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

陈果

自序

  • 爱自己,就是尽力地使自己活成一个自己会喜欢的人,并且用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Part 1 关于爱情

  • 换言之,“多情”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年轻的标志。
  • 天真烂漫,我们称之为“率真”或者“质朴”,同时也意味着鲁莽草率、轻薄浮浅、不知深浅、不明是非等等,我们称之为“幼稚”或者“愚蠢”……
  • 一个人“自信”的力量只能来自于自我清醒的自知之明和由此而来的自我内在坚定的信念,与他人无关。
  • 那首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中的前两句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暂且撇开“爱”与“自由”的复杂关系,或许单单这两句诗,已然向我们暗示了“爱”的定义:只有当一种情感高于我们自身生命的价值时,它才是爱。

心动难违

  • 真正的爱情,不单是“我爱你”,也是我们常说的“我爱慕你”——“爱慕”与“爱”相比,多了一层倾倒,多了一种无可救药的怦然心动,多了一份近乎崇拜的“天命难违”。

找到你的“神”

  • 一个能专注地“我爱你”,而不计较“你爱我”的人,其心灵的力量无比强大。

爱情的三个元素

  • 有这么一个人,点燃了你的爱意,使你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和好感,你情不自禁地受到吸引,他的魅力让你无法抗拒。一看到他你就会心跳脸红,你移开了你的目光,却怎么也移不开你的心,这就是激情。
  • 激情就是四个字——怦然心动
  • 当你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或许可以找到一千零一个不喜欢他的理由。但是,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搜肠刮肚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喜欢他。
  • 这种非理智,说明了激情的特性,也说明了激情的另一个普遍“症状”——情人眼里出西施。可能对旁人来说,你就是个很傻的傻瓜,但是你对我来说,就是闪闪发光、魅力四射。我也知道你不怎么好看,我分析你的五官,也知道那不是黄金比例,是的,你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可你却是我的审美标准,我就是觉得你美,就是喜欢你,我自己也没办法。这就是激情。
  • 真正的爱,一定源于真正的了解。对一个人了解的深度,就决定了你爱他的深度。
  • 在你越来越懂他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件事也在发生——你会越来越懂你自己。当你越来越看清什么使你心动,什么是你的心之所爱,你也就越来越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你深爱的品质,往往就是你渴望成为的自己。
  • 身体的亲密终究不能消除两个精神世界之间的墙,而理解是灵魂之间唯一的桥梁,它能沟通两个原本互不相关的存在。
  • 所以什么叫作深情?你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爱的就是这样一个他;你了解他最真实的样子,你爱这个真实的他。你见过他最美丽的时候,也见过他最糟糕、最丑陋的时候;你见过他最能干、最得意的时候,也见过他最失落、最狼狈的时候。在他最失落、最狼狈的时候,你还是想拥抱他,还是想吻他,这个才叫作深情。你见过他最光明的样子,也见过他最黑暗的样子,当你见到他最黑暗的样子,你还是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他,并且去爱他,这个才叫作深情。你真的懂他,懂他是个怎样的人,懂他的好与不好,懂他那些和你不一样的地方,懂他很不完美,但你还是爱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他,爱他这个真实的不完美的人,这个才是真正的深情。
  • 我爱他们,因为他们是人;而我爱你,因为你是你。
  • 所以,我们说“自爱基于自知”,一个人要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学会如何去爱这个真实的自己。同样地,真爱基于真知。一个人要深爱另一个人,就要首先深刻地了解这个人,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之上,好好地爱这个人。
  • 人死去之后,体重会减轻21克,所以有人就说人灵魂的重量是21克
  • 所以,爱的本质是什么?“我爱你”这句话,其实是在说——我爱你的灵魂。所以当你的肉体老去了,我还是爱你的灵魂。当你有一天变得面目全非了,我还是能在人群中,用我的灵魂辨认出你的灵魂。
  • 一个人心里总是有一片很深的善意,但他却从来不把它落实为行动,那就不是真正的善。
  • 又比如,我经常对你说“我爱你”,我也觉得我真的很爱你,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很多的时间留给你,我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我要学习,要复习考试,要参加聚会,要去实习,要跟领导见个面……是的,我很爱你,但是我从来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你,这也是空有爱意,却从不践行。
  • 爱的行动,才是爱的证明,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洞。所以真正的爱情,就是你要真正为对方着想,真正给对方时间与关怀,很多时候,他的利益就是比我的利益更加重要,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 你自己想要自由,就给他自由;你需要别人理解你,就给他理解;你希望他能信任你,就给他信任;你痛苦的时候需要安慰和支持,就给他安慰和支持。所以这就是爱的行动——对他好,像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你的爱人,爱他如己,这是第一点。

“我们”的诞生

  • 之前,你是一条河,我是一条河,当我们认识之后,两条河交汇到了一起,从此以后,分不清哪条河是你,哪条河是我,因为我们汇成了一条河,叫作我们。
  • 不要试图去寻找一个完美的人,因为在完美的人身边,你是多余的,完美的人不需要别人。所以,爱情不是你和一个完美的人相爱了,而是他爱了你之后,他才更趋完美了。
  • 爱情不是你和一个完美的人相爱了,而是他爱了你之后,他才更趋完美了。 爱情就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关系。
  • 他对他的妻子说:“亲爱的,不是你生病了,而是我们生病了,我们一起来克服它,我们能克服的。”你看,情至深处,不再有你,不再有我,你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你的病痛就是我的病痛。不是你生病了,是我们生病了,所以我们一起来克服,我们能克服的——爱能克服的。
  • 没有你的世界,我不想要;没有你的未来,我受不了。

形散而神聚

  • 对你忠诚就等于对我忠诚,关心你就等于关心我自己,你开心就等于是我开心,你伤心就等于是我伤心,就是所谓的爱情——不同的身体,同一个灵魂,独立而相爱。
  • 不同的身体,同一个灵魂,独立而相爱。
  • 我觉得爱情也是这样,形散而神聚。我们可能在不同的教室上课,但我心里有你,你心里有我。我们各自笔记上记下来的东西,各自听到看到的趣闻和伤心事,我们会一起分享。这个就是形散而神聚。我们可能在各干各的事情,但是空气当中有一种我们的共振,只有非常非常敏感的人才能感觉到我们的这种共振,这就是不同的身体,同一个灵魂。
  • 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不在乎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
  • 如果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话,那就是因为我曾爱过你,仅此而已。
  • 你可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但你心里是带着他在做这个事情;你可能独自去了某一个地方,但你心里是带着他去了那个地方;你可能在看这个世界,但是你在用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在用他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你在吃每一个好东西的时候,都想让他也尝一尝;你看到每一个你喜欢的、让你发笑的事情和人的时候,都会在心里面默默记下来,因为你想跟他分享。
  • 苏东坡在诗里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什么叫“不思量,自难忘”?就是你根本不用刻意去想他,你永远无法忘记他,因为他无处不在!那些需要你刻意去想的人,他一定不是活在你骨子里的人,不是活在你生命内核里的人。那些生命内核里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心上人”,是活在你心里的那个人——“不思量,自难忘”。
  • 我的爱人死了,我也陪他去死,这个境界高吗?高的。我的爱人死了,我替他去活,这个境界也是高的。我用我的生命活出他的生命,我替我们去活,这个也是最深的爱。

爱其所是

  • 当你处于热恋阶段,内心激情澎湃,你喜欢的这个人很可能不是真实的他,而是你虚构出来的他,你把所有优点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很多时候,尤其当一个人单身的时间太长,积压了太多爱的能量,好不容易盼到了某一个人出现,你就会一下子爱上他。但这个时候,当你蓄积已久的爱的能量全然倾泻到他身上的时候,你很可能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真实的人,而是把他当成了你心目中的某个理想对象,所以这时你不是爱上了他,而是爱上了自己的感觉,爱上了自己的梦。
  • 真正爱一个人,就把他当成一个真实的平常人来爱。用平常心看待他,用平常心对待他,用平常心爱他——爱这个平常的人,爱你心中这个平常的女孩或男孩。他有缺点太正常了,他会做错事太正常了,平常人就是有缺点的,平常人就是会做错事的,对不对?
  • “I love you as who you are”——我爱你,如你所是。
  • 如果你根本不懂我,又凭什么说你爱我?你爱的是糖,但你不知道我其实是盐,你老想让我拼命地变甜,但我的真实味道其实是咸;你爱的是空中的飞鸟,但我却是海中的一条鱼,你爱我的方式是要我展翅飞翔,却不知道我的人生本该是一场深海的悠游
  • 所以,真正的爱,不是强迫你成为我想让你成为的样子,而是我用心地读懂你,然后尽心尽力帮助你成为你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把你变成你所不是的人,而是深刻地了解你,然后让你做你自己,让你活成真实的你。
  • 真正的爱,不是强迫你成为我想让你成为的样子,而是我用心地读懂你,然后尽心尽力帮助你成为你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把你变成你所不是的人,而是深刻地了解你,然后让你做你自己,让你活成真实的你。
  • 真正完美的爱情,应该是一个椭圆,它有两个圆心,一个是你,一个是我。我们会为对方着想,而且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为对方着想,也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
  • 我们总说,爱一个人,就要保护他,不让他受伤害。是的,保护他不被别人所伤害,更要保护他不被我所伤害。

深爱不变

  • 这世上最深的激情,是两颗心之间的默契。什么叫作默契?默契就是心意相通,精神共振,融为一体,就是两个人永远在一个频道上,在精神上无缝对接。这才是默契,而默契才是最深的激情。
  • 默契就是心意相通,精神共振,融为一体,就是两个人永远在一个频道上,在精神上无缝对接。这才是默契,而默契才是最深的激情。

友情如何纯洁

  • 爱情和友情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激情和冲动,一种难以抗拒的性感召力或者说吸引力。跟自己喜欢的人、心爱的人在一起,你会忍不住老想碰碰他。倒不是说你要有多么惊世骇俗的热烈举动,你可能就是情不自禁想撩撩他的头发,拉拉他的衣角,摸摸他的袖子,牵牵他的手,或者只是远远地看着他,充满爱意地看着他。
  • 你对你心爱的人会有这种更深入探索的渴望,但是你对你的朋友不会有;你愿意向你心爱的人敞开全身心,敞开你的一切,不设边界,但是你和朋友之间的坦诚交流仅只是两个精神体、两个思想者之间的理解与互动,它不包含欲望,容不得暧昧。友情自有它天然的界限,这界限保证了它单纯的属性,过界便是一种污染,便是对友情的破坏。这就是爱情和友情的区别。
  • 真正的友情是体面而纯洁的,因为它真诚而自重,它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对于纯洁的友情来说,重要的不是性别,而是人品。如果有真正的朋友,不论男女,都要珍惜。真正的朋友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分享者,我们对他们也有真挚之爱,爱他们也是在爱我们自己。

爱情何能长久

  • 你要不断地发现他身上美好的东西,新的美好的东西,然后你就会一次次地爱上不同的他,一次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 爱情肯定是要吵架的,但吵架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所谓“吵架”其实就是一种疯狂的交流——这种非常状态的对话模式能够帮助你看到非常状态的他,更好地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Part 2 成熟与自由

  • 一个完整的“大人”应该包含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他是身体的成人,也是精神的成人。
  • 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责任之担当——我觉得唯其如此,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完整的、纯正的、成熟的“大人”。

为所欲为,不是自由

  • 真正的自由者,没有内部的对抗与暴力。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总是处在自我理智与情感、责任与欲望的激烈挣扎中,他总有办法让他的理智与情感相安无事,让他的责任与欲望相亲相爱,他和他自己相处融洽。每一个自由者都是一个精神的自洽者。

与众不同,不一定是真自由

  • 太阳每天升起降落,但你是墙角一朵按照自己的花期开放的小花。真正的自由者,不在意别人按照什么节奏去生活,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不去干扰别人,而别人也很难干扰到他。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何以自由

  • 第一,清醒的自知;第二,勇敢的选择;第三,坦然的无悔的担当。
  • 什么叫作清醒的自知、勇敢的选择、坦然的担当?就是你想好了,并作出了选择,你知道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恶果,你不是不害怕那个恶果,但你叹一口气,还是愿意专注地走脚下的这条路,准备好承担那必将会到来一切可能,这才叫自由。
  • 所以真正的选择不是在好与坏之间进行取舍,只有当你面对两种美好却必须舍弃一种,或者当你面对两种不安却必须承担一种的时候,这才叫选择。无可奈何的才能叫选择。
  • 你有钱却不任性,或者你没钱却还能很率性,这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在力量。

精神的成熟

  • 精神的成熟归根到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再加上在生活中端其心,落其行的“责任之担当”。
  • “人没有朋友多孤单啊”“你以为朋友是这么好找的吗”
  • 老而未衰,老而不衰。他年龄的增长,只是让他的气象更加清澈,让他的精神状态更加澄明。你会觉得,这样的人是在越来越老,但是他同时也越来越纯洁,越来越通透,越来越美丽。
  • 精神的成熟者,他对外表现出来的不是老,而是一种内部世界的和谐,对任何事都很从容,心灵总是很清明,胸襟总是很坦荡,这才是真正精神成熟的人。
  • 通天气就是你要思考一些在你个人吃喝拉撒之上的问题,有一些精神世界的追求,要对自己的品质人格有一点要求。这就叫“通天接地”!

何谓“大师”

  • 大学之为大学,并非因为有大楼,而是因为有大师。
  • 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被低估的人,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被高估的人。
  • 第一类是技艺上的大师、才能上的大师。这样的大师在人类历史上往往有着不可取代之贡献,有难以超越之特长。
  • 斯宾诺莎在专心致志地磨眼镜片,于是,世人透过他的镜片看这个世界。
  •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但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如果我跟你说我很厉害,你会觉得我在炫耀,但如果我跟你说我不厉害,那我是在撒谎。
  • 一般的人才往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介入感,涉足这个时代;天才是自由的,可介入,可不介入,随心所欲;而超一流的天才,不介入时代,因为他们千秋万代。
  • 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欣赏;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会是知己。
  • 他们担当了人性最大的可能”,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已经活出了一个人能够活出的最完满的状态了。
  • 我觉得世界上最好的一种态度就是客观公正,不抱偏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好”没有必要和“不好”去功过相抵。
  • 如果你不去身体力行,不去尽心尽力实践的话,你所说的所有东西都只是闲话,仅此而已。
  • 世上所有的学问,不论科学、哲学、艺术,最终往往殊途同归,万象归一,归于真理。随着一个人不断深入磨练自己的技艺,不知不觉中他也在深入了解生命的真谛。当他达到技艺的顶峰,在技艺的尽头,他会窥见真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人格和精神品质也会趋于完满。
  • 罗素所说的“我生存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 当你真诚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做着做着就会融入这件事情本身,从而忘却周围的嘈杂。
  • 《中庸》里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 “心存一片诚意”等于“唤醒了自身的灵气”。当你心怀诚意的时候,你的灵性、灵气会瞬间爆发。所以你会发现,心诚之人的直觉力会特别好,感觉会特别敏锐。因为当你很真诚的时候,心里面就特别干净,而“净极光通达”,净到极点,光明便会通达。
  • 真诚有很多别名,有一个别名就叫作高尚,有一个别名就叫作纯洁,有一个别名就叫作童真。所以,真诚只是一切美德的别名而已。

伟大的心灵

  • 大学要培养的目标,要么是技艺上的能人,要么是人格上的伟人。
  • 一个一流的大学关注的可能是学生才能的卓越,但是,超一流的大学关注的是学生灵魂的卓越
  • 只有具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只有一个灵魂卓越的人,才能够识别和认出另一个卓越的灵魂。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
  • 真正与名利保持距离,是指你身处名利场中,你的内心却还能保持清醒,你站得比名利更高,不轻易受其干扰,这才是真正的跟名利保持距离。
  • 真正与名利保持距离,是指你身处名利场中,你的内心却还能保持清醒,你站得比名利更高,不轻易受其干扰,这才是真正的跟名利保持距离。
  • 陶渊明式的“心远地自偏”

知识分子

  • 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有怎样的人生境遇,你都要尽心尽力。尽心尽力,不是说你要对这件事情本身作出多大的牺牲,而是意味着既然你要花时间做这件事,就不要辜负了这些时间,也不要辜负了度过这段时间的那个你。
  • 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有怎样的人生境遇,你都要尽心尽力。尽心尽力,不是说你要对这件事情本身作出多大的牺牲,而是意味着既然你要花时间做这件事,就不要辜负了这些时间,也不要辜负了度过这段时间的那个你。然后,你还要始终记得,知识分子当是社会的良知。
  • 如果我胜利了,那是我幸运;如果我失败了,那是我无能。没有什么值得你不可一世的,碰到问题,人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 不要害怕牺牲,因为能够付出才足以证明你很强大,能够奉献才足以证明你是那么富有,只有强大的人才有力量去“付出”。

“大人”的历史渊源

  • 有一些女同学啊,你不要以为不会做家务就说明一个女人很优越很高级。你会做,但你不必做,算你有本事。如果你根本不会做,那就是无能,有什么好骄傲的呢?
  • “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什么叫“容人之雅量”?就是你要拓宽心灵的容量,让它容得下更多人,容得下那些和你不一样的人,这意味着,要容得下那些你看不上的人,也容得下那些比你更优秀的人。
  • “大学”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 什么叫“正心”?就是要保持内心公正。一个人能够活得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其实真的是很痛快的一件事。
  • 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会让自己有朋友,有爱人,让自己的生活里总有友善与柔情,而自私会破坏这一切。所以,自私不是自爱,而是最大的一种不自爱。
  • 这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件是你深感惊喜;第二件是你使人惊喜。
  • 大学——精神之学,生命之学,天地之学。它培养的不只是你的风度,更是你的气度,它教你的也不只是情理,还有天理与情怀。学好了大学,你会成为一个心有大爱、气度雍雍的人,那会使你更高尚。
  • 大节无亏,可以安然去也

有用与无用

  • 你们来大学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要学一些无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能帮助你们谋生,无用的东西能使你们终身快乐。
  • 有用的东西能让你看到物质的美好,无用的东西能让你看到一个美好的自己。你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对这样的自己深感满意,而这更接近幸福的本质。
  • 我们追求“无用”,因为我们热爱自由——有用的东西滋养我们的身体,但只有那些无用的东西才滋养我们灵魂的自由。

Part 3 人啊,认识你自己

  • 世界上有个地方,叫作地球的肚脐眼,它就是古希腊的雅典。
  • 审判自己比审判别人难多了,一个人若能够审判自己,他一定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视觉之光与精神之光

  • 第一句,“保持内心的沉静”。

精神之光反观自身

  • 只有心灵才能够洞察一切,用眼睛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他们必须蒙上眼睛,他们必须看不见,因为,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你能用眼睛去看的,而是要用你的心去看。

自我认识的东西方差异

  • 西方文化能够带来世界的进步,但是东方思想才能够滋养人心。
  • 人为什么会睁眼与闭眼,人睁眼是为了看这个世界,而人闭眼是为了看自己
  • 这就是东方思想的逻辑,借精神之光向内求索,反观自身,看清自己,明见自己的心性,然后修心养性,自助助人、自度度人、自安安人,在帮助自己的同时尽力去帮助别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一切从“心”开始。
  • 不要以为不说话就是互相之间没有交流,说话其实是最浅的一种交流,两个人真的彼此相熟、心意相通,哪里还需要言语对话来交流?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交流。这种交流意在言外,妙不可言,往往无声胜有声,这恰恰是知己好友之间的妙趣所在。
  • 以何眼观世界,就观到何种世界。一个人的心眼其实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他的双眼;一个人的境界其实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他的眼界。
  • 以何眼观世界,就观到何种世界。一个人的心眼其实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他的双眼;一个人的境界其实不知不觉中决定了他的眼界。佛印有佛心,以佛眼观世界,所见之处,处处是佛;苏东坡有贼心,以贼眼观世界,所见之处,处处污秽。

知我所是,如我所是

  • 正像老子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智,就是先“明”后“智”——先要有自知之明,而后才谈得上有知人、知外物、知世界的大智慧。
  • 其实人的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学的任何一门学问、遇见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个敌人,都是一条路,都通向自我认识。所以世界上最后只剩下了两件事:第一,know who I am,认识我自己;第二,be who I am,尽力成为我所是。

自爱基于自知

  • 文学家卡夫卡有这么一段话:“当你站在我的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 唯真知才有真爱,唯真自知才有真自爱。
  • 很多时候,我们作出一个决定,并不因为那是我们深爱的,或是我们热切期待的,恰恰相反,我们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爱什么,不知道自己期待什么,所以我们才作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作的决定。我们之所以走这条路,并不是因为那是我想要的路,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所以就走了一条很多人走过的路。

自爱者,人爱之

  • 人如果真有一个白头到老的终身伴侣的话,那就是我们自己。从生到死,与我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的只有自己。你所认为的那些至亲的人,要不就是半道中进入了你的生命,要不就是半道中会退出你的生命。而从头到尾,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与你一路同行、形影相随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自己。
  • 唯真自知方有真自爱,唯真自爱者,人爱之。一个真正的自爱者会珍重自己身上美好的品质,会修正自己身上不那么美好的东西,这是他会为自己做的事情。
  • “因为我自爱,我遇见了美好的你,因为你爱我,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自知与知人

  • 一个人如果看不懂自己,几乎不可能看得懂别人,这是一个人认知的自然次序。要知人,须先自知。
  • 我很喜欢哲学家萨特的一句话:“他人是我,是另一个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 “他人是我,是另一个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 其实,学什么都是一条路,都通向自我认识;走多远都只是一个方向,为了找到我自己。

Part 4 自我人生的实现

  • 一个人认识自我通常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他人的评价,第二个角度是自我的评价。然后我把他人的评价又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大众的评价、多数人的评价,第二个是知己好友的评价。
  • 一个人认识自我通常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他人的评价,第二个角度是自我的评价

尼采和梵高

  • “我一直感觉到,用树木去接触星辰是大地的渴望。你不懂我的画没关系,因为大地会懂。”

知己是你的树

  • 我觉得知己好友特别重要,当然他也有可能是你的爱人。我很希望你的知己好友是你的爱人,同时,你的爱人是你的知己好友。因为这样的话,你们的爱就贯穿了身体与精神,这会是一生的挚爱,也会是一生的挚友。这里面有着很深很深的信任,很深很深的理解。
  • 真正的知己好友,少有私心——我过得好,我也希望你过得好;我过得不好,我也希望你过得好;哪怕我过得不好,只要我可以,我还是会尽力帮你过得好。无条件地希望对方过得好,这才叫知己好友,这里面没有私心。
  • 真正的知己好友,他有很深的关爱、很深的理解、很深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人是不会有私心的。拥有这样的知己好友,是你最大的幸运。
  • 什么叫倾诉?全身心地说,倾心地说,这才是倾诉。什么是倾听?全身心地听,专心致志地听,这才是倾听。当你想要倾诉,却找不到一个愿意倾听的人,也许你最后也只能找到某一棵树。也许每一棵树里都藏了某一个人的灵魂,藏了很多人心里的故事和最深的秘密。
  • 其实你的好朋友,就是你的树,你们互为树洞。只要你们在一起,就是一片森林,是精神世界的一片绿洲。
  • 记住今天的你是什么样子,当下的你是什么样子,如果十年以后,我们再次重逢,希望我还能够识别从前的那个你,你还能够识别从前的那个我,这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情。

静心探索

  • 看世界是重要的,但是探索自己也是重要的,所以向内向外都要有了解,然后尽力保持平衡,行走中道。

尽力达观,保持中道

  • 真正聪明的脑子不应该用来走极端,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就体现在看似非此即彼、必须走极端的情况下,你能否挖掘出第三条路,在两个强势的极端之间寻到一条若隐若现的中道。
  • 真正最难的,是以出世之心,经营入世的生活;入世地做事,出世地处世。
  • 真正最难的,是以出世之心,经营入世的生活;入世地做事,出世地处世。真正最难的,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一条中道,保持一种平衡。
  • “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
  •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 我希望我们在经历教育的重重雕琢、文明的不断驯化,最终成为一块美石之后,也不要丧失自己与生俱来的野性血性,不要丧失那与生俱来的纯真率性,不要丧失我们的本色与真性情。就像美石和顽石,雕琢与天真,要保持平衡。
  • 千万不要读了书,知识越来越丰富,看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会说的道理越来越大,最后却变得越来越不通人情,越来越不懂寻常生活之滋味。那样的话,你这个书真的不应该读,你毁就毁在读了几本书。
  • 真正对一个人好,就要对他好得看不出来;要对他好得让他没有心理负担,不必心心念念总惦记着要回报你;要对他好到他还能和你平等相处,不会感到自惭形秽,对你有所亏欠。
  • 不要陷入这种人为制造的矛盾里,而要去寻找它们的共性,去打破它们看似矛盾的隔阂。当你学会在它们之间架设桥梁,互通互补,那你就正在渐渐地成为一个达观中正、兼容并蓄的达人。

觉察

  • 你首先是你自己生命的当局者,但同时,请你时不时抽身而出,试着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看你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冷静公正,不抱偏见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
  • 我讨厌他,却一不小心成了讨厌的他。

抽身而出,反观自身

  • 而自觉的一个诀窍就是:你首先是你自己生命的当局者,但同时,请你时不时抽身而出,试着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看你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冷静公正,不抱偏见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这就叫“抽身而出,反观自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自觉方法。
  •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很厉害:第一种人,对别人像对自己一样热情;第二种人,对自己像对别人一样冷酷。
  • 《小窗幽记》里有句话:“于极迷处识迷,则处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迷局中的你要突破迷局,需要的正是局外的你那一点镇静;执念中的你要放下执念,需要的正是旁观的你那一对冷眼。

觉悟

  • 自我觉察就是,你发现,这不是我,那不是我,这不是我要走的路,是“自我否定式”的;而自我觉悟就是,你明白了,原来我是这样的,原来这才是我,原来这就是我的路,是“自我确定式”的。
  • 光明和黑暗,沉和浮,虽然此消彼长,但大致程度却相当,总体上往往是对称的。
  • 光明和黑暗,沉和浮,虽然此消彼长,但大致程度却相当,总体上往往是对称的。这跟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有一些神似。
  • “我是谁?其实我的一言一行、我的一切都在说明我是谁,就看你是看得懂,还是看不懂了。”
  • 你说话的时候,你在表达你是谁,你不说话的时候,其实你表达得更多,连静默也是一种表达。你说或不说,都在表达你自己。

自我认知的层次

  • 当洋葱被层层剥去,最后只剩下一颗心——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灵魂,决定了我们真正是什么品质的人,决定了我们是什么种类、什么款式、什么质地的人。

贵族,总是精神的

  • 真正的贵族,就是精神的强者。他们就像诗人波德莱尔所说的,“会将其他一切强者视同自己的兄弟,欣赏他,钦佩他,向他学习;同时,他会将世上一切弱者视同自己的孩子,同情他,关照他,尽力为他们服务。”
  • 嫉妒,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自卑,一种变相的示弱和心虚。在真正的强者身上,没有这种东西。

神智器识,四重自我

  • 第一句,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第二句,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何为信仰

  • 得意时使人心怀敬畏,失意时令人心存企望的那个东西,往往就是我们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 “尽己之力,得失随缘”
  • 能以彼岸的洒脱心态经营此岸生活的“平凡人”,是能“入世地做事,出世地处世”的“厚德之人”,是能“尽人事而听天命”的“逍遥之人”。
  • 所谓“达观”就是由心观物,以心阅人,忘心以通天地。
  • 真正的威胁从来都源于内部的变质和扭曲。
  • 我的答案是“文化归属感”——我发自内心认同并热爱中国文化,她属于我,我也属于她,是她造就了我的精神。

附 把我说给你听

  • 我说的成长的心得,指的是在生活中曾经有那么一些话,感动过我,点亮过我,改变过我,而且现在还在影响着我。可能对你来说,它不一定适用,但因为那是我切身感受到的,所以我很愿意跟你们分享,说不定一不小心,会对你有所启发,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 当你希望有一些发自内心喜欢你的朋友,那你先得让自己活成你自己发自内心会喜欢的那种人。

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 把所有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所有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 我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当我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对身边的人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