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摩相会
第一章 太空卫士
- 一千吨岩石和金属,以每秒五十公里的速度撞向意大利的北部平原,刹那间火光冲天,人类几个世纪的劳动成果被彻底摧毁。帕多瓦和维罗纳这两座城市被从地表抹去,而从天而降的雷霆重击,使得亚得里亚海掀起滔天巨浪直扑陆地,威尼斯最后的荣光也永远地沉入了海底。
- 一百年前,世界远不及今日富裕,资源也更加匮乏,可人类却浪费了大量财富,用于拦截对准自己脑袋发射的、自相残杀的武器。
第二章 入侵者
- 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司法星、灶神星——的直径超过两百公里。
- 31/439没有沿着普通小行星的路径巡游天际,它并不在椭圆轨道上,不会像钟摆一样精确地每隔若干年往返一圈。它是个孤独的星际浪子,这是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访太阳系——它的移动速度太快,太阳的重力场绝对不可能捕获它。它会飞快冲进太阳系,途经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的轨道,与此同时获得速度,直到它绕过太阳,又一头冲出太阳系,冲向未知的天际。
- 天文学家们已经把希腊、罗马神话榨个精光;如今他们用的是印度众神的名字。就这样,31/439被命名为“罗摩”。
- 光变曲线
- 空间天文学是一项价格不菲的爱好,使用大型设备的花销轻轻松松就能达到每分钟一千美元
- 罗摩就像一块翻滚的石头,上面绝不可能长出半点儿宇宙的苔藓。让人吃惊的是,这块滚石居然还能保持完整,至今没有散架,变成千百万块小碎片。
- 满天繁星中,只有一样东西能跟这些描述相吻合,那就是坍缩了的恒星。也许罗摩就是一颗死去的太阳——一颗疯狂旋转的中子球,一立方厘米就有几百万吨重……
- H.G.威尔斯的永恒经典《星辰》
- 任何大质量星体,只要闯入太阳系就都能彻底扰乱行星的轨道。地球只消朝太阳系内侧——或者外侧——移动几百万公里,就足以打破气候的精妙平衡。要么南极冰帽融化,淹没所有低地;要么就是大洋冰封,全世界都被冻结在永恒的冬季里。不论朝哪个方向,只要轻轻一推,就足以……
第三章 罗摩和悉多
- 即使是在二十二世纪,人们还是无力避免老朽又守旧的科学家占据关键的行政职位。老实说,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得到解决都值得怀疑。
- 在他卓绝的职业生涯中,人们起码有三次为他专门发射卫星,结果只证明他的某个热门理论完全是错的。
- 真正的近距离观察时间不到一秒钟。不过只要设备合适,这段时间足以解决很多疑问了。
- 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期待,也一直担心的不期而遇,终于来了。人类即将迎接他们的第一位外星来客。
第四章 会合
- 罗摩是一件人造物体,而且比人类扔进太空的任何东西都要重几百万倍,这一事实彻底扭转了诺顿的判断。罗摩的质量起码有十万亿吨,对任何宇航员来说,想到这一层可不光是心生敬畏,而是倍感恐惧。难怪随着这块精雕细刻、不知年岁几何的圆柱体金属一点点填满天空,诺顿时不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甚至感到沮丧。
- 幸运的是,罗摩的设计者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自转轴周围环绕着三个形似碉堡的低矮构造,这些构造直径大约十米。如果“奋进”号能落在那些构造之间,飞船就会因离心力而产生滑动,最终靠着那些构造停稳,就像船被海浪推着紧靠在码头上一样。
- 罗摩基地。‘奋进’号已经降落。”
- 地球上有上千位科学家情愿拿命来换取这个机会;
- 他经常羡慕古代那些伟大的航海家,那时候还没有电子通信技术,他们可以照自己的意思诠释盖着印章的命令,而不必接受指挥中心一刻不停的监控。那些人为何会犯错,谁也不知道。
- 在他们永远与罗摩分离之前,留给他们探索考察的时间大概有三个星期。
- 一百年来,人类事务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完全无法理解的东西。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政客都无法容忍这种谜团的存在。倘若解开谜团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那么“奋进”号和船上成员就算牺牲掉也在所不惜。
第五章 首次出舱
- 半米外,碉堡的弧形墙壁开始动起来,像贝壳一样慢慢张开。空气泄漏出来,带起一小团灰尘,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仿佛一缕夺目的钻石碎屑喷射出来。
第六章 委员会
- 水星、地球、月球、木卫三、土卫六和海卫一驻联合行星的代表——都亲自到场
- 长久以来,地球人把即时通信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老资历政客习惯了即时交流,而无线电波在各大行星之间奔波却要花上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他们对此总是无法适应。
- 彼时广阔的海底博物馆——地中海——的水被抽干,随之而来的是考古学的爆炸式大发展。
- 有一回,他参加一场外交欢迎会,有个人想要从一个立体影像中间穿过去——直到撞上去才发现对方是个真人,而更有意思的是看见两个立体影像试图握手……
- 地球上太拥挤了,尽管努力了一个世纪,人口还没有降到预期的十亿以下。
- 两个明显的先例就是发现特洛伊城的施里曼,还有发现吴哥窟的穆奥。危险并不大,当然,事故也不可能完全避免。”
- 若真是如此,那这将是两个文明之间的一次邂逅——而且两个文明的技术水平相差甚远,就好比皮萨罗[插图]之于印加古国,佩里[插图]之于幕府日本,欧洲之于非洲。
- 最近几年,几乎每个英国人都有个骑士头衔了。
- 既然诺顿船长已经打开了第一道门,那就没理由不打开第二道。
第七章 两个妻子
- 就是那个藏有一屋子真书,结果没钱移民离开地球的家伙。
第八章 穿过中轴区
- 霍华德·卡特第一次窥探图坦卡蒙的墓室
- 这太荒唐了,他可以面对数以光年乃至百万秒差距[插图]计的浩渺太空而毫不晕眩,这里区区几立方公里的空旷为何竟让他如此不安?
- 也许,这里的海洋更加奇怪——不是环形的,而是圆筒形的。在进入永夜的群星冻结成冰之前,这片海也有波浪、潮汐、洋流——还有鱼吗?
第九章 勘察
- 罗摩内部有五十公里长,十六公里宽。两头都呈碗状,并且布局相当复杂。
- 等我们下去之后,那里看起来就像是平的了——正如在瓶子里爬的蚂蚁,看瓶子内壁也像是平的一样。
- 从他的职业角度看来,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竞技场,场上互相角逐厮杀的是重力、磁力和辐射力等巨大的自然力。他一向认为,在世间万物的运转当中,生命的角色根本不值一提,在他看来,地球、火星和木星上的生命现象,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
- 银河系里有上千亿个太阳,这种事情既然能发生一次,在这之前就一定还发生过许多次……总有人,总会在什么地方最终获得了成功。
- 倘若有恶魔突然出现在他眼前,要帮他瞬间传送过去,那他会毫不犹豫地签下合约,绝不费心去看合约上的那一行小字。
- 就算只是一次单程航行,你也得带上燃料,好用来在航程末期减速。所以更加合理的办法是慢慢走——走上一万年,十万年……
- 伯纳尔等人认为,如果能用方圆几公里的小型可移动世界,带着几千名游客,花上几代人的时间,就可以走完这样的旅程。当然,整个系统必须严格封闭,所有食物、空气以及其他一切消耗品都要循环利用。当然,地球也是这样运转的——只是规模要大一些。
- “罗摩上次途经某颗恒星还是在二十万年前,而且那还是颗不规则变星——大概是你想象得出的最不适合居住的星系。它的亮度强弱变化可达五十倍之差,它的行星每过几年就会在冰冻和炙烤状态之间转换一遭。”
- 任何封闭的生态系统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一百;浪费和损耗在所难免——环境会退化,而污染物则不断积累。如果这是颗行星,要毒害、拖垮它或许要花上数十亿年时间——但这一结果终究会出现。海洋会干涸,大气层也会消散……
- 罗摩就像一艘巨船,不等抵达目的地就已经耗光了它的全部给养。它成了一艘在群星之间漂泊的空船。
- 由于一些基础性限制,冬眠技术所能维持的时间只有几个世纪——而我们所面对的时间跨度却要多出上千年。
- 我们并不孤独。对我们来说,群星再也不是过去的模样了。
第十章 深入黑暗
- 他桌子上的两句座右铭正可说明他的人生哲学。一句问道:“你忘记了什么?”另一句说:“不要逞强。”
- 这本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两人在地球上还有一个共同的妻子,这位妻子还给他俩一人生了一个孩子。她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女人,诺顿船长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见她一面。这种三角形的关系已经持续了至少五年,而且直到今天似乎都还是个等边三角形。
- 早就在权力与责任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
- 他们实际上仍处在零重力环境中,大脑可以随意选择参照系。只要稍一凝神,梅瑟就可以让自己相信,他是在向外远眺一片旷阔平原,还是抬头看一堵竖直的高墙,又或是在一段弧形的悬崖边上向下张望。许多宇航员都曾在进行复杂工作时,因为选错了坐标系而遭遇过严重的心理问题。
- “不过科里奥利力[插图]越来越强了。要小心啦。”
- 梅瑟调整好宇航服内气压,使之与外界相当,松开头盔的密封扣,打开一道缝隙。他小心翼翼地吸了口气,随后又大大地吸了一口。
第十一章 男人、女人和猴子
- 有些女人压根儿不该被允许上飞船——她们的胸脯在无重力环境里太他妈的叫人分神了。那些乳房不动弹时就已经够可以了,可一动起来,再加上共振的效果,但凡是个热血男儿都会把持不住。
- 航行期间的性爱条例只有一条:别在走廊里做,以免吓着“笨笨”们。
- 小黑、小黄、小金和小棕的血缘可追溯到新旧世界所有猴子当中最聪明的支系,此外还加入了自然界中从未存在的合成基因。驯养它们的花费差不多跟训练一名普通宇航员的开销一样大,而它们对得起这个价钱。每只超级黑猩猩体重不到三十公斤,对食物和氧气的消耗量仅为人类的一半,不过在料理家务、基本烹饪、搬运工具和其他众多常规工作方面,一只超级黑猩猩顶得上2.75个人类。
第十二章 众神的阶梯
- 诺顿曾经造访过一座阿兹特克神庙的废墟,此刻他又想起了过去的那一番经历——只是那感受被放大了一百倍。他在这里有同样的敬畏和神秘感,也同样为永远消逝无可挽回的过去感到悲伤。
- 我忍不住想起,这是——自古至今——人类第一次能够踏上另一个世界,呼吸这个世界天然存在的大气——尽管我猜在这样一个地方,你恐怕不会使用‘天然’这个字眼儿。可话说回来,罗摩一定和它的建造者的世界十分相似;咱们自己的太空飞船无一例外都是微缩版的地球。
- 不过第五教派的主要教义还是广为人知的:这一教派相信耶稣基督是一位来自太空的访客,基于这一假设,他们还构建起一整套神学思想。
- 他一直都无法理解,这些人接受过如此先进的科学技术训练,怎么还会把这些话当真,而且深信不疑。
- 一个怀有这种宗教信念的人,面对罗摩中令人惊叹的真实情景会如何反应?会不会遭遇什么东西,动摇他的宗教信仰……还是说,这一点恰恰坚定了他的信仰?
第十三章 罗摩平原
- 事情并非所看见的样子,这里的一切足有上百万岁,却如此崭新,其中必有蹊跷。
- 他认识这个地方。他曾经来过这里。这种经验尽管并不少见,但即便是在地球上,或是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上,也还是足以让人不安了。大多数人偶尔都有过类似的体验,通常人们对此并不多加理会,以为这只是记忆中曾被遗忘的片段,一次纯粹的巧合——或者,倘若有人受到神秘主义的影响,会以为这是来自另一个心智的通灵体验,甚至以为是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 不论如何,他决不能被罗摩所慑服。一旦如此,他必败无疑,甚至会丧失心智。
第十四章 风暴警告
- 所有建筑都没有窗户,连门都没有!所有建筑都是简单的立方体结构,而且全都是三十五米高。
第十五章 海边
- 他们只是一直向前跋涉,踩着看不到一丝接缝的金属表面,走在这绵延一百万年的夜色中。
- 这一路上,队员们一直都在探照灯光下前进,这些影子都寸步不离地陪伴着队员,可是现在,影子在断崖处分成两截,看起来不再像是与队员们一体了。影子仿佛是柱面海中的生物,等着对付一切胆敢闯入它们领地的入侵者。
- 真正的纽约和人类所有栖居地一样,永远都没有建设完工那一天,同样也很少被设计过。
- “有海的地方,”露比·巴恩斯中士早有预言,“就一定有码头和港口——还有船。通过研究他们的造船技术,你能了解一个文化的方方面面。”
- 有一回,厄恩斯特觉得自己脸颊上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微风。
第十六章 凯阿拉凯夸湾
-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几百万年后,罗摩高速穿过别的什么星系时,没准儿又会迎来别的访客。诺顿希望他们能对地球有个好印象。
- 有什么东西轻轻扫过他的头发
- 所有“奋进”号的老祖宗是惠特比的一艘排水量为370吨的运煤船,1768年到1771年间,英国皇家海军的詹姆斯·库克船长曾经驾驶这艘船环游世界。
- 若以光速计,距离他从来不超过十分钟路程,
第十七章 春天
- 人类的所有感官都需要接收到信息。如果失去了这些感知,人的意识就会自行制造出替代品
- 在光芒无声的冲击下,罗摩的天亮了。
第十八章 黎明
- 现在他明白那些神秘的沟渠,那六道“直谷”的用途了——它们就是六根巨大的灯管。罗摩有六根条状太阳,对称地分布在内壁。每根灯管都放出广阔的扇形灯光,经过自转轴,照亮对面的大地。罗摩心想,不知道这些灯管是轮流亮灭,从而形成光暗的循环变化,还是说这里永远都是白天。
- 也许这里虽然不存在生命,却有可能存在意识,存在知觉——机器人也许正从亘古的睡眠中苏醒过来。也许这次突然光芒四射,并非事先的程序动作,而是随机发作的痉挛——是罗摩中的机器对新太阳的温暖作出的狂乱反应,是临死前最后一次喘息,很快就会再次跌入沉寂,永远不再苏醒。
- 采用这种参照系,罗摩又变成了竖直的圆柱体或者说深井——可是这一回,诺顿在顶上,而不是在井底,就像一只苍蝇,头下脚上地在穹隆天花板上爬,这天花板距离地面足有五十公里。每当诺顿发现这个念头向他袭来,他都要调动起所有意志力来抗拒它,以免自己又被吓掉魂魄,只会紧抓着梯子动弹不得。
第十九章 水星警告
- 像罗摩人这样先进的生命,其道德水平一定也早就有了同样的发展。不然,他们早就把自己毁掉了——我们在二十世纪就差点儿这样干过。
- 我们也许对一座蚁冢并无恶意,可是如果我们想在那个地方建座房子呢……
- 水星上的一天比一年还长,每天有两次日出和两次日落,河里流淌着融化的金属
- 无限的能量,无限的金属,这便是水星。水星上巨大的电磁发射架能把人类制造的产品弹射到太阳系内的任何位置。
- 水星人的行动有时候就好像太阳是他们的私人财产。他们与太阳绑在一起,形成一种又爱又恨、牢不可破的关系——就像当年的维京人与海洋,尼泊尔人与喜马拉雅山,因纽特人与苔原。
- 任何不以火箭推进的原理工作的推进系统,都叫宇宙推进器。
- “牛顿早有定论。你不可能施加作用力而不受反作用力。宇宙推进器都是胡扯
- 军事领域里有一句老话,能力并不等于意图。
第二十章 启示录
- 如果这不是耶稣再次降临,那它有可能就是第二次末日审判——第一次审判就是诺亚方舟的故事。我相信罗摩就是一艘宇宙方舟,被送来这里,好拯救——那些值得救赎的人。”
- 非常正确。所以在抵达近日点后,罗摩必须通过减速进入停泊轨道——轨道的远日点很可能在地球轨道上。在那里,罗摩有可能再次改变速度,并与地球相会
- 这样一来,没准儿他得到救赎的机会也增加了
第二十一章 风暴过后
- 人类感官不够敏锐,这就是原因。你也许以为自己一切正常,可没准儿下一次深呼吸时就一头栽倒了。
- 逻辑告诉他们,在这个旋转的世界里,任何物体都不会以直线坠落下来,可这是一道弧形的瀑布,弯向一边,偏离源头正下方好几公里……这就太不正常了,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 “根据最新的估计,三亿五千七百万年。氧气就是这么来的。罗摩飞快地经过厌氧菌的阶段,现在已经进化出光合植物——才过去四十八小时。真不知道明天又会造出什么。”
第二十二章 柱面海之旅
- “决心”号马达嗡鸣着向前航行,他们却仿佛被困在一道滔天巨浪的谷底——这巨浪两边翘起,直到变成垂直状态——然后互相靠拢,到最后两边相接,在他们头顶形成一道十六公里高的水做的拱门。尽管一切都有逻辑和理性的解释,可是每个航行者都没法不觉得,那成百上千万吨水随时都会从天上崩塌、砸落下来
- 因为在其他任何星球上,所有大湖大海一定呈球形表面,并且每一处都曲率相同。
第二十三章 罗摩的纽约
- 可是他总是对有几分道理的答案持怀疑态度——这些答案往往都是错的。
- “那个,这是座工厂没错,头儿,而且原材料很可能由海水提供……毕竟,地球上也是这样的,尽管方式跟这里不一样……我觉得纽约这座工厂造的是——罗摩人。”
- 这里的寂静比罗摩平原上的更加难以适应。城市级别的机器总该制造点儿声响才对,可是这里连最细小的电流嗡鸣声,或者是最轻微机器运转的声音都没有。
- 他可不想表现得像个在科技方面一窍不通的野蛮人,一遇到无法理解的事物就把它砸个稀巴烂。
第二十四章 “蜻蜓”号
- 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的却不是这些内心挣扎,而是如果他无所作为,那他肯定这辈子都要后悔自己没把握住机会。
第二十五章 处女航
- 他们正在打破太空探险中的一条神圣纪律——有人将要孤立无援地进入一片未知领域。
- 吉米比任何船员都明白自己正在尝试什么。这正是那种非冒不可的风险,万一失败了,那就听天由命了。谁也不可能永远都稳操胜券……
第二十六章 罗摩的声音
- 他将要前往的地方不仅仅过去从未有人去过——将来也不会再有人类踏足。古往今来,他将是唯一一个到访过罗摩南部地区的人类。感到恐惧时,不妨想想这一点。
- 整个罗摩里都找不到一件艺术作品,每一样东西都纯粹为了实现某种功能。也许罗摩人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宇宙的终极秘密,不再像人类一样被种种雄心和渴望所摆布。
第二十七章 电流风
- “有人走过你的坟墓[插图]。”
- 这么说,问题就在这儿。他置身于一个能量巨大的电场里。之前那种压抑和疲惫的感觉,在地球上的雷暴天气里也时常会出现。
第二十八章 伊卡洛斯
- 吉米此刻正在进行他有生以来最有技术难度的飞行;他带着残忍的幽默心想,真可惜,观众人数才这么点儿,他们也没法更细致地观赏这场表演。
- 这话太乐观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可是他不肯说再见,他想让同伴们知道,他一直都在努力,并且毫不畏惧。
- 天空怎么如此坚硬,他感觉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第二十九章 第一次接触
- 不管是机器人还是动物,只要是对人类视而不见的个体,都聪明不到哪儿去。
- 吉米慢慢地伸出双手。这是个跨宇宙、跨种族,表示“你瞧——没武器吧?”的通用姿势吗?
- 而这位全体智人的代表眼看着他的第一个接触对象大摇大摆地走过罗摩平原,却对他根本视而不见,他感觉自己蠢透了。
第三十章 花
- 因为在孤寂而又华丽的南岸大陆边缘绽放的,是一朵花。
- 花瓣是些色彩明艳、长约五厘米的管子,每一朵花长有至少五十片花瓣,闪着或蓝或紫或绿的金属光泽,看起来更像是蝴蝶的翅膀,而不像是植物。
- 的确,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标本,而且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可是吉米想要它,其实是因为,这朵花是他自己与生命世界和他的出生地之间最后一点儿联系。
- 我谋杀了一样美丽的东西,吉米告诉自己。可话说回来,如今的他已然是被罗摩杀死了。他采摘的不过是他应得的而已。
第三十一章 最终速度
- 就在吉米沿着柱面海边信步游走的同时,太阳系里一半的怪人都在尝试营救他。
- 一道滔天巨浪正沿着环形的柱面海向他们直扑过来。
第三十二章 海浪
- 挡浪板,诺顿心想。就跟“奋进”号自身燃料箱里的结构一样——只是尺寸放大了上千倍。
第三十三章 蜘蛛
- 相对于星际外交准则来说,科学的优先级要低一些。
- 诺顿船长可不希望自己作为发动星际战争第一人而载入史册。
- 劳拉从平原爬了上去,用时之短,成为一项再也无人打破的纪录。
- 刀刃切进去,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一秒过后,医务官厄恩斯特极不淑女的尖叫在整个“奋进”号里回荡。
第三十四章 大使阁下深表歉意
- 银河星辰构成的壮阔宇宙中,智慧生命的活动不过是一个不幸的意外,对这类事情投以过多关注实在是不识大体。
- 蜘蛛身体的绝大部分不过是一块电池,就跟电鳗、电鳐的发电细胞和鳍刺一样。不过在这里,这些组织显然并非用于自卫。它是这种生物的能量来源。这就是它无需进食和呼吸的原因,它不需要这类原始的器官。
- 这些生物似乎是像机器一样,是被设计出来的,用于完成特定的工作。如果要我来描述,我会说它们是机器人——生物机器人——地球上并没有类似的东西。
第三十六章 生机人观察员
- 正因如此,彼得有好多年都一直不愿去参观那些透过镜片欣赏过的地方,因为他知道,现实里容不下美梦。
- 在这之后,拾荒者似乎明白了哪些东西可以碰,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这里是否需要它们服务。这种安排真是再方便不过了,同时也意味着高级智慧的存在——不论这智慧是拾荒者本身的一部分,还是存在于别处的控制者。
- 个形如蜈蚣、长有吸盘的东西时不时现出身来,一直在大角上四处探察。与此同时,在逐个察看几根小角时,彼得还瞥见一个体形粗壮的生物,看起来像是河马和推土机的结合体。此外还有一种长有两条脖子的长颈鹿,动起来就像是个可以移动的塔吊
第三十七章 导弹
- 这台飞行器为了飞临这里,已经打破了所有飞行速度纪录,它不过是其制造者的意志的延伸,是制造者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 水星人被三倍于水星的重力永远流放在地球之外,他们只能站在月球上,隔着一段狭窄的太空沟堑望着他们的祖先——甚至他们的亲生父母,却永远都不能亲身拜访。因此,他们必然会宣称自己也不想去地球。
第三十八章 联合行星大会
- 即使是在绝对零度下,残余的量子效应最终还是会抹去太多复苏所必需的细胞信息。
- 我们都知道,不同于生命体,固态电路可以无限期地存储信息,而不会产生丢失。
- 那就是白蚁群。和罗摩一样,白蚁巢同样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世界,其环境也受到控制。和罗摩一样,白蚁群的不同分工依靠一系列特化的生物机器——有工人、建造者、农民——战士。虽然我们不知道罗摩有没有蚁后,但我猜想那座被称作纽约的岛屿就承担着类似的功能
第三十九章 上级命令
- 此刻,他身在拥挤、忙碌的飞船的核心区域,却是孤独一人——只有詹姆斯·库克船长的肖像,穿过岁月的甬道,垂眼注视着他。
- 责任到此,不容推辞”[插图]。
- 人类必须有是非之心。不论水星人如何争辩,生存并不是全部
第四十章 破坏者
- 之前还只是一组照片,现在却变成了坚硬的金属和光滑的塑料——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致命的现实。
- 他坚信宇宙的运转遵循着严苛的法度,就连上帝也不能违逆——更别说是水星人。
第四十二章 玻璃神庙
- 火焰的刀锋正切割着建筑,建筑里面隐藏着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至今的秘密
- 一座玻璃建成的希腊神庙——这是他的第一印象。这座建筑里充满了一排排垂直的水晶柱子,这些柱子宽约一米,下通地板上顶天棚。柱子有几百根,一直排列到灯光照不到的黑暗当中。
- 有疑惑,别出声,只管做。
第四十三章 撤退
- 如今,他们肯定已经是所有执行过太空任务的人里面体能最好的。可是血肉之躯,能力终归有极限。
- 阳光先是暗到几不可见,然后又亮起来。明亮的光珠形如球状闪电,沿着六道重新照亮世界的峡谷快速滚动。光珠运动节奏一致,催人昏昏欲睡,都是从两极向柱面海移动,这只能表示一个意思:“去海里!”阳光在召唤,“去海里!”这些召唤难以抵挡,每个人都感受到一种冲动,想要回过身去,抛却俗世,到罗摩的海水里去。
- 最靠近太阳的地方,罗摩的夜晚却降临了,真是奇怪呀!
第四十四章 宇宙推进器
- “奋进”号上的每一个原子都被某种力攫住——只有强大的重力场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至少,在已知的力场里只有这一种……
- 推进器在推动罗摩进入新轨道时,既没有喷射气体,也没有发射离子束或等离子束。中士兼教授迈伦的描述比所有人都精当,他在震惊之余,用难以置信的语气说:“牛顿第三定律完蛋啦。”
- 它正在获得速度——却飞向了最糟糕的方向。 罗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地坠向太阳。
第四十五章 凤凰
- 到了近日点,罗摩距离那座氢元素熔融翻滚的炼狱只有不到五十万公里。任何固体材料都经受不起如此近距离的高温炙烤;构成罗摩外壳的坚硬合金远在十倍于此的距离上就会开始融化。
- 罗摩的确消失了:它现在被包裹在一个能够反射一切的球体里,这球体直径约有一百公里。
- 而它已经给出了最后的、近乎鄙夷的证据,证明它对这个被它大为惊扰的世界毫无兴趣。
第四十六章 插曲
- 和所有宇航员一样,诺顿在干这一行时就做了绝育手术;因为人如果在太空中待上好几年,由辐射引起的种种基因变异不光是个风险——而是一种必然。
- 诺顿把她搂得更紧了。他时常想,无重力环境里有一件最美妙的事情就是,你可以真的整晚搂着一个人,而丝毫不会影响血液流通。有些人还声称,在一个标准重力下的爱情太过沉重,他们再也无法从中获得乐趣了。
- 罗摩人把太阳系当成加油站——补给站——随你怎么称呼,然后弃之如敝屣,继续上路,去完成更加重要的事情了。他们甚至有可能压根儿不知道人类的存在。如此彻底的漠视,比任何蓄意侵犯还要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