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授衔
内容简介
- 所谓“山头”,是战争年代根据地的俗称。
- 林彪提出了“等、忍、狠”的军事原则,即:军事行动要等待一下,这叫“等”;对于敌人暂时的进攻要忍耐对付,让敌人多占去一些地方,以分散其力量,这叫“忍”;之所以要“等”和“忍”,都是为了在适当时候可以再“狠”起来。
第一章 这是战争的结果
- 1955年11月29日,上午8点,南京人民大会堂。
灯塔引路
- 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 朱德为此还写了一副对联:“白军中,将校尉薪饷各有不同;红军里,官兵伕待遇完全平等。”
-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
临时抱佛脚
- 1939年4月1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中央,询问可否依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区分,规定各级干部的等级。他们认为这样既可以保证职责分明,又能起到激励干部的作用,“于我军传统亦无损害”。
- 总干部管理部后改称总干部部,简称总干,它与总政、总参、总后并列,是掌管全军干部工作的领导机关。
- 美方首席谈判代表为美国远东海军司令乔埃中将,中方首席谈判代表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
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好
- 一个很老的不能做什么工作的团长,是个上校阶级,他可以拿上校薪水,不做事,他也会没有意见,这样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好。
- 1952年11月12日,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军队要在1954年1月准备实行征兵制度、薪金制度、军衔制度(后来增加了颁发勋章奖章制度,合称四大制度)。
重头戏
- 在经历两次方案修改后,最终确定下来的军衔设置为六等十九级所谓六等是“帅、将、校、尉、军士、兵”,其中减掉了“兵种元帅”“准尉”,最高等的“帅”被分为大元帅和元帅两级。
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
- 在授衔的最初提名方案中,毛泽东是大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是元帅,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也都在大将的授勋名单之列。
- 一位民主人士说:“人大做出决定,他(指毛泽东)有什么办法!”刘少奇回答:“人大可以做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还需要他下命令才行啊,他不下命令又怎么办?”
- 如此一来,不仅毛泽东辞帅成了铁定不改的事实,其他已经转业的领导人也大多不再授予军衔。这使全军干部受到很大的教育,同时也解决了评衔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矛盾。
- 一个人胸中有丘壑,有兵法韬略,有千军万马,又何必在乎带不带刀枪?同样地,毛泽东虽然没有披上那一身大元帅服,可是他在党政军的地位和威望却不降反升,因为人们从中所能领略到的,正是这位历史巨人超人一等的胸襟和大局观!
鸿门宴
-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是中央军委主席,军委委员共有朱德等十一人,这里面除邓小平已确定不授军衔外,其余十人都进入了元帅提名名单,朱德更被列为十大元帅的榜首。
- 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
最黑暗的日子
- 起义军的领导机构为前敌委员会(前委),周恩来是前委书记兼参谋团主任,也是起义军实际的总司令。周恩来以下,贺龙为起义军代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两人所率的部队均为起义军主力,日常决策也以周、贺、叶三人为主。
- 陈毅后来回忆,因为朱德在南昌起义时的地位并不重要,所以他刚刚率队北上时,其实没有人听他的话,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罢了,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成为这支部队的领袖。陈毅同时也断定,当时如果不是朱德出来勇挑重担,“这个部队肯定地说,是会垮定的”。
- 范石生是朱德在云南讲武堂的老同学、好朋友,两人过去还是拜把兄弟。朱德让人给范石生带话,说我们这个队伍走投无路了,编到你这里来行不行,由你发饷。范石生很够朋友,就接受了,这使起义军得以度过了那年最难熬的一个冬天。
聪明仗
- 朱德毕业于云南讲武学堂,该校与黄埔军校、保定军校齐名
新战法
- 按照新军事学说,部队作战时应进行梯次配备,也就是你不能把部队一窝蜂地全派上去,而应以连为单位,疏开队形,呈“品”字形和梯形部署。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足够的攻击力和后劲,而且能减少损失,就算一发炮弹打过来,各部队的伤亡也不会太大。
- 游击战是战略,梯次配备是战术,弧形散兵群和接近射击是具体的战斗方法。
- 那时林彪、粟裕等人都还在工农革命军里当小干部,他们是新战法的首批受益者。可以这样说,他们是朱德当年一手训练和磨砺出来的将才,甚至他们日后得以扬名的战术,其实也是对新战法的一种继承、发展和创新。
戏点到谁谁就唱
- 与毛泽东运筹帷幄但个人从不直接持枪作战不同,朱德经常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
- 军人归根结底都要拿行动说话。朱德能够在军中建立和积累起那么高的威望,连毛泽东都对他尊重有加,既离不开困难时期的坚韧不拔和与官兵的同舟共济,同时也依赖于他作战中的身先士卒、连战连捷。
不是一件容易的小事
- 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就不能出台
不沉的“航空母舰”
- 红军总部侦察科长胡底在到中央苏区前,与李克农、钱壮飞并称为“龙潭三杰”,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地下情报员,可就因为说了一句“张国焘是军阀,是法西斯”,就被张国焘秘密毒死了。
临大节而不辱
- 老机会主义者,没有一定的原则,没有一定的方向。办起事来忽左忽右,前脚迈出一步,后脚跟说不定就打哆嗦。”这是徐向前对张国焘的一个基本评价。
- 毛泽东称赞朱德在四方面军“斗得有理、有节,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第二章 谁敢横刀立马
-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方子”
- 井冈山曾有两个“山大王”,一个是袁文才,一个是王佐,
- 袁文才被当场打死在自己房子里,王佐逃跑时跌入河中淹死了。
- 等到袁、王被杀,他们的余部真的叛变了,井冈山就彻底由红区变成了白区,红军也永远失去了这块红色革命的风水宝地。
- 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真正懂得这个至理名言,有时竟然要付出血的代价!
- 彭德怀以后但凡遇到重要的问题,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在写出处理意见后,就不立即拿出来,而是先放到抽屉里,搁它一个晚上。第二天等到头脑特别清醒的时候,再把处理意见拿出来看几遍,审慎地思考一番,觉得确实比较妥当了,才把意见拿出去。
两条腿打四条腿
- 吴起镇成为中央红军在陕北的第一个落脚点。
- 战士都饿慌了,向镇上老百姓买来粮食后,抓起生米、生面就吃,干玉米棒烧得半生不熟,也照样拿在手里嚼。
- 毛泽东欣喜之下,诗赠彭德怀:“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
我看可以开始行动了
- 所谓“囚笼政策”,实际是一种交通封锁的战法,即以“铁路为柱,公路为网,据点为锁”,不断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和切割。
把你当小毛驴那样牵着走
- 不是人少的问题,问题在于我能不能代表这两万多人的勇敢,做他们的表率!
老鹰抓小鸡
- 羊马河之战首开西北战场上歼敌一个整旅的先例。
- 在中央撤离延安的一个半月内,彭德怀率部三战三捷,稳住了陕北战局。
大难不死
- 顺水好行船,终向下游去。若要觅英雄,先到艰难处。
- 西北野战军大部分是原晋绥军区的部队,源出于贺龙的一二〇师,
- 两次临危受命,彭德怀都等于是个白手起家的“空降司令”,他没有什么熟悉的老部下、老部队,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的一身本事和无所畏惧的拼劲。
- “我这个人是命苦啊,从参加革命那会就在苦地方。长征的苦不用说了,抗日战争在太行山,解放战争在大西北,这次又要去朝鲜,到的都是苦地方。这不是命苦吗?”
交锋
- 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个远距离长途迂回,将数万美军、南朝鲜军及一部分土耳其部队全都包围了起来。
一击必中
-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 1950年12月31日,彭德怀发起第三次战役。此次战役也被称为新年攻势,之所以要选在元旦到来之际发动战役,就是因为知道西方国家对阳历年比较重视,有过新年元旦的惯例,此时攻击可以保证战役的突然性,打它一个冷不防。
- 在开国元帅名录上,毛泽东亲点彭德怀居于第二位,排名仅次于朱德。
强攻不如智取
- 十元帅之中,也仅有他和朱德、彭德怀既是军委委员,又是政治局委员。
- 战争年代军官的提升特别快,朱德、陈毅立即将他由连长升为营长,当年林彪还只有二十岁。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有两大军团长,分别是彭德怀和林彪
用兵之道
- 林彪曾告诫部下,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一定要亲自勘察地形,通过勘察过程,再对地图进行核正。
- 林彪在抗战初期就患有头痛症,一痛起来,头就直晃,这也是长年艰苦的军旅生涯所致。健脑器乃是一个铝做的帽子一样的东西,戴在头上可以帮助散热止痛。
- 要把战场的地形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到脑子里去,做到一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作战图影,以便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
- 此为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前线打的第一仗
最为困难的时期
- 他就做出论断:即使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
等、忍、狠
- 幸亏这时山东战场大打起来,国民党军向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发起大举进攻,蒋介石无力再向关外抽调部队。关外国民党军在占领长春后,也顾虑战线太长,暂时停止了追击。
- 林彪有一个小公文皮箱,打起仗来的时候就由秘书负责拎着。皮箱没上锁,秘书曾看过里面装的东西,发现全是毛泽东著作的单本小册子,有《矛盾论》《实践论》《战争与战略问题》《抗日战争中的战略问题》等。
- 林彪随后提出了“等、忍、狠”的军事原则,即:军事行动要等待一下,这叫“等”;对于敌人暂时的进攻要忍耐对付,让敌人多占去一些地方,以分散其力量,这叫“忍”;之所以要“等”和“忍”,都是为了在适当时候可以再“狠”起来。
扁担断了
- 1948年元旦,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林彪任司令员兼政委。这时部队已发展到一百多万,其中野战军有七十多万人。
-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正式发起辽沈战役,除留九个独立师继续对长春进行监视外,其余部队全部南下锦州。
- 1948年10月14日,林彪下令对锦州发起总攻,仅仅三十多个小时后,锦州即被攻克。林彪问被俘的范汉杰,对锦州之战有什么看法。范汉杰回答:打锦州这一步棋,非雄才大略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锦州好比是一根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扁担断了!
如坐针毡
- 廖兵团系中央军嫡系部队,其中的新一军、新六军在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分占两席,
瓮中之鳖
- 东北野战军的兵力之多、出击之快、行动之秘密、战力之强大都完全出乎傅作义的意料之外。短时间内,他的军队就成了瓮中之鳖,蜷缩于北平、天津、塘沽等几个孤立据点内,陷入欲战不得、欲守不能、欲逃无路的被动境地。
量身定制
- 傅作义、陈长捷都出身于晋军。历史上晋军以善守著称
- 傅作义看到实在拖不下去了,这才被迫接受和平改编。1月30日,北京城内的敌军全部开到城外,听候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 中央原来有这样一个基本估计,即从1947年7月起,有望在五年内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按此计算,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将全国胜利的时间提前了三年多。
一条龙下凡
- 还在北洋时代,刘伯承即为川中名将,他的从军履历直追朱德,先后参加过护国、护法战争,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巴蜀。
- 当时流传一个说法,认为中国最会打仗的参谋长只有“两个半”(也有说“三个半”),被列入其中的刘伯承最为名副其实,但因为他瞎了一只眼睛,所以算“半个”。
- 巧渡金沙江被称为红军在长征中所创造的诸多军事奇迹之一。在整个行动中,刘伯承从作战计划的制订,到途中找向导,直至各个微小的细节,都考虑周到,布置周密,这些成了行动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和条件,有人称之为“举轻若重”。
迎头一棍
- 抗战前,刘伯承因为是总参谋长,所以基本没有直接带过兵,及至抗战爆发,他受命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才由幕僚长重新转变成为部队长。
- 一个人会不会带兵,标准之一是看他是不是善于发现和掌握部下的优点,并根据这些优点进行提拔和任用。
兵者诡道
- 古代军事学说认为,优秀将领可以分成两个流派,一为勇战派,一为谋战派。如果以此标准来对开国将帅做一个划分的话,彭德怀可以被分在勇将派之列,而林彪、刘伯承、粟裕则都属于谋战派。
- 既要认真倾听“替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但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又不能一概听信,而要择善而从,不善则弃。否则的话,就可能越俎代庖,名为“替手”却当了“舵手”,这对指挥作战是非常不利的。
- 兵者诡道,去留不定,见机而作,不得遵常。
掏敌人的卵子
- 会不会打仗,关键在领导。
- 长治古称上党郡,乃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地。
动物战术学
- “要像猫吃老鼠一样,先把它盘软了再吃。”
九连胜
- 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图的是“名”,只要占领了若干城镇,就欢喜得“头颠尾颠”,不知所以。八路军、新四军(当时还不叫解放军)要的是“实”,但凡能够消灭和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即为胜利。
第二个草地
- 更重要的是,大别山居于南京和武汉之间,前者是国民党的首都,后者是国民党军在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南下部队一旦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摄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
两把菜刀闹革命
- 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还用它来鼓舞和振作士气:“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
共产党要比国民党强
- 直到与共产党发生接触后,他的思想才发生变化,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有组织有宗旨有主张,远比做个人英雄有前途。
- “政治方面,共产党要比国民党强。军事方面,国民党目前是占优势的,可是军事上的优势没有政治做主心骨是靠不住的。”
我就不信搞不赢
- “我只有两句话,第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第二,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活!”
- 跟着贺龙回洪家关的一共只有六个人,在贺龙把工农革命军的大旗拉出来后,不到二十天就聚集了一支约三千人的队伍。
拿起刀枪跟贺龙
- 1929年1月,贺龙率红四军占领鹤峰,建立了湘鄂西第一个根据地
模范的会师
-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在桑植县刘家坪和瑞塔铺誓师出发,开始长征。次年7月,他们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随后与原红一方面军的三十二军合编,组成了红二方面军,深孚众望的贺龙担任了总指挥。
第四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周恩来主张,陈毅是南方三年游击队、新四军、第三野战军的代表,元帅中不能没有这样一个代表。
- 由于周恩来的力争,陈毅被留在了元帅名单中,位列第六位。
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 七十三团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有“铁军铁团”之称。
- 除了天心圩整顿、大余整顿外,后来还有上堡整训,主要是规定募款和缴获的物资要全部归公。这三次整顿被统称为“赣南三整”,它和时间上相近的“三湾改编”做法类似,在中共建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持“赣南三整”的陈毅也因此成为军队政治工作以及井冈山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
不像战争的战争
- 失败是暂时的,最好的指挥官,是善于对付败仗,能够败中取胜的指挥官。
- 采用这种“野蛮”的方法,光血水就挤了半盆,一摸,血水里还有两根过去开刀没取出来的碎骨头。陈毅居然就这样把自己的腿伤治好了,但其间所需要承受的痛楚实在为一般人所难以想象。
就是剩下我一个人还是要干
- 在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中,“二陈”(陈毅、陈赓)均以乐观自信、口才不俗著称。
三顾茅麓
- 1938年,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开创了茅山抗日根据地。
- 当年南方游击队的生存本领,主要就体现在如何利用这些矛盾,以及根据这些矛盾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我真是朝思暮想啊
- 国民党要说输就输在了一个“不认真”上,而共产党能够成功,恰恰也成功于“认真”二字。
长袖善舞
- 此举充分显示出陈毅在统战方面灵活、机智的一面。陈毅一向认为,争取二李中立是解决苏北问题的关键,舍弃郭村、吴家桥,既能确保与二李重归于好,又可以在东进时集中全部兵力,即便与韩德勤直接对抗也不致落于下风。
不经过一番磨炼是不行的
- “一个知识分子要成为坚定的革命者,不经过一番磨炼是不行的。”
- 当起义军到达江西永新境内的三湾村时,毛泽东终于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这个同志是个人才
- 在三湾改编中,毛泽东宣布整个部队改由前委统一领导,同时提出在部队建立各级党组织,即班排建立党小组,党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建立党委。
- 做政治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某种程度上它比打仗更复杂更需要技巧。
- 但在罗荣桓看来,只有这样才真正有效,因为“口服不如心服,只有心服了,才能自觉遵守纪律”。
- 罗荣桓可以说是一个共产党政工人员的标准典范。他的耐心和脾气甚至好到了从来都不发脾气,朱德那么憨厚,有时也免不了动怒,但人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罗荣桓当众对部下大声训斥。有时部下犯了错误,他内心也很生气,但却总能努力克制自己,尽量以理服人。
翻边战术
- 战争年代,在共产党的政工干部中,有很多属于军政双优,即既能做政治工作,又会打仗。陈毅是这样,罗荣桓也是如此。
- 从1941年起,山东八路军统一由罗荣桓进行指挥。
先定下一个小目标
- 评衔时提出辞帅的一共有两个人,除了罗荣桓,还有徐向前。
- 徐向前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生。黄埔学生很多,但以一至四期为最辉煌,尤其第一期,更是金光灿灿。
- 徐向前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擅夸夸其谈。蒋介石给他的评语是:“资质平平,不会有出息。
都是被逼出来的
-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宣告成立。改编后的红四方面军总计有三万多人,由徐向前任总指挥。
- 围点打援一般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先用小部兵力将突出、孤立的敌据点围住,敌据点自然要告急求援;第二步,估计敌援兵会从哪个方向来,红军主力部队预先选好战场,构筑好工事,在野外将立足未稳的援敌予以消灭;第三步,援敌被消灭,守敌惶恐,将不战自乱,红军可趁势解决点上的敌人。
收紧阵地
- 民国时的四川称得上是个缩微版的“春秋战国”,内部长期征战不休。
- 反六路围攻是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打得最苦的一仗,它同时也是红四方面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战果最为突出的一役。战役结束后,刘湘急到要跳江自杀,在给蒋介石的电文中称此役令他“耗资一千九百万元,官损五千,兵折八万”,已“难以为继”。
土行孙战法
- 阎锡山的山西晋军素以擅守著称,连阎锡山本人都一贯重视防守战法,他们野战可能不行,但守城却真的很有一套。
有便宜就得赚哪
- 1948年6月,晋冀鲁豫部队组成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徐向前任司令员兼政委。
最理想的战场
- 徐向前是山西五台人,阎锡山也是五台人,两人乃是地地道道的老乡。
第五章 吕端大事不糊涂
- 抗战时期凡是到过华北的外国专家记者,几乎没有不采访晋察冀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谁没有去过晋察冀,就相当于没有去过抗日根据地。
滚雪球
- 几个月前,八路军一一五师“分家”,主力南下,时任师政委的聂荣臻奉命留守五台山地区和组建晋察冀军区。
- 和陈毅、罗荣桓等人一样,聂荣臻也是一位军政双优的典型。
模范根据地
- 当白求恩主动要求去晋察冀时,毛泽东很风趣地对他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只图个革命
- 大革命时期,有两个公认长得特别帅的广东籍年轻军官,称为“南粤二叶”,这两个人一个是叶挺,另一个就是叶剑英。
- 叶剑英时年三十岁,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
投其所好
- 武汉军校实际就是迁到武汉的黄埔军校,故有“第二黄埔”之称。
他救了党
- 1935年8月,会师后的红一、四方面军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其中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率领,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率领,中央和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 新中国成立后,在北戴河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当面对叶剑英说:“我送你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
- 以后看到内线歼敌优越性日益显著,中央才将“考虑行动应以便捷歼敌为标准”定了下来,不再一味要求部队到外线去,内线持久的防御作战也由此成为解放战争初期的重大军事原则,这不能不说是粟裕在战略上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一步险棋
- 如黄路一仗就此结束,共歼敌两个半旅一万七千余人,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一次歼敌数字的新纪录。
- 自宣泰战斗起,粟裕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以华中野战军的三万余人对国民党军的十二万人,频出奇招,七战七胜,首创了一次战役歼敌五万多人的纪录,国民党军对苏中的进攻也以惨败告终。苏中战役结束后,延安总部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正式称此战役为“七战七捷”。
猛虎掏心
- 国民党军有五大主力,被称作蒋介石的五张王牌,整七十四师是五张王牌中最耀眼的一张。
- 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实际负责军事指挥。
底线为二十四小时
- 在华野以往的战役中,一般只要对敌人达成了战役合围,基本就算胜局在握了,可是孟良崮战场非常特殊,呈现出双包围的态势:华野五个纵队包围着七十四师,反过来,敌人的十个整编师也包围着华野。
- 孟良崮战役结束,张灵甫在一座山洞内被击毙,七十四师悉数就歼。
- 孟良崮战役后,毛泽东和粟裕之间也有过一段著名的对话。毛泽东对粟裕说:“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七十四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没想到的人,就是我毛泽东啊!”
大淮海
- 碾庄战场是淮海战役中第一个采用近迫作业的地方。
非常危险啊
- 路标就是路线,枪声就是目标,追得上就是胜利!
-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粟裕第一个建议发起淮海战役,他所直接指挥的华野共歼敌四十多万,占到了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百分之八十。1949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难得粟裕
- 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
-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第六章 难忘的一笔
- 当时的书记处一共有五位书记,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称为“五大书记”
板荡识忠臣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三大方面军、南方游击队和陕北红军。对照元帅名单,贺龙曾是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陈毅是南方游击战的代表。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毛泽东后来反复说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徐老虎”之称,是一员极其勇猛的悍将,但自抗战后期起就因病无法再指挥作战,连床也起不来。毛泽东知道后亲自给他发来电报,电文的最后是八个字:“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你比我还像彭德怀
- 谁知黄克诚马上又当着他的面放了一炮,说:“这做不到,明知不对,让我不说,杀了也不干。”
“谈政”的能力
- 陈道良还告诉毛泽东,他把大儿子陈赓“打发出去了”,二儿子、三儿子也已经出去闹革命,就连女婿谭世名也去了汉口投奔国民革命军。
- 在大将名单中,谭政排于妻舅陈赓之后,列第五位。
唯一的特例
- 在大将中排名第七的张云逸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将军,这个“老”不光是年龄更包括资历。可以说,他的资历之高,至少在十元帅十大将中无人可与之比肩。
- 毛主席称张云逸“老成持重,威望颇高”。中央对这位老将军一直都很照顾,评衔授衔也是如此。按照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大将是行政四级,张云逸定的是行政三级,也就是说,他虽然军衔是大将,但享受的却是元帅的行政待遇,这也是开国将帅中唯一的特例。
大警卫员
- 1949年中央筹建公安部,毛泽东亲自电召罗瑞卿到北平,让他担任了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
英名天下扬
- 湖北黄安(今红安)和麻城一带,曾是中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红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这里诞生的开国将军也最多,达两百多人,王树声就是从黄麻地区走出来的一位大将。
- 1950年,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装甲兵司令部,许光达被任命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加上他,特种军中共有三人被授予大将,分别是萧劲光(海军大将)、罗瑞卿(当时有公安军,1957年才撤销,罗瑞卿为公安军大将)、许光达(装甲兵大将)。
-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没有批准许光达的申请,仍授予其大将军衔,但是根据许光达自己的请求,将他定为了行政五级。行政五级是上将的行政级别,也就是说,许光达是唯一一个只享受上将待遇的大将。
男儿有泪不轻弹
- 元帅由中央书记处提名,中央政治局审定;将官由总干部部与总政治部提名,报中央军委批准;校官由各总部、各兵种、各大军区提出,报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在全军范围内统一平衡。
- 一般而言,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十元帅十大将都算作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这就是一个层次了。
少晋中
- 传闻许世友知道自己名列上将后,曾找到周恩来,直言要求授大将衔。周恩来对他说:“粟裕也只是大将啊!”许世友在华野时是粟裕的部下,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战功他很清楚,一听粟裕评的也是大将,他马上就闭口不言了。流传很广的“粟裕震大将”即来源于此。
让衔
- 评衔过程中,各个级别都有发扬风格,主动申请降衔和让衔者。元帅中有罗荣桓、徐向前,大将中有粟裕、许光达,自上将以下,最典型的是徐立清。
女将军
- 李贞既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女将军,同时她和丈夫、被评为上将的甘泗琪也是唯一的一对将军夫妻。
授衔授勋
- 典礼开始后,先由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军官授衔命令,接着,周恩来把大将的授衔命令状依次授予粟裕等人。
- 怀仁堂是中南海室内面积最大的一处建筑,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大型会议都在此举行。这时人民大会堂还没有开工建设,怀仁堂也就相当于人民大会堂,在怀仁堂举行典礼属于国家最高规格。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
新时代开始了
- 几位元帅或国家领导人分别代表毛泽东、周恩来到场主持,其中北京是聂荣臻,南京是刘伯承,兰州、成都是贺龙,广州是林彪,武汉是李先念,沈阳是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