到她了。这不是真的,这怎么可能呢!他爬上床去,将头靠在枕头上,一动也不动地躺在那儿。

  • 他妒忌弟弟,因为他竟能掏出这么多钱;他为教堂有这笔捐款而高兴,却又为弟弟的这种近乎炫耀的慷慨所激怒。
  • “我要给孩子留点他长大时能记起我的东西。” “我不懂她为什么照了一沓,”凯里先生说道,“两张足够了。”

  • 魔鬼也会引用《圣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这符合他们双方的利益,却被说成是对主的共同的爱。
  • 凯里太太总有意让丈夫赢,因为他一输就懊恼。

  • 凯里太太只能因自己是个女人而叹气,又因为自己是妻子而顺从。
  • 起初他对伯父还怕生,逐渐地就习惯了,将手放进伯父手里,他觉得有人保护而走得更自在了。

  • 菲利普真想哭,但他有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眼泪的本能,他咬紧牙关以免哭出声来。
  • 然而她的眼泪部分是幸福的热泪,因为她觉得他们之间的陌生感业已消失了,因为他使她尝到了痛苦的滋味。现在,她以一种崭新的爱来爱他。

  • 现在她领悟到他的镇定是羞于显露自己的感情:他躲起来偷偷地哭泣呢!
  • 他喜欢下雨天,这样可以不受良心谴责地待在家里
  • 他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习惯──读书的习惯。他还没有意识到这样一来就为生活上的一切痛苦提供了一个避难所;他也没有意识到他正在创造一个虚幻的世界,这个世界使现实的世界成为痛苦、失望的源泉。

  • “告诉他我有只脚畸形。

  • 他之所以哭,并不是因为肉体上的疼痛,也不是因为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跛脚而蒙受的羞辱,而是恨自己忍受不了折磨而自愿地将脚伸出去。

  • 他的脑海里常浮现一个奇怪的念头:他的悲惨的生活只不过是一场梦,第二天早晨醒来时,说不定又会回到伦敦自己那张小床上了。

  • 只是经过痛苦之后,他才逐步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一个人要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也非得经历同样的痛苦不可。差别在于,虽然每个人同样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有机体,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样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存在。
  • 他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真诚地被捏造的谎话所打动。从自己污秽的脸上淌下来的眼泪是真诚的眼泪。

  • 年纪小的孩子的话稍难听一点就被视为大逆不道。而那些年纪较大的孩子俨然以中世纪上议院贵族议员自居,动辄使用武力,迫使弱者遵守道德规范。
  • “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 “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
  • 虽然对书本上的东西他深信不疑,但他已懂得,《圣经》上白纸黑字讲得很清楚的事往往却神秘地意味着另一回事。
  • “看来,谁也不会有真正足够的信心的。”

  • 陈腐无用的语言在此传授得如此透彻,以致孩子们在今后生活中想起荷马和弗吉尔就感到一阵厌恶。
  • 教师们想用集体辞职以示抗议,但又害怕被泰然接受而不敢妄为。
  • 教师们认为,一个人兴趣这么广泛,其学术造诣就不可能很深。
  • 热情乃是缺乏教养的表现。热情绝不是绅士风度
  • “假如生活能过得去,我就是现在退休了,也无所谓。”

  • 新校长具有“常识癖”这一可怕的事实被披露出来了。他怀疑目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应付各学科的考试是否有用。他注重的是普通常识。

  • 除了厚颜无耻地弄虚作假、歪曲真相,他们没学到什么东西。不过,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这也许比能读拉丁文更能派上用场。
  • 他盲目地相信痛苦是无穷尽的,与永久的幸福比较起来,他更相信永久的痛苦。
  • “我不知道世上还有什么生活能够像我们的生活这样充满幸福感。我希望你明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荣耀。人们可以从事各行各业来侍奉上帝。但是,我们离上帝更近。我不想影响你,可是假如你拿定了主意——噢,马上拿定主意——你不禁会感到有一种永恒的欢乐和宽慰。”
  • 如果你违心地去接受它,那只能使你感到羞愧。但是,假如你把它看作是上帝看到你双肩结实,堪以承受,才给你肩负一副十字架,把它看作是上帝恩惠的象征,那么,这将成为你幸福的源泉,而不是痛苦的根源。

  • 菲利普没什么朋友,阅读习惯使他与世隔绝。这种习惯已成了一种需要,以致他在人群中待一会儿,便感到疲倦和坐立不安。

  • 不久,他对罗斯无论对哪个人都那么和蔼开始不满起来。他要求更专一的友谊。先前作为一种恩惠所接受的,现在被当作一种权利来要求了。

  • 他觉得自己支撑不住了,对自身的虚弱无能为力,就像一只落在盛满水的脸盆里的空瓶子,水正在不断地往瓶子里灌。
  • 他不理解一个人竟可以作为牧师虔诚地讲一套大道理,却不能落实在行动上,这种言行不一的欺骗行为引起了他的义愤。伯父是个软弱、自私的人。他的主要愿望是省去麻烦。
  • 对于性格上的种种怪癖,他们都任其发展,不受任何约束,他们变得心胸狭窄和脾气古怪。这一切菲利普了如指掌。然而由于他年轻、偏狭,对此一点也不能原谅。他一想起要过这样的生活就不寒而栗,他要闯出去见世面。

  • 他满心希望自己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况且,他的老同学多少知道他这个人,他想远远地避开他们。他觉得他的学校生活是失败的。他想开始新的生活。
  • 学校是向智力一般的人开设的。反正洞都是圆的,不管钉子是什么形状,无论如何都得钉进去。除了应付一般水平的人,谁也没有时间去应付其他的。
  • 他们的褒奖对他毫无意义,至于他们的非难,他将耸耸肩膀一笑置之。
  • 一想到自己掌握了某些人的命运,菲利普就觉得很开心,先把各种奖赏真正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然后,因为鄙视它们而让给别人,这样做确实有点浪漫色彩。
  • “你明白,向愚笨的学生传授知识是份乏味的工作。然而,当你不时有机会遇上一个聪明的学生,你的话几乎还没说出来,他就领会了。嘿,这时候,教书便成了世界上最令人振奋的事。”
  • 他抑郁地责问自己:当你可以随心所欲时,事后是否会后悔呢?

  • 菲利普怀着几分腼腆羞怯的心情,感到置身于陌生人中,开始新生活是件莫大的快事。
  • 他的想象力和他读过的书,在他心中唤起一种对拜伦式态度的渴望。他一面怀着病态的羞怯心情,一面又认为自己有责任对女孩子献殷勤,真是左右为难。

  • 一瓶啤酒和一袋烟就能帮助他承受生活的艰辛。
  • 你知道,生活中有两个乐趣: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在法国,你可以行动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而无人干涉。可是人家怎么想,你也得怎么想。在德国,人家怎么做,你也得怎么做,可是你可以乐意怎么想就怎么想。这两个乐趣都很可贵。
  • 夏天像征服者似的突然来到了这个国家。每天的天气都很晴朗。天空呈湛蓝色,蓝得像踢马刺一样锐利地刺痛人的神经。

  • 可是一名作家的一个标志是,不同的人可以从他的作品里感受到不同的灵感。
  • 剧名是《玩偶之家》,作者是亨利克·易卜生。

  • 也许,他的沉默寡言正掩盖自己对人类的轻蔑,人类已经抛弃了他年轻时所追求的伟大抱负,如今他沉迷于懒散、舒适的生活,庸庸碌碌,苟且偷生。或者,三十年的革命使他懂得人是不配享有自由的。他想,他已花费了一生去追求毫无价值的自由。或许,他已精疲力竭,只是默默地等待死亡的超脱。
  • 他太年轻了,还不理解受惠者知恩图报的心理比施惠者要淡薄得多。

  • 菲利普根本没发现伙食有什么不好。其实他胃口好,吃得津津有味,饭量很大。可是他又不想让人家看出自己是个优劣不分的人,别人认为伙食恶劣,自己却视为佳肴。
  • 菲利普没有意识到,他这只不过是以一种迷信代替另一种迷信罢了。
  • 虽然阅读对他并非一直是种享受,但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读下去。他渴望自己能有所长进,他觉得自己太无知、太渺小了。

  • 菲利普对这番议论印象很深,他不知道有多少无能之辈正是从这种无知的埋怨中寻求安慰的。
  • 如果感情是衡量是非的标准,人们当然就可以鄙视逻辑了,若你的逻辑是个薄弱环节,这样岂不正中下怀。
  • 唯一神教派教徒真的不相信任何人相信的一切,而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却有着热烈的持久的信仰。

  • 从别处了解到,人们只是由于顽固或是自身的利益才坚持信仰的。他们心里都知道这些信仰是假的,却故意欺骗别人。现在,为
  • 假如不论一个人的信仰如何,他的灵魂都能得到拯救,那么,信奉英国国教也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了。
  • 看来,认为自己正确毫无意义。大家都认为自己正确。

  • 在他看来,戏剧是真实的生活,是暗无天日的、受尽折磨的奇怪的生活。男男女女都把内心的邪恶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美丽的面孔包藏着堕落的思想:有德行者以德行作为假面具,掩盖其秘密的罪恶;外表强壮者由于自身的弱点而变得色厉内荏。诚实者堕落,贞洁者淫荡。
  • 他不知道,一个人一生必须艰苦跋涉,越过一大片土地贫瘠、地势险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现实的门槛。说青春是幸福的,这只是一种幻想,是已经失去了青春的人们的一种幻想。但是,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脑子里充满了灌输给他们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一旦同现实接触,总是碰得头破血流。

  • 他的气质使他对接触的各种美好的事物有良好的感受力,他可以使他从罗马的来信中带有意大利的幽香。
  • 悲观主义的主题吸引他那颗年轻的心,他相信,他正要进入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冷酷的、可悲的和暗无天日的地方。虽然如此,他还是渴望踏入这个世界。
  • 安娜小姐赠他一本《赛金根的号手》。他回赠她一册威廉·莫里斯[4]的著作。他们都很明智,谁也不曾去读对方赠送的书。

  • 菲利普感到这两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生命已近完结了。他们是属于过去的一代,正在那儿耐心而麻木地等待死亡;而他却充满青春活力,渴望刺激和冒险,对他们这样虚度年华感到骇然。他们一事无成,一旦去世,就好像他们不曾存在一样。

  • 任何人成了习惯的奴隶是可耻的。他忘了自己是午后用茶点习惯的奴隶。
  • 只有当你以更健全的鉴别力,再回头重新看这本书时,你才会发现他们的欢乐是如何粗野;他们的思想是如何庸俗,你会发现这伙放荡不羁的人作为艺术家或者凡人是多么一文不值啊!但菲利普却为之欢喜若狂。
  • 每当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起这件事,或独自坐在花园里看书的时候,他便兴奋不已。可是一见到眼前的威尔金森小姐,他又觉得此事不那么浪漫动人了。

  • 有一点令他感到困惑不解:早晨他一点也不喜欢她,下午也不太喜欢,可是到了晚上一触到她的手便使他兴奋不已。他说了一些连自己也想不到能说得出口的娓娓动听的情话,大白天他是肯定说不出来的,他又惊又喜地倾听自己说话。
  • 可是他只有早晨才去做礼拜,他把这看作对社会偏见的一个体面的让步,而把拒绝去第二次看作对自由思想的一个适当的维护。
  • 这犹如爬上游泳池最高的跳水板,从底下看倒没什么,可是当你爬上去,再俯瞰水面时,你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唯一迫使你硬着头皮跳下去的原因,是从刚才爬上来的阶梯又一步步胆怯地走下来所蒙受的耻辱。

  • 当他将信塞进口袋时,他感觉一阵莫名其妙的痛苦,因为现实和理想竟如此大相径庭。

  • 他先仔细研读这位评论家对某幅画的评论,然后竭力设法领略出同样的东西来。
  • 他想将自己的灵魂投入别人的躯壳中,想象自己假如是沃森,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 世界上只有两件事使人值得活下去,那就是爱情和艺术。
  • 他让菲利普看到的是一个庸俗的巴黎,可是菲利普却用一双被幻觉蒙住的眼睛来看这光怪陆离的巴黎。
  • “毕竟我可以试试,”他自言自语地说,“人生贵在冒险。”
  • “恐怕我的话很不中听,但我衷心希望从今以后,再也不要见到你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了。”

  • 他的高见是,一个人不论开始干什么,都应该坚持不懈,善始善终。像一切软弱无能的人一样,他过分强调不要轻易改变主意。
  • 那儿是罪恶的渊薮,娼妓和巴比伦的荡妇在那儿公开地显示她们的卑劣无耻。一般的城市都比不上它的邪恶。
  • 带马到河边容易,而逼马饮水难。
  • 一件东西能值多少钱和这件东西能卖多少钱是两回事
  • 他不晓得为什么,见到她对伯父那胜过一切的爱,竟莫名其妙地感到羞愧。她竟会关心一个如此冷淡自私和粗野放纵的人,简直不可思议。他隐约地觉察出她心里也知道丈夫的冷漠和自私。这些她都清楚,可是却照样谦恭地爱着他。

  • 她想,他渴望离开,这再自然不过。他是青年人,未来在召唤他;而她——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哭出来。她在心里默默祈祷,求上帝保佑他,让他免遭诱惑,赐他幸福和好运。

  • 天才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最要紧的是坚持不懈。假如一个人下足够决心要做某件事,那么他就一定会去做。
  • 缺乏道德因素,任何伟大的艺术都不可能存在。

  • 艺术是件奢侈品,人们只看重自我保护和人类的繁衍。只有当他们的这些本能得到满足时,才会顾及作家、画家、诗人为他们提供的消遣。
  • “艺术,”他挥了一下手,继续说道,“只不过是聪明人在酒足饭饱、玩够了女人之后,为了避免生活的单调而发明出来的玩意儿。”
  • 他其实非常醉了,然而,他最多才喝了一杯啤酒,这只能归咎于一种比酒精更危险的麻醉剂。

  • 无论对哪个人的成功他都忌妒,尤其厌恶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疯狂的时尚

  • 当他开始较审慎地对人感兴趣时,他倾向于持审察和批判的态度。
  • 在布列塔尼他遇到一名默默无闻的画家。他是一个怪人,曾经是个证券经纪人,中年才开始学画。
  • 他们每个人都想找个情人。情人成了巴黎美术学生的一件装饰品。一旦有了情人,同伴们便会刮目相看,他自己也可以吹吹牛。

  • 菲利普同人交谈似乎掌握了一种难得的技巧,言语不多,刚够引出话题,又不至于影响对方的滔滔不绝的谈话。
  • “我对自己的诗作并不太重视。生活是为了让人体验,而不是为了让人写。我的目的是探索生活提供的各式各样的经验,汲取生活每时每刻激发出来的情感。我把写诗看作是一种优雅的成就,它不是吸收生活的乐趣,而是增添生活的乐趣。至于子孙后代如何评价──让他们见鬼去吧。”
  • 当你年纪大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要使世界成为一个尚可忍受的生活场所,首先需要认识到人类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你要求别人不自私,要求别人应该为你牺牲他们的愿望,这种要求是荒谬的。他们为什么应该牺牲呢?当你承认这样的事实:人生在世都是为了自己,你也就不会对同胞有所奢求了。他们不会使你失望,你也会更加宽容地看待他们。人在一生中只追求一件事──享乐。”

  • 他喜欢阴沉沉的天空,火辣辣的犹如天空中滴落下来的豆粒般的汗珠。他喜欢尘土飞扬的宽阔的白色公路,阳光晒褪了色的屋顶和被烤成灰色的橄榄树。
  • 他心满意足地画着,竟没有意识到他干的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罢了。他受他朋友的影响太深了,他只是用他朋友的眼睛来观察。
  • 他对自己很不满意。生活没有给他渴望得到的东西。他不安地觉得自己在虚度光阴。

  • 由于她热衷于艺术,主要是热衷于过艺术家的生活,所以她对荒废自己的工作毫不在乎。
  • 劳森口口声声要求别人指教,心里却害怕别人的批评,对任何意见假装轻蔑,借此来冲淡自己认为可能得到的批评。
  • 一个好的画家要抓住作画的两个主要目标,即人和其心灵意向;
  • 显然,想取得成功的意志帮不了你的忙,自信毫无意义。菲利普想起范妮·普赖斯,她对自己的才能深信不疑。她的意志力是非凡的。

  • 他是用脑子作画的。而他心里明白,唯一有价值的作品都是用心灵画出来的。
  • 真丢脸,劳森竟会认为他是因遭受这点挫折而烦恼,却没有意识到,他的气馁是由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由来已久的怀疑。
  • 我们作画是由里及表的——假如我们能迫使世人接受我们的眼光,那么人们就称我们是伟大的画家;假如不能这样,他们就蔑视我们。可是我们无所谓,我们并不看重什么伟大和渺小。我们的作品以后的遭遇如何,那是无关紧要的。我们作画的时候,已经从中得到了所能得到的一切了。
  • 既然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成功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他并不认为成功只是获得金钱、名望。究竟成功指的是什么,他自己也还不太清楚,也许是丰富的经验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吧。

  • 但是他有种感觉,认为生活是为了体验,而不是为了描绘;他要体验纷繁复杂的生活经历,并每时每刻从中汲取生活所提供的一切情感。
  • 只有当你追悔莫及之时才发现自己的平庸,那才是令人痛苦的,才是可怜的啊。

  • 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
  • “这一点我不那么清楚。我想凭自己的努力而出了点差错,比靠别人的指点规规矩矩地行事得益更大。

  • 社会在与个人的对抗中有三件武器,这就是法律、舆论和良心;前两件可以用狡诈来对付,狡诈是弱者对付强者的唯一武器。当公共舆论宣称罪恶已被发现时,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可是良心是内心的叛徒,它在每个人的心里为社会打仗,致使个人败阵投降,成为敌人繁荣的牺牲品。

  • 生者和死者之间仿佛有无边无际的距离:他们似乎属于不同的物种;想起来也觉得很奇怪。不久以前,这些人还在说话、走动、吃饭、嬉笑呢。死者身上有一种令人恐惧的东西。可以想象,死者会给活人带来一种不祥的影响。

  • 他发现做出一个英雄的姿态很容易,但要承担由此引起的后果就难了。
  • 菲利普希望讨人喜欢,可是又不肯主动去接近别人,他因怕遭到冷遇而不敢向别人献殷勤。他以冷若冰霜的沉默,来掩饰迄今仍然很强烈的羞怯、腼腆的老毛病。

  • 年轻人步履轻快,好像水泥月台踩起来很痛快似的。可是其他人走起路来却好像被机器催赶着似的,满脸愁容。
  • 菲利普对女人根本不了解,否则,他就知道,她们分明在扯谎,你也得假装信以为真。

  • 菲利普意识到他的失败只有自己才感到意外,别人却不以为然。

  • 菲利普不愿沉溺于这样的恋情中,它使自己变得憔悴不堪。他深知人生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因此,这种恋情总有一天也会熄灭的。他热切地盼望这一天的到来。爱情犹如心脏里的一只寄生虫,依靠他的生命之血来滋养维生。爱情如此强烈地吸引他,以致他对其他的一切都毫无兴趣。
  • 他有一种不寻常的本领:能说服自己相信执意要做的事都合乎情理。

  • 艺术能够把人的心灵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因为
  • 尔后,美丽的事物由于一代代人所唤起的感情而变得更加光彩夺目,这就是为什么旧的东西比现代的东西更漂亮。

  • 一切的生活悲剧全存在于因果相随的必然之中。

  • “我不考虑将来,”她说,“只要我付得起三个星期的房租,外加一两镑买吃的,我便不担忧了。要是我既要想着今天,又要操心明天,生活就没意思了。每当事情糟到不能再糟的地步时,我总发现天无绝人之路。”
  • 菲利普一点也不爱她,只是非常喜欢她,喜欢同她在一起,对她的谈吐感兴趣。
  • 我曾经见过少数能向经验学习的人,我是他们中的一个

  • “我是个失败者,”他嘟哝着,“我适应不了人生斗争的残忍,我所能够做的是靠边站,让那些庸俗之辈蜂拥而过,去追名逐利。”
  • “那你为什么要读书呢?” “部分是为了消遣,部分也是为了了解我自己。读书是我的一种习惯,不看书就好像不抽烟那么难受。我读书,似乎只用眼睛,不用脑子,但偶尔遇到某一段,也许只是一个词,它对我有所启发,我就把它吸收了。既然我已经从这本书上得到一切对我有用的东西了,再读十几遍也不会获得更多的东西。你看,一个人就好像是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蕾,你所读的以及你所做的对它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可是有些东西对它却有特殊的意义,它们能打开花蕾的一片花瓣,花瓣一瓣瓣地开放,终于开成了一朵花。”
  • 他混淆了懒惰和理想主义,分不清这两者。
  • “噢,即后悔是徒劳的。牛奶打翻了,哭也没用,因为宇宙之间的一切力量都一心要把它打翻嘛!”

  • 可是他最优秀的品质还在于他有一股朝气,仿佛这股朝气能为接触他的每个人都带来健康似的。
  • 她什么都应该有,因为她使他的生活充满阳光。

  • 可是,爱别人毕竟要比被别人爱更有意思。

  • 人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 “恐怕事情往往就是那样,”他说,“总是有人去爱别人,而有人被人爱。”
  • “倘若你想让男人待你好,你就得待他们狠;要是你待他们好,他们就叫你受罪。”

  • 她以编造谎言为乐,并且在编造细节方面还颇有丰富的创造力。

  • 为了一时的迷恋而牺牲一切是不值得的。你知道那是不会长久的。

  • 一个魔鬼抓住了菲利普。这是一个潜伏在他体内的自我折磨的魔鬼。

  • 他身上有一种病态的任性,驱使着他去做他决心要做的事。

  • 震惊和恶心算得了什么呢?只要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他预备做任何妥协,准备蒙受更辱没人格的耻辱。
  • 一个人完全可以干出一件卑怯的事,但是过后又后悔,那是可鄙的。
  • 他不知道,一个男人给予一个女人的,一个女人给予一个男人的究竟是什么,而这种东西又为什么能使其中的一个人成为奴隶:不妨称之为性本能吧;可是如果仅仅是性本能而已,他又不明白为什么它能对某一个人引起这么大的吸引力,而对另一个则不能。这种性本能是不可抗拒的:理智斗不过它。和它相比,友谊、感激、利益都显得软弱无力了。
  • 他好像是一台被环境和个性两种力量驱动运转的机器;他的理智是旁观者,看到了事实,却无力干预:就像伊壁鸠鲁描绘的诸神,在九天之上坐视人类的所作所为,可是对于发生的事却丝毫无力改变。

  •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没有才华的人去追求艺术更可怕的了。

  • 只要能从中汲取人生情趣,不管是什么,菲利普都热心去做。
  • 后来,菲利普再也没听到有关她的什么消息。她消失在伦敦的芸芸众生之中。

  • 在那间房里,你看到人的本性遭到奇袭,习惯的假面具常常被粗鲁地撕下了,把赤裸裸的灵魂呈现在你的眼前。
  • 这种死亡,并不是因为科学在它面前束手无策的那种令人恐怖,但却还情有可原的不可避免的死亡,而是因为这个人在复杂的社会文明这部庞大的机器上只是个小小的齿轮,就像一部自动装置那样,无力改变自己的环境。
  • 这儿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只有严酷的现实。这就是生活。

  • 因为我不想戒。假如一个人准备承担一切后果,那么这个人干什么都没关系。

  • 。他将这些美的珍品保留了一生,而当他要离开人间,再也用不着它们时,不屑地奉献给世人,这样倒也不错。
  • 记住,不舒适的环境也许会妨碍别人,我却毫不在乎。倘若你的梦想能使你成为时空之主宰,那么生活环境又算得了什么?”

  • 伦纳德·厄普姜只顾自己夸夸其谈,对听众是否有兴趣却麻木不仁,而这却是一个优秀的谈话人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

  • 人生似乎是场摆脱不开的大混乱。人们受自己所不知的无形的力量的驱使,到处奔波,但他们却疏忽了这一切的目的,好像只是为了奔波而奔波。

  • 假如那些东西是美的,它们是不是真实的我倒不在意。要求事物不但必须迎合你的美感,而且必须迎合你的理性,这要求太高了。
  • 他对生活不耐烦,因为他发现自己不能说出他内心模糊的冲动所暗示的东西。
  • 他似乎认识到一个人的生活不需要靠机会,因为他的意志是坚强的。他仿佛认识到,自我克制也许和屈服于情欲一样的强烈,一样的活跃。他似乎还认识到,精神生活也可以像一个征服了多个领域并对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的人的生活一样的丰富多彩,一样的千变万化,一样的富有经验。

  • 当他看着眼前的米尔德里德时,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爱她了。他为她难过,但是他很高兴自己是自由的。

  • 每当人们尽心照料他时,菲利普总感到受宠若惊。现在他既感动又感激,从人们的关怀中获得安慰。
  • 他们具有一种品德,那就是善良。这是他从前不曾在别人身上看到过的。直到如今他才想到,吸引他的显然是这种善良的美德。理论上他不相信有善良的美德,假如道德只不过是个予人方便的问题,善和恶就失去意义了。他不喜欢违背逻辑,但是,这纯粹是自然的,毫无造作的善良,他认为它是美的。

  • 她把世界的邪恶、痛苦和残忍看作天经地义的事。她发觉人类的行为既没有什么可以赞赏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她一概接受。她具有某种冷酷的幽默感。

  • 米尔德里德不是那种能理解这世上可能存在着同情、慷慨或者善良的女人。她唯一的结论是菲利普太古怪了。

  • 现在他知道他们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因为人是天生爱模仿的动物,况且模仿容易令人发笑。他明白这一点,却又无法听之任之。

  • 他再也不盲目地相信世间除艺术外其余的都毫不重要,他怨恨海沃德对行动和成功的蔑视。
  • 看来,人好像是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手中的傀儡,这种力量驱使他们做这做那。有时他们用他们的理智来为他们的行为辩护。如果行不通他们便不顾理智,悍然采取行动。
  • 他一直痛切地悔恨自己的愚蠢。虽然,自己觉得后悔是荒唐的,因为所发生的业已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无法不后悔。他痛苦极了,无法入眠。他记得过去几年来挥霍金钱的种种情景。他的头疼得厉害。
  • 菲利普觉察出一个多年来不赞成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现在事实又证明反对是正确的人的那种心安理得的心情。

  • 他有个奇怪的感觉:每蒙受一次屈辱,都是自己主动承受屈辱,就像是强迫命运向自己摊牌。
  • “已发生的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既然已经发生了,后悔是荒谬的。”

  • 他生怕一旦打开心灵的窗户,他脆弱的精神会彻底崩溃。
  • “人诞生于世间,受苦、受难,然后死去。”人生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他出生与否,生死与否,都无关紧要。活着微不足道,死也就无足轻重。

  • 在他看来,这老头对生活的一切乐趣都丢弃了,只是还顾得两件事:一是享受吃喝;二是渴望占有钱财。这样的晚年真是可怕。
  • 很想探索一下伯父的灵魂,以便在赤裸裸的状态中,看到他对所怀疑的未知世界的可怕的沮丧与恐惧。
  • 菲利普想,对于千百万生灵来说,人生只不过是没完没了的劳作,既不美也不丑。它正如人们接受自然季节的转换一样地被人接受。他不由得激愤起来,因为这一切似乎都是无用的。他并不甘于相信人生没意义的说法。可是他见到的一切,想到的一切,却增加了这种说法的说服力。然而,尽管他心里愤慨,但却是一种愉快的愤慨。要是人生没意义,那么,它也就不太可怕了。他以一种特殊的勇气毅然地面对人生。

  • 我日夜盼望着某些事,一旦盼到时,却又总是觉得失望。”
  • 清晨,到处是清新的空气和露珠。小鸟儿快乐地歌唱着。天空是蔚蓝色的,夹杂着咸味的空气又清新又凉爽。玫瑰盛开着,青翠的树木和绿茵茵的草地生机勃勃。

  • 他沿着河边的台地漫步着,心里思绪万千。他想,现在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他要把以往的一切过失、愚行和痛苦通通抛之脑后。那滔滔不绝的河水表明一切都在流逝,一刻不停地流逝着,象征着什么都无关紧要。
  •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1],这并不是对人类的诅咒,而是使人类听命于生活摆布的一帖镇痛剂。

  • 人之所以能够苟且偷生,正是因为人生毫无意义的缘故。
  • 任何人,只要肩膀上长颗脑袋,对工作不挑挑拣拣,又积极肯干都可以获得好的报酬。

  • 没有钱会使一个人变得卑劣、小气和贪婪。金钱会扭曲他的性格,使他从一个庸俗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当你不得不掂量每一个便士的分量时,金钱就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了。你需要具有一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金钱价值的能力。他过着离
  • 他们的知识是空洞的理论,而他们的自信却是无边无际的。

  • 当你极目远眺宁静的茫茫的大海时,你不禁会深深地吸一口长气。那西风,那亲切柔和的带有咸味的英格兰海风能振奋人心,同时又会把你的心情陶冶得更温柔。
  • 接受你的建议就意味着把我多年来矢志不渝奋斗追求的一切放弃了。虽说我的生活曾经过得不太顺当,但在我的面前总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取得当医生的资格,好去旅行一番。现在每当我早晨醒来时,骨头都痒得想动身离去。我并不在乎到哪个特定的地方去,只要能出国,到我没有去过的那些地方去。

  • 我们居住在城市里,我们急需阳光,渴望阳光。城市不是生活,而是一种漫长的囚禁。

  • 他尚不知道那些未知的经历,会给自己带来些什么,然而他相信,他将会从中获得一种力量和决心,使他更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和领悟到更遥远、更陌生的地方的种种奇观。
  • 他明白了正常的人是世界上最罕见的。每个人都有某种缺陷,不是身体上的,就是精神上的。

  • 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来的生活,那么荒凉、渺茫,犹如他在鸟迹罕至的大海里航行了好几年,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避风港。可是当他正要驶进港口的时候,突然刮起了逆风,又把他冲到汪洋大海中。同时,由于迷恋过陆地上软绵绵的芳草地和令人心旷神怡的森林,那浩瀚苍茫的大海使他心里充满着痛苦
  • 一个人生下来,工作、结婚、生儿育女,最后死去。这不也是最完美的图案吗?也许向幸福屈服就是自认失败,但这是比无数胜利还要强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